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本草经》—现存最早的中药学典籍
东汉时期,一部我国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问世了。
“本草”是中药的代称,虽然在药物中,动物类和矿物类以及其他种类的药物也很多,但是占绝大多数的是草木之属。植物的种类繁多,采撷方便,所以常用“本草”来指代全部中药。这部书的作者已不可考了,名借“神农”,也是象《黄帝内经》一样,托古人之名的方法。《神农本草经》是最早的一部药物学专著,对于药物及药事(采摘、炮制及使用方法等)的论述,到了今天,仍是医药工作者的主要理论依据和操作规范。
《神农本草经》简称《本草经》或《本经》。该书在记载药物的时候,将药物按照效用分为下、中、下“三品”:上品120种,主要是一些无毒药,以滋补营养为主,既能祛病又可长服强身延年;中品120种,一般无毒或有小毒,多数具补养和祛疾的双重功效,但不须久服;下品125种,是以祛除病邪为主的药物,多数有毒或药性峻猛,容易克伐人体正气,使用时一般中病即止,不可过量使用。全书共记载了365种药物,而这种分类方法也是最原始的药物分类法。 《本经》依循《内经》提出的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也将药物以朝中的君臣地位为例,来表明其主次关系和配伍的法则。《本经》对药物性味也有了详尽的描述,指出寒热温凉四气和酸、苦、甘、辛、咸五味是药物的基本性情,可针对疾病的寒、热、湿、燥性质的不同选择用药。寒病选热药;热病选寒药;湿病选温燥之品;燥病须凉润之流,相互配伍,并参考五行生克的关系,对药物的归经、走势、升降、浮沉都很了解,才能选药组方,配伍用药。
药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也是药学一大关键,《本经》提出的“七情和合”原则在几千年的用药实践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药物之间,有的共同使用就能相互辅佐,发挥更大的功效,有的甚至比各自单独使用的效果强上数倍;有的两药相遇则一方会减小另一方的药性,便其难以发挥作用;有的药可以减去另一种药物的毒性,常在炮制毒性药时或者在方中制约一种药的毒性时使用;有的两种药品本身均无毒,但两药相遇则会产生很大的毒性,损害身体等等。
《神农本草经》都是医生和药师学习中药学的教科书,或者是作为必读书,被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上。书中对于药物性质的定位和对其功能主治的描述十分准确,其中规定的大部分药物学理论和配伍规则,到今天,也仍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理论支柱。对于现代的中医临床,《神农本草经》的论述仍旧具有十分稳固的权威性,同时,它也成为了医学工作者案头必备的工具书之一。
白芍的主要产地分布:
生于山坡、山谷的灌木丛或草丛中。全国各地均有栽培。主产浙江、安徽、四川等地。此外,山东、贵州、湖南、湖北、甘肃、陕西、河南、云南等地亦产。浙江产者,商品称为杭白芍,品质最佳;安徽产者称为亳白芍,产量最大;四川产者名川白芍,又名中江芍,产昆亦大。
白芍的性状:
干燥根呈圆柱形,粗细均匀而平直,长10~20厘米,直径1~1.8厘米。表面淡红棕色或粉白色,平坦,或有明显的纵皱及须根痕,栓皮未除尽处有棕褐色斑痕,偶见横向皮孔。质坚实而重,不易折断。断面灰白色或微带棕色,木部放射线呈菊花心状。气无,味微苦而酸。以根粗长、匀直、质坚实、粉性足、表面洁净者为佳。
比如:
杜若,白英,茵陈,淡竹,苍术,半夏,豆蔻,银朱,附子,首乌,玉竹,川穹,郁金,佩兰,神曲,莲心,紫菀,橘红,苁蓉,蝉衣,青黛,海月,伏苓,雪蚕,竹茹,香薷,忍冬,紫萍,苡仁,守宫,玳瑁,辛夷,续断,栀子,香橼,紫珠,雪茶,空青,卷丹,景天,苏木,将离,鸳尾,陆英,兰茹,夏冰冬青,水苏,宛童。
功效讲解:
川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半夏:药用植物,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生用消疖肿作用,兽医用以治锁喉癀。在西藏也有分布,海拔3000m左右。
马蔺(ligrave;n):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粗,叶子线形,花蓝色。叶子富于韧性,可用来捆东西,又可造纸,根可以制刷子。
子苓:植物形态菌核球形、长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团块。表面有深褐色、多皱的皮壳。
云苓:味甘、淡,性平。
天冬:天冬性寒,味甘,微苦。具有养阴清热,润肺滋肾的功效。
白芨(jī):多年生草本球根植物(块根),植株高18-60厘米。主要花期在春季,但依各地气候之不同,晚冬至夏初都可能开花。
苏木:为豆科苏木属植物苏木的干燥心材。
京墨:京墨味辛,吐衄下血,产后崩中,止血甚捷。治产后出血。
南星:南星又名山苞米、山棒子,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季抽花茎,顶端开出一大型花序。果实成熟时为红色,似玉米状。
贯仲:多年生草本,叶为单数羽状复叶,由根状茎密生成丛。
菘(sōng)蓝:又名茶蓝、板蓝根等。有清热解毒、凉血消斑、利咽止痛的功效。
寒水:中药名。是一种矿石中药材,清热泻火药,又称凝水石、水石、鹊石,本品为天然沉积矿物单斜晶系硫酸钙或三方晶系碳酸钙矿石。
徐长卿:最有典故的药名。传说文人门客徐长卿亲采一味草药为宋太祖赵匡胤治好了久治不愈的老胃病,却说不出此药之名,于是宋太祖将此味药材命名为徐长卿。实际上此药别名寮刁竹,并非一个好意象。但美好的典故似乎比潜在的意象更重要,人们依然喜爱这个名字。
忍冬:属多年生半常绿缠绕灌木。带叶的茎枝名忍冬藤,供药用。亦作观赏植物。中国大部分地区多有分布,不少地区已栽培生产,其中以河南、山东所产最为闻名。
空青:由于生成条件特殊,极不容易见到,是一种世上罕见的奇特矿石。
蔓菁:块根熟食或用来泡酸菜,或作饲料。
青黛:具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泻火定惊等作用,在古代亦常用于印染布匹、画眉等。
繁缕:有清热解毒;凉血;活血止痛。
商陆:根入药,以白色肥大者为佳。
木蓝: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之功效。
叶上秋
及己([jiacute; jǐ):功能有:舒筋活络,祛风止痛,消肿解毒。
常山:具有涌吐痰涎,截疟之功效。
箬(ruograve;)兰:主要花期在春季,但依各地气候之不同,晚冬至夏初都可能开花。主要用于收敛止血,消肿生肌。
杜若:理气止痛,疏风消肿。
月见:可治疗多种疾病,调节血液中类脂物质,对高胆固醇、高血脂引起的冠状动脉梗塞、粥样硬化及脑血栓等症有显著疗效。
朝颜:就是牵牛花,清晨花开,傍晚花谢。
陵游:龙胆也是重要的药用植物,其根和根茎入药具有清热、泻肝、定惊之功效。
芣苢:读作fuacute; yǐ,即车前草,多年生草本。
香薷:香薷能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
风藤:子房球形,浆果球形,褐黄色,5-8月开花。
白前:入药功效:辛、苦,微温。降气化痰,止咳。
五加:,属伞形目,五加科灌木,高2-3米;节上通常疏生反曲扁刺。花黄绿色。
具体我在白露中医抓过中药,可以直接煎好邮寄过来的,还不错,而且还能跟医生咨询一下的。
中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我国又是中草药的发源地,大约有一万多种药用植物,描写药用植物的书籍也是代代相传。
现今,被公认、而且方便阅读和查阅的草药的典籍,当属《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药典发展历史源远流长,从1963年版、1977年版、1985年版、1990年版、1995年版、2000年版、2005年版、2010年版、2015年版,迄今为止已经颁布了10版,现行版本为2015年版。历版《中国药典》均经过国内医药界的院士、权威专家共同编撰和修订,所入选的药材不仅包含了药材的来源、性状、以及各项检测标准,而且详细描述药材的呃性味归经,功能主治,禁忌以及日推荐剂量。《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共收载中药材和饮片品种618种,基本满足人们日常就医使用。
其次,比较常用的还有《全国中草药汇编》《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等
《全国中草药汇编》共收中草药2000多种,包含了好多药典都没有收载的品种,各药均有名称、来源、形态、生境、栽培、采制、化学、药理、性味功能、主治用法、附方制剂等内容,可以参考借鉴,但药典收载的品种还是以药典为准。
《中药大辞典》也是中医药或相关领域工作者和中医药爱好者的一套重要工具书,全书收载药物6000多味,每一味药物下设异名、基原、原植(动、矿)物、栽培(饲养)、采收加工(或制法)、药材、成分、药理、炮制、药性、功用主治、用法用量、选方、临床报道、各家论述等内容。
《中华本草》是一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直接主持的重大科研课题,全书30卷,另 立民族药4卷。共计载药8千余味,内容涉及中药品种、 栽培、药材、化学、药理、 炮制、制剂、药性理论、临床应用等中医药学科的各个方面。
其实,这方面的书籍还有很多,但我认为以上这些是比较有权威性的,都是近代的专家学者,在古代医书典籍的基础上钻研、修整、编撰而来,去粗取精,并融入了现代医学剂实践,相比古代的一些书籍更便于现代人查阅。
看看这个
中药查询大全
燎星医学通-中草药查询大全》是目前全球最好的中草药查询软件。
包括大众版和传统版,药物种类增加了几千种,基本可以查询常用的中草药,同时还包括部分动物药类。
在原版的基础部上增加了部分常见中草药,充实了内容,界面和软件程序进行了一次质的优化,其中界面提供10种不同的皮肤,可以根据用户自己的爱好选择颜色。
阿胶 补血止血 滋阴润燥
艾叶 温经止血 散寒调经 安胎
巴豆 峻下冷积 逐水退肿 祛痰利咽 蚀疮
巴戟天 壮肾阳 强筋骨 祛风湿
白豆蔻 化湿行气 温中止呕
白芨 收敛止血 消肿生肌
白芍 养血调经 平肝止痛 敛阴止汗
白术 补气健脾 燥湿利水 止汗 安胎
白芷 解表散风 通窍止痛 燥湿止带 消钟排脓
半夏 燥湿化痰 降逆止呕 消痞散结 消肿止痛
北沙参 养阴清肺 益胃生津
槟榔 驱虫消积 腥气利水
冰片 开窍醒神 清热止痛 '
薄荷 疏散风热 清利头目 利咽透疹 疏肝解郁
补骨脂 补肾助阳 固精缩尿 暖脾止泻 纳气平喘
苍术 燥湿健脾 祛风湿
柴胡 疏散退热 疏肝解郁 升阳举陷
蝉蜕 疏散风热 透疹止痒 明目退翳 止痉
车前子 利尿通淋 渗湿止泻 清肝明目 清肺化痰
沉香 行气止痛 温中止呕 纳气平喘
赤芍 清热凉血 散瘀止痛
川贝母 清热化痰 润肺止咳 散结消肿
川乌 祛风除湿 散寒止痛
川芎 活血行气 祛风止痛
磁石 镇惊安神 平肝潜阳 聪耳明目 纳气定喘
大黄 泻下攻积 清热泻火解毒 止血 活血祛瘀
代赭石 平肝潜阳 重镇降逆 凉血止血
丹参 活血调经 凉血消痈 安神
当归 补血活血 调经止痛 润肠
党参 益气 生津 养血
地龙 清热息风 通络 平喘 利尿
地榆 凉血止血 解毒敛疮
独活 祛风湿 止痹痛 解表
杜仲 补肝肾 强筋骨 安胎
防风 发表散风 胜湿止痛 止痉止泻
防己 祛风湿 止痛 利水消肿
附子 回阳救逆 助阳补火 散寒止痛
干姜 温中散寒 回阳通脉 温肺化饮
甘草 益气补中 清热解毒 祛痰止咳 缓急止痛 调和药性
甘遂 泻下逐饮 消肿散结
钩藤 息风止痉 清热平肝
瓜蒌 清热化痰 宽胸散结 润肠通便
龟甲 滋阴潜阳 益肾健骨 固精止血 养血补心
桂枝 发汗解肌 温通经脉 助阳化气
植物提取物百科 全球最大的植物提取物中文网 stephenture@qq.com
Copyright © 2020-2024 zwwiki.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