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梧桐是祛风湿类的药材,也是为数不多,具有降血压作用的药材之一!以“臭”闻名,臭梧桐的药用价值让人们忽略掉了“臭”的特点,在我们农村,臭梧桐名气很大,在诸多花草里也颇为抢手,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植物呢?老邪今天来介绍臭梧桐。
臭梧桐在我们的认知里,臭的东西多是反面的,我们会联想到酸臭味,垃圾臭味等方面。在中药界可不能这么去想,我们认知里的某些不好的东西,其实很珍贵。
就好比五灵脂(某种动物的排泄物),它是很臭,但却是妇科良药,臭梧桐的药用价值就很高了。这是一种落叶灌木或者小乔木,茎直立,表面灰白色,皮孔细小而多。如我分享的图所示,臭梧桐的叶子为椭圆形,叶面宽,长度可达到15厘米,一样是绿色,叶子向上的部分比下面的要深,旁边还有波状齿,这种波状齿不明显,有的甚至是成全缘,嫩枝和叶子是它的入药部位。
臭梧桐的“臭”从何而来?这其实是由它的叶子发散开来的,干品明显,当你采收茎叶晒干到皱缩、卷曲或破碎的状态时,就能闻到特异性的臭气,正是这种臭味,让我们识别臭梧桐时多了一些依据。
祛湿药说到臭梧桐的功用,它主打“祛风湿”,在《纲目拾遗》里就有记载治风湿病的记载,所以用在风湿痛这类病证中较为适合,比如一些中老年人常有骨节酸痛的情况,在配伍用药时可以用上臭梧桐了。
风湿只是一方面,臭梧桐还有通经络之功,对那些行动不便的人来说,臭梧桐就是一味良药了,半身不遂或肢体麻木者均可用。单看通经络这一点,四肢舒展不佳,伴有疼痛或无法起身时,就可以考虑到臭梧桐了,古人就把它应用于足软酸疼痛、不能步履,或者是两手不能仰举这些方面,最后不要忘了,臭梧桐也是治高血压的药材!
臭梧桐在农村分布得太多了,你见过吗?它还有哪些应用呢?
皮部能拔出丝的树指的就是杜仲树,它的树皮具有“补肝肾”之功,恰恰是因为它价值高,反而害了它,如今在农村已经很少看到野生的杜仲树了。
树木的姿态千千万,每种植物都有它们鲜明的标签,比如会流出红色液体的“鸡血藤”;能搓出如同鸡屎味般臭味的“鸡矢藤”,杜仲则是能拔出丝。
杜仲是一种较为大型的乔木,树体较高,可达到20米的高度,这种树的幼枝有黄褐色毛,而后变得光滑,老枝则有皮孔,它的树皮就是入药的部位,药材名为“杜仲”,杜仲的取材没那么简单。
杜仲的皮杜仲的皮外部很粗糙,将其掰断后拉开就能看到明显的白色细丝了,这种细丝具有细密、银白色、且富弹性的特点,让杜仲有了很高的辨识度,民间也将其称为“丝棉皮,”或是“拉丝皮”等等。
杜仲的取材是有要求的,一般选用的是至少生长15年以上的植株,得到的药材规格才达到入药的标准。一般在农历三月三到夏至这时间段剥下树皮,刨去粗皮再晒干,就能得到中药材杜仲了。
药用价值相信不少人对杜仲是略有耳闻的,平时就有人拿它来泡酒,还宣传说它有哪些功用,或是与肾相关。杜仲还真和肾有关, 入肝肾二经,滋补肝肾。
我们都知道,肾的问题一般就体现在腰膝,筋骨等方面,要真是肝肾不足了,不仅腰部有酸痛感,脚和膝盖也有痿弱感,平日里工作也是有气无力的,此时就需要杜仲来改善,它是养筋骨的良药。《本草再新》里记载这杜仲“强阳道”,这也属于肝肾方面的问题,所以说它药用价值高。
此外,杜仲也是为数不多的安胎药之一,可以安胎气。
杜仲是一种古老的药材,如今在农村,野生杜仲不多见,那些长在平地的杜仲早已被人们利用掉,以前杜仲多是通过伐木的方法取材,拿到药材后,生命也就到了尽头,现在采取局部剥皮法,剖皮几年后即可恢复,但杜仲依旧越来越少。
你认识这种药材吗?关注老邪,了解更多农村花草。
在农村的稻田里生长着野慈姑,该植物有什么利用价值吗?该怎样处理?野慈姑是水稻田里的一种常见杂草,在我国多个地区均有生长,而且近些年,野慈姑发生的频率和危害也越来越严重了,对稻农产生了非常大的危害。
野慈姑有着非常强的适应性和繁殖能力(繁殖方式独特,具有有性繁殖和营养繁殖两种繁殖方式),所以可以在水稻的整个生长过程中都可以产生危害。一旦野慈姑生长的密度过大的时候,就会抢夺水稻生长所需的大量营养,造成水稻产量下降,品质降低,造成稻农损失巨大。
所以一般情况下,如果稻田出现野慈姑的话,稻农肯定会立即防治,而不是考虑野慈姑有什么利用价值。
防治方法:1、建立良好的水稻生长环境;2、翻耕整地,打捞消灭地表的野慈姑种子;3、水旱轮作可以有效减少野慈姑的发生;4、野慈姑适应性比较强,所以使用药剂会让野慈姑产生抗性,要勤换药剂,或者使用复合药剂。
那野慈姑就真的全是害处,没有好处吗?其实也不然,野慈姑也是有着一些药用价值的,比如可以清热去火、消肿解毒等等。在《贵州草药》中有记载: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但同时野慈姑还有一定的毒性,所以野慈姑虽然有一定的价值,但是危害性更加巨大。
这里是农技广播站,想要了解更多的农业技术以及农村相关信息,可以点个关注、点个赞!
对于野慈菇以及稻田中的杂草,可以根据杂草比秧苗小的特性,向稻田中投放适当大小和数量的草鱼,这样不仅可以除草,草鱼的粪便还可以增加田中养分,减少农药的使用,提高水稻质量,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业有机化,绿色化,一举多得。
所谓的“酸筒杆”就是虎杖,也有人称其为“花斑竹”,虎杖入药能用于多种病症,其药用价值涉及到的范围很广,包括利湿、清热、活血以及止咳等等。
很多农村小孩从小就接触虎杖,在春天时找到鲜嫩的虎杖,撕开外皮后就啃起来,那感觉就一个字:酸!正因为有这个特点,虎杖才有“酸筒杆”之称。
虎杖是蓼科植物虎杖属于蓼科植物,这么算下来的话,大黄也可以说是它的“近亲”了,它们都是蓼科大家族中的一员。
虎杖,也就是酸筒杆,为多年生灌木状草本植物,高度可达1米甚至更高。虎杖的根茎横卧地下,木质,黄褐色。茎直立呈圆柱形,表面光滑,上面带有红色或带紫色斑点,叶子阔卵形至近圆形。
虎杖多见于我国中部以及南部,生长在农村温湿的环境中,农村人或许对它就很熟悉了,有的小孩小时候甚至还啃过它的酸杆,一些农村老人还经常到山谷或是溪边找来当药材,药用价值很高。
虎杖的部分功用我之所以说“部分”,是因为记载虎杖功用的书籍较多,尽管我们的中药学课本里总结出了几点,但别的古书又有某些较偏的功用,说部分比较恰当。
先说说利湿,这个作用常和清热相连,总结起来就是“湿”“热”和“湿热”有关的病症会用到虎杖,包括湿热黄疸、痈疮、某些结石以及热毒类病症等等,被水火烫伤时也可以用它调成粉末来外敷。
虎杖还有活血和止咳之功,《岭南采药录》里记载的“止损伤痛”就属于“活血”的应用了,因外伤而出现血瘀时可用,在止咳这方面,说得更全一点就是“化痰止咳”,咳嗽痰多时可配伍虎杖来治。
这就是酸筒杆了,因味道酸涩而得名,吃过的人知道它很酸,却不知道采挖它的根茎,就可以得到一位药材了,这种药材就是我们这次介绍的虎杖了。虎杖还有哪些别称?还有哪些功用呢?知道的朋友可以在下方留言,和大家一起分享吧!
植物提取物百科 全球最大的植物提取物中文网 stephenture@qq.com
Copyright © 2020-2024 zwwiki.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