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Ní Qiū |
别名 | 鱼鳅 |
来源 | 鳅科动物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 (Cantor)的活体及粘液。四季可捕捉,洗净即可。 |
性味 | 甘,平。 |
功能主治 | 补中益气,利尿除湿。用于急、慢性传染性肝炎,水肿,皮肤搔痒,痔疮下坠。 |
用法用量 | 2~3钱,每日3次,研粉服;或1~2两炖汤服。 |
摘录 | 《全国中草药汇编》 |
拼音 | Ní Qiū |
别名 | 鳛、鳅(《尔雅》),鳅鱼(《本草拾遗》),和鳅(《泉州本草》)。 |
出处 | 《滇南本草》 |
来源 | 为鳅科动物泥鳅的肉或全体。 |
原形态 | 体细长,长约15厘米,前段略呈圆筒形,后部侧扁,腹部圆。头尖,吻部向前突出。口小,下位,呈马蹄形。唇软,具有细皱纹和小突起,眼小。须5对;吻须1对,上下颌须各2对,吻须和上颌须之长均与吻长相等,下颌须外侧的1对其长为上颌须长的1/2,而为内侧1对的2倍。鳞极细小,圆形,埋于皮下,侧线鳞150左右,头部无鳞。背鳍Ⅱ7,无硬刺,起点在腹靖之前或相对。臀鳍Ⅱ5~6,起点在背鳍末端之后。腹鳍短小。尾鳍圆形,尾柄上下边缘向外扩展。体背及两侧灰黑色,体部、头部和各鳍上均有许多黑色斑点,背鳍和尾鳍鳍膜上的斑点排列成行,尾柄基部有一黑点,其它各鳍灰白色。 |
生境分部 | 栖于湖泊、池塘、沟渠和水田中,喜居于静水底层。除西部高原地区外,全国南北各地均有分布。 |
化学成分 | 可食部每100克含水分83克,蛋白质9.6克,脂肪3.7克,碳水化物2.5克,灰分1.2克;又含钙28毫克,磷72毫克,铁0.9毫克。 肉的脂肪中,含脂肪酸1.3~2.5%。 全体100克中含维生素A-70国际单位,维生素A原90国际单位,维生素B1-30微克,B2-440微克,尼克酸4.0毫克。 |
性味 | 甘,平。 ①《滇南本草》:"味酸甘。" ②《医学入门》:"甘,温,无毒。" ③《纲目》:"甘,平,无毒。" |
归经 | ①《本草求真》:"入脾。" ②《本草撮要》:"入手太阴经。" |
功能主治 | 补中气,祛湿邪。治消渴,阳痿,传染性肝炎,痔疾,疥癣。 ①《滇南本草》:"煮食治疮癣,通血脉而大补阴分。" ②《医学入门》:"补中,止泄。" ③《纲目》:"暖中益气,醒酒,解消渴。" ④《随息居饮食谱》:"杀虫。" ⑤《四川中药志》:"利小便。治皮肤瘙庠,疥疮发痒。" |
用法用量 | 内服:煮食或烧存性入散剂。外用:烧存性研末调敷。 |
复方 | ①治消渴饮水无度:泥鳅鱼十头(阴干,去头尾,烧灰,碾细为末),干荷叶(碾细为末)。上二味等分。每服各二钱匕,新汲水调下,遇渴时服,日三,候不思水即止。(《圣济总录》沃焦散) ②治阳事不起:泥鳅煮食之。(《濒湖集简方》) ③治黄疸湿热小便不利:泥鳅炖豆腐食。 ④治久疮不愈合:泥鳅醋炙为末,掺患处。 ⑤治上下肢肌肉隆起处肿痛:泥鳅合食盐、冷饭拉捣敷患处。(③方以下出《泉州本草》) ⑥调中收痔:鳅鱼同米粉煮奠食。(吴球) ⑦治湿热皮肤起疹发痒:泥鳅、鱼鳅串、侧耳根、蒲公英。共炖汤服。(《四川中药志》) ⑧治疥癣发痒:泥鳅、侧耳根、鱼鳅串、老君须、一枝箭。共炖汤服。(《四川中药志》) |
临床应用 | 治疗传染性肝炎:取活泥鳅放清水中养1天,使其肠内容物排净,然后用干燥箱烘干(温度100℃为宜)研粉,每次10克,日服3次。治疗40例,24例自觉症状消失,肝脾肿大消退,肝功能恢复正常;3例自觉症状基本消失,肝缘在肋下0.5~1厘米以内,肝功能基本恢复正常(麝浊1单位以下、麝絮"+"、脑絮"++");3例自觉症状基本消失,肝缘在肋下1~2厘米以内,肝功能改善;5例无效。曾将20例黄疸型传染性肝炎分两组对照观察,结果泥鳅粉治疗组7例临床治愈,平均治愈天数为25.8天;保肝疗法对照组4例临床治愈,平均治愈天数38天。泥鳅粉对促使黄疸消退及转氨酶下降,比较明显,尤以急性肝炎更为显著;对肝功能其他项目的恢复,也较一般保肝药物治疗为快;对迁延型和慢性肝炎的肝功能也有较明显的改善作用。 |
摘录 | 《中药大辞典》 |
拼音 | Ní Qiū |
英文名 | Oriental weatherfish |
别名 | 鳛、鳅、鱃、泥鳅、委蛇、鳅鱼、粉鳅、和鳅 |
出处 | 出自《滇南本草》 |
来源 | 药材基源:为鳅科动物泥鳅、花鳅、大鳞泥鳅的全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Gantor)2.Cobitis taenis Linnaeus3.Misgurnus miolepis (Gunther) 采收和储藏:常年均可捕捞,捕后,除去内脏,洗净,鲜用或晒干。 |
原形态 | 1.泥鳅,体细长,前段略呈圆筒形。后部侧扁,腹部圆,头小。口小、下位,马蹄形。眼小,无眼下刺。须5对。鳞极细小,圆形,埋于皮下。侧线鳞116-170,背鳍2,7,臀鳍2,5-6。体背部及两侧灰黑色,全体有许多小的黑斑点,头部和各鳍上亦有许多黑色斑点,背鳍和尾鳍膜上的斑点排列成行,尾柄基部有一明显的黑斑。其他各鳍灰白色。 2.花鳅,体长4-12cm,为体高的6-7倍,为头长的4-6倍,头很侧扁。眼间隔狭窄。吻颇长,眼小,侧位而高,有小而直立两叉须。鼻孔近于眼,背鳍无硬棘,始点为腹鳍前上方,胸鳍不达腹鳍,腹鳍不达臀鳍。尾鳍圆形。侧线完全。鳞很小。背部及体侧各有较大黑斑点一行,另有三行小点于体侧上部,尾鳍上方有一明显黑点,背、尾鳍有几条黑斑,头上有许多小黑点,有条黑纹由吻达眼。 3.大鳞泥鳅,体长而侧扁。体长为体高的5-6.2倍,为头长的4.7-6.2倍。头长为吻长的2.1-2.8倍,为眼径的4.1-8.1倍,口亚下位。须5对,最长1对口须末端达鳃盖骨后缘。鳞埋于皮下,侧线鳞102-107。背鳍2,6,不具硬刺。臀鳍2,5。尾柄较高,具明显的皮褶棱。胸鳍距腹鳍很远。尾鳍圆。肛门位臀鳍起点前。背部及体侧上半部灰黑色,侧下半部及腹面灰白色。背鳍、尾鳍具黑色小点。其他各鳍灰白色。 |
生境分部 | 生态环境:1.喜栖于静水的底层,常出没于湖泊、池塘、沟渠和水田底层富有植物碎屑的游泥表层,对环境适应力强,天气闷热时浮出水面呼吸,水干涸则钻入泥土中一般2冬雌性成熟。6-7月产卵。杂食性。 2.喜居于泥底水质较肥的浅静水中,以高等植物叶片为食。分布于吉林、辽宁、河北、内蒙古、江苏、福建等地。 3.分布于我国长江中下游、渠江及其附属湖泊、水体之中。 资源分布:1.我国除西部高原外,其他各地均有分布。 2.舂布于吉林、辽宁、河北、内蒙古、江苏、福建等地。 3.分布于我国长江中下游、渠江及其附属湖泊、水体之中。 |
栽培 | 生活习性,泥鳅属底层鱼类,常见于底泥较深的湖边、池塘、稻田、水沟等浅水水域。生活水温10-30℃最适水温为25-27℃,故应属温水鱼类。当水温升高时30℃时,泥鳅即潜入泥中度夏。冬季水温下降到5℃以下时,即钻入泥中20-30cm深处越冬。对低氧环境适应性强。除了鳃呼吸外,还可以进行皮肤呼吸和肠呼吸。视觉很弱,但触觉及味觉极为灵敏。杂食性,幼鱼阶段摄食动物性饵料,以浮游动物、摇蚊幼虫、丝蚯蚓等为食。长大后,饵料范围扩大,除可食多种昆虫外,也可摄食丝状藻类、植物根、茎、叶及腐殖质等。成鳅则以摄食植物食物为主。一般多为夜间摄食。水温10℃以下,30℃以上即停止摄食。 养殖技术,泥鳅生长发育到2龄后性腺成熟,雌醺身长度与怀卵量有关,体长20cm的雌鳅怀卵24000粒以上。卵径1.2-1.5mm,黄色半透明,粘性卵。每年5-7月,水温在18-20℃时为产卵盛期.多产在水草丛生的流水处。 鳅卵孵化时间的长短与水温有关,当水温为15℃时,孵出时间需要4天,当水温25℃时,仅2天即可。初生鱼苗,全长约3.7mm,吻端有粘着器官,可使鱼体悬挂在鱼巢上,依靠卵黄供自身营养。3天后,鱼苗全长5.3mm,腰点出现,卵黄囊消失,开始摄食外界食物。这时可钭鱼巢移出孵化池。 泥鳅苗种培育分两个阶段进行,第1阶段为鱼苗培育,将全长5.3mm的鱼苗部育到10mm左右。第2阶段是从1cm培育到3cm或更大。 饲养管理,泥鳅饲养管理大致分为孵化管理、鱼苗管理、鱼种管理、成鱼管理等几个时期。饲养3-4个月的鱼种,何等长达100mm,体重可达11g;饲养1年后,体重可达15g。另外,泥鳅也可稻田养殖。也可与其他鱼种混养。在养殖过程中可投喂含有鱼粉、蚕蛹粉、米糠、麸皮等成分的混合饲料,以作补充。每日投喂1-2次。 |
化学成分 | 1.泥鳅肌肉含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每100g肉中含水83g,蛋白质9.6g,脂肪3.7g,碳水化合物2.5g,灰分1.2g,钙28mg,磷72mg,铁0.9mg。脂肪含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enoic acid)和十八碳三烯酸(calendic acid)。 组织含胺(spermine),亚精胺(spermindin),腐胺(putrescine)和尸胺(cadaverine)。 烘干泥鳅表皮含γ-丁内酯(γ-butyrolactone)。 泥鳅含多种酶:蛋白酶(protease),表型-6-磷酸葡萄糖酸脱氧酶(phenotype of 6-phosphogluconate dehydrogenase),磷酸葡萄糖变位酶(phosphoglucomutase),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还含胞嘧啶(cytosine),黄嘌呤(xanthine),腺嘌呤(adenine),鸟嘌呤核糖甙(guanosine),鸟嘌呤(guanine),嘧啶(pyrimidine),嘌噙碱(purine bases),核苷(nucleoside),核3苷酸(nucleotide),腺苷酸(adenylic acid),鸟苷酸(guanylic acid),尿嘧啶核苷酸(uridylic aicd),脱氧鸟苷酸(deoxyguanylic acid)。此外,还含F-型前列腺素(F-type prostaglandins),肌肉蛋白(muscle proteins),4-(2,4,6-三氯苯氧基)-N-乙酰苯胺[4-(2,4,6,-trichlorophenoxy)acetanilide]和4-(2,4,6-三氯苯氧基)甲酰苯胺[4,(2,4,6-trichlorophenoxy)formanilide],维生素(vitamin)A、B1、B2,和烟酸(nicotinic acid)。 2.花鳅,皮及粘液含粘多糖(mucopolysaccharide),酯酶(esterase),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苹果酸脱氢酶(malate dehydrogenase)及黄嘌呤脱氢酶(xanthine dehydrogenase);金属离子有Na+、Fe2+、K+、Ca2+、Mg2+、Cu2+。皮还含-β-胡萝卜素(β-carotene)。 3.大鳞泥鳅,含游离氨基酸的氮占总氮的15.2%,主要是谷氨酸(glutamic acid),赖氨酸(lysine),精氨酸(arginine),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组氨酸(histidine),苏氨酸(threonine),甘氨酸(glycine),丙氨酸(alanine)和缬氧酸(valine);在总脂类中,中性脂类(neutral lipids)占57.85%,糖脂(glycolipids)占15.95%,磷脂(phospholipids)占26.20%,主要有棕榈酸(palmitic acid),棕榈油酸(palmitoleic acid),油酸(oleic acid)及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离子有Na+、K+、Cl-、PO43-、Ca2+、Mg2+。此外,还含肌苷酸(inosinic acid IMP),腺苷酸(adenylinic acid,AMP),肌酸酐(creatinine)丁酸(butyric acid)及琥珀酸(succinic acid)。 |
性味 | 味甘;性平 |
归经 | 脾;肝;肾经 |
功能主治 | 补益脾肾;利水;解毒。主脾虚泻痢;热病口渴;消渴;小儿盗汗水肿;小便不利;阳事不举;病毒性肝炎;痔疮;疔疮;皮肤瘙痒 |
用法用量 | 内服:煮食,100-250g;或烧存性,入丸、散,每次6-10g。外用:适量,烧存性,研末调敷,或生品捣敷。 |
各家论述 | 1.《滇南本草》:煮食治疮癣,通血脉而大补阴分。 2.《医学入门》:补中,止泄。 3.《纲目》:暖中益气,醒酒,解消渴。 4.《随息居饮食谱》:杀虫。 5.《四川中药志》:利小便。治皮肤瘙痒,疥疮发痒。 |
摘录 | 《中华本草》 |
植物提取物百科 全球最大的植物提取物中文网 stephenture@qq.com
Copyright © 2020-2024 zwwiki.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