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Wú Mínɡ Yì |
别名 | 土子、黑石子 |
来源 | 结核状的软锰矿石。全年可采,去净泥土杂石。 |
性状 | 不规则球形,大小不一,直径约0.5~3厘米。表明棕色、黑棕色或灰棕色,常覆有黄棕色粉末,多数凹凸不平或呈瘤状突起。体较轻,质较软,有的坚硬如石,破面紫棕色,不平坦。微有土腥气。 |
性味 | 咸、甘,平。 |
功能主治 | 活血止血,消肿定痛。用于跌打损伤,痈疽肿毒,创伤出血。 |
用法用量 | 0.8~1.5钱,研粉服;外用研粉,香油调涂或磨汁搽患处。 |
摘录 | 《全国中草药汇编》 |
拼音 | Wú Mínɡ Yì |
别名 | 土子(《盛京通志》),干子(《本草求真》),秃子(《青海药材》),铁砂(《药材学》)。 |
出处 | 《雷公炮炙论》 |
来源 | 为氧化物类矿物软锰矿的矿石。采得后,拣净杂石即可。 |
原形态 | 软锰矿:斜方晶系。晶体完好者很少,一般呈针状或纤维状。通常为致密的晶质或隐晶质的土状块体。颜色为黑色至深钢灰色,条痕黑色。半金属光泽至土状光泽。不透明。解理依柱面。硬度一般为1,其结晶良好者;可达5~6。比重4.7~5。性软。常见于沉积矿床中。 |
生境分部 | 产于广西、广东、四川、山西、湖北、山东、陕西、青海等地。 |
性状 | 为不规则球状,凹凸不平或呈瘤状突起,少数光滑,大小不一,一般直径约7~30毫米,细小的直径仅1~3毫米。外表棕色、黑棕色或灰棕色;常覆有黄棕色粉末,大多无光泽;体较轻,质较软,也有坚硬如石者。断面紫棕色,以手摸之,可染成棕黄色,稍有滑腻感。微有土样气味。以粒大、黑棕色、有光泽者为佳。溶于浓盐酸中呈棕黑色溶液,并放出氯气。加入氢氧化钠试液,则生棕色沉淀。用硼砂球沾本品的盐酸溶液,置氧化焰中烧之,熔球呈紫色。 |
性味 | 甘,平。 ①《日华子本草》:"无毒。" ②《开宝本草》:"味甘,平。" ⑧《本草图经》:"味咸,寒。" |
归经 | 《玉楸药解》:"入足少阴肾、足厥阴肝经。" |
功能主治 | 去瘀止痛,消肿生肌。治跌打损伤,金疮,痈肿。 ①《开宝本草》:"主金疮折伤内损,止痛,生肌肉。" ②《本草图经》:"消肿毒痈疣。" ⑧《品汇精要》:"续骨长肉。" ④《本草蒙筌》:"去瘀止痛。" ⑤《纲目》:"收湿气。" ⑥《玉楸药解》:"治痈疽,杨梅,痔瘘,瘰疬,脚气,臁疮。" ⑦《医林纂要》:"能通乳。" |
用法用量 | 内服:入丸、散,0.8~1.5钱。外用:研末调敷。 |
复方 | ①治打伤肿痛:无名异为末,酒服。(《姚僧坦集验方》) ②治损伤接骨:无名异、甜瓜子各一两,乳香、没药各一钱,为末。每服五钱,热洒调服,小儿三钱。服毕,以黄米粥涂纸上,掺左顾牡蛎末裹之,竹篾夹住。(《多能鄙事》) ③治脚气已止,但肿不消,不能行履者:无名异不以多少,一半生用,一半火煅,如煅自然铜法。上生熟拌和,为细末,醋调。先涂于肿痛之上不痛处,用药周围涂之,阔二、三寸若圈然,截住毒气,勿使冲上;次涂下面肿痛者,止留脚趾尖不涂,仍修事脚指甲,以出毒气,时时用醋润湿。(《朱氏集验医方》) ④治脚气痛楚:无名异末化牛皮胶凋涂之,频换。(《卫生易简方》) ⑤治痔漏肿痛:无名异炭火煅红,米醋淬七次,为细末,以温水洗疮,绵裹箸头填末入疮口。(《简便单方》) ⑥治赤瘤丹毒:无名异末,葱汁调涂。(《简便单方》) ⑦治天疱疮:无名异为细末,井花水调敷。(《普济方》) ⑧治臁疮年月深久不愈者:无名异细研,清油凋搽,湿则干敷其上。(《瑞竹堂经验方》) ⑨治臁疮溃烂:无名异、虢丹。细研,清油调搽,湿则干搽之。(《济急仙方》) ⑩治消渴引饮:无名异一两,黄连二两。为末。蒸饼丸,绿豆大。每服百丸,以茄根、蚕茧煎汤送下。(《圣济总录》) |
摘录 | 《中药大辞典》 |
拼音 | Wú Mínɡ Yì |
英文名 | Pyrolusite |
别名 | 土子、干子、秃子、铁砂 |
出处 | 出自《雷公炮炙论》 |
来源 | 药材基源:为氧化物类矿物软锰矿的矿石。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yrolusite;Manganite 采收和储藏:采得后,拣净杂石即可。 |
原形态 | 组成较复杂,主为软锰矿,并有水锰矿、硬锰矿及锰土和粘土矿物。 1.软锰矿 晶体结构属四方晶系。晶体呈细柱状或三方等长的晶形,但完整晶体极少见。常成肾状、结核状、块状或粉末状集合体。黑色,表面常带浅蓝的金属锖色,条痕蓝黑至黑色,半金属光泽至暗淡。不透明。硬度视结晶程度而异,显晶者5-6.5,隐晶或块状集合体可降至1-2。性脆,断口不平坦。相对密度4.7-5。 2.沉积型集合体为结核状或钟乳状。深灰至黑色,条痕褐红、褐至黑色。硬度4。 |
生境分部 | 生态环境:在沿岸相的沉积锰矿床和风化矿床中均可见。原生低价锰矿物在氧化带多形成较仝艳丽稳定的软锰矿,此为风化型。沉积成因的软锰矿分布于沿岩相的沉积锰矿床中。 资源分布:1.产于吉林、辽宁、山西、陕西、青海、山东、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 2.产于北京昌平。 |
性状 | 性状鉴别 本品为结核状、块状集合体。呈类圆球形,或不规则块状,一般直径约7-30mm,细小者直径仅1-4mm。棕黑色或黑色,条痕黑色。表面不平坦,常覆有黄棕色细粉,有的表面由褐色薄层风化膜所包围,除去细粉后,呈半金属光泽或暗淡。不透明。体较轻,质脆,断面棕黑色或紫棕色,易污手。微有土腥气,味淡。以粒大、形圆、色黑、有光泽、无杂质者为佳。 显微鉴别 粉末特征:棕褐色至烟灰色。为不定形或有规则的各种块状物,有透明的淡黄色、红色或黄棕色的块状物。不透明者为褐色或黑褐色,透明者上面布满小颗粒。 反射偏光镜下:反射色呈灰白色微带乳黄色调。多色性明显,No为较暗灰色,Ne为黄白色。强非均质性。偏光色为淡黄、棕、蓝绿灰色。反射率33%(伏黄)。 |
化学成分 | 主要为二氧化锰(MnO2),其中锰63.1%,氧36.8%。此外,尚含铁、钴、镍等杂质。 |
鉴别 | (1)取本品粉末约0.1g,加30%过氧化氢溶液1ml,即了生剧烈气泡,并冒出白烟。(检查二氧化锰)(2)取本品粉末约0.3g,加稀硫酸2ml,再加铋酸钠0.1g,使溶解,离心(或静置),上清液显紫红色。(检查二氧化锰)(3)取本品1g,溶于2ml浓盐酸中呈棕黑色溶液,并放出氯气,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另取此溶液,0.5ml,加水稀释成10ml,过滤,取此滤液1ml,加氢氧化钠试液数滴,即生成棕色沉淀。 (4)差热分析曲线 多处吸热160℃(中),540℃(小),630℃(小);多处放热470℃(小),610℃(小),794℃(小);125℃开始失重,而后迭次失重直至1000℃,总失重量甚少。 |
性味 | 甘;平;咸;寒;无毒 |
归经 | 肾;肝经 |
功能主治 | 去瘀止血;消肿止痛;生肌敛疮。主跌打损伤;金疮出血;痈肿疮疡;水火烫伤 |
用法用量 | 内服:入丸、散,0.8-1.5钱。外用:研末调敷。 |
注意 | 不可久服,无瘀滞者慎服。 |
各家论述 | 1.《开宝本草》:主金疮折伤内损,止痛,生肌肉。 2.《本草图经》:消肿毒痈疣。 3.《品汇精要》:续骨长肉。 4.《本草蒙筌》:去瘀止痛。 5.《纲目》:收湿气。 6.《玉揪药解》:治痈疽,杨梅,痔痿,瘰疬,脚气,臁疮。 7.《医林纂要》:能通乳。 8.《本草经疏》:无名异,咸能入血,甘能补血,寒能除热,故主金疮折伤内损及止痛生肌肉也。苏颂醋摩敷肿毒痈疽者,亦取其活血凉血之功耳。 |
摘录 |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
植物提取物百科 全球最大的植物提取物中文网 stephenture@qq.com
Copyright © 2020-2024 zwwiki.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