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的蚂蟥可以做为原料制成的中成药,如大黄虫丸、韩氏瘫速康、百劳丸、圣喜血栓心脉宁等。
蚂蝗:身体呈扁平纺锤形,体长约在4-10cm左右,宽约0.5-2cm,它们的身体前端比较尖,身体后端较钝圆,全身也是由很多的环节构成,它们的背部为黑棕色,上面5条由很多黑斑点排列成的纵线,身体的两侧和腹部为棕黄色,腹部有很多条众列的黑棕色断续斑点,它们的后吸盘比前吸盘明显,有一点腥味,制成商品质地较脆,断面有类似于胶状的光泽。
蚂蝗主要的作用是:经炮制后可作一味贵重的中药材。
蚂蝗多生活在淡水中,少数生活在咸水之中,还有一些陆生和两栖的。它们中有以吸取血液或体液为生的种类,也有捕食小动物的肉食种类。人们在稻田里常见的蚂蝗叫日本医蛭,以吸食人、畜、青蛙的血为生。海南岛和台湾山林里生活着一些山蚂蝗,常潜伏在草丛、树上。
水蛭是中药中的一种昆虫药,从水蛭中提取,又称水蛭。中医认为,水蛭性寒咸,能破血活血,消除症状。与一般的活血化瘀药不同,水蛭等昆虫类药物往往具有破血作用,其活血能力更强。对于长期血瘀的患者,如结节性疾病,甚至癌症、癌痛、子宫肌瘤等,水蛭往往能消除长期血瘀斑块。但需要注意的是,水蛭具有强大的破血能力,容易损害人体的健康气。长期使用会引起脾胃功能不全和脾胃运输失调。因此,在临床应用中,往往需要从小剂量开始。一旦出现效果,就应停止使用,或与其他药物一起使用,以保护胃气和健康的气。
捕捉水蛭不犯法,水蛭体长稍扁,乍视之似圆柱形,体长约2~15厘米,宽约2毫米~1.5厘米。背面绿中带黑,有5条黄色纵线,腹面平坦,灰绿色,无杂色斑,整体环纹显著,体节由5环组成,每环宽度相似。
眼10个,呈∩形排列,口内有3个半圆形的颚片围成一Y形,当吸着动物体时,用此颚片向皮肤钻进,体大型,体长60-120mm,宽13-14mm。背面暗绿色,有5条纵纹,吸取血液,由咽经食道而贮存于整个消化道和盲囊中。身体各节均有排泄孔,开口于腹侧。雌雄生殖孔相距4环,各开口于环与环之间。
前吸盘较易见,后吸盘更显著,吸附力也强。
有阴虚同时有血淤的状态,是可以选择用水蛭这个中药来治疗的,但是水蛭它主要是作用就是起到一些活血化瘀的作用,一般用药的时候必须得遵医嘱,而且患者存在阴虚血瘀的状态,还得用一些养阴的药物综合调理,平时注意补充营养,少吃油腻食物。
名典论述
1.《纲目》:成无己云,苦走血,血结不行者,以苦攻之,故治蓄血用虻虫,乃肝经血分药也。古方多用,今人稀使。
2.《本草经疏》:蜚虻,其用大略与ZHE虫相似,而此则苦胜,苦能泄结,性善啮牛、马诸畜血,味应有咸,咸能走血。故主积聚症瘕一切血结为病,如《经》所言也。苦寒又能泄三焦火邪迫血上壅,闭塞咽喉,故主喉痹结塞也。今人以其有毒多不用,然仲景抵当汤、丸,大黄ZHE虫丸中咸入之,以其散脏腑宿血结积有效也。
3.《本经逢原》:虻虫,《本经》治症瘕寒热,是因症瘕而发寒热,与蜣螂治腹胀寒热不殊。仲最抵当汤、丸,水蛭、虻虫虽当并用,二物之纯险悬殊。其治经闭,用四物加蜚虻作丸服,以破瘀而不伤血也。苦走血,血结不行者,以苦攻之,其性虽缓,亦能堕胎。
4.《药征续编》:按用虻虫之方,曰破积血,曰下血,曰畜血,曰有久瘀血,曰有瘀血,曰妇人经水不利下。曰为有血,曰当下血,曰瘀热在里,曰如狂,曰喜忘,是皆为血证谛也。然不谓一身瘀血也,但少腹有瘀血者,此物能下之,故少腹鞕满,或曰少腹满,不问有瘀血否,是所以为其证也。
5.《本经》:主逐瘀血,破下血积、坚痞、症瘕,寒热,通利血脉及九窍。
6.《别录》:主女子月水不通,积聚,除贼血在胸腹五脏者,及喉痹结塞。
7.《日华子本草》:破症结,消积脓,堕胎。【动植物形态】
1.华虻,雌虫体长16-18mm,灰黑色。前额黄灰色,基胛近卵圆形,黄棕色。触角第1环节基部棕红色,有明显锐有突起,翅透明,翅脉棕色。胸部背板灰色,有5条明显黑灰纵带。腹部圆钝形,有明显的白斑。雄虫与雌虫相似,较雌虫稍大,仅腹部呈圆锥形。
2.双斑黄虻,雌虫体长13-17mm,黄绿色。眼大型,中部有一条细窄的黑色横带。前额黄色或略带淡灰色。触角橙黄色,第3节有明显钝角突。翅透明,翅脉黄色。腹部暗黄灰色,多金黄色毛及少数黑毛。背板两侧具大块黄色斑,腹板灰色。雄虫与雌虫相似,但体较小。
【功效分类】活血药;祛瘀药
【炮制方法】拣净杂质,除去翅、足;或用文火微炒用。
【生药材鉴定】
含蛋白质、氨基酸、胆固醇及钙、镁、磷、铁、钴、铜、锰、锶、锌铝等24种无机元素。
虻虫-临床配伍
1、配水蛭,一潜一飞,皆吸血之物,逐恶血,散结,治血结上下俱病者,功效尤彰。两药之破血逐瘀力量大于三棱,莪术,常治疗瘀血闭经,症瘕积聚,折伤坠扑,蓄血疼痛。
2、配桃仁,有协同作用,可化瘀血通经闭,去瘀生新,治疗妇女各种瘀血痛证兼有大便不通,月经不调属于血瘀实证者,均可治疗。
3、配丹皮,清热凉血,破血逐瘀,治疗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兼有发热者。
4、配当归,一温一寒,一补一泻,相得益彰,治疗月经不调,瘀血经闭,腹部包块等。
5、虻虫单用者很少,多配伍为用,与水蛭是常用之药对;虻虫攻血之力峻猛,急而短暂;水蛭破血之力迟缓,稳而持久;二药合用具有很强的破血逐瘀功效。现代药理证实,虻虫、水蛭、虫在抗凝血、纤溶、扩张血管、保护组织缺血等方面的作用相似。本品古方皆炙焙,近代主张微炒减轻其毒性即可。服用时间不宜过长,采取间歇用药的方法,中病即止。
功效
破血通经;逐瘀消症
性状鉴定:
(1)华虻,干燥的虫体呈长椭圆形,长l.3-1.7cm,宽5-10mm。头部呈黑褐色,复眼大多已经脱落;胸部黑褐色,背面呈壳状而光亮,翅长超过尾部,胸部下面突出,灰色,有5条明显黑灰纵带,具足3对,多碎断。腹部棕黄色,有明显的白斑,有6个体节。质松而脆。气臭,味苦、咸。
(2)双斑黄虻,黄绿色,眼大型,中央有1条细横的黑色带;翅透明,翅脉黄色;腹部暗灰黄色,有较多的金黄色毛茸及少数黑色毛茸。
显微鉴定:
(1)华虻,单眼呈钝六边形,中间有凹陷,排列整齐、紧密。
(2)双斑黄虻,单眼呈钝六边形,排列疏松。
【性味】味苦;微咸;性凉;有毒
【药材基源】为虻科恬动物华虻及其同尾多种昆虫和黄虻属双斑黄虻的雌性全体。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g-3g;研末,0.3-0.6g;或入丸剂。外用:适量,研末敷或调搽。
【出处】《中华本草》1.抗凝作用,虻虫在体外有较弱的抗凝血酶作用,体外和体内均有活化纤溶系统的作用。虻虫水提取物540mg/(kg/d)和270mg/(kg/d)灌胃,连续7天,均能显著延长大鼠的出血时间,显著减少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大剂量组对血小板最大聚集率也有明显抑制作用。华虻水浸液560mg(生药)/kg或粗蛋白提取液150mg/kg灌胃,每日1次,连续7天,能显著减少家兔血浆中纤维蛋白原含量,抑制血小板粘附性,降低全血粘度比和血浆粘度比,并能一定程度地降低血细胞比容。这些实验表明虻虫可能通过降低血液的“粘、浓、凝、聚”,而发挥活血、逐瘀、破积和通经的临床效果。2.对小肠功能的影响,虻虫水煎剂对小鼠离体回肠运动有明显抑制作用。灌胃给药,对小鼠小肠推进功能无明显影响。按千克体重计算,以相当于人用量的200倍,连续2天给小鼠灌服虻虫水煎液,也未见稀软便、粘液或腔血便。表明虻虫不阻止肠道水分的吸收,也无明显刺激作用,不但无“致泻作用,相反使小鼠白天的排便次数明显减少。
3.抗炎作用,虻虫提取物B、C和D组分80mg/kg,分别腹腔注射,均能明显抑制大鼠角叉菜胶性足肿胀,其B组分作用较强,后者静注10-20mg/kg的阿司匹林。
4.镇痛作用,虻虫提取物A或B组分100mg/kg灌胃,能明显对抗苯醌(phenylquinone)所致小鼠扭体反应,其B组分作用较强。
5.其他作用,虻虫对家兔离体子宫有兴奋作用,对内毒素所致肝出血性坏死病灶的形成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虻虫醇提取物有明显溶血作用。
综述
【名称考证】虻虫(《本草经集注》),蜚虻(《本经》)、牛虻(《本草崇原》)、牛蚊子(《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绿头猛钻(《青海药材》)、牛苍蝇(《浙江中药手册》)、瞎虻虫、瞎蚂蜂(《河北药材》)、瞎蠓(《中药志》)、牛魔蚊(《四川中药志》)
【科目来源】虻科昆虫
【药用部位】复带虻或其他同属昆虫的雌性全虫。
【性味归经】苦,凉,有毒。①《本经》:味苦,微寒。②《别录》:有毒。③《医林纂要》:辛苦咸,寒。入肝经。①《纲目》:肝经血分。②《要药分剂》;入肝经。
【功效分类】活血祛瘀药
【功效主治】逐瘀,破积,通经。治症瘕,积聚,少腹蓄血,血滞经闭,扑损瘀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l钱;研末l~2分;或入丸、散。
【用药忌宜】孕妇忌服。①《药性论》:恶麻黄。②《品汇精要》:妊娠不可服,服之堕胎。③《本草经疏》:伤寒发黄,脉沉急,少腹鞕,如小便不利者为无血证,非蓄血也,不宜用;瘀血未审的者不宜用;女子月水不通,由于脾胃薄弱,肝血桔竭,而非血结闭塞者不宜用;孕妇腹中有症瘕积聚,不宜用。凡病气血虚甚,形质瘦损者忌之。
【炮制方法】拣净杂质,除去翅、足;或用文火微炒用。
【药材鉴定】干燥的虫体呈长椭圆形,长l.5~2厘米,宽5~10毫米:头部呈黑褐色,复眼大多已经脱落;胸部黑褐色,背面呈壳状而光亮,翅长超过尾部;胸部下面突出,黑棕色,具足3对,多碎断。腹部棕黄色,有6个体节。质松而脆,易破碎。气臭,味苦咸。以个大、完整、无杂质者为佳。
【古籍考证】出自《本草经集注》。《别录》:虻虫,生江夏川谷。五月取,腹有血者良。
【相关选方】①治太阳病,身黄,脉沉结,少腹鞕,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水蛭(熬)、虻虫(去翅、足)各三十个,桃仁二十个(去皮、尖),大黄三两(酒洗)。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升,不下,更服。(《伤寒论》抵当汤)②治月经不行,或产后恶露脐腹作痛:熟地黄四两,虻虫(去头、翅,炒)、水蛭(糯米同炒黄,去糯米)、桃仁(去皮、尖)各五十枚。上为末,蜜丸桐子大。每服五、七丸,空心,温酒下。(《妇人良方》地黄通经丸)③治腕折瘀血:虻虫二十枚,牡丹一两。上二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血化为水。(《千金方》)④治肿毒:虻虫、松香等分。为末,置膏药中贴患部。(《现代实用中药》)
【用药禁忌】气血虚者、孕妇及月经期均禁服。
【原生形态】
【参考出处】《本草经集注》,《别录》
【功效分类】活血祛瘀药
【关键词】逐瘀破积通经症瘕积聚少腹蓄血血滞经闭扑损瘀血
声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实际情况以医院诊断及医嘱为准,用药安全网不对患者因不当诊疗造成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水蛭是一种具有强效活血化瘀功能的中药材,作用之强,很多医书上用破瘀来形容。因此一般认为这个药是有毒性的,所以水蛭一般不建议长期服用。尤其是女性患者,长时间用这个药,易导致月经不调等情况。当然具体情况,需要医生根据个人情况来判断。
水蛭为虫类破血逐瘀药物,依据中医理论久病必瘀,久病人络原理,临床应用水蛭粉治疗高脂血症,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疗效甚佳.。关于水蛭粉是否有毒,古今记载不一.但近代多数临床报道谓其有利无毒是为良药,也似无耗气破气之弊。但过敏体质及消化系统重症患者应慎用。
白天晚上捉蚂蝗(马鳖)(水蛭)的好方法:
(1)草束捕捉法 将稻草扎成60厘米长一束,前后端都要绑好,然后粘上蛙血,翌日取出草东,即可捕到水蛭。
(2)竹竿捕捉法用直径10厘米以上的大竹子,锯成60厘米长,劈开成两半,将中间的节去掉,然后在竹筒内涂上新鲜蛙血(或禽畜血),按原来的形状合好绑牢,放在水蛭经常出入的水域,使竹筒淹没在水面下5厘米处。 用棍棒搅动水,使蛙血的腥味扩散,水蛭闻到腥味后纷纷游到竹筒内吸吮蛙血,第二天便可在竹筒里捕到许多水蛭。
(3)簸箕捕捉法 将杀死的蛙(或猪肺等动物内脏)用纱布包好,绑在簸箕里面,然后放在水蛭经常出人的水域,吊入水面下20厘米处,水蛭就会进入簸箕摄食,次日提起簸箕,收获颇丰,
(4)在水稻田、池塘、水渠等水域,不管白天黑夜都可捕捉。水蛙对水的动静十分敏感,只要用网兜在水中搅几下,水蛭就会从泥土中、水草间游出来,此时即可乘机用网兜捕捉。
(5)用猪血诱捕。先将干稻草扎成两头紧中间松的草把,然后将生猪血(每亩大田用0.5公斤)注入草把内,横放在大田进水口处,进水不宜过大,一般以水能通过草把慢慢流入大田为宜。让水慢慢冲洗猪血成丝状漂散全田,利用血的腥味把田中水蛭引诱到草把中吸取尚未流出的猪血,待水蛭吃饱、身体膨大时,就很难再爬出来了。放入草把后4至5个小时即可取出草把,收取水蛭。如无生猪血,也可用鸡、鸭、鹅等畜禽的血液代替,也能收到同样效果。
(6)丝瓜捕捉法将丝瓜络或废棉花绑捆在几尺长的细木棍或竹竿的一端,放入猪或牛的鲜血里浸一下,再略加晾晒,使血在丝瓜络或废棉上粘得牢固一些。 然后,把这些细木棍或竹竿插到蚂蟥较多的水田或沼泽中,使有丝瓜络或废棉的一端向上并闷在水中。可以间隔十多米插一根,插完后约1小时,将细木棍或竹竿收回。这时,丝瓜络或废棉上就可叮有不少蚂蟥。
(7)灯照夜捕捉:晚间用大功率灯具沿水草、蜗牛丰富的水沟手捕捉,远距离的用密目网做成的套网子捕捉后放入密目口袋内收集.
关于蚂蝗:
蚂蟥,中药名称为水蛭,隶属环节动物门蛭纲。俗称马鳖、马蛭等,体表无刚毛,前后端皆有吸盘,体肌发达,体腔缩小,属一类高度特化的环节动物。 水蛭是名贵中药材,其性平,味咸、苦,有微毒,治疗跌打扭伤、妇女闭经、高血压、心力衰弱、多发性脑血栓、消肿散积等疾病,且疗效显著。
我国是水蛭利用最早的国家,在《神农本草经》及《本草纲目》中均有记载。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英、美、法等国医生在显微外科手术中要复置和连接手指、脚趾和鼻子上的小骨头,在拼合碎骨时,柔软、纤细的小静脉血管很容易被周围的组织阻塞。
如在这一部位放一条水蛭,它会不断地吸吮渗出的血液,同时释放防止血液凝固的蛭素。 几天后,患者的骨头重接处就会恢复正常的血液循环。我国民间还用水蛭来治疗痔疮、扁桃体炎等,都有一定疗效。
回答:水蛭当然不是鱼。水蛭,也叫蚂蝗,是一种生长在水里的软体节肢动物;而鱼属于脊椎动物,两者在动物学分类上明显不同。
水蛭通常在稻田、水塘、水沟中多见,两端长有吸盘,以吸食动物的血液和腐烂的动物尸体为生,人如果在水里呆的时间长,往往就会被它叮咬,吸食大量的鲜血,是典型的“吸血鬼”,因此许多人都惧怕蚂蝗。
被水蛭叮咬,因其吸盘会分泌一种会阻止血液凝固的粘液,因此伤口还会不断地渗血出来,但一般情况下不会造成什么伤害,所以不必太过害怕,十多分钟后渗血就会停止。
尽管水蛭会吸血,长相也丑陋不堪,但它却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对治疗中风、高血压等均有神奇的疗效,所以也有人进行专业养殖。
蚂蟥又叫水蛭,它吸附在鱼体上危害,被蚂蟥叮咬的鱼易感染病害,甚至死亡。蚂蟥的防治方法:
1、化学防治:蚂蟥喜生活在土壤偏酸的池塘内,可用生石灰彻底清塘,调控池水PH值在7.4—8之间,可防止蚂蟥生长、繁殖。
2、诱捕法。把干丝瓜络浸泡在新鲜猪血中,使猪血凝结在丝瓜络的孔隙中,傍晚时把浸猪血的丝瓜络放置在池塘四周水中,用绳字栓住固定在岸上.次日收集诱到的蚂蝗备用.也可采用稻草或杂乱的纤维捆扎成把或团,浸泡动物血液晾干后入水诱集.
3、药物防治:全池泼洒90%晶体敌百虫溶液,使池水药物浓度达1—2ppm。 蚂蝗的加工与药效 将捕捉到的蚂蟥清洗干净,用开水烫死或用石灰闷死,晒干烘干。干的蚂蝗是一味中药.药性:咸苦平,入肝经.药效:败毒抗癌,破血逐淤,消肿退翳.价格不错,可别扔了.
植物提取物百科 全球最大的植物提取物中文网 stephenture@qq.com
Copyright © 2020-2024 zwwiki.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