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鹊
扁鹊(公元前407—前310),名秦越人,勃海莫人(今河北内邱县), 战国时代名医。又家于卢国(今山东长清一带),因名之曰卢医。《史记》等载其事迹涉及数百年。
扁鹊精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应用砭刺、针灸、按摩、汤液、热熨等法治疗疾病,被尊为医祖。相传扁鹊曾医救虢太子,扁鹊死后,虢太子感其再造之恩,收其骨骸而葬之,墓位于今永济市清华镇东。 扁鹊年轻时虚心好学,刻苦钻研医术。
他把积累的医疗经验,用于平民百姓,周游列国,到各地行医,为民解除痛苦。由于扁鹊医道高明,为百姓治好了许多疾病,赵国劳动人民送他“扁鹊”称号。
张仲景
张仲景名机,被人称为医圣。南阳郡涅阳(今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张寨村,另说河南南阳市)人。生于东汉桓帝元嘉、永兴年间,(约公元150~154年),死于建安末年(约公元215~219年)活了七十岁左右。相传曾举孝廉,做过长沙太守,所以有张长沙之称。
张仲景从小嗜好医学,“博通群书,潜乐道术。”当他十岁时,就已读了许多书,特别是有关医学的书。他的同乡何颙赏识他的才智和特长,曾经对他说:“君用思精而韵不高,后将为良医”(《何颙别传》)。
后来,张仲景果真成了良医,被人称为“医中之圣,方中之祖。”这固然和他“用思精”有关,但主要是他热爱医药专业,善于“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的结果。年轻时曾跟同郡张伯祖学医。经过多年的刻苦钻研和临床实践,医名大振,成为中国医学史上一位杰出的医学家。
华佗
华佗(约145-208) 东汉末医学家,汉族。字元化,沛国谯(今安徽亳州市谯城区)人。《后汉书?华佗传》说他“兼通数经,晓养性之术”,尤其“精于方药”。人们称他为“神医”。
他曾把自己丰富的医疗经验整理成一部医学著作,名曰《青囊经》,可惜没能流传下来。华佗医术十分精湛,他首创用全身麻醉法施行外科手术,被后世尊之为“外科鼻祖”。他不但精通方药,而且在针术和灸法上的造诣也十分令人钦佩。他每次在使用灸法的时候,不过取一两个穴位,灸上七八壮,病就好了。
皇甫谧
皇甫谧,幼名静,字士安,自号玄晏先生。安定朝那(今甘肃灵台县朝那镇)人。
生于东汉建安二十年(公元二一五年),卒于西晋太康三年(公元二八二年),他一生以著述为业,在医学史和文学史上都负有盛名,著有《针灸甲乙经》、《历代帝王世纪》、《高士传》、《逸士传》、《列女传》、《元晏先生集》等书。在医学史和文学史上都负有盛名。
葛洪
葛洪(284~364)为东晋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字稚川,自号抱朴子,晋丹阳郡句容(今江苏句容县)人。
三国方士葛玄之侄孙,世称小仙翁。他曾受封为关内侯,后隐居罗浮山炼丹。著有《抱朴子》、《肘后备急方》、《西京杂记》等。其中丹书《抱朴子·内篇》具体地描写了炼制金银丹药等多方面有关化学的知识,也介绍了许多物质性质和物质变化。葛洪精晓医学和药物学,主张道士兼修医术。
孙思邈
孙思邈(541或581~682)为唐代著名道士,医药学家。被人称为“药王”。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幼聪颖好学。自谓“幼遭风冷,屡造医门,汤药之资,罄尽家产”。
及长,通老、庄及百家之说,兼好佛典。年十八立志究医,“颇觉有悟,是以亲邻中外有疾厄者,多所济益”。
北周大成元年(579),以王室多故,乃隐居太白山(在今陕西郿县)学道,炼气、养形,究养生长寿之术。及周静帝即位,杨坚辅政时,征为国子博士,称疾不就。隋大业(605~618)中,游蜀中峨眉。隋亡,隐于终南山,与高僧道宣相友善。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召至京师,以其“有道”,授予爵位,固辞不受,再入峨眉炼“太一神精丹”。
显庆三年(658),唐高宗又征召至京,居于鄱阳公主废府。翌年,高宗召见,拜谏议大夫,仍固辞不受。咸亨四年(673),高宗患疾,令其随御。上元元年(674),辞疾还山,高宗赐良马,假鄱阳公主邑司以属之。永淳元年卒,遗令薄葬,不藏明器,祭去牲牢。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追封为妙应真人。
钱乙
钱乙,字仲阳。祖籍浙江钱塘,后祖父北迁,遂为东平郓州(今山东郓城县)人。约生于宋明道元年(公元一O三二年),卒于政和三年(公元一一一三年)。钱乙的一生,在治学上最突出的地方,就是“专一为业,垂四十年”。
我国医学史上第一个著名儿科专家钱乙撰写的《小儿药证直诀》,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儿科专著。它第一次系统地总结了对小儿的辨证施治法,使儿科自此发展成为独立的一门学科。后人视之为儿科的经典著作,把钱乙尊称为“儿科之圣”,“幼科之鼻祖”。
朱震亨
朱震亨,字彦修,生活于公元1231~1351年。元代金华(今浙江义乌县)人,家居于丹溪,故后人尊称为丹溪翁,亦称为朱丹溪。自幼好学,师事朱熹的再传弟子许谦学习理学,精通文哲,至四十岁才开始习医,首先自学《素问》,而后又受业于刘完素的再传弟子罗知悌门下。
罗知悌虽为河间弟子,但旁通张从正、李东垣之学,故将刘河间、张从正、李东垣、王海藏诸家之书授予丹溪,使朱丹溪旁通当时名家之说,开拓了知识范围。通过多年临床实践,朱氏自创新说,自成一家之言,创立了有名的“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及“相火论”学说,并于杂病提出了以气、血、痰、郁的辨证治疗方法,于医学理论的发挥及杂病的治疗作出了贡献,被誉为金元四大家之一。
著有《格致余论》、《局方发挥》、《金匮钩玄》、《本草衍义补遗》等。此外,流传有关丹溪之书亦很多,其中以《丹溪心法》、《丹溪心法附余》最有代表性,但均非丹溪本人所著,系后人将朱氏临床经验整理而成。
李时珍
李时珍(1518年-1593年)字东璧,号濒湖,身高约合现今1.63米,湖北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人,汉族,生于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卒于神宗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
其父李言闻是当地名医。李时珍继承家学,尤其重视本草,并富有实践精神,肯于向劳动人民群众学习。李时珍三十八岁时,被武昌的楚王召去任王府“奉祠正”,兼管良医所事务。
三年后,又被推荐上京任太医院判。太医院是专为宫廷服务的医疗机构,当时被一些庸医弄得乌烟瘴气。李时珍再此只任职了一年,便辞职回乡。
李时珍曾参考历代有关医药及其学术书籍八百余种,结合自身经验和调查研究,历时二十七年编成《本草纲目》一书,是我国明以前药物学的总结性巨著。在国内外均有很高的评价,已有几种文字的译本或节译本。另著有《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等书。
李家世代业医,祖父是“铃医”。父亲李言闻,号月池,是当地名医。那时,民间医生地位很低。李家常受官绅的欺侮。因此,父亲决定让二儿子李时珍读书应考,以便一朝功成,出人头地。李时珍自小体弱多病,然而性格刚直纯真,对空洞乏味的八股文不屑于学。
自十四岁中了秀才后的九年中,其三次到武昌考举人均名落孙山。于是,他放弃了科举做官的打算,专心学医,于是向父亲求说并表明决心:“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李月池在冷酷的事实面前终于醒悟了,同意儿子的要求,并精心地教他。不几年,李时珍果然成了一名很有名望的医生。
叶天士
叶天士,名桂,号香岩,又号上律老人。江苏吴县人,约生于清代康熙五年(公元一六六六年),卒于乾隆十年(公元一七四五年)。叶天士少承家学。他的祖父叫紫帆,名时,父亲叫阳生,名朝采,都精于医术。白天,他从师读经书;晚上,他父亲就教他“岐黄学”。因此,他从小时就自《素问》、《难经》及汉唐宋诸名家所著书,无不旁搜博览。
工具/原料
白灵芝
方法/步骤
1.灵芝清补汤
配料:灵芝15g,红枣23g,党参23g,枸杞子24g,人参须15g,猪排骨300g。盐适量。
制法:将灵芝等药材浸入6000毫升水中约10分钟(用布袋装好,扎口),再加入排骨,文火煮3小时。捞除布袋,再加盐调味,每次250-300毫升,吃肉喝汤每天1次。
2.灵芝田七瘦肉汤
配料:龙眼肉15克 灵芝10克 田七6克 生姜6克 猪瘦肉50克
制法:猪瘦肉、灵芝洗净切片,与龙眼肉、田七、姜片洗净,共入炖盅内,加开水适量。调味,文火隔水炖30分钟,饮汤食用。
一、白芍
白芍属芍药的一种,市场行情较为稳定,但自2017年以来,市场行情一路下滑,近两年更是出现一亩白芍没有种植一亩粮食赚钱的怪象,但种植投入却是粮食的数倍,因此被种植户弃种,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中药材种植界有一个怪圈,种植户往往都是在高价位时进入,低价位时放弃,等种植面积或库存低于市场需求时,市场行情就会重新抬头,这个规律每个人都清楚,但在市场面前,绝大部分种植依然选择跟着市场行情走。
时下,正值白芍产新季节,品质较好的白芍,每亩已经升值8000元左右,虽然还未恢复正常价格(15000元/亩),但和2020年的每亩3000元左右相比,实属涨势喜人了。
在这种势头的加持下,势必会带动白芍新一轮的种植热,白芍种苗将会十分抢手,继而会带动种苗价格的上涨。
白芍一个生长周期为4-5年,亩种植2700棵左右,按照0.3元/棵种苗计算,种苗投资约810元,每亩需施45%硫酸钾复合肥100斤及有机肥200斤作为底肥,成本约400元,人工费用及病虫害防治约600元,耕地扶垄约150元,合计投入1960元。
以后每年病虫草害及增产管理约500元,三年生长期合计为1500元,每亩综合投资约3460元。
这样的亩投入看似不小,但只要亩收益能突破一万元,种植户还是有得赚的,毕竟生长期前两年,还可以套种粮食作物或其它经济作物,这也是白芍种植的另一大优势所在。
白芍在多年种植过程中,已经摸索出一套防治病虫草害的防治经验,高产管理比较成熟。
白芍易管理、适应性强,全国大部分地区均可种植,且花朵极其漂亮,亦可用作观赏。
二、白芷
白芷为一年生中药材,秋冬季节种植,来年8月份收获,种子播种,每亩只需种子3公斤左右,按照当前行情,种子投入在100-200元之间,底肥以有机肥为主,硫酸钾平衡肥为辅,成本约300元,生长期追肥200元左右。
白芷病虫害较少,病害以白斑病为主,虫害以红蜘蛛和根结线虫为主,特别是根结线虫,种植前一定要选好田地、做好预防。
种植白芷最大难题在于草害,不过,近几年采取封闭+苗后除草的办法,采用化学除草的办法,基本上可以解决草害难题。
白芷除草加病虫害防治,每亩约需成本150元,再加上收获等人工费用,亩总成本不足千元。
白芷产量较高,每亩平均产鲜白芷1000公斤左右,去年价格为低谷期,每公斤售价1.6元,亩收益1600元左右,经济效益不如种植玉米。
随着种植面积骤减,加上白芷用途较广(药用和调料)、需求量较大,截止今日,新鲜收获的白芷每公斤已经涨至4.5元,虽然不排除后期还有继续上涨的空间,单就这个价位而言,亩收益就高达4500元,这种收益还是比较可观的。
加上白芷低成本、易管理的特性,看好2022年种植前景。
三、白术
和白芍白芷相比,白术属于“玻璃体”中药材,虽然相对耐旱,但对水较为敏感,且绝对不能重茬种植,即便间隔5年的白术,种植起来产量也会受到影响。
也就是说,一旦在选地、种苗选择上稍有不慎,便会引起大量死棵,严重的全军覆没,如遭遇极端多雨天气,加上排水不畅,结局只会更加严重。
和白芍白芷相比,白术投入成本相对较高,种苗投入在3000元左右,肥料及农药投入约1000元,人工及机械费用约500元。
亩投资4500元左右,对于常规中药材种植来说,成本相对较高,且白术种植充满不确定性,一旦出现闪失,损失将是巨大的,但正所谓富贵险中求,就拿今年的白术种植来说,水淹损失较大一部分,但这也为没遭水淹白术提供了涨价的机会,目前市场行情涨势一片。
说到底,种植白术有赌的成分,一旦平安度过生长期,亩收益万元左右还是比较稳妥的。
农村是丰富的中药生产基地,地大物博,物尽其美,各种中药草到处生长,田边,小溪,山坡,树林,非常多,我就扯过十多二十种草药,都是常见的草药,,最常见的就是鱼腥草,艾草,薄荷,蒲公英,金银花,车前草,大蓟,小蓟,山豆根,夏枯草,海金沙,淫阳霍,龙胆草,柴户,三棱草,夏枯草,黄莲,茵陈,金钱草,鸡矢藤,远志,白芨,王不留行,苍耳子,黄山药,香附子,麦冬,散血草等。
我们上小学的时候有个勤工捡学的项目,就是每个学生要扯多少草药,捡多少个油桐,所以对农村的草药很熟悉。薄荷热天泡水,有很清凉的感觉。 鱼腥草,蒲公英,金银花,艾草,大家都很熟悉了,鱼腥草和金银花清热解毒消炎。金银花的花清香无比,很远就能到香味,顺着香味,很容易找到的,鱼腥草,蒲公英,艾草春天随处可见。这三种草药嫩苗可食用,艾草五月端阳割了入药,鱼腥草,蒲公英秋天入药。
散血草春天生长,春未就采收。散血草有散血,止血,清热消火的功效。 山豆根主要是咽喉消肿消痛的,一般生长在山崖边,平地少。夏枯草车前子清热利尿,农村随处可见,夏枯草治疗妇科有独特的作用。小蓟主要生长在庄家地里,根系发达的很,玉米地黄豆地里多,功能主要是用于止血,妇幼长期淋血不干,用此药效果好。
柴戶主要是用于感觉退烧,柴户主要是生长在山崖边,非常多,容易找,茵陈是治疗肝病不可缺的中草药,采摘的时间性强,俗话说:三月茵陈四月篙,五月茵陈当柴烧。所以三月要采回来才能入药。有白茵陈和青茵陈之分,青茵陈药效更好些。香附子和麦冬都是挖根茎,香附子挖回来要火刨下才入药。 黄连味很苦,一般随小溪沟两边生长,海金沙一般爬在荆棘上,金钱草消炎,治疗结石,平地生长的多。淫阳霍山崖边生长的多,滋阴壮阳,龙胆草田边地角山林都生长,霜降前后开花,像小嗽叭一样,很好扯。苍耳子是治鼻炎的良药,白露过后可以采收,但很扎手,要戴手套采收。
金钱草和鸡矢藤随处可见,金钱草主治结石,新鲜的金钱草有毒,远志,白芨我们这边山上少,王不留行主要是:产妇下奶。黄山药山林间多,但一般在荆棘和崖边,每年霜降农活忙完了,进山去挖黄山药。 农村是丰富的中药库,药效好,又容易找的草药很多。古话说百草都是药,所以还有臭毛草,仙鹤草等也是中草药,以前的赤脚医生就是靠这些中草药给群众治病的。 这些中草药也是农村常见的。
1.牛筋草
牛筋草可以说是非常常见的一种野草了,它们分布于中国南北各省区以及全世界温带和热带地区,多生于荒地以及路旁,在世界范围内也多有分布。这种不起眼的小草根系极其发达,植株强韧,是非常优良的保土植物!
2.车前草
车前草又名“平车前”,和牛筋草一样,也是一种及其常见的杂草。车前草及其耐寒且耐旱,对土壤要求并不严格。全株味甘,性寒,可入药,具有利尿、清热、名目、祛痰的功效。
3.何首乌
何首乌又名多花蓼、紫乌藤、夜交藤等,广生于山谷灌丛、山坡林下、沟边石缝。它的块根入药,可以安神、养血、活络、解毒,制首乌可补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补肝肾,是常见的中药材。
4.红花酢浆草
心形的叶片,四叶谓之“幸运”,小花繁多,烂漫可爱。它的果实还会“炸”,反正团团可喜欢这个小植物了,每次都玩的不亦乐乎。这也是最常见的观赏植物之一,经常被用以布置花坛、花境、花丛、花群以及花台等。全草入药可以治跌打损伤、赤白痢,还能止血。
5.火棘树
火棘树形优美,夏有繁花,秋有红果,果实存留枝头甚久,在庭院中做绿篱以及园林造景材料,在路边可以用作绿篱,美化、绿化环境。这种植物具有良好的滤尘效果,对二氧化硫有很强吸收和抵抗能力。以果实、根、叶入药,叶能清热解毒,外敷治疮疡肿毒,是一种极好的春季看花、冬季观果植物。
6.葱莲
是石蒜科葱莲属植物。直径约2.5厘米,具有明显的颈部,颈长2.5-5厘米。原产南美洲,中国各地都有种植,喜阳光充足,耐半阴,常用作花坛的镶边材料,也宜绿地丛植,最宜作林下半阴处的地被植物,或于庭院小径旁栽植。
7.车轴草
又名“三叶草”,别名“香车叶草”。这想必是小时候最常采的草了吧!它身高为10-60厘米;是具有广泛栽培意义的一类重要牧草作物,也是重要的绿肥与水土保持植物。性喜凉爽湿润的气候,耐旱性差,耐湿,在稍酸性或盐碱性土壤上均能生长。
8.紫花地丁
别名“野堇菜、光瓣堇菜”等。多年生草本,无地上茎,高5~10cm,果期高可达20余厘米,叶片下部呈三角状卵形或狭卵形。花果期4月中下旬至9月,全草供药用,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清热利湿的作用,主治痈肿,瘰疬,黄疸,腹泻,目赤,喉痹,毒蛇咬伤等。嫩叶可作野菜。可作早春观赏花卉。
9.醉鱼草
属灌木,高可达3米。茎皮褐色;幼枝、叶柄、花序、苞片及小苞片均密被星状短绒毛和腺毛。花紫色,芳香,花冠内面被柔毛,花冠管弯曲,4-10月开花,8月至翌年4月结果。全株有小毒,捣碎投入河中能使活鱼麻醉,便于捕捉,故有“醉鱼草”之称。
10.羽衣甘蓝
是十字花科芸苔属植物,为甘蓝的园艺变种。小时候有没有一直以为它是卷心菜?其实它喜冷凉气候,适宜生长发育的适温为20-25℃,极耐寒,能忍受多次短暂的霜冻而不枯萎,抗高温能力达35℃以上。在百花凋零的冬季和早春,是布置露地花坛、花台及盆栽陈设美化时不可多得的优秀用材哦。
盐: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调味料,千家万户都用得到,现在都是加碘盐,预防甲亢病,吃盐还预防疾病,合二为一。
鸡精:提鲜,使菜肴有浓郁的鸡汤味道,鲜美。
味精:现在家庭中很少用到味精了,饭店都还在用,化学名称,谷氨酸钠,老人与幼儿不宜过多食用,多由大豆小麦提炼发酵而成。
生抽:调味使用,凉拌菜多使用生抽。
老抽:一般做上色使用。
料酒:肉类食品,炖煮前焯水去腥使用。
蚝油,蚝油用处颇多,炒菜,拌菜,煨汤均可添加,提鲜调味两不误。
十三香:由多种中药材(大料)研磨成粉状,北方人多使用,再有清真饭店使用率高。
一、金银花
金银花我们已经是耳熟能详了,很多西药里面都有金银花的提取成分,而且中医也经常用金银花来做药引,它可谓是全身上下都是宝。
金银花的花朵是有清热解毒功效的,小时候妈妈在冬天的时候总会泡上一壶金银花来喝,毕竟金银花还能驱寒,天天喝上一杯,自然在寒冷的冬天也是很合适的。
二、茉莉花
茉莉花能够增强免疫力,还有清肝明目的功效,直接用来泡水喝,或者食用都是可以的,不仅如此,茉莉花还有净化空气的功能,家里养一盆茉莉花,几乎一进门就能够闻到它的香味,深受年轻人的喜爱。
三、芍药
芍药早在古代就已经出现了,深受老中医的喜爱,具有明显的养肝护肝的功效,肝不好的人,家里可以养一盆芍药,直接食用,或者用芍药熬粥喝,都有明显的效果。
四、桃花
桃花具有活血、通便的功效,有便秘的人可以泡一点桃花水喝,但也要懂得适量,否则会坏肚子,就得不偿失了。
五、佛手花
佛手花开花就像是佛祖的五只手指一样,也因此而得名,对于年轻人来说它还是比较陌生的,但资深老花农都知道佛手花,别看它不起眼的样子,但是它可是宝贝。
佛手花全身上下都能够用来入药,不过我们要知道正确的用量或者专业医师指导下才可以用,不要自己私自服用佛手花,弄不好会起到反作用。
六、扶桑花
对于扶桑花,很多花农觉得它不吉利,所以不爱在家里养,因为扶桑谐音“服丧”,其实扶桑花的药用价值还蛮大的,而且也具有观赏价值,家里养一株并没有什么不好的。
扶桑花除了能够清热解毒,花花之前还看过在古代没有发达的医疗技术时,扶桑花也是一种非常好的中药。
七、吊兰
吊兰也是一种常见的植物,而且也是中药,几乎养花的人家里都会有一盆吊兰吧,吊兰不光净化空气的效果很不错,也是中医非常喜欢的一种中药。
植物提取物百科 全球最大的植物提取物中文网 stephenture@qq.com
Copyright © 2020-2024 zwwiki.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