中午好,植物提取物百科网!

麦奴

更新时间: 2023-08-05 责编:网友投稿 4浏览

麦奴

《全国中草药汇编》麦奴

拼音Mài Nú
别名麦散黑粉、黑疸、麦子黑勃
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黑粉菌科麦奴Ustilago nuda (Jens.)Rostr.,以冬孢子粉入药。
性味淡、温。
功能主治发汗,止痛。制成麦奴丸,可治伤寒及时气瘟病和头痛,无汗,热极烦闷,口噤。
用法用量2~5厘。
备注(1)此菌多侵染大麦和小麦。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麦奴

拼音Mài Nú
别名小麦黑敦(《补缺肘后方》),小麦奴(《纲目》),鬼麦、霉麦(江苏)。
出处《本草拾遗》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小麦果穗感染了黑粉科真菌麦散黑粉所产生的菌瘿
性味《得配本草》:"辛,寒。"
归经《得配本草》:"入手少阴经。"
功能主治①《本草拾遗》:"主热烦,解丹石、天行热毒。"

②《纲目》:"治阳毒温毒,热极发狂,大渴及温疟。"
复方治温毒发斑,及大疫五、六日,胸中大热,口噤,名为坏病:麻黄二两,大黄二两,黄芩一两,芒消一两;釜底墨一两,灶突墨二两,梁上尘二两,小麦黑敦一两。捣蜜丸如弹丸,新汲水五合,末一丸顿服之。若渴但与水,须臾寒,寒了汗出便解。日移五赤(尺),不觉,更服一丸。(《补缺肘后方》麦奴丸)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麦奴

拼音Mài Nú
英文名smut fungi of wheat
别名小麦黑勃、小麦奴、黑疸、鬼麦、霉麦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据《纲目》记载,《本草拾遗》尚载有大麦奴,功能解热疾,消药毒,与本品相同。按:大麦奴为大麦果穗感染麦坚黑粉Ustilago hordei(Pers.)Lagerh.所产生的菌瘿。
来源药材基源:为黑粉菌科真菌麦散黑粉菌寄生于麦穗上所产生的菌瘿及孢子堆。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Ustilago nuda(Jens.)Rostr.[U.segetum var.nuda Jens.]
原形态寄主的整个花序被侵染后,每个籽粒变成了一个孢子堆,内含的黑色粉末即黑粉孢子,孢子堆长7-12mm,直径3.5-6mm。黑粉孢子呈球形、近球形或卵形,有小刺,暗黄绿色,一端色稍淡,(6-8)μm×(4-7)μm。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寄生于大麦和小麦等果穗上,也生于裸麦、黑麦和燕麦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全国产小麦和大麦的各地。
性状1.性状鉴别 本品为麦散黑粉菌寄生在麦穗各籽粒上形成的孢子堆。每个孢子堆长7-12mm,直径3.5-6mm,黑色或黑褐色,外被薄膜,质疏松散。膜破裂后,可见黑色粉末(孢子)。气微,味淡。
2.显微鉴别 孢子球形至类球形,具细刺,直径5-8μm,淡黄褐色,有的一端色稍淡。
化学成分含赤藓醇(erythritol),甘露醇(mannitol)等。
性味辛;寒
归经心经
功能主治解肌清热;除烦止渴。主热病发热;心烦口渴;温疟;烫火伤
用法用量内服:入丸、散,0.06~0.15g。外用:适量,麻油调敷。
各家论述1.《本草拾遗》:主热烦,解丹石、天行热毒。
2.《本草纲目》:治阳毒温毒,热极发狂,大渴及温疟。
摘录《中华本草》
关注我们

微信

网站也是有底线的

植物提取物百科 全球最大的植物提取物中文网 stephenture@qq.com

Copyright © 2020-2024 zwwiki.Cn All Rights Reserved

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
注:各登录账户无关联!请仅用一种方式登录。


用户注册协议

一、 本网站运用开源的网站程序平台,通过国际互联网络等手段为会员或游客提供程序代码或者文章信息等服务。本网站有权在必要时修改服务条款,服务条款一旦发生变动,将会在重要页面上提示修改内容或通过其他形式告知会员。如果会员不同意所改动的内容,可以主动取消获得的网络服务。如果会员继续享用网络服务,则视为接受服务条款的变动。网站保留随时修改或中断服务而不需知照会员的权利。本站行使修改或中断服务的权利,不需对会员或第三方负责。

关闭
一键复制下载文档
免费下载
公众号:植物提取物百科复制
复制微信公众,搜索即可关注!

关注回复 :提取码

关注微信公众号获取验证码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支付
金额:
常见问题

请登录之后再下载!

下载中心

您的账号注册成功!密码为:123456,当前为默认信息,请及时修改

下载文件立即修改

帮助中心

如何获取自己的订单号?

打开微信,找到微信支付,找到自己的订单,就能看到自己的交易订单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