蜚蠊 fěi lián 虫名,别名负盘,蜚蠊俗称蟑螂,属昆虫纲蜚蠊目(blattaria),世界已知约3700种,大多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区,少数分布于温带地区。我国已记载18科60属240种,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形态:蜚蠊成虫椭圆形,背腹扁平,体长者可达100mm,小者仅2mm,一般为10~30mm,体呈黄褐色或深褐色,因种而异,体表具油亮光泽。 头部:小且向下弯曲,活动自如,y字形头盖缝明显,大部分为前胸覆盖。复眼大,围绕触角基部;有单眼2个。触角细长呈鞭状,可达100余节。口器为咀嚼式。 胸部:前胸发达,背板椭圆形或略呈圆形,有的种类表面具有斑纹;中、后胸较小,不能明显区分。前翅革质,左翅在上,右翅在下,相互覆盖;后翅膜质。少数种类无翅。翅的有无和大小形状是蜚蠊分类依据之一。足粗大多毛,基节扁平而阔大,几乎覆盖腹板全部,适于疾走。 腹部:扁阔,分为10节。第6、7节背面有臭腺开口;第10节背板上着生1对分节的尾须。尾须的节数、长短及形状亦为分类的依据。雄虫的最末腹板着生1对腹刺,雌虫无腹刺,据此可分别雌雄。雌虫的最末腹板为分叶状构造,具有夹持卵鞘的作用。 生活史:蜚蠊为渐变态昆虫,生活史有卵、若虫和成虫3个发育阶段。 卵及卵荚:雌虫产卵前先排泄一种物质形成卵鞘(卵荚)。其鞘坚硬、暗褐色,多为长1cm,形似钱袋状。卵成对排列储列其内。雌虫排出卵荚后常夹于腹部末端,少数种类直至孵化,大多数种类而后分泌粘性物质使卵鞘粘附于物体上。每个卵鞘含卵16~48粒。卵鞘形态及其内含卵数为蜚蠊分类的重要依据。卵鞘内的卵通常1~2个月后孵化。 若虫:蜚蠊有一个预若虫期,即在刚孵出时,触角、口器及足均结集在腹面不动,需经一次蜕皮,才成为普通活动态的若虫。若虫较小,色淡无翅,生殖器官尚未成熟,生活习性与成虫相似。若虫经5~7个龄期发育才羽化为成虫。每个龄期约为1个月。 成虫羽化后即可交配,约交配后10天开始产卵。一只雌虫一生可产卵鞘数个或数十个不等。整个生活史所需时间因虫种、温度、营养等不同而异,一般需数月或一年以上。雌虫寿命约半年,雄虫寿命较短。 生态:1.食性 蜚蠊为杂食性昆虫,人和动物的各种食物、排泄物和分泌物以及垃圾均可为食,尤嗜食糖类和肉食类,并需经常饮水。蜚蠊的耐饥力较强,德国小蠊在有水无食时可存活10~14天,在无水有食时存活9~11天,在无水无食的条件下仍可存活1周。在过度饥饿下,有时可见蜚蠊残食其同类及卵鞘。 2.栖息与活动 大多数种类蜚蠊栖居野外,仅少数种类栖息室内。后者与人类的关系密切。这些种类尤其喜栖息于室内温暖、且与食物、水分靠近的场所,如厨房的碗橱、食堂的食品柜、灶墙等处的隙缝中和下水道沟槽内。蜚蠊昼伏夜行,白天隐匿在黑暗而隐蔽处;夜间四出活动,夜晚9时至夜间2时为其活动高峰。蜚蠊主要用足行走,每分钟可达21m。有翅种类的飞翔力甚差,飞行距离一般仅限于室内。蜚蠊活动的适宜温度为20~30℃。低于15℃时,绝大多数不动或微动;高于37℃时呈兴奋状,超过50℃时死亡。蜚蠊的臭腺能分泌一种气味特殊的棕黄色油状物质,是其驱避敌害的一种天然防御功能。该分泌物留于所经过之处,通常称之“蟑螂臭”。 3.季节消长与越冬 蜚蠊的季节消长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同一虫种在不同地区可表现不同的季节分布。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蜚蠊通常始见于4月,7~9月达高峰,10月以后逐渐减少,直至消失。当温度低于12℃时,便以成虫、若虫或卵在黑暗、无风的隐蔽场所越冬。 我国室内蜚蠊主要种类: 1.德国小蠊(blattella germanica) 体长1.2~1.4cm,呈淡褐色。前胸背板上有两条黑色纵纹。卵鞘小而扁薄,内含卵20~40粒。是我国的广布优势种,多见于车、船、飞机等交通工具内。 2.美洲大蠊(periplaneta americana) 体长约3.5~4.0cm,呈暗褐色。触角甚长。前胸背板边缘有淡黄色带纹,中间有褐色蝶形斑。卵鞘内含卵16粒。亦为我国广布优势种。多见于厨房、贮物间和卫生间等处。 此外,还有澳洲大蠊(p.australasiae)、黑胸大蠊(p.fuliginosa)和东方蜚蠊(blatta orientalis)。 与疾病的关系 蜚蠊能通过体表或体内(以肠道为主)携带多种病原体而机械性地传播疾病。近年来,国内报告从蜚蠊体内分离到疾病杆菌5株,沙门氏副伤寒甲、乙菌5株,绿脓杆菌43株,变形杆菌8株,青霉、黄曲霉等多种霉菌,腺病毒60株,肠道病毒血清型15株,脊髓灰质炎病毒8株和肝炎表面抗原,还检出蠕虫(蛔虫、钩虫、鞭虫、蛲虫、绦虫等)卵和阿米巴、贾第虫包囊。 蜚蠊还可作为长膜壳绦虫、美丽筒线虫、东方筒线虫、念株棘头虫和缩小膜壳绦虫的中间宿主。此外,国外报告蜚蠊可成为过敏原,引起变态反应。 防治 保持室内清洁卫生,妥善保藏食品,及时清除垃圾是防制蜚蠊的根本措施。同时根据蜚蠊的季节活动规律,集中力量,反复突击,以彻底消灭之。 1.卵鞘 人工清除柜、箱、橱等缝隙内的卵鞘,予以焚烧或烫杀。 2.成虫 除用诱捕器或诱捕盒捕杀外,主要采用化学药物杀灭。近年来,以二氯苯醚菊酯、溴氰菊酯、顺式氯氰菊酯等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制成“蟑螂笔”在蜚蠊出入处涂划,或制成药片、药纸、药板等放置于其活动场所,或制成涂料喷于室内墙面,效果均较好,适合于家庭使用。 除家庭外,对旅馆、饭店和车、船等交通工具也需采取措施。据认为,在这些场所,采用喷洒(如用二氯苯醚菊酯)加毒饵(如用敌百虫)的防治系统可收到较显著的效果。但需注意安全和及时清除死亡虫体。此外,据报告蜚蠊对拟除虫菊酯类易产生抗性,值得重视。 蜚蠊亦可入药,常见种类是冀地鳖(polyphagaplancyi),背隆腹平,胸部有绒毛;雄有翅,雌无翅。中华地鳖(
p.sinensis
)。释名为:石姜、负盘、滑虫、茶婆虫、香娘子。气味:咸、寒、有毒。主治:瘀血,症坚,寒热,下气,利血脉。 附方 蜚蠊今通称蟑螂,苏州民间用以治小儿因缺乳而引起的形瘦神疲、腹胀泄泻等症。潮湿虫、潮虫、地虱婆 一般在比较潮湿阴暗的地方,比如 柜子下面。
白酒加醋可杀死菜虫。用60°白酒对水100倍喷洒,可以强健花卉、果蔬,预防绝大多数的病虫害,以后每隔10-20天喷洒一次。
食用醋在蔬菜药片上喷施得到推广,不仅仅是白菜,大部分蔬菜都可以喷施食用醋。经实践证明,食醋喷在蔬菜叶片上能够增强蔬菜的抗寒和抗旱能力,还可以防治病虫害,使蔬菜生长旺盛,增加产量。
作为曾经养殖过土元的我来讲一下个人感受。
第一、如果养殖场是准备在建在北方的话,土元最佳成长温度是33℃左右,只有6-8月份是最佳生长期,比南方的养殖场少两个季度的适宜生长期,成本肯定比南方要高。即使采取加温措施,要想加热到让室内与室外温差达20多度,也是需要多消耗不少成本的。但并不是在北方建场就没有利润,我在养殖过程中也结识了不少同样搞养殖的朋友,规模越大的相对成本越小,规模小的话加热设备等各种设备折算成本就高,但不建议初养者一开始就搞大规模养殖,特别是北方养殖户。规模化养殖的加热方法有很多,到网上查一下就能得到;小型养殖的我当时采取的是养殖土层里埋地暖管的方法加热的,经过短期摸索可以控制加热设备开关,使养殖土层维持一定的温度,又不需要人员监守,减少人工成本。我邻村一老哥搞养殖土元七八年了(北方),用他自己的话说:利润比两口子外出打工强。所方北方养殖土元也是值得试试的,但困难要比南方多,需要有心理准备。
第二、电视广告上讲土元养殖的比较多,可以肯定的说十个广告有九个半都是骗子,骗人高价购买其母虫或者土元卵子的,所以不必和这些骗子广告者联系。首先、土元养殖技术就很简单,买本书自己就可以学会。其次、淘宝上就有卖土元卵的,价格比电视广告的便宜好几倍,切记不要与电视广告联系,骗子太多,套路太深。
第三、如果以上两点看过之后你还想搞养殖土元的话,建议你先到中药材市场问一下收购价格,再到养殖场或户了解一下养殖成本,算算利润是否还能达到你接受的程度,再决定是否养殖。近两年土元的行情并不好,而且前几年养殖户利润最大的部分是出售土元卵的利润(电视广告多,带动一大批养殖户进入该行业,炒高了土元卵价格)。最后祝广大养殖户都能挣大钱!
1、产品在高梁作物上使用的安全间隔期为23天,每个作物周期的最多使用次数为1次。产品在棉花作物上使用的安全间隔期为11天,每个作物周期的最多使用次数为1次。
2、本品对蜜蜂、鱼类、鸟类和家蚕有毒,施药期间应避免对周围蜂群的影响,蜜源作物花期、森林鸟类具集处、蚕室和桑园附近禁用。远离水产养殖区施药,禁止在河塘等水体中清洗施药器具。
3、本品不可与呈碱性的农药等物质混合使用。
4、施药时应穿戴防护服、手套、口罩,避免与皮肤、眼睛接触,防止口鼻吸入。施药期间不可吃东西和饮水、吸烟。施药后应及时用肥皂洗脸洗手。
5、建议与其他作用机制不同的杀虫剂轮换使用,以延缓抗性产生。
三片左右,看药片大小大概10克到15克。敌百虫是驱除猪体内寄生虫 (尤其蛔虫 )的首选药物 ,其用药量按每公斤猪体重0 1~0 15克。
蚰蜒生活在阴湿地方,以蜘蛛、臭虫、白蚁、蟑螂、蠹鱼、蚂蚁和其它居家节肢动物为食,有益农事,不是害虫。 因为其喜欢潮湿的地方,大多生存在家里潮湿的地方,一般对家里没什么危害,因为其毒颚较大,末端有毒爪,与体内的毒腺相通,具有一定的毒性,若不慎被蛰到,可以给予消炎止痒的外用药涂搽,咬伤处可用3%硼酸溶液清洗,外涂消炎的药膏或药水,如含有1%酚或1%薄荷炉甘石洗剂。亦可用南通季德胜蛇药片或上海蛇药,用水调成稀糊状外涂,数日即愈。若有继发感染,给予抗炎治疗,症状明显者可使用抗组胺药。 家庭防治:若在家中发现蚰蜒,应注重环境卫生,及时清除室内外碎石、垃圾等,并保持室内干燥。遇见蚰蜒可及时拍打或喷洒灭害灵等卫生喷射剂。凡室内外蚰蜒较多,可设法在墙面涂刷杀虫涂料,加以防治,或在阴暗潮湿处喷洒敌百虫粉剂。
鹦鹉长虫一般都是螨虫,是一种常见的寄生虫,人畜共患的疾病。螨虫可以寄生到鹦鹉身体的任何部位,它们主要靠吸取鹦鹉的血液来维系生命。
想要去除螨虫,可以用医用白凡士林涂抹鹦鹉患病处,这主要是通过凡士林粘附性好保湿润肤,隔离氧化可以将螨虫及其幼体闷死在里面;也可以使用百分之五浓度的敌百虫溶液来去除螨虫。
植物提取物百科 全球最大的植物提取物中文网 stephenture@qq.com
Copyright © 2020-2024 zwwiki.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