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入门先看的几本书:《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思考中医》,《伤寒论讲义》,《伤寒论》,《金匮要略》,《道德经》,《千金方》。
变量1:选择专业出版社的。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是专业性最强的两家。
那么,上海科技、湖南科技可以往后排。即便这两家实力很强。
变量2:选择知名作者的。
中国中医药 作者 孙广仁、郑洪新, 人民卫生 作者 李德新
选择知名度高的。
注意,这几个变量优先度可以根据自己情况来定。
变量3:选择挂靠国家政策的。
中国中医药的两个版次,分别 十二五规划第九版,十三五规划第一版,
而上海科技、湖南科技均无此特别标注。不建议选。
变量4:选择圈子里推荐的。
如果你要选课,老师会推荐。如果你同学多,学姐学长会推荐。那么自己从哪里得知要买这本专业入门基础课的?追问对方的话,他一定会推荐。听大家哪本吐槽少呗。
变量5:选择销量大的。
就是看哪家卖得好喽。当然也要看版次。
变量6:注意封面、内容简介等区别。
湖南科技大的《中医基础理论》(成教),还便宜,还有很多评论点赞,但是这是成人教育的,并非本科用书。
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战国至两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医学专著的成书,标志着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有两大标志。其一为《黄帝内经》的出现,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黄帝内经》的成书年代尚待确定,一般认为书中大部分内容系秦汉医家所作,它系统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药经验,后世尊为医经之祖。全书分为《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共收集医学论文168篇,系统地阐述了人体的结构、生理、病理、诊疗、养生等,其内容包括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病机、诊法、辨证、治则、治法、用药等等,奠定了中医学独特理论体系的理论基础。可以说,今天的《中医基础理论》仍然没有超出它的范围。
其二是继《黄帝内经》之后出现的3部重要医药著作,标志着中医学独特理论从理论基础到临床实践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体系。
第一部是《难经》,成书于汉代,相传系秦越人(扁鹊)所著。全书以提问质疑的形式列出81个问答,称为“八十一难”。该书阐述了人体的结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内容,特别是对脉诊与针灸阐发较深。补充与发展了《黄帝内经》的某些内容,与《黄帝内经》一样,成为后世指导临床实践的理论基础。
第二部是《神农本草经》,成书约在汉代,托名为神农所著。该书收载中药365种,按照药物功能将药物分为寒、凉、温、热四性,酸、苦、甘、辛、咸五味。并将药物按养生、延年益寿、治病和有毒无毒分为上、中、下三品。例如该书中提出的麻黄治喘、黄连止痢、常山截疟、海藻治瘿瘤、水银治疥疮等记载,早已被临床证实疗效可靠。该书的出现为中医药临床实际奠定了药物学理论基础,是我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后世本草学一直受《神农本草经》理论与体例的影响。
第三部是《伤寒杂病论》,为东汉伟大的医家张机(字仲景)所著。该书分为《伤寒论》和《金匱要略》两部分,分别讨论外感热病和内伤杂病。前者按六经辨证,后者按脏腑辨证。该书第一次系统总结了中医药学的理、法、方、药,是我国第一部临床学专著,为中医辨证论治建立了较为系统的理论体系。
太多了,我们马陆图书馆是全世界最大的,它里面中医书太多太好。我每次去借二十本,看看这个也想借,看看那个也想借,选几个小时才选好,现在国家富强了,图书馆免费真好。可以读遍古今中外的好书。我好幸运能不断地去借书,我家人病了,我可以免费看好书,比葫芦划瓢学会别人的著作,变成自己的针法药法。仔细品偿别人的意思。太多太乱,万变不离其宗。经络穴位,合方暖性大热药,大到合方用盆煮,管它什么痛风,类风湿,脑血栓,心脏病,癌症,那个主症要命治那个,针炙所有俞穴井荥输经合穴,通针,经络全放瘀血,乌头,硫黄,虻硝,半夏,还有好多毒药,按照张仲景的中医基础理论,原方量小不行,我合多个方,我发现汉唐中医和病结合后,人才出疗效才神清气爽,精神抖擞,人能吃能睡,满面光亮,走路腿也有力。我个人认为小学课本上,弄好中医基础理论,人体穴位每人会背,每人学医受终生益处健康,防一辈子未病自己几十年不生病,国人人人明白会防不用去治病,花钱受罪,小时候学会一生不忘,这样才家家省钱健康,国家才更富强,身体好工作好学习好多开心。
可以自学,但是想行医,基本不可能,你没学历没办法报名执业医师考试。自学的话,先从中医三字经,汤头歌开始,然后黄帝内经等四部经典,也可看看中医内科学,中医诊断学等本科教材,这类教材最大特点就是贴近现代,深入浅出,再后面就是一些大家的医书,譬如朱丹溪李东恒的,再后就是大家的医案,这么简单说下,估计10年过去了
你想学中医,这是一桩很好的心愿。
我从事中医临床30余年,有一点浅薄的体会,与初学中医的爱好者分享。
学中医,有以下几点好处:
1.眼界开阔。
中医讲究“天人合一”。你若认真学习了中医的理论和方法论后,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天人合一”的理论和方法。
比如,有“老寒腿”,遇到节气交接,天气变化剧烈,不仅刮大风,而且气温骤降8到12度,在这种气象条件下,这些“老寒腿”的病人多数可提前3到5天就有感应,个别“敏感”的患者,甚至可提前半个月即有感应,会出现单腿或双腿怕冷或疼痛不适。
经过中医适当的药物治疗或针灸等非药物治疗后,上述症状会缓解。有些“老寒腿”会在其后的天气转暖时,症状自然缓解。
你看咱老祖宗经过几千年不断总结、实践,留传下来的中医神奇不?
2.会建立“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科学思维
你在未学中医之前,见一人患左侧偏头痛,你可能自然想到:头痛就是头里面有问题。的确,有些头痛确是头里有问题。用现代医学的各种先进的检查设备和技术,找出脑血管病变、脑瘤或脑炎等病因,及时地对因治疗,多可缓解或根治。
但还有一些左侧偏头痛,西医客观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用西药治疗,效果也不明显。找到中医后,中医经过辩证,其中一患者,被辩证为少阳气郁引起的左侧偏头痛,在患者的右脚太冲穴上扎一针,患者的左侧偏头痛立即缓解,治疗一段时间,病被治愈或很长时间没有复发。
这就是中医的上病下治,左病右治。这是在中医整体观念指导下进行的辨证施治。你说神奇不?这也是咱中医的魅力所在。
3.学会养生,懂得“治未病”。
中医讲,上工治未病。简单地讲,就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也就是,未病之前,要做好养生保健,预防疾病的发生。已经发生疾病时,要积极治疗,防止疾病发展和加重。病已经治好了,仍要注意饮食起居,方方面面的调护,防止疾病的复发。
咱们中医,2000多年前,就有这样先进的科学思维和方法,够牛的吧?
有以上我简单列举的三大好处,你学中医就树立起信心了。
那么,看哪些中医书籍较好呢?
我首先推荐的是看最新版的中医本科院校的统编教材,它是我国中医界的许多有学问、有丰富的中医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大专家团队集体智慧的结晶,具有很强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因此,入门从《中医基础理论知识》、《中药学》、《方剂学》、《针灸学》、《中医诊断学》,以及中医的内外妇儿等各科的教材学起。
当然,你要想理论扎实,学有渊源。最好是先学较为简单明了的中医的经典教材,如《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难经》及《温病条辨》等。待你学养渐深后,再通读这些书的原著(先读的是教材讲义),会有一番新的提高的。
至于以后能博览中医各家学说及其书籍,形成你自己的真知灼见,独树一帜,造福后学,那是再好不过了。此为后话,就此打住。
以上是我的一些学中医的浅见,希望对你学中医,有一点帮助。
最后,祝你学有所成,既能有益于自己和家人,又能造福于人民。
近意堂主,2019年10月21日晨作。
九章算术
皇帝内经
齐民要术
考工记
天文星占 天文
我就是自学中医的,现在正好学到你的下一层次,我的经历可能值得你参考下。 我就是先看了《中医基础理论》,这个一定要先看。主要有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的两套。内容都差不多,少有差异。 看完了以后觉得意犹未尽,就继续看了《中医诊断学》,很多都不懂,才知道看早了,于是回过头去看《黄帝内经》,看完了基本就算是看到中医的门了。 读完《中医基础理论》和《黄帝内经》入门以后,我就找了《中医诊断学》和《针灸学》来看,再看就能看懂了,而且相当实用。因为我只是作为爱好,所以没有去看《中药学》,后面都是杂七杂八的看点“药膳”、“中医气功推拿”之类的东西。还兼看了一些例如“道家思想”、“易经”之类的东西,都互有帮助。 一直没有学看病、抓药。但是作为爱好来处理,没有走的太深。
植物提取物百科 全球最大的植物提取物中文网 stephenture@qq.com
Copyright © 2020-2024 zwwiki.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