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比较常见分布较广的植物,还不算国家保护野生植物
马缨杜鹃(学名:Rhododendron delavayi Franch.):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1-7米;树皮淡灰褐色;幼枝粗壮。顶生冬芽卵圆形,淡绿色。叶革质,长圆状披针形,上面深绿至淡绿色,下面有白色至灰色或淡褐色。顶生伞形花序,圆形,紧密,有花10-20朵;花冠钟形,长3-5厘米,直径3-4厘米,肉质,深红色,裂片5,近于圆形。蒴长圆柱形,黑褐色。花期5月,果期12月。
生于海拔1200-3200米的常绿阔叶林或灌木丛中。分布于中国、越南、泰国、缅甸和印度。
该物种因花朵美丽,颜色鲜艳,人工栽培,具有较高的园艺价值。
2、形态特征
马缨杜鹃是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1-7(-12)米;树皮淡灰褐色,薄片状剥落;幼枝粗壮,被白色绒毛,后变为无毛。顶生冬芽卵圆形,淡绿色,长6-7毫米,多少被白色绒毛。叶革质,长圆状披针形,长7-15厘米,宽1.5-4.5厘米,先端钝尖或急尖,基部楔形,边缘反卷,上面深绿至淡绿色,成长后无毛,下面有白色至灰色或淡褐色海绵状毛被,中脉在上面凹下,下面凸出,近于无毛,侧脉14-20对,在上面凹入,下面稍凸,达于叶缘;叶柄圆柱形,长0.7-2厘米,后变为无毛。顶生伞形花序,圆形,紧密,有花10-20朵;总轴长约1厘米,密被红棕色绒毛;花梗长0.8-1厘米,密被淡褐色绒毛;苞片倒卵形,长2.5厘米,宽1.2厘米,有短尖头,两面均有绢状毛;花萼小,长约2毫米,外面有绒毛和腺体,裂片5,宽三角形;花冠钟形,长3-5厘米,直径3-4厘米,肉质,深红色,内面基部有5枚黑红色蜜腺囊,裂片5,近于圆形,长约1厘米,宽1.3厘米,顶端有缺刻;雄蕊10,不等长,长1.6-4厘米,花丝无毛,花药长圆形,长2-2.8毫米;子房圆锥形,长7毫米,密被红棕色毛,花柱长2.8厘米,无毛,柱头头状。蒴长圆柱形,黑褐色,长1.8-2厘米,直径8毫米,10室,有肋纹及毛被残迹。花期5月,果期12月。
马缨杜鹃,为杜鹃花科,杜鹃花属的一种。常绿灌木至小乔木,高3~8米,最高可达12米以上。树皮棕色,呈不规则片状剥裂,枝条直立,幼枝被灰白色绵毛。
比较常见分布较广的植物,还不算国家保护野生植物吧
可以百度对照
杜鹃花科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似血杜鹃的保护生物学研究似血杜鹃作为大理苍山特有的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我国特产的著名观赏花木,是杜鹃属中的珍贵种质资源,对育种很有价值。但其基础生物学资料却几近为零,亟待研究。本论文主要通过对该物种野外生存状态、生态环境、群落结构、繁殖生物学等关键环节的研究,评估其濒危现状及探讨可能的濒危原因,从而初步提出该物种的保护对策和建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地理分布及生境: 目前似血杜鹃仅分布于大理苍山大黑顶至洗马塘海拔为3400-3700米的区域,由于分布范围狭窄,群体与群体间相距又不超过10米,难以对似血杜鹃进行居群划分。调查中只有一个居群存在。似血杜鹃分布区域为典型的高山气候,具有温度低,湿度大,风力强劲的特点,周围植物群落也体现出适应高山气候的特征。 2.群落特征: 似血杜鹃所在群落生物多样性丰富,共记录到隶属于40个科67属的96种植物,其中杜鹃花科植物无论从种类还是数量上都占有优势。从垂直结构看,该群落分层明显,灌木层占优势,是典型的苍山冷杉林上缘群落。似血杜鹃所在群落区系成分分析表明,其主要为世界分布和北温带分布,尤其是北温带分布成分占优势,表现出明显的温带特征。 3.繁殖生物学野外对似血杜鹃进行套袋实验,结果表明似血杜鹃为虫媒传粉,不进行风媒传粉,无自交和孤雌生殖。但花蕾由于昆虫捕食或腐烂病变的原因往往无法顺利开花,只有23.3%的花蕾可以顺利开花。由于开花受到阻碍,每一植株结果率均较低。成熟果实中种子呈薄片状,胚结构不明显,在萌发实验中萌发率极低。 似血杜鹃具有发达的无性繁殖能力,一株母株可以由地下发出数量不等的匍匐茎,并形成不定根和新芽苗,从而形成一个新植株,但仍与母株连在一起,新植株常可生长到与母株相同的高度,逐渐形成成片的群体。 4. 与血红杜鹃的异同在苍山海拔3400米以下的区域有大量与似血杜鹃高度相似的血红杜鹃分布,对血红杜鹃的生境,群落,外部形态,分布范围进行调查,发现两者分布范围完全无交叉,其他各方面也有较多差别。 5.濒危原因及保护策略似血杜鹃开花期花朵很容易腐败,严重影响其有性繁殖过程,但植株其他部分未见有明显病变影响。另外,昆虫对叶和花朵捕食严重,尤其对花蕾捕食,严重影响了其有性繁殖的顺利进行,对其造成了胁迫。似血杜鹃的种子有不育现象,这更进一步使得似血杜鹃的有性繁殖过程缺失,针对以上特点了对该物种的保护策略及措施。
杜鹃花分布广泛,所以,野生杜鹃花不是国家保护植物。
杜鹃花(学名: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又名映山红、山石榴,为常绿或平常绿灌木。相传,古有杜鹃鸟,日夜哀鸣而咯血,染红遍山的花朵,因而得名。杜鹃花一般春季开花,每簇花2-6朵,花冠漏斗形,有红、淡红、杏红、雪青、白色等,花色繁茂艳丽。生于海拔500-1200(-2500)米的山地疏灌丛或松林下,为中国中南及西南典型的酸性土指示植物。
杜鹃科植物种类丰富,其中有部分是保护物种,比如牛皮杜鹃、蓝果杜鹃、棕背杜鹃、似血杜鹃等,大多数野生杜鹃花属于非保护物种,但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采挖
是三类
杜鹃花又名映山红、山石榴,为常绿或平常绿灌木。相传,古有杜鹃鸟,日夜哀鸣而咯血,染红遍山的花朵,因而得名。
杜鹃花一般春季开花,每簇花2-6朵,花冠漏斗形,有红、淡红、杏红、雪青、白色等,花色繁茂艳丽。生于海拔500-1200米的山地疏灌丛或松林下,为中国中南及西南典型的酸性土指示植物。
杜鹃花又因花冠鲜红色,为著名的花卉植物,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在世界各公园中均有栽培。中国江西、安徽、贵州以杜鹃花为省花,长沙、无锡、九江、镇江、大理、嘉兴、赣州等城市定为市花。
扩展资料:
生长环境
杜鹃生于山地疏灌丛或松林下,喜欢酸性土壤,在钙质土中生长得不好,甚至不生长。因此土壤学家常常把杜鹃作为酸性土壤的指示作物。
杜鹃性喜凉爽、湿润、通风的半阴环境,既怕酷热又怕严寒,生长适温为12℃至25℃,夏季气温超过35℃,则新梢、新叶生长缓慢,处于半休眠状态。夏季要防晒遮阴,冬季应注意保暖防寒。
冬季,露地栽培杜鹃要采取措施进行防寒,以保其安全越冬。观赏类的杜鹃中,西鹃抗寒力最弱,气温降至0℃以下容易发生冻害。
杜鹃花,中国十大名花之一。在所有观赏花木之中,称得上花、叶兼美,地栽、盆栽皆宜,用途最为广泛的。白居易赞曰:“闲折二枝持在手,细看不似人间有,花中此物是西施,鞭蓉芍药皆嫫母”。在世界杜鹃花的自然分布中,种类之多、数量之巨,没有一个能与中国杜鹃花匹敌,中国,乃世界杜鹃花资源的宝库!今江西、安徽、贵州以杜鹃为省花,定为市花的城市多达七八个。
中文名称: 杜鹃花
别称: 映山红、山石榴、山踯躅、红踯躅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目: 杜鹃花目
科: 杜鹃花科
属: 杜鹃花属
种: 杜鹃花
分布区域: 亚洲,北美洲,欧洲,大洋洲
杜鹃花,中国十大名花之一。在所有观赏花木之中,称得上花、叶兼美,地栽、盆栽皆宜,用途最为广泛的。白居易赞曰:“闲折二枝持在手,细看不似人间有,花中此物是西施,鞭蓉芍药皆嫫母”。在世界杜鹃花的自然分布中,种类之多、数量之巨,没有一个能与中国杜鹃花匹敌,中国,乃世界杜鹃花资源的宝库!今江西、安徽、贵州以杜鹃为省花,定为市花的城市多达七八个。
中文名称: 杜鹃花
别称: 映山红、山石榴、山踯躅、红踯躅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目: 杜鹃花目
科: 杜鹃花科
属: 杜鹃花属
种: 杜鹃花
分布区域: 亚洲,北美洲,欧洲,大洋洲赞同80| 评论(1)
杜鹃花
杜鹃花--花中西施
学名:Rhododendron simsii
英名:Indian Azalea
别名:映山红、山石榴、山踯躅、红踯躅
科名:杜鹃花科
产地与习性:杜鹃花属约有900种,亚洲约产850种其中,中国约有530种,除新疆外南北各小区均有分布。新几内亚、马来西亚约有280种,几乎全为附生型 。此外,北美分布有24种,欧洲分布有9种,大洋洲分布1种。杜鹃花属种类多,差异很大,有常绿大乔木、小乔木,常绿灌木和落叶灌木。习性差异也很大,但多数种产于高海拔地区,喜凉爽、湿润气候、忌酷热干燥。要求富含腐殖质、疏松、湿润、ph值在5.5~6.5之间的酸性土壤。部分种及园艺品种的适应性较强,耐干旱、瘠薄,土壤ph值在7~8之间也能生长。杜鹃花对光有一定要求,但不耐暴晒,夏、秋季应有林木或荫棚遮挡烈日。一般于春、秋二季抽梢,以梢为主。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5~25℃。气温超过30℃或低于5℃则生长趋于停滞。冬季有短暂的休眠期。
形态特征:杜鹃花属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由大乔木(高可达20m以上)至小灌木(高仅10cm-20cm),主干直立或呈匍匐状,枝条互生或轮生。
中国常栽培的种类有:毛鹃、夏鹃、西洋鹃、羊踯躅、迎红杜鹃、马银花、云银杜鹃。
繁栽要点:可用播种、扦插、嫁接及压条等方法繁殖。
应用:杜鹃花花繁叶茂,绮丽多姿,萌发力强,耐修剪,根桩奇特,是优良的盆景材料。园林中最宜在林缘、溪边、池畔及岩石旁成丛成片栽植,也可于疏林下散植。杜鹃也是花篱的良好材料,毛鹃还可经修剪培育成各种形态。杜鹃专类园极具特色。杜鹃花可药用,有些亦可食用。
杜鹃花,中国十大名花之一。在所有观赏花木之中,称得上花、叶兼美,地栽、盆栽皆宜,用途最为广泛的。白居易赞曰:“闲折二枝持在手,细看不似人间有,花中此物是西施,鞭蓉芍药皆嫫母”。在世界杜鹃花的自然分布中,种类之多、数量之巨,没有一个能与中国杜鹃花匹敌,中国,乃世界杜鹃花资源的宝库!今江西、安徽、贵州以杜鹃为省花,定为市花的城市多达七八个。
植物提取物百科 全球最大的植物提取物中文网 stephenture@qq.com
Copyright © 2020-2024 zwwiki.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