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确定以养气为基础的原则
太极拳是一种养练结合的拳术。和外家拳不同,它首先要强壮自身,先养好自己的身体才和外界对抗。养好自己的身体,不单单是腰不酸了,背不痛了,更重要的好处是内壮脏腑。古人说:“一身之理,以阴阳二气长养百骸,一身之内莫不含阴阳之理。”太极拳充分地运用了阴阳之道来解释人体的结构,以及如何利用阴阳之道来调节身体机能,保持身体内在平衡,从而达到健身、养生的目的。太极拳和其他内家拳或是古时修炼方法,都是把练习内气看做是学拳修行的根本。庄子说:“人气聚而生,气散而死。”老百姓也把人离世说成“没气或是断气”。可见气对人体的重要性。中医学也把气分为元气、宗气、营气、卫气等。气既然是人体生命运动的动力,离开了气,生命就要停止, 所以,《难经·八难》指出:“气者,人之根本也。” 具体地说, 气在人体中有推动、温煦、防御、固摄和气化的作用。
元气
元气是人体最基本的、最重要的气,是先天与生俱来的。体内元气由肾中精气所化生,起源于肾,汇聚丹田,通达全身。元气也就是道家常说的“丹气”。我们看见人刚生了大病或是身体虚弱,就会说他元气大伤,便是指的他元气不足。我们练拳要注意补充元气,我在教学中常拿存钱和花钱来把比方,养元气就是存钱,发劲打人就是花钱,没钱了怎么去花钱呢?只有元气充足,练到气贯带脉,精力充沛,才能谈到防身技击与人争雄。
宗气
是由清气和水谷精气结合而成聚于胸中,其气帮助呼吸,推动气血运行,是后天养成之气。拳学大师王芗斋提出“空胸实腹,”就是后天之气以养先天之元气。
营气和卫气
营气由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气生成。行于血液之中,具有营养作用,又称“营血”。通过任督、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运行,其气营养全身。
卫气也是由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微之气而成,但行于脉外,皮肤骨肉之间,遍布全身,无处不到。其气维持人体内外环境的阴阳平衡,抵御外邪入侵,安静体内。练内家拳的人在正确的练功方法下,不久便会感到身体的某一部分麻、涨、热。这就是气感,是“营血卫气”的感应。营气和卫气都源于水谷精气和先天元气,他们平衡畅通,才能百病不生,外邪难以入侵。
元、宗、营、卫四气在体内的组成、分布、功能虽有所不同,但却是密不可分的,“气本一元”说明人体之气是一个整体。太极拳的“混元”就是将四气的运动规律化,达到相对平衡协调,气血顺畅。
太极拳调动人体内的元气,打通十二经络与奇经八脉,使通体透彻运行舒畅,发掘潜能改造身心。营卫之气融于丹腹,也是得太极拳发劲的根本。元气充足,不但能改变人体的功能状态,还能使人脱胎换骨产生意想不到的功效。
二确定以内、外在感应意识训练的原则
精神和意识活动在太极拳练习和应用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人的精神状态在不同的意识控制下是有区别的,要想在精神上培养出拳术中需要的反应来,必须在练拳的同时加强意识假借训练。
人的意念关注某一事物时,关注的程度越高,意识就越强。将有意识的行为对内转化为潜意识的自然反应,对外在的刺激表现为无意识的自然反应,这种条件反射在按照太极拳的技击规律,来进行意识强化训练,转化为人体的自然反应,这种本能在特定的情况下可发挥出意想不到的作用。
太极拳练拳和推手以及技击中的精神和意念的练习功用,应该是虚中求实,实中求虚,注重假借诱导和意识思维活动的统一,来恢复和加强人体自卫搏击的本能。
三确定以“心”体察自身的听劲训练原则
身体的动静开合和体内的气血神意的运动都是由心支配的,认真安静的感知自身的劲路变化是听劲的关键。保持自身的均整不被外力破坏,感知能力从而更加细微,通过自身细微的变化去了解外来劲路的轻重、快慢、长短、方向的变化。达到无论对手的压力多大也对我无作用,我自身仍能保持平时练拳时的状态。
太极拳体用的高深原理,是意念和气场形成的圈,就像充了气的皮球,又像旋转的陀螺,球体内劲充足,球体的表面劲力均匀、阴阳平衡,旋转不断。无论在任何情况下,在球体任何部位受到外力时,都会保持内部的完整和统一。在不受外力时又无丝毫之力。当用外力施压时就会感觉到圆中如有黑洞,没有力点并具有吸力,吸力的大小完全取决于外力的大小,使人心里自然产生恐惧感,这就是太极拳的以“心”体察自身,不受外力影响而形成的太极拳劲,形成的圆才是太极拳混元功夫。如果以听外来的力为主,容易受外来强力影响,产生顶或丢的失误。
太极拳除了以上谈到的三大原则外,随着练习的深入,会发现还有一个最重要原则就是“不丢不顶”,不但不和外界顶,还不能和自己顶。
元气大伤就是指本源之气(身体内部)受到严重的伤害,难以复原。比喻人或国家、社会团体的生命力受到了致命的打击。元气指的是指人的精神,精气。元气是由元精(父母之精)所化生,由后天水谷精气和自然清气结合而成阴气(精、血、津、淑)与阳气(卫气、宗气、营气、脏腑之气、经脉之气),“气聚则生,气壮则康、气衰则弱,气散则亡”。中医认为,元气是生命之本,是生命之源,元气充足则健康,元气受损则生病,元气耗尽则死亡。元气决定着生命的全部,也就是说,元气充足免疫力就强,从而战胜疾病。如果人体元气不足或虚弱,就不能产生足够的抗体或免疫力去战胜疾病,因此造成死亡。扩展资料:
1、《辞海》:“元气,亦称‘原气’,指人体组织、器官生理功能的基本物质与活动能力”,现代医学所称人本新陈代谢。元气具体到现代医学的概念,可细化为思维反应正常,睡眠好,能吃能喝消化好,能跑能跳心不慌,不咳不喘气顺畅,气色良好声音亮。
2、根据中医“虚则辅之,实则泻之,热则寒之,寒则热之”的原则,元气不足乃至大伤要从补气虚(气虚者)、补血虚(血虚者)、补阴虚(阴虚者)、补阳虚(阳虚者)四个方面依照个人的体质和病症进补,核心就是要补虚扶正。
3、阴虚的症状:性情急躁、心烦易怒、情绪易波动、五心(二只手心、二只脚心与头顶心)烦热、口干咽燥、神烦气粗、尿黄便干、心悸气短、头晕眼花、精神状态差。可补阴虚食材:甲鱼、乌贼鱼、鸭肉、黑鱼、海蜇、银耳、藕、金针菇、枸杞、桑椹、荸荠、生梨。
【众所周知,食物有酸、苦、甘、辛、咸五味,也有寒热之性。同样,药物也有各自性味,从而具有各自不同的治疗作用。所以,在使用药物之前,应先了解各种药材的性味,然后针对自己的体质来选择药材治病养生,这样才能使药材真正发挥的效能,达到冶病养生的目的。】
四性
四性又称四气,是指药物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它反映了药物对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的作用倾向。四性理论作为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前人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对各种药物的性质及其疗效不断深化认识的基础上,结合药物作用于人体的不同表现进行概括和总结而来。
四性的具体所指,历代医家有不同看法,而且在历代本草著作中对四性的具体描述也各不相同。《神农本草经》中指寒、热、温、凉四气,但在具体药物的四气中,却未提到凉,而是有平,该书所载药物的四性可归纳为寒、微寒、平、微温、温五类。之后各医家又有多种称谓,如甚寒、颇寒、甚寒凉、暖、冷、大冷、至冷等。然而中药的四性总归不过寒、热两种,与阴阳相对应,其余便是在程度上有所不同。另外,虽然多提寒热温凉,平性也是重要的一种四性描述,不过平性是相对而言,药物仍有偏性。历代医家所列四性中,平性药物均占有相当的比例。因此,四性现在一般有“寒、热、温、凉、平”五种描述,称为四性、四气是沿用古人的一种说法。
四气又称四性,即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四性是从药物对机体作用所发生的反映中概括出来的,是同疾病的属性,寒症或热症相对而言,由药物本身的功能来决定的。治热症的药物属寒凉性,治寒症的药物属温热性;温热性的药物能升人的阳气,增强人体机能活动,按药物的作用分类而论,具有温里散寒,助阳益火、活血通络、行气解郁、芳香开窍作用的药物,如桂枝、紫苏、附子、干姜、当归、川芎、陈皮、菖蒲均属温热性的药物;寒凉性药物能减弱人体的机能活动,或降低人体病理性的机能亢进,具有疏散风热、清热泻火、凉血解毒、平肝潜阳作用的药物,属寒凉性,如桑叶、菊花、石膏、知母、赤芎、丹皮、石决明、钩藤等。
此外,尚有一些药物,药性平和、四性不明显,对于寒症、热症都可应用,称为平性药物,但是,这些药物亦有微凉、微温之分,实质上仍属于四性之内。
所谓四性,又称四气,就是指寒、凉、温、热四种药性。此外,四性之外还有一类平性药,它是指寒热偏向不明显、药性平和、作用较缓的一类药。寒凉与温热是相对立的两种药性,寒凉药材多具有清热泻火、利尿通便、化痰开窍的作用,适用于热性病症,如高热烦渴、面红目赤、咽喉肿痛等;温热药材一般都具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经通络的功效,适用于寒性病症,如四肢厥冷、面色苍白、腹中冷痛等。
另外,平性属阴,能健脾开胃、强壮补虚。如枸杞、甘草、芡实、白木耳等药物。
寒性:属阴。
作用:清热解暑、泻火通便、消除热症.
药材代表:黄连、黄芩、金银花、知母等.
凉性:属阴。
作用:降火气、清热除烦。
药材代表:西洋参、薏仁、罗汉果等。
温性:属阳。
作用:清祛寒、温中补虚。
药材代表:红枣、当归、川芎、龙眼等。
热性:属阳。
作用:祛寒、温经止痛。
药材代表:肉桂、附子、炮姜等。
五味
所谓五味,就是指酸、苦、甘、辛、咸五种药材滋味,此外还有不太常提到的淡昧。五昧作为药性理论最早出现于《黄帝内经》:“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的产生,首先是通过口尝,即用人的感觉器官辨别出来的,它是药物真实味道的反应,更是对药物作用的高度概括。中医把五味的作用特点总结为:“酸收、苦坚、甘补、辛散、咸软”。
要做到五味调和,一要浓淡适宜。二要注意各种味道的搭配。酸、苦、甘、辛、咸的辅佐,配伍得宜,则饮食具有各种不同特色。三是在进食时,味不可偏亢,偏亢太过,容易伤及五脏,于健康不利。
酸味
作用:能收敛固涩、生津开胃、止汗、久咳不愈、遗精滑精。
对应器官:肝。
代表中药材:乌梅、莲子、芡实、五昧子、五倍子、山茱萸、山楂、酸枣仁。
注意事项:不易多食,会损伤筋骨;感冒者不宜服用。
苦味
作用:具清热泻火、解毒、除烦、通泄大便等作用,治疗咳喘、呕恶等。
对应器官:心。
代表中药材:黄连、大黄、黄芩、白芍、杏仁、白果、金银花、青果。
注意事项:多食易导致消化不良、口干舌燥、便秘、干咳:体热者慎服。
甘味
作用:补虚止痛、缓和药性、调和脾胃,用于正气虚弱、多种身体疼痛。
对应器官:睥。
代表中药材:人参、红枣、甘草、山药、饴糖、薏仁、熟地。
注意事项:多食易发胖、伤齿;上腹胀痛、糖尿病及龋齿患者应少食。
辛味
作用:发散风寒、行气行血,治疗风寒表证,感冒发烧、头痛身重。
对应器官:肺。
代表中药材:麻黄、桂枝、生姜、防风、白芷、细辛、款冬花、菟丝子。 .
注意事项:阴虚火旺者忌用。
咸味
咸味作用:泻下通便、软坚散结,治疗大便燥结、肿瘤、结核等。
对应器官:肾。
代表中药材:芒硝、鳖甲、牡蛎、龙骨、草决明、玉米须。
注意事项:多食宜升高血压、使血液流速变缓;心血管疾病及中风患者忌食。
四气五味,中药的性质和滋味。中药药性理论的基本内容之一。药物都具有一定的性和味。性与味是药物性能的一个方面。自古以来,各种中药书籍都在每论述一种药物时首先标明其性味,这对于认识各种药物的共性和个性,以及临床用药都有实际意义。
药性是根据实际疗效反复验证然后归纳起来的,是从性质上对药物多种医疗作用的高度概括。
至于药味的确定,是由口尝而得,从而发现各种药物所有的不同同滋味与医疗作用之间的若干规律性的联系。
因此,味的概念,不仅表示味觉感知的真实滋味,同时也反映药物的实际性能。
气之本指的是身体中呼吸的肺。肺是人体的呼吸器官,也是人体重要的造血器官,位于胸腔,左右各一,覆盖于心之上。肺有分叶,左二右三,共五叶。肺经肺系(指气管、支气管等)与喉、鼻相连,故称喉为肺之门户,鼻为肺之外窍。肺的呼吸作用,不断吸进清气,排出浊气,吐故纳新,实现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以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肺主气,首见于《内经》。《素问·五藏生成》说:“诸气者,皆属于肺。”肺主气包括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两个方面。肺主一身之气的生成,体现于宗气的生成。一身之气主要由先天之气和后天之气构成。
根据西安市政协组织编纂的《西安老街巷》一书介绍,在明、清两代和民国时期,此地有多家中药店,而中药自古讲求“四气五味”,五味指“甘、辛、酸、苦、咸”,故此地以五味什字命名。
在西安市民政局出版的《陕西省西安市地方志》也印证了五味什字得名于中药“五味”,该街道在1966年曾被划入五星街,1972年恢复原名。
此外,《西安老街巷》一书中还提到,此地曾集中了腊汁肉、煮馍、柿子饼和汤圆等旧时期西安的名小吃,甚至调料也集中在这里售卖,五味什字的得名也与美食有关。
《素问·灵兰秘典论》里说,“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肺与心同届膈上,位高近君,好象辅佐君主的宰相,所以叫“相傅之官”。
肺主气、主治节和、朝百脉。
肺主气是指通过肺呼吸自然界清气,并与水谷之气相结合而为宗气,宗气具有推动脉中气血运行的功能;肺主治节是指肺能调节脏腑气血,使之正常运行而不紊乱;肺朝百脉是由于肺脉为十二经脉之始终,全身经脉气血都要朝会于肺,然后在肺的宣降作用下,通过“百脉”将气血、津液、水谷精微运行到各脏腑器官。因此,五脏六腑的盛衰情况,必然会在肺脉上反映出来。
手太阴肺经为十二经脉流注之始,加之肺朝百脉、主一身之气,故与十二经脉、五脏六腑、全身气血都有着密切的生理联系。
肺助心行血,能够协助心脏推动血液在脉管内运行,并参与调控心率、心律。
血液运行的基本动力,在于心气的推动,同时还有赖于肺的协助。一方面肺朝百脉,全身的血液通过血脉向上汇聚于肺,经过肺的呼吸进行清浊之气的交换,然后在肺的宣发肃降作用促进下,将富含清气的血液再通过血脉而输布到全身。《素问·经脉别论》曰:“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
其次,肺主气司呼吸,参与宗气的生成,而宗气有“贯心脉”以推动血液运行的作用。另外,有形之血依赖于无形之气的推动,肺主一身之气,调节着全身气机,所以,血液的运行,亦有赖于肺气的敷布和调节。在病理情况下,肺气虚弱或壅滞,均可导致心血运行不畅,甚至血脉瘀阻,心律、心率失常,而见胸闷、心悸、怔忡、唇舌青紫等症。
《素问·灵兰秘典论》里,喻心之功能时说:“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主血脉,肺主气,心之君的作用,要靠肺的宰辅作用来帮助,得以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因此,肺为宰辅。
植物提取物百科 全球最大的植物提取物中文网 stephenture@qq.com
Copyright © 2020-2024 zwwiki.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