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荜茇”的读音是:Bibá
1、基本释义:同“筚”
2、详细释义:
〈名〉
(形声。本义:用荆条竹木之类编成的篱笆)
同本义
筚,荆竹织门也。亦作荜。——《玉篇》
荜露兰蒌,以处草莽。——《史记·楚世家》。裴驷集解引服虔:“荜露,柴车素木也。”
豆名
土贡:火筋、荜豆、澡豆。——《新唐书·地理志一》
又如:荜路(柴草);荜门(用荆竹和树枝所编成的门);荜路蓝缕(柴车和破衣,形容创业的艰辛)
3、组词:
荜拨、 圭荜、 荜辂 、启荜、 衡荜、 旧荜、 荜门、闺荜 、柴荜 、荜路、蓬荜 、启荜、 荜茇根 、蓬荜生辉
4、字义:
荜露兰蒌,以处草莽。——《史记·楚世家》。裴驷集解引服虔:“荜露,柴车素木也。”
荆条盆景栽植培养。
对挖回的根桩,应及时选择土质疏松、排水良好、阳光充足的地方栽植,或以掺砂的素土假植于深盆中,注意适当深埋(埋土深度比树桩在山野生长时深),当树桩发芽时再陆续将表土挖除,使原来的根块逐步适应空气环境,变成屈曲多姿的树干。
栽植前,去掉大根,保留小根、须根,将多余的枝条剪掉。栽植时,也不要把土坨弄散,一般栽植后均能成活。究竟是上盆还是地栽养坯,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根系好、树桩理想、枝条符合要求,可以直接上盆养坯。
另外,在栽植后应当浇透水,以后改为喷水,新栽的树桩由于根系幼嫩,施肥不宜过浓,以免烧根。
荆条,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马鞭草科,牡荆属,该属约有200种,荆条便是其中之一。叶小对生,鸡爪形状,花淡紫色,树干皮浅裂,灰色,枝条紫绿色,树高3米至5米。我国南北均有分布,北京地区分布很广,生长很多,常生长于山坡、林边、路旁和地头等地,是北京乡土树种之一。
荆条用于生态绿化和装点景区,给环境增添无限生机。其枝、叶、种子均可入药,花含蜜汁,是极好的蜜源植物,枝条可以编筐,难怪人们称赞荆条全身是宝。
荆条播种、分株繁殖均可,制作荆条盆景,应走自育苗木的道路。
荆条,有人叫红柳,是一种耐碱的灌木,在鲁北沿海地区到处可见。
荆条(学名:Vitex negundo L. var. heterophylla (Franch.) Rehd.)是马鞭草科牡荆亚科植物,是黄荆的一个变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2-8米,地径7-8厘米,树皮灰褐色,幼枝方形有四棱;掌状复叶对生或轮生,小叶5或3片,叶缘呈大锯齿状或羽状深裂,上面深绿色具细毛,下面灰白色,密被柔毛。花序顶生或腋生,先由聚伞花序集成圆锥花序,核果球形,果径2-5毫米,黑褐色,外被宿萼。花期6-8月,果期9-10月。
分布于中国辽宁、河北、山西、山东、河南、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江西、湖南、贵州、四川;日本也有分布。生长于山坡路旁。
叶秀丽,花清雅,是装点风景区的极好材料,也是树桩盆景的优良材料。茎、果实和根均可入药,茎叶治疗久痢,种子为清凉性镇静、镇痛药,根可以驱蛲虫。花含蜜汁,是极好的蜜源植物;枝编筐。是很好的燃料。
洋槐蜜,枣花蜜,椴树蜜和荆条蜜的区别:
1、 洋槐蜜,清香型,有洋槐花的香味,主产区在河南、山东、河北、辽宁、山西、陕西、甘肃、安徽等省,生产季节5-6月。呈水白色,清澈透明,不易结晶,气息清香,酷似槐花花香,味甜润而不腻。
2、枣花蜜,浓香型,有一些中药的味道,主产区在河南、山东、河北和陕西等省,生产季节在5-6月。枣花蜜呈琥珀色,透明,黏稠,有中草药的芳香气味,味浓甜,久藏不坏,且不易结晶。若与其他蜜种混杂则结晶,结晶粒呈粗粒(或雪花状),微现黄色。
3、椴树蜜,馥香型,有一些薄荷的气味,但又不太像薄荷。主产区为东北长白山、完达山、兴安岭林区,7月生产。椴树蜜呈特浅琥珀色,具有浓郁的薄荷香味或杏仁香气,口感甜润,无刺激感,营养价值高,易被肠胃吸收。该蜜极易结晶,结晶后呈细腻洁白的油脂状,又有“吉林白蜜”之美称。品质优于一般蜂蜜,是难得的森林蜜种。
4、荆条蜜,芳香型,有一些青草的气味,主产区为山东、河南、河北、山西、湖北和北京等地,生产季节在6-7月。也叫荆花蜜,是我国四大名蜜之一。荆条蜜呈浅琥珀色,气味清香,口感甜润,微酸,易结晶,结晶后细腻乳白,久置后色泽加重。
洋槐蜜,枣花蜜,椴树蜜和荆条蜜的功效:
1、洋槐蜜,具有护脾养胃、清热解毒、排毒清脂、祛皱消斑的功效,能保持毛细血管正常的抵抗能力、舒张血管、降低血压、改善血液循环、防止血管硬化,较适用于心血管病人的保健食用,并用于预防中风。临睡前服用能降低中枢神经的兴奋性,起到无害催眠剂的作用。常服此种蜂蜜能改善人的情绪,达到安心安神效果。是孕妇和儿童的首先蜜种。
2、枣花蜜,枣花蜜补中益气、养血安神、养胃通便、促进血液循环、补血养颜、益于久咳、头晕目眩、记忆力减退、产妇手术恢复、老少皆宜。有助于人体系统功能改善,宜于脾胃虚弱者。
3、椴树蜜,具有养胃补虚、补血润肺、止咳消渴、清肝明目、解毒润燥的功效,能增强体质、改善情绪,降低中枢神经的兴奋性,起到镇静安神的作用;能促进细胞再生,增加食欲和止痛,是高血压、心脏病、支气管炎、便秘和失眠患者的良药。
4、荆条蜜,荆条蜜具有美容健体、祛风解毒、润畅通便的功效、能促进消化助吸收、开胃健脾、调理肠胃、益气补中、发汗散热、散寒清目。适合气血不足、伤风头痛、目赤、失眠者。是脑力工作者、学生、上班族和体力消耗大、精神压力大的消费者使者。
荆棵现名牡荆、荆条、黄荆,是马鞭草科的一种落叶灌木。其果实(黄荆子)及根、茎、叶入药;四季均可采,以夏秋采收为好,根、茎洗净切段晒干,叶、果阴干备用,叶亦可鲜用。
荆轲是马鞭草科植物黄荆的果实,它比较的喜光,耐寒、耐早、耐瘠薄土壤,适应性强,大多生长在低山山坡的灌木丛中,或者是山脚、路旁及村舍附近。
黄荆在我国的贵州、四川、云南、广西、广东等地均有分布。喜欢生长在山上比较干燥的地方。一般情况下比较干燥的河谷地带,比如小溪、大河的两岸,经常能够看到黄荆的身影。黄荆是一种很好的盆景植物,用来做盆景十分漂亮,那个树桩可以做盆景,很多人挖回家种盆栽。黄金的杆子,就是农民常说的黄荆棍儿。它可没少打人,当然不是黄荆棍自己去打,而是农民自己拿黄荆作为工具教育下一代。因为他们深信农村的孩子,不打不成才,“黄荆棍下出好人”这一条铁的纪律。
因此,在80年代左右,或者说以前。农村人教育孩子的时候经常会使用黄荆棍儿去打孩子。当然,在现代看来这种教育方式是简单的、粗暴的。但是对于那个年代的孩子确实也是非常有效的。它把一些品行不良的孩子直接教育成了一些品学兼优的孩子,可以说黄荆棍对于那个农民不识字,不懂教育方式的年代,对于农民教育孩子功不可没。
同时,黄荆还是一种药用植物,它具有:祛风解表,止咳平喘;理气消食止痛。主要用于伤风感冒引起的咳嗽;哮喘;以及肠胃方面的:胃痛吞酸;消化不良;食积泻痢;胆囊炎,胆结石;疝气。一般情况下,黄荆子适宜治疗:袪风,袪痰,镇咳。黄荆叶适宜治疗:解表,止疟,消暑。黄荆根适宜治疗:袪风温,利关节。由此可以看出,植物黄荆,根、叶、种子,都有药用价值,可谓是:价值大,很珍贵,功效也很多。
近年来,中药填充物做枕头的很多,比如决明子明目,黄荆子可以做枕头,能够安神助睡眠,让人整晚都睡得香甜。但是种子晒干缝制在枕头里即可。不可以水洗,也不可以和洗涤用品接触,假如受潮、碰水,放置太阳底下晒干即可。
治螨时间可放在7月上旬荆条花期前,选用药物螨片、水剂均可,不管用哪种药物,一定要用正规厂家出的产品,以免误事。
具体用量用法:螨片,一般10框以上群势挂2片,分别挂在两边脾里边蜂路处;小群挂一片或一片分成两段分别挂在两边脾里边蜂路两头处。水剂每周喷治一次,连续喷治3周。喷治时要顺脾喷药,不要把药液喷入虫卵房内,以免幼虫受害,药液要喷匀,防止部分蜂螨漏掉继续繁殖,危害蜂群。
黄荆叶
别名
蚊枝叶(《生草药性备要》),白背叶(《岭南采药录》),姜荆叶(《湖南药物志》),埔姜叶(《广东中药》),姜子叶(《农村常用草药手册》)。
来源
为马鞭草科植物黄荆的叶片。夏初未开花时采集净叶,堆叠踏实,使其发汗,倒出晒至半干,再堆叠踏实,待绿色变黑润,再晒至足干。
夏初未开花时采集净叶,堆叠踏实,使其发汗
生境分布
主产广东、广西等地。
性状
干燥叶片皱缩,灰黑色或绿褐色,背面色较暗淡,被短毛;为掌状复叶,小叶5枚,间或3枚,长卵圆形至披针形,先端长尖,基部楔形;叶柄方形被毛。叶脆易碎,有香气。
化学成份
含紫花牡荆素、木犀草素-7-葡萄糖甙、四羟基-甲氧基黄酮α-D-葡萄糖甙、5-羟基-3,6,7,3’,4’-五甲氧基黄酮、对羟基苯甲酸、5-羟基异苯二酸、3,4-二羟基苯甲酸等。还含牡荆定碱及维生素C等。
药理作用
对大鼠甲醛性关节炎有抗炎作用。
性味
甘苦,平。
①《草木便方》:"寒。"
②《岭南采药录》:"甘苦,平。"
③《农村常用草药手册》:"苦,寒。"
功能主治
治感冒,中暑,吐泻,痢疾,疟疾
解表清热,利湿解毒。治感冒,中暑,吐泻,痢疾,疟疾,黄疸,风湿,跌打肿痛,疮痈疥癣。
①《救生苦海》:"治九窍出血,捣汁,酒和,服二合。"
②《本草求原》:"洗癣疥恶毒。"
③《岭南采药录》:"治小儿五疳。煎汤浴身,散热,消疮肿痛。和米炒淬水饮之,止吐泻。"
④《广州植物志》:"治久痢,霍乱转筋,脚气肿满。"
⑤《贵州民间方药集》:"治痢疾,血淋;利水,治浮肿,黄疽。"
⑥《南宁市药物志》:"捣烂酒炒外敷,治跌打,风湿。"
⑦《农村常用草药手册》:"解表发汗,消暑止渴。"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鲜者0.5~2两。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附方
①治感冒:黄荆叶一两,路边荆一两,葱,姜各二钱。水煎服。(《农村常用草药手册》)
②治中暑呕吐、腹痛、腹泄:黄荆叶二两,红辣蓼二两,生半夏二两。焙干研细末,炼蜜为丸,黄豆大。日服二次,每次二钱。(《农村常用草药手册》)
③治痧气腹痛:新鲜黄荆枝头嫩叶、新鲜辣蓼枝头嫩叶各一两(切碎),吴茱萸三钱(研细)。同捣极烂,做成条状锭子,晒干。用时取药锭一钱,凉开水磨服。(《江西民间草药验方》)
④治疟疾:黄荆叶六两,煎水取浓汁一碗半服(发作前四小时服一半,二小时服一半。寒疟或体弱不适用)。(《广东中药》)
⑤治脚蛀(脚癣):黄荆叶,捣烂罨上。(《纲目拾遗》)
⑥治毒蛇咬伤,满身红肿发泡:黄荆嫩头,捣汁涂泡上,渣盫咬处。(《谈野翁试验方》)
⑦治外伤、犬及蜈蚣咬伤:黄荆叶二至四两,捣烂,擦、敷患处。(《农村常用草药手册》)
临床应用
①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
取鲜黄荆叶半斤洗净,加水800毫升,煎煮1.5小时后过滤,再浓缩志100~120毫升。成人每次30~40毫升,日服3次。治疗急性菌痢54例,均在服药后第二天全身症状减轻,大便次数减少,体温降至正常;腹痛、里急后重、脓血粘液便分别在2~7天内消失。平均5.1天治愈。治愈50天后随访18例,未见复发。对慢性细菌性痢疾或作为预防服药,也有一定效果。
②治疗急性肠炎
取鲜布荆(黄荆)嫩叶5块煎服,每日1剂;或用布荆梗、叶1斤,煎成7500毫升,日服150毫升。治疗40余例,一般服药第2天即基本控制。夏季用开水冲泡代茶,有预防肠炎作用。
荆蔓是荆棘的藤蔓
荆棘原来是指两种植物:荆和棘。棘与荆在野外常混生,因此就产生“荆棘”。荆:荆条,无
蔓荆是马鞭草科牡荆属植物
又名小刀豆藤、白背风、白背草《中药大辞典》,三叶蔓荆、万荆子《云南中药资源名录》。
属马鞭草科、牡荆属落叶灌木,嫩枝四方形。掌状复叶,小叶卵形或长
植物提取物百科 全球最大的植物提取物中文网 stephenture@qq.com
Copyright © 2020-2024 zwwiki.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