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好,植物提取物百科网!

关于粥的起源

更新时间: 2024-09-28 00:37:38 责编:网友投稿 浏览

 关于粥的起源

粥,国人称之为稀饭。古称其为“糜”,粥字本作“鬻”就像米置于鬲中烹煮之状,似乎缘于此因。

粥是我们日常最普通的饮食之一,一般以五谷杂粮为原料加水熬制而成。谷类中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经慢火熬制成粥后,香糯滑软,清淡适口,很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是一种理想而方便的营养食品。如果在粥中加入一些补益物料,如大枣、枸杞、当归等,其营养和滋补的作用更加强了,药借食力,食借药威,不但能保健强身,还有防病治病的功效,这就是药粥。普通粥和药粥都可以养生,统称养生粥。

粥是祖国医学的瑰宝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14种医学方剂书中,就有记载服食青粱米粥治疗蛇咬伤;用加热的石膏块煮米内服治疗肛门痒痛等方剂。根据专家考证,这批出土的古医书约编写于春秋战国时期,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关于粥的文字记载。从以上我国古代书籍中,可以看出粥的疗法是最早的养生保健方法。

食粥可以养生,是有一定道理的。《本草经疏》说:粳米是“五谷之长,人相须以为命者也。”《随息居饮食谱》谓:“粳米甘平,宜煮粥食,粥饭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故贫人患虚证,以浓米饮代参汤,每收奇绩。”《医药六书•药性总义》称赞:“粳米粥为资生化育神丹,糯米粥为温养胃气妙品。”中医认为,大多数人病后每每出现机能减退,胃肠薄弱,消化力降低等情况,此时用米粥来调理最为适宜,因为粥不仅营养丰富,而且极易消化吸收,又能补充能量。“病后,产后,粥养最宜”确属经验之谈。大诗人陆游可算是一位食粥得益甚多者,相传在他中年时突患胃疾,后受张文潜食说之启发,持之以恒地在日常生活中吃粥,一年后竞奇迹般地康宁体健,恢复如初。故此,他写下了脍炙人口的《食谱》诗:“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这首诗,洋溢着陆游对粥的赞美之情,同时也是这位活了85岁的诗人长寿的经验之谈。诗中的“宛丘平易法”,即北宋文人张文潜写的《粥记》中所阐述的食粥养生法:“每晨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腔腑相得,最为饮食之良”。

自古以来,祖国医学就极为重视粥养,主张在辩证施治理论的指导下,以谷类为主,配以适合其病情的中药、蔬菜、瓜果、禽畜肉类等,混合同煮成“药粥”,予以补体强身、防病疗疾。山西寿阳县有一位老寿星,今年已达到高龄120岁。问其长寿秘诀,她告诉记者说:“一年四季喝粥,而且用瓦罐熬粥。”根据一年四季不同原料熬出各种风味的养生粥,使她保持着青春活力,健康永驻。

药粥在祖国传统医药学典籍、文学书刊、史籍巨著、地方志中均有记载。由此可见,粥养的历史源远流长。冬令时节,中医理论有“冬藏精”之说,即指在冬季进补能使营养物质所转化的能量贮存于人体内,以平衡机体阴阳,疏通经络,滋养脾胃,益于养生。然而,冬令进补并不意味着一进入冬季就需要人人都吃补品。民谚说:“药补不如食补。”冬令时节以进补为目的,适时、适量吃些药粥是切合实际的。例如:

腊八粥 由糯米、黄豆、豇豆、红枣、蜜枣、栗子、花生仁、核桃仁等配以豆腐、蔬菜、禽畜肉丁等制成。是营养丰富,有多种保健功能的粥食。尤宜中、老年及体弱多病者食用。

八宝粥 通常以芡实、山药、茯苓、莲肉、薏苡仁、白扁豆、党参、白术为配料;亦可用芡实、萸肉、薏苡仁、白扁豆、红枣、桂圆肉、百合为原料。先将原料煮沸半小时后再加大米同煮成粥。食之对体虚、神衰、浮肿、泄泻及滋补机体有裨益。生姜葱白粥 有温中、辟恶气、治反胃、散风寒和发汗解饥、治发热头昏之功效。

莲子栗子粥有补肾气,益腰膝,活血开胃,补中益脾,固精养神之功效。

淡菜胡桃仁粥 有治阴虚腰痛、止泄泻、润肌肤、温肺润肠、补肾治精血衰少等症之功效。

百合地黄粥 可润肺调中,有利血生津、凉血生血、补肾的作用。

上述各种药粥的配料使用时不必过多,以适量为宜(通常米与配料的比例为10:1)。

养生粥是用适量的中药与适量的米谷加入一定比例的水分煮制而成的。它既可以预防疾病,又可用以病后调养。例如,干姜是中医用于温中散寒的药物,但毫无补养作用,只适用于寒证。粳米或糯米可以健脾益气,却没有散寒的力量。若用干姜5克与粳米30克相配伍,加水400毫升,煮成稀粥食之,则既可温中散寒,又可补益脾胃,成了温补脾胃、治疗脾胃虚寒的食疗良方。这说明养生粥不同于纯米粥调养,而是用药物与米谷配伍的煮粥,使其相需相使,起到了协同作用。

关注我们

微信

网站也是有底线的

植物提取物百科 全球最大的植物提取物中文网 stephenture@qq.com

Copyright © 2020-2024 zwwiki.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