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的时候对芝麻的使用方法总结出九蒸九晒的原理来。经过九蒸,芝麻里的营养成分充分分解,油腻性大为减少,完全变成人体易于吸收的东西。
经过九晒,芝麻又获得了太阳的能量,这在养生专家看来是天地间的阳气,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对人体大有裨益。
炮制第一道工序是清洁药材。
除去药材中夹带的泥沙、灰屑,杂质、腐烂部分、霉变部分,有些药还要去除非要药用部分,这就好比做菜,第一步要清洁食材,或洗或摘,还要去掉非食用部分。药材清洁度要符合国家标准,大部分药材的杂质不能超过2%。
清洁好药材后,再进行下一步,切段或切片或进行其它方式的炮制。
中药炮制基础理论方法分为以下五类,其具体方法分别是:
修制:对药物进行纯净、粉碎和切枝的处理方式。
水制:用水或其他液体辅料处理药材的方法。
火制:将药物经火加热处理的方式。
水火共制:用水又用火的炮制方法。
其他制法:如制爽、水飞、发酵等。
提净:某些矿物药,特别是一些可溶性无机盐类药物,经过溶解,过滤,除净杂质后,再进行重结晶,以进一步纯净药物,这种方法称为提净法。
(1)提净的目的:
①使药物纯净,提供疗效。
②缓和药性。
③降低毒性。
(2)提净法的操作方法:根据药物的不同性质,常用的提净法有两种。
①降温结晶(冷结晶):将药物与辅料加水共煮后,滤去杂质,将滤液置阴凉处,使之冷却重新结晶,如芒硝;
②蒸发结晶(热结晶):将药物先适当粉碎,加适量水加热溶化后,滤去杂质,将滤液置于搪瓷盆中,加入定量米醋,再将容器隔水加热,使液面析出结晶物,随析随捞取,至析尽为止;或将原药与醋共煮后,滤去杂质,将滤液加热蒸发至一定体积后再使之自然干燥,如硇砂。
水飞:某些不溶于水的矿物药,利用粗细粉末在水中悬浮性不同,将不溶于水的矿物、贝壳类药物经反复研磨,而分离制备极细腻粉末的方法,称为水飞法。
(1)水飞法的目的:
①去除杂质,结晶药物;
②使药物质地细腻,便于内服和外用,提高其生物利用度;
③防止药物在研磨过程中粉尘飞扬,污染环境。
④除去药物中可溶于水的毒性物质,如砷、汞等。
(2)水飞法的操作方法:将药物适当破碎,置乳钵中或其他适宜容器内,加人适量清水,研磨成糊状,再加多量水搅拌,粗粉即下沉,立即倾出混悬液,下沉的粗粒再行研磨’如此反复操作,至研细为止。
最后将不能混悬的杂质弃去。
将前后倾出的混悬液合并静置,待沉淀后,倾去上面的清液,将干燥沉淀物研磨成极细粉末。
目前大生产多采用球磨机湿法粉碎。
方法是将药料和水加入球磨机圆筒内,投料量一般为圆筒容积的1/4~ 1/3,加水量为投料量的1倍。
研磨至所需程度,取出,静置,倾去上清液,沉淀物干燥,或用清水漂洗数次,干燥。 (3)水飞法的注意事项:
①在研磨过程中,水量宜少;
②搅拌混悬时加水量宜大,以除去溶解度小的有毒物质或杂质;
③干燥时温度不宜过高,以晾干为宜;
④朱砂和雄黄粉碎要忌铁器,并要注意温度。
中医药不算生物学。
生物学是外国系统的提出并形成学说的
在老中医中,只需要了解各种药的药效就可以了。与生物学没有什么联系。
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和临床应用的学科,是中医药各专业的基础学科之一。
内容包括中药、中药学的概念,中药的起源和发展。
中药的产地与采集,药材的概念,以及在保证药效的前提下,如何发展道地药材。
中药炮制的概念、目的与方法;中药药性的概念、中药治病的机理,中药配伍的目的、原则及药物“七情”的概念、中药配合应用规律;用药禁忌的概念及主要内容;用药剂量与用法,剂量与疗效的关系,确定剂量的依据及中药煎服法等内容。
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辨证施治用药的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制药技术。
药材产地加工及炮制规定的干燥方法如下:(1)烘干、晒干、阴干均可的,用“干燥”;(2)不宜用较高温度烘干的,则用“晒干”或“低温干燥”(一般不超过60℃);(3)烘干、晒干均不适宜的,用“阴干”或“晾干”;(4)少数药材需要短时间干燥,则用“曝晒”或“及时干燥”。 制剂中的干燥系指烘干,不宜高温烘干的用“低温干燥”。
1.起源于用药实践 其历史可追溯到原始社会。人类为了服用药物,需要对其进行必要的处理,如洗净、劈开、打碎、用牙齿咬成碎粒等,这样就产生了中药炮制的萌芽(净制、切制)。
2.火的发现是中药炮制形成的关键 火的发现和利用,使人类逐步从生食过渡到熟食。一些制备熟食的方法被应用于处理药物,使其也有了生、熟之分,如炮、烧等。产生了中药炮制的雏形(火制)。
3.饮食文化的影响 如酒的发明与应用,丰富了用药经验,酒作为辅料被应用于炮制药物,充实了中药炮制内容(辅料制)。此时,为中药炮制形成具备了条件。
、洗涤与挑选
洗涤主要是洗除药材泥沙和污垢,多用于根及根茎类药材。直接晒干或阴干的药材、具有芳香气味的药材一般不用水淘洗。挑选主要是清除杂质和非药用部分,同时初步分级,利于分别加工和干燥。
2、修整切制
运用修剪、切削、整形等方法,去除非药用部分和不合规格的部分,试药材整齐,利于包装,如剪去芦头、须根,进行切片、切瓣、截短等。目前,药材多在产地趁鲜加工切制,这样易切制,片形好,干燥快,减少一些工序,成本低。
3、去皮、壳
对果实种子或根及根茎类药材以及皮类药材去除表皮或外壳,使药材表面光洁,有利于干燥和储藏。对果实种子类药材,一般采收后晒干去壳,去除种子;或先去壳去除种子,而后晒干。
4、蒸、煮、烫
对某些药材经蒸、煮、或烫后进行干燥。含黏液汁、淀粉、或糖分多的药材,不易干燥,经蒸、煮或烫处理后,则干燥快,不易生虫。加热时间长短及采取何种加热方法,视药材性质而定,药材加热处理后,不仅容易干燥,而且利于刮皮抽芯。
5、熏硫
是在药材干燥前后用硫磺熏制。有些药材,为使表面色泽洁白,防止霉烂,常用硫磺熏制。目前在基层此方法常用,其效果好、成本低、运用历史悠久。但二氧化硫残留高,往往出口受限,应引起重视。新版药典已对部分药材进行二氧化硫残留限量规定。
6、发汗
将药材晒或用微火烘至半干或微煮(蒸)后,堆置起来发热,使其内部水分散发的方法习称“发汗”,可根据情况反复多次,有利于干燥,可使药材变软、变色、增加香味或减少刺激等。
7、干燥
除去药材中的大量水分,避免发霉、虫蛀以及有效成分分解和被坏,利于贮藏,保证药材质量。除少数鲜用的药材外,均需要干燥。常用的有以下方法:
(1)晒干。利用阳光直接晒干,是一种最简便、经济的方法。多数药材用此方法干燥。需注意:①含挥发油的药材不宜采用此法,以避免挥发油散失。②药材的色泽和有效成分受日光照射后易变色者,不宜用此法。③有些药材在烈日下晒后易爆裂。④药材晒干后,药凉透才可以包装,否则将因内部温度高而发酵,或因部分水分未散尽而造成局部水分过多而发霉等。
(2)烘干。利用加温的方法使药材干燥。一般温度以50-60℃为宜,此温度对一般药材的成分没有大的破坏作用,同时抑制了酶的活性。对含维生素C的多汁果实药材可用70~90℃的温度以利干燥。含挥发油或需保留酶活性的药材,不宜用此法。富含淀粉的药材如需保持粉性,烘干温度应缓缓升高,以免新鲜药材遇高热淀粉发生糊化。
(3)阴干。将药材放置或悬挂在通风的室内或荫棚下,避免阳光直射,利用水分在空气中自然蒸发而干燥。主要适用于含挥发性成分的花类、叶类及草类药材。有的药材在干燥过程中易与皮肉分离或空枯,因此必须进行揉搓。有的药材在干燥过程中药进行打光。
(4)焙干。与烘干方法相似,只是温度稍高,且置于瓦、陶器上加热。多用于某些动物药材的干燥或研粉。
8、挑选分等
对加工后的药材划分规格等级的方法,是产地加工的最后一道工序。药材的规格等级是药材的质量标准,应注重实用而合理
植物提取物百科 全球最大的植物提取物中文网 stephenture@qq.com
Copyright © 2020-2024 zwwiki.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