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古代的医学经典著其实有不少,这里就说下传统医学的四大经典著作:《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一、《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算是我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了,其是一本综合性的医书,主要分成《灵枢》与《素问》两个部分。
《黄帝内经》总共有18卷,分成两个部分每部分9卷,其中一部分名为《素问》,另一部分本来是无名的,后来汉晋之时,有人将没有名字的那部分称为《九卷》或《针经》,直到唐代以后其又被称作《灵枢》,一直沿用至今。《黄帝内经》的18卷中每一卷有9篇,所以每一部分就为九九八十一篇。全部加起来为162篇。
关于《黄帝内经》的成书年代与作者目前已经无从考证了,据传其为黄帝所留,所以其以“黄帝”命名。不过传说终究是传说,后人公认的观点是,其成书于西汉时期,作者也并非是某一个人所著,而是由当时众多医师根据各自的传承与心得各自补充与记录而成的。
二、《难经》
《难经》的原名为《黄帝八十一难经》。
关于《难经》的作者与成书年代也是众说纷纭,很多人都认为其是属于东汉前的作品,其成书作者可能与扁鹊有一定的关系。但事实究竟怎样,却也无从考证。
《黄帝八十一难经》与同属于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的《黄帝内经》一样,都以“黄帝”命名。至于其“难经”二字则有着“问难”与“疑难”之意。其主要用问答的方式,探讨与表达了包括脉诊、经络、脏腑、阴阳、病因、病机、营卫、腧穴、针刺、病证等多方面的中医理论。
其内容篇幅也如其名《黄帝八十一难》中“八十一”所表达的一样,全书总共包含“八十一难”(也就是八十一部分)内容。
三、《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成书于东汉末年,作者是张仲景。其在张仲景去世之后,在世间流传的过程中一度亡失!直到晋朝之时,一位名叫王叔和的太医令意外的见到了《伤寒杂病论》的残章,书中的内容与理论引起了王叔和的注意同时也使得王叔和极为兴奋!于是王叔和就像着了魔一样的利用其太医令的身份全力搜集《伤寒杂病论》的相关抄本,并加以整理。
终于,在王叔和的努力之下,《伤寒杂病论》的全部内容得以整理完全,王叔和为其命名《伤寒论》。
时至今日,《伤寒杂病论》已经成为我国中医院校开设的主要基础课程之一!!而且其在2003年的非典期间重新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因为书中对伤寒的原因、症状与发展及处理方式都有作了详细而系统的分析。
四、《神农本草经》
《神农本草经》虽以“神农”为名,也据传是神农所作,但其实际上成书于汉代,是属于汉代时期众多的医学家根据各自的临床研究与传承,合力记录创作而成的。
《神农本草经》主要是记载了各种药物的功效与作用,全书分成三卷共记录了365种药物之多。传说中《神农本草经》的内容是从神农氏时期就开始一代代往下传下来的,一直传到了秦、汉代时期,才由不同时期的各个医家多次整理而成!!
2015年8月,《神农本草经》被翻译成英文与法文,在全世界流传!!
1、卫生部发证通过中医师考试每年1月份网上报名3月份交钱五月份考实践技能九月份考理论,专科毕业一年考助理中医师,本科毕业一年考执业中医师。这个证有处方权受国家保护。
2.人力资源和社会保章局发证,叫职业针灸师分6级,只能从事保健活动不能从事医疗活动,劳动局承认但是卫生局不承认,要是从事医疗针灸就属于非法行医,这个证非常简单交上钱就给证。
国际针灸师资格考试
国际针灸师资格(水平)考试是由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资格考试部组织的权威性针灸师资格(水平)考试。
(一)资格(水平)考试A级(助理医师)报考条件
1. 具有中医学大专或中专学历,针灸临床实践满1年者;
2. 具有西医学大专或中专以上学历,并经过针灸专业培训满500学时,针灸临床实践满1年者;
3. 在学术团体或个人开办的中医药院校学习,学制三年以上,针灸临床实践满1年;
4. 随师学习针灸专业满3年,临床实践满2年,交验导师执业证书复印件者;
5. 有6年以上针灸临床实践,医术确有专长,经所在学会推荐者;
6. 在各种形式的针灸专业培训班学习,累计学满2000学时,临床实践满2年者。
以上6个条件之中,符合其中任何一个条件,交验学历证书复印件及培训、临床实践等相关证明,经审查合格者。
(二)资格(水平)考试AA级(针灸医师)报考条件
1. 具有针灸(中医)本科以上学历,临床实践1年者;
2. 具有西医本科以上学历,并经过针灸专业培训满500学时,临床实践满一年者;
3. 在学术团体和个人创办的中医针灸药院校学习学制5年以上,临床实践满一年者;
4. 已取得西医医师(药师)执业资格,学习针灸满500学时,针灸临床实践满1年者;
5. 具有针灸专科学历,临床实践满2年者;
6. 具有西医学专科学历,并经过针灸专科培训满500学时,临床实践满3年者;
7. 随师学习针灸专业满三年,临床实践满2年者;
8. 经多年针灸临床实践,医术确有专长,已在当地取得执业证书者;
9. 取得国际针灸师资格(水平)考试A级证书满2年者。
以上9个条件之中,符合其中任何一个条件,交验学历证书复印件及培训、临床实践等相关证明,经审查合格者。
(三)资格(水平)考试AAA级(主治医师)报考条件
1. 获得高等中医药院校博士学位,针灸临床实践满1年者;
2. 获得高等学校医学博士学位,并经过针灸专业培训满500学时,针灸临床实践满1年者;
3. 具有医学硕士学历(位),取得中医师资格证书,或医师资格证书,并经过针灸专业培训满500学时,针灸临床实践满1年;或取得国际针灸师资格(水平)考试AA级证书满3年者;
4. 取得中医师资格证书,或医师资格证书并经过针灸专业培训满500学时,针灸临床实践满1年;或取得国际针灸师资格(水平)考试AA级证书满5年者。
以上4个条件之中,符合其中任何一个条件,交验学历证书复印件及培训、临床实践等相关证明,经审查合格者。
报考办法
(一)报考者于考前一个月面交或函寄本《实施细则》“报考条件”中所规定的报考资料,向考试部提出报考申请,并缴纳报名费。经审查报考条件者,准予报考,发给“国际针灸师资格(水平)考试申请表”。经审查不符合报考条件者,不准予报考,不退还报名费及报考资料。
(二)报考者取得申请表后,按要求内容逐项详细填写完毕,面交或函寄考试部,同时交纳考试费及2吋(35mm×45mm)正面免冠彩色照片5张,经核准后签发 “国际针灸师资格(水平)考试考证”,应考者持“准考证”参加考试。
考试科目
(1)中医基础理论
(2)正常人体解剖学
(3)针灸学
(4)临床病例辨证论治
(5)临床取穴与针法灸法操作
中域中医教育为您解答:
针灸具有数千年的历史,是新石器时期用砭石作为针具,以痛为输,作为输血。到后期的医家逐渐发展成发现了众多的输血和经络,还有运用不同的针刺方法,以及配血方法来治疗疾病。延伸到现在共有更多的一些多层次的一些针刺方法,现在常用的一些针刺方法,比如毫针针刺、皮内针针刺、头针针刺、火针针刺、梅花针针刺,还有三棱针放血疗法、把罐疗法,砭针、水针、火针、埋线,包括针刺麻醉,近些年又有一些创新,有平衡针、辅针等等。
希望回答对您有帮助,如果有关于中医针灸学习相关问题可以关注我首页咨询
《验方新编》是一部博载民间习用奇验良方为主而兼收医家精论治验的方书。本次整理出版的是清代梅启照增辑的二十四卷本。本书按人体从头到足的顺序分部,内容包括内、外、妇、儿、五官、针灸、骨伤等科的医疗、预防、保健的方药与论述,以及怪症奇病的内外治法、方药、辟毒、去污杂法。
特别是痧证专篇,详述痧证种类、兼症的内外治法,尤精于民间的刮痧疗法;骨伤跌打损伤专卷,精论了伤损的检查诊断、整骨接骨、夹缚手法及民间手术。
1、《难经》
《难经》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又称《八十一难》,是中医现存较早的经典著作。关于《难经》的作者与成书年代历来有不同的看法,一般认为其成书不晚于东汉,内容可能与秦越人(扁鹊)有一定关系。
《难经》之“难”字,有“问难”或“疑难”之义。全书共八十一难,采用问答方式,探讨和论述了中医的一些理论问题,内容包括脉诊、经络、脏腑、阴阳、病因、病机、营卫、腧穴、针刺、病证等方面。
2、《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本草著作,52卷。明代李时珍(东璧)撰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至万历六年(1578年),稿凡三易。此书采用“目随纲举”编写体例,故以“纲目”名书。以《证类本草》为蓝本加以变革。序例相当于总论,述本草要籍与药性理论。
卷“历代诸家本草”,介绍明以前主要本草41种。次辑录明代以前有关药物气味阴阳、五味宜忌、标本阴阳、升降浮沉、补泻、引经报使、各种用药禁忌等论述,其中又以金元诸家之论居多。
卷3~4为“百病主治药”,沿用《证类本草》“诸病通用药”旧例,以病原为纲罗列主治药名及主要功效,相当于一部临证用药手册。
3、《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其余三者为《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黄帝内经》奠定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以及治疗的认识基础,是中国影响极大的一部医学著作,被称为医之始祖。
4、《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是中国传统医学著作之一,作者是张仲景,至今是中国中医院校开设的主要基础课程之一。2003年非典期间,该书和张仲景便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伤寒杂病论》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的辨证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
公元3世纪初,张仲景博览群书,广采众方,凝聚毕生心血,写就《伤寒杂病论》一书。中医所说的伤寒实际上是一切外感病的总称,它包括瘟疫这种传染病。该书成书约在公元200年~210年左右。在纸张尚未大量使用,印刷术还没有发明的年代,这本书很可能写在竹简上。
5、《神农本草经》
《神农本草经》又称《本草经》或《本经》,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作为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约起源于神农氏,代代口耳相传,于东汉时期集结整理成书,成书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
秦汉时期众多医学家搜集、总结、整理当时药物学经验成果的专著,是对中国中医药的第一次系统总结。其中规定的大部分中药学理论和配伍规则以及提出的“七情和合”原则在几千年的用药实践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是中医药药物学理论发展的源头。
植物提取物百科 全球最大的植物提取物中文网 stephenture@qq.com
Copyright © 2020-2024 zwwiki.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