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好,植物提取物百科网!

中医脊椎歌诀(颈椎病歌诀)

更新时间: 2024-09-28 01:19:15 责编:网友投稿 浏览

 中医脊椎歌诀(颈椎病歌诀)

颈椎病歌诀

太极五星锤

太极五星锤的风格特点是:“体松舒展,刚柔相济,连贯灵活,体用兼备”。萊垍頭條

基本信息萊垍頭條

中文名太极五星锤所属国家中国拼音tài jí wǔ xīng chuí萊垍頭條

正文萊垍頭條

  近代著名武术家李瑞东先师和好友王兰亭等,集多种门派的武术精华,创编了李式太极拳(太极五星锤)。早年,李瑞东先师从好友王兰亭习练太极拳,从李老遂宗师习练戳脚翻子拳,从慧海法师习练少林拳械,从董海川宗师习练八卦掌,从岳青山宗师习练心意拳,从甘淡然宗师习练江南太极等。李式太极拳就是以太极拳的肘底锤、撇身锤、指裆锤、栽锤等锤法为基础,揉入太极十三式和八卦掌、形意拳的一些手法,创编而成。在动作和技击的方法上,吸收了上述各门拳术的手法,尤其侧重下盘功夫,以体松、缓慢、连贯灵活、以意念引导动作为基本原则,动作名称和姿势要领,多取自于陈式和杨式太极拳。李式太极拳讲究练“理”、练“势”、练“气”、练“机”。以“理”为主导,认为:明“理”,才能“势”正、“气”畅、“机”灵。萊垍頭條

  李式太极拳(太极五星锤)的风格特点是:“体松舒展,刚柔相济,连贯灵活,体用兼备”。萊垍頭條

  “体松舒展”是李式太极拳(太极五星锤)的第一个特点。萊垍頭條

  在盘架子时,要求身体放松、舒展大方。身体放松是指头、肩、手,胯、膝、足等各个部位都要放松。垍頭條萊

  头部放松是指大脑放松,心平气和。具体做法是头要正中,意念想“百汇”穴,欲接“天”,即虚领顶劲。下额自然内收,颈项自然竖直,头要自然摆正,使颈椎部分感到舒适,排除杂念,大脑特别放松。萊垍頭條

  肩膀要放松。肩关节放松後,动作灵活敏捷。意念在“肩井”穴,使气血顺达於肩,使胸和背部气血相通。放松是指放和松。放是指意念使骨节拉开,放开,越开越好。松是指肌肉不能有绷紧的感觉,要松弛如棉,松而不懈。萊垍頭條

  手型要自然,五指之间自然分开,但不宜过大。手指微曲,掌心自然向内微凹,不可绷直。拳不可攥得太紧,要攥空拳,四指弯曲,大拇指压在食指和中指指甲上即可。拳握得太紧,则影响手、小臂和肘的放松,并且有碍气血通畅。萊垍頭條

  李式太极拳(太极五星锤)还要求脚要放松,五趾自然伸直放开。前进时,脚跟先著地,然後,脚掌、小趾、四趾、中趾、二趾、大趾,依次著地,整个脚底要浮贴地面。退步时,大脚趾先著地,然後,二趾、中趾、四趾、小趾,脚掌,最後脚跟,依次逐个著地,同样,整个脚底要浮贴地面。总之,五趾落地,要先後有序。萊垍頭條

  由於吸收了杨式太极拳的长处,李式太极拳动作舒展大方,可使习练者血脉通畅。例如,四路都有的“二郎担山”式,动作舒展大方,两臂前後伸直,沈肩坠肘,两膀轻松自然,左膝提至胸前,再将小腿伸直,脚尖点出,称为踢胸点肋,两膀轻松。歌诀为:“提顶吊裆心中悬,两膀轻松力自然”。又如一路“春”中,“左分手”式,两腿半蹲,两脚分为丁八步,右臂向上伸直,右食指指天,左臂向左方伸直,两膀放松,沈肩坠肘,动作舒展大方,精神振作,何等气派!一路“春”中,“风摆荷叶”式,动作是两臂伸直上举,随腰转动,犹如荷叶随风摆动,何等怡然自得,舒展大方,消遥自在。頭條萊垍

  “刚柔相济”是李式太极拳(太极五星锤)的第二个特点。萊垍頭條

  李式太极拳是吸收了陈式太极拳的长处,在春夏秋冬的四路中,每路都有爆发力很强的动作。一路中的“虎扑子”、二路中的“怪蟒翻身”、三路中的“金鸡抖翎”、四路中的“野马擞毛”和“虎靠山”,都是爆发力很强的刚劲有力的动作。一路的“虎扑子”动作,“起如举鼎势,爪落似扑羊”。提膝时意念用双手把右脚拉起,两掌逐渐变拳提至两耳侧,“後溪”对“太阳”穴,右膝找“膻中”穴,右脚跟蹬出,前扑,眼向前下方远视,意在“祖窍”,动作勇猛刚烈、极具爆发力。二路中的“怪蟒翻身”是随著翻身动作,两手下按至胸前,身体下沈,两脚同时震地,两掌由胸前同时向前撞出,也是爆发力极强的刚劲动作。萊垍頭條

  柔软连绵的动作,贯穿整个李式太极拳的套路。例如,第一路“春”中,“左右到云端”式,以腰为中心,动作连绵柔软,上下相随,协调一致。拳谱上讲:“左右到云端,起躜落又翻;敌进我便退,敌呆我发拳”。又如,“研磨掌”,又称摸云掌,动作以腰为主宰,用腰带动手臂,沈肩坠肘,手指自然分开,尽量往前探出。拳谱上讲:“研磨在腰中,先化而後攻;目标在上腕,掌根向前撑”。第二路“夏”中,“左右倒撵猴”式,在向後退的动作中,右手好象用“线”把右脚慢慢提起,然後右手尽量往前探出,右脚尽力往後蹬出。整个动作给观众以柔化的形象。頭條萊垍

  “连贯灵活”是李式太极拳(太极五星锤)的第三个特点。演练李式太极拳时,动作连贯,如行云流水,动作转换灵活多变。李式太极拳下盘动作较多,特别注重腰、胯和膝、腿的训练。萊垍頭條

  在胯部训练中,有松胯、开胯、合胯、坐胯等动作。胯是根节,松胯可以使下肢气血通畅,能扩大髋关节的活动范围。合胯是为稳固根基,左右胯合,尾闾自然内合,可以达到聚气,使腰部发热和疏通督脉的作用。胯部向下沈落,臀部向下坐落,称为坐胯。胯部的训练正确,可以达到移步轻灵,变化迅速,迈步如猫行,稳而不僵,活而不飘。萊垍頭條

  膝部训练是李式太极拳的重点。由於双膝支撑著全身的重量,蹿蹦跳跃,起落进退,都依靠双膝来进行。动作的灵活多变,关键在双膝。不少太极拳爱好者往往由於强扭硬掰,造成膝关节损伤,年岁稍大就行走不便。在训练中,要先做好准备动作,活动开膝关节,盘架子的过程中,曲膝不超过足尖,上下相随,保持松弛,利於气血畅通。萊垍頭條

  一路“春”中,有搂膝拗步,在李式太极拳中,又称为“猫扑蝶”。顾名思义,指动作非常轻灵,蝴蝶上下纷飞,猫要扑著蝴蝶,就必须动作迅速、轻巧、灵活。动作要领是,左手下按找左膝,右手上托找右耳门,同时,向左转腰,矮身出左步,左手找左脚“解溪”穴,右手从耳门经两眉之间,立掌向前探出,以脚掌为轴,右脚跟向後蹬出。迈步如猫行,脚踏如履薄冰,虚实好分清。整个动作,连贯、灵活,使人伸展自如、血脉通畅,给人以优美的感觉和享受。萊垍頭條

  “体用兼备”是李式太极拳(太极五星锤)的第四个特点。李式太极拳动作舒展大方、连贯灵活,以意念引导动作,并且注重下盘功夫,有较强的健身价值和功效。在一百二十式的“春”“夏”“秋”“冬”的四路动作中,几乎每一个动作都可以说是攻防意识明确,技击动作符合要领,御敌自卫,是一个体用兼备的优秀的传统太极拳套路。由於李式太极拳有较强的攻防自卫技术,多年来,密不外传,在社会上,推广的不多。加上套路本身下盘动作要求严格,不易掌握,很吃功夫,因此,练的人少,许多人也不了解。條萊垍頭

  例如,二路“夏”中的“怪蟒翻身”式,在用法上是指:当对方向我後背冲拳时,我不仅转身,向後翻转,而且两手自上而下至胸前,按对方的两臂,由胸前撞出,两脚同时震地,全身是一个整劲,用极强的爆发力,将对方的偷袭,自上而下,又自下而上整个地撞出。頭條萊垍

  又如,四路“冬”中的“虎靠山”式,一个用法是:当对方在我面前离得较近,又向我击拳时,为了充分用力将对方撞出,我两脚擦地同时後撤,全身是一个整劲,左手按下对方的两臂,用右掌将对方全力推出。“虎靠山”式的另一个用法是:当对方在我後方,企图偷袭我後背时,我用蹲裆骑马式,两脚擦地一起後撤,同时往後用力坐胯,全身是一个整劲,用腰胯将对方“坐”出、撞出。萊垍頭條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北京武术界成立过联谊会,会址设在德胜门内“北京汇通武术研究社”,每逢北京武术界举行联谊大会演时,李瑞东先师的入室弟子、汇通武术研究社社长、著名武术家高瑞周老师出场表演他拿手的低架慢拳,就是李式太极拳(太极五星锤),获得了武术界的好评。著名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习练的太极拳就是高瑞周老师亲传的李式太极拳(太极五星锤),1999年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武术百科全书”,刊登了“梅兰芳与武术师练太极拳推手”的照片,这位武术师就是著名武术家高瑞周老师。在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指引下,李式太极拳(太极五星锤)现在已经整理完毕、即将出版。李式太极拳将和杨、吴、陈、孙、武各式太极拳一样,在全民健身运动中,发挥积极作用,为造福人类做贡献。萊垍頭條

颈椎病速记口诀

全身骨头虽难记,抓住要点就容易;

头颅躯干加四肢,二百零六分开记;萊垍頭條

脑面颅骨二十三,躯干总共五十一;垍頭條萊

四肢一百二十六,全身骨头基本齐;萊垍頭條

还有六块体积小,藏在中鼓室里。條萊垍頭

各部椎骨特点萊垍頭條

椎骨外形不规范,各有特点记心间:萊垍頭條

颈椎体小棘发叉,横突有孔很明显;垍頭條萊

胸椎两侧有肋凹,棘突迭瓦下斜尖;萊垍頭條

腰椎特点体积大,棘突后伸宽双扁。條萊垍頭

胸骨歌诀垍頭條萊

胸骨形似一把剑,上柄中体下刀尖;垍頭條萊

柄体交界胸骨角,平对二肋是特点。垍頭條萊

颅骨歌诀條萊垍頭

颅骨二十三块整,脑面颅骨要分清;垍頭條萊

脑颅八块围颅腔,腔内藏脑很适应;頭條萊垍

颈椎病定位诊断歌诀

骑马三要诀:萊垍頭條

1、弓背贴马背,降低重心。萊垍頭條

2、两腿必须夹紧马肚子。萊垍頭條

3、手上的缰绳不可过长,尽量缠紧。垍頭條萊

在新马前期的调教时,声音的扶助是不可缺少的。而对於有经验的老马则要谨慎的使用。因为老马可能会因此一直依赖声音的扶助或者是对声音扶助不做出回应。在正规马场马术比赛时,骑手是不允许发出旁人听得见的声音扶助。垍頭條萊

使用声音扶助最重要的因素是在於音调。冷静、低沉的声音有著使马镇静的效果,如果在马匹作出正确动作时,即时的发出一个声音﹝如GOOD、GOOD BOY、GOOD GIRL等﹞或是用短而连续的舌头哒哒声,这都是给予马匹鼓励相当有效的一种方法。萊垍頭條

当在教导新的课程或动作(如立定、後退等)的时候,发出让马匹消除疑虑的声音﹝如哦….﹞也是会有帮助的,或者是当马匹突然受外在环境干扰而不安的时候也很有用。萊垍頭條

  使用声音来鼓励马匹,可以使得马匹更为的机警,也可以加强骑手脚扶助的功能,并且让马匹的注意力可以专注在骑手身上。事实上这都要感谢马匹大而灵敏的耳朵,因为相对於人类而言,马匹的听力要比人好太多了,因此大声的喊叫是没有必要的,可能反而会使马匹受到无谓的干扰。萊垍頭條

如果骑乘场有多位骑手同时骑乘时,则声音扶助的使用更要非常的谨慎,应该保持在最小声的状态,以避免干扰其他人马的骑乘。垍頭條萊

颈腰椎诊断歌诀

【人体穴位常识】    穴位的学名是腧穴,别名包括:“气穴”、“气府”、“节”、“会”、“骨空”、“脉气所发”、“砭灸处”、“穴位”。   人体周身约有52个单穴,309个双穴、48个经外奇穴,共409个穴位。  人体中,五脏六腑“正经”的经络有12条(实际上,左右对称共有24条)。另外,身体正面中央有“任脉”,身体背面中央有“督脉”,各有一条特殊经络,纵贯全身。这14条经络上所排列着的人体穴道,称为“正穴”,全部共有365处。  有108个要害穴,其中有72个穴一般采用按摩手法点、按、揉等不至于伤害人体,其余36个穴是致命穴,俗称‘死穴。 郑重说明这36个穴是致命穴平常按摩无任何不良影响。所谓致命必有意外的重力,非正常力道,或危险物品造成为必要条件.  死穴又分软麻、昏眩、轻和重四穴,各种皆有九个穴。合起来为36个致命穴。生死搏斗中,做为‘杀手‘使用。  歌诀有:   “百会倒在地,   尾闾不还乡,   章门被击中,   十人九人亡,   太阳和哑门,   必然见阎王,   断脊无接骨,   膝下急亡身。”  一、头颈部位要害穴(共9个)   1、百会穴   位置:在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联线的交点处。   经属:为督脉,为手足三阳、督脉之会,被击中脑晕倒地不省人事。   2、神庭   位置:头前部入发际五分处。   经属:为督脉、督脉与足太阳膀胱经之会穴。被击中后头晕、脑胀。   3、太阳穴   位置:在眉梢与外眼角之间向后约一寸凹处。   经属:奇穴,被点中后头昏、眼黑耳鸣。   4、耳门穴   位置:在耳屏上切迹前、张口呈现凹陷处。   经属:为手少阳三焦经。被点中后,耳鸣头晕倒地。   5、睛明穴   位置:在眼内眦角上方0.1寸处。   经属:为足太阳膀胱经。为手足太阳、足阳明、阳跷、阴跷五脉之会。被点中后头昏眼花倒地。   6、人中穴   位置:在人中沟偏上(沟下沿上量2/3处)   经属:属督脉,为手、足阳明,督脉之会。被点中后头晕眼昏。   7、哑门穴   位置:在顶部后正中线上,第一与第二颈椎棘突之间的凹陷处,(后发际凹陷处)   经属:为督脉、系督脉与阳维脉之会穴,被点中后,冲击延髓中枢,失哑、头晕、倒地不省人事。   8、风池穴   位置:在枕骨粗隆直下凹陷处与乳突之间,在当斜方肌和胸锁乳突之间取穴。   经属:足少阳胆经系手足少阳阴维之会。被击中后,冲击延髓中枢,晕迷不醒。   9、人迎穴   位置:喉结旁开1.5寸   经属:足阳明胃经,被点中后气滞血淤、头晕。   二、胸腹部要害穴(共14个)   1、膻中穴   位置:在体前正中线,两乳头中间。   经属:任脉,是足太阴、少阴,手太阳、少阳;任脉之会。气会膻中心包募穴。被击中后,内气漫散,心慌意乱,神志不清。   2、鸠尾穴   位置:位于脐上七寸,剑突下半寸。   经属:任脉,系任脉之络穴。击中后,冲击腹壁动、静脉、及肝、胆,震动心脏,血滞而亡。   3、巨阙穴   位置:在体前正中线,脐上六寸处。   经属:任脉、系心之募穴。击中后,冲击肝、胆、震动心脏而亡。   4、神阙穴   位置:位于脐窝正中。   经属:任脉。击中后,冲击肋间神经,震动肠管,膀胱,伤气,身体失灵。   5、气海穴   位置:位于体前正中线,脐下1寸半。   经属:任脉。击中后,冲击腹壁,动静脉和肋间,破气血淤,身体失灵。   6、关元穴   位置:位于脐下三寸处。   经属:任脉、系三阴、任脉之会,小肠之募穴。击中后,冲击腹壁下动、静脉及肋间神经震动肠管,气滞血淤。   7、中极穴   位置:体前正中线,脐下4寸。   经属:任脉、系足三阴、任脉之会,膀胱之募穴。击中后,冲击腹壁动、静脉和神经震动乙结肠,伤气机。   8、曲骨穴   位置:腹下部耻骨联合上缘上方凹陷处。   经属:任脉,系足厥阴肝经与任脉之余。击中后,伤周天气机,气滞血淤。   9、鹰窗穴   位置:在胸骨中线第三肋间玉堂穴旁开四寸。   经属:足阳明胃经。击中后,冲击肋间神经和胸前神经及动、静脉,震动心脏停止供血、休克。   10、乳中穴   位置:在乳头中央。   经属:足阳明胃经。击中后,冲击肋间神经和动脉充血破气。   11、乳根穴   位置:在乳头中央直下一肋间处。   经属:足阳明胃经,左侧内为心脏。击中后,冲击心脏,休克易亡。   12、期门穴   位置:位于乳下两肋间当第六肋间。   经属:属肝经,肝之募穴。足太阴,厥阴,阴维之会。击中后,冲击肝、脾,震动膈?⑵?脱?佟?  13、章门穴   位置:在腋中线,第一浮肋前端,屈肘合腋时正当肘尖尽处。   经属:足厥阴肝经,系足太阴、厥阴,阴维之会,肝之募穴。击中后,冲击肝脏或脾脏,破坏膈肌膜,阻血伤气。   14、商曲穴   位置:位于腹中部当任脉、下脘穴的外侧五分处。   经属:足少阴肾经,系足少阴与冲脉之会。击中后,冲击肋神经和腹壁动脉、震动肠管,伤气滞血。   三、背腰骶部的要害穴位(共8个)   1、肺俞穴   位置:第三胸椎棘突旁开1.5寸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击中后,冲击第三胁动、静脉和神经,震动心肺、破气机。   2、厥阴俞穴   位置:在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经属:属足太阳膀胱经。击中后,冲击心、肺,破气机、易死亡。   3、心俞穴   位置:位于第五胸椎棘突、旁开1.5寸。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击中后,冲击心脏,破血伤气。   4、肾俞穴   位置:在第二腰椎棘突旁开1.5寸处。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击中后,冲击肾脏,伤气机,易截瘫。   5、命门穴   位置:在第二腰椎与第三腰椎棘突之间。   经属:督脉。击中后,冲击脊椎破气机,易截瘫。   6、志室穴   位置:在第二腰椎棘突旁开三寸处(命门旁开三寸)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击中后,冲击腰动、静脉和神经,震动肾脏,伤内气。   7、气海俞穴   位置:在第三腰椎棘、旁开1.5寸处。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击中后,冲击肾脏,阻血破气。   8、尾闾穴   位置:位于尾骨端与肛门之间   经属:督脉、督脉之络穴,别走任脉。击中后,阻碍周天气机,丹田气机不升。   四、上、下肢要害穴位(共5个)   1、肩井穴   位置:在大椎穴与肩峰连线三中点,肩部最高处。   经属:足少阳胆经,系手少阳、足少阳、足阳明与阳维脉之会。击中后,半身麻木。   2、太渊穴   位置:仰掌、腕横纹之挠侧凹陷处。   经属:手太阴肺经。肺之原穴,百脉之会。击中后,阴止百脉,内伤气机。   3、足三里穴   位置:外膝眼下三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   经属:足阳明胃经,足阳明之脉所入为合。击中后,下肢麻木、不灵。   4、三阴交穴   位置:在内踝尖直上三寸,胫骨后缘。   经属:足太阳脾经,系足太阴、厥阴、少阴之会。击中后,下肢麻木,失灵,伤丹田气。   5、涌泉穴   位置:在足掌心前三分之处,当屈足趾时出现凹陷处。   经属:足少阴肾经。击中后,伤丹田气,气机不能上升,破轻功。   总之,以上36个要害穴,实际致死案列并未有搜集。其实这些穴位都是按摩师平时按摩经常按摩到的,且辅助治疗效果很好。合格的按摩师按摩这些穴位完全正常没有恐慌的必要。  人体主要有十二经络和奇经八脉。   人体的两个长寿穴:  我们每个人都有两个“长寿穴”:一个是“涌泉穴”,另一个是“足三里穴”。   涌泉穴是肾经的一个重要穴位,经常按摩此穴,有增精益髓、补肾壮阳、强盘壮骨之功效。肾是主管生长发育和生殖的重要脏器,肾精充足就能发育正常,耳聪目明,头脑清醒,思维敏捷,头发乌亮,性功能强盛。反之,若肾肾虚精少,则记忆减退,腰膝酸软,行走艰难,性能力低下,未老先衰。涌泉穴位于足底,在足掌的前三分之一处,屈趾时凹陷处便是。每晚睡前盘腿而坐,用双手按摩或屈指点压双侧涌泉穴,以该穴位达到酸胀感觉为度,每次50至100下。   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10厘米,用自己的掌心盖住自己的膝盖骨,五指朝下,中指尽处便是此穴。足三里穴是胃经的要穴。胃是人体的一个“给养仓库”,胃部的食物只有及时地消化、分解、吸收,人体的其他器脏才可以得到充足的养分,才能身体健康、精力充沛。所以,胃部消化情况的好坏,对我们来说极为重要。而足三里则能担此重任。每晚以指关节按压足三里,不但能补脾健胃,促使饮食尽快消化吸收,增强人体免疫功能,扶正祛邪,而且还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使人精神焕发,青春常驻。 [编辑本段]致晕11穴部位  1.脑户穴:位于百会穴后四寸五分。  2.囟门穴(又名囟会):位于百会穴前三寸正中。  3.上星穴(又名神堂):入发际上一寸陷中。  4.前顶穴:百会穴前一寸五分。  5.后顶穴(又名顶门穴):位于百会穴后一寸五分。  6.风府穴(又名天星):项后枕骨下两筋中间。  7.头维穴:位于额角,入发际角尖处。  8.耳后穴:位于耳后静脉中。  9.哑门穴:位于风府穴下一寸正中。  10.通天穴:位于前顶穴后五分,再外开一寸处。  11.玉枕穴:位于脑户穴旁一寸三分。 [编辑本段]103穴部位  1.心井穴(又名鸠尾):胸剑突骨下缘。  2.对门穴(又名不容):巨阙穴旁开六寸。  3.扇门穴:即男者左对门穴,女者右对门穴。  4.京门穴(又名气俞):第十二肋游离间处。  5.五定穴(又名天枢):平脐中旁开一点五寸。  6.伯劳穴(又名陶道):第一胸椎棘突下。  7.肺使穴(又名肺俞):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一寸五分。  8.胆中穴:平第四肋间隙,两乳头之间正中。  9.对心穴(又名至阳):第七胸椎棘突下。  10.风门穴:第二胸椎棘突下。  11.环跳穴:股骨大转子后上方,当大转子与胝骨裂孔连线的内三分之二处。  12.盖膝穴:即膝盖骨。  13.膝眼穴:膑骨尖两旁凹陷处。  14.竹柳穴(又名交信穴):胫骨内侧缘内侧。  15.脚住穴:脚面上的高骨如豆者是也。  16.开腔穴:即两耳。  17.乔空穴:即两耳后根部。  18.左耳尖穴:即左耳尖峰。  19.右耳尖穴:即右耳尖峰。  20.眼角穴:即眼梢。  21.大中穴:即鼻中。  22.人中穴:即鼻沟正中。  23.驾梁穴:即鼻梁。  24.咽空穴:即两个鼻孔。  25.牙关穴:即唇口。  26.咽喉穴:即喉管。  27.将台穴:即咽喉左右。  28.舌咽穴:舌上咽腔。  29.童骨穴:位于风膊下处。  30.精灵穴:即两手虎口。  31.曲池穴:屈肘时肘桡侧横纹尽头处。  32.中脘穴:脐上四寸。  33.六宫穴(又名脐中.神阙):即肚脐。  34.气关穴(又名气门):左乳下二横指处。  35.血瘦穴(又名血关):右乳下二横指处。  36.挂膀穴:血瘦穴下一分处。  37.肚角穴:位于小腹盆弦之外。  38.命宫穴:位于血关穴之下,气海穴之右。  39.背心穴:即背部的中心点。  40.腰眼穴: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三寸八分。  41.粪门穴:即肛门口。  42.冲阳穴:足背的最高点,动脉旁。  43.血囊穴:右侧十二肋骨下缘。  44.气囊穴:即小腹左边。  45.净瓶穴:即脐左肚角血腕下。  46.脊中穴:即第十一胸椎棘突下。脊骨的中点。  47.山根穴:即鼻梁之上。  48.对口穴:项后的风府与哑门之间。  49.气隔穴:脐下三分稍偏左。  50.血海门穴:右侧十二肋下三横指。  51.膈门穴:左侧十二肋骨下缘。  52.气舍穴:锁骨内侧端上缘。  53.开气穴:即气舍穴偏右。  54.转喉穴:即气舍穴偏左。  55.血仓期门穴:右侧锁骨下八分处。  56.气血囊合穴:左傍肋骨下。  57.督脉穴:枕骨正中。  58.正额穴:头额前正中。  59.后海底穴:肾俞穴下一寸八分。  60.攒竹穴:眉内端陷中。  61.正气穴:左侧乳上一寸三分。  62.上血海乳穴:右侧乳上一寸三分。  63.气血二海穴:左右乳下一寸三分。  64.下血海穴:右乳上一寸四分。  65.藿肺穴:中脘与建里之中点向下一寸三分。  66.翻肚穴:藿肺穴向左一寸三分处。  67.泰山穴:离梭子骨四寸处。  68.天突穴:胸骨柄的上缘凹陷中。  69.劳宫穴:第二.三掌骨之间。  70.神门穴:尺侧腕关节横纹头。  71.手三里穴:曲池穴下二寸。  72.颊车穴:下颔骨前咬肌中。  73.支正穴:尺侧腕上五寸。  74.下关穴:颧弓下与下颔关节切迹间凹陷处。  75.足三里穴:犊鼻穴下三寸,胫骨粗隆外侧陷中。  76.犊鼻穴:屈膝,膑韧带外侧陷中。  77.肩井穴:肩头高处,当大椎与肩峰之间。  78.日月穴:第九肋端下缘。  79.风市穴:大腿外侧膝上七寸。  80.阳陵泉穴:腓骨小头前下方。  81.委中穴(又名血郄):膝腘窝中动脉外。  82.承山穴:委中与跟腱之间。  83.昆仑穴:外踝与跟腱连线的中点。  84.血海穴:屈膝,膑骨内上缘上二寸。  85.大陵穴(又名腕心穴):掌后骨下,两筋间陷中。  86.尾宫上穴:即尾宫上一分许。  87.鹤顶穴:位于膝盖骨上缘上一寸正中。  88.外踝尖穴:即足外踝最高点。  89.内踝尖穴:即足内踝最高点。  90.膀胱穴:即膀胱。  91.泪孔穴:(又名睛明):目内眦头外一分。  92.所闻穴(又名听宫):即耳珠,大如赤小豆。  93.中府:第一肋间隙外侧近噱突处。  94.绝骨穴(又名悬钟):外踝上三寸。  95.膈俞: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一寸五分。  96.大杼: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一寸五分。  97.太渊:腕关节横纹上,桡动脉外侧。  98.然谷穴:舟骨粗隆下方凹陷处。  99.曲骨穴:脐下五寸处。  100.大都穴:足拇趾内侧本节后。  101.魄户穴: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三寸。  102.天窗穴:颈侧.胸销乳突肌后缘。  103.箕门穴:大腿内侧,血海穴上六寸。 [编辑本段]致命36穴部位  1.眉心穴(又名印堂):位于两眉之间。  2.头额前穴:位于眉心上一寸正中。  3.太阳穴:眉外一寸陷中,即眉梢与眼外眦之间后的一寸陷凹中。  4.枕骨穴(又名脑户):位于枕骨粗隆上方。  5.厥阴穴(又名头窍阴):位于脑后两边,乳突后当浮白与完骨之间。  6.华盖穴:胸骨柄与胸骨体联合的中点,即天突穴下二寸。  7.黑虎掏心穴(又名建里):位于脐上三寸正中。  8.巨阙穴:脐上六寸,即鸠尾穴下一寸。  9.气海穴(又名丹田穴):脐下一寸五分。  10.关元穴:脐下三寸。  11.水分穴:位于脐上一寸。  12.中极穴:脐下四寸。  13.左膺窗穴:左乳上一寸六分。  14.右膺窗穴:右乳上一寸六分。  15.左乳根穴:左乳直下,相当于第五肋间。  16.右乳根穴:右乳直下,相当于第五肋间。  17.左期门穴:左乳下二肋,相当于七.八肋间。  18.右期门穴:右乳下二肋,相当于七.八肋间。  19.左幽门穴:巨阙穴左开五分。  20.右幽门穴:巨阙穴右开五分。  21.左商曲穴(又名左肓俞):脐中左旁五分。  22.右商曲穴(又名右肓俞):脐中右旁五分。  23.左章门穴:左腋中线第十一肋端下际。  24.右章门穴:右腋中线第十一肋端下际。  25.左腹结穴(又名左七劳):脐左侧四寸,再向下一寸三分  26.右腹结穴(又名右七劳):脐右侧四寸,再向下一寸三分。  27.左肾俞穴:第二腰椎棘突下左侧一寸五分。  28.右肾俞穴:第二腰椎棘突下右侧一寸五分  29.命门穴:第二腰椎棘突下正中。  30.左志室穴(又名志堂穴):位于命门穴左旁三寸。  31.气海俞穴:第三腰椎棘突下旁开一寸五分。  32.鹤口穴(又名尾宫穴):位于尾骨宫下两腿骨尽处。  33.海底穴(又名会阴穴):前阴与肛门之间。  34.涌泉穴:位于第二.三趾跖关节后方,蜷足时所现的凹陷处。  35.右志室穴:位于命门穴右旁三寸。  36.藏血穴:位于脑后右玉枕穴下五分。   穴道位于“经络”——能量的通路上。而人体中,五脏六腑“正经”的经络有12条(实际上,左右对称共有24条)。另外,身体正面中央有“任脉”,身体背面中央有“督脉”,各有一条特殊经络,纵贯全身。这14条经络上所排列着的人体穴道,称为“正穴”,全部共有365处。  仅仅如此,便是个相当可观的数目了,更何况其他的地方也有穴道。经络以外的人体穴道,称为“正穴”,后来又陆续发现了“新穴”,这些穴道若全包括,人体穴道的总数远超过1000个。  大致穴位列表:  头部穴位(正面):头维穴、发际穴、阳白穴、印堂穴、攒竹穴、晴明穴、承泣穴、四白穴、迎香穴、水沟穴、瞳子髎穴。  头部穴位(背面):百会穴、后顶穴、风府穴、哑门穴、完骨穴、风池穴、天柱穴。  头部穴位(侧面):太阳穴、下关穴、客主穴、耳门穴、听宫穴、翳风穴、颊车穴、大迎穴、人迎穴。  腹部胸部穴位:天突穴、膻中穴、鸠尾穴、巨阙穴、中脘穴、水分穴、气海穴、关元穴、中极穴、气舍穴、俞府穴、或中穴、期门穴、日月穴、天枢穴、气穴、大巨穴、大赫穴。  人体背部穴位:大椎穴、陶道穴、身柱穴、神道穴、至阳穴、脊中穴、治喘穴、肩井穴、曲垣穴、天宗穴、命门穴、腰俞穴、腰阳关穴、上仙点穴、六华灸穴、风门穴、肺俞穴、心俞穴、膈俞穴、肝俞穴、膏肓穴、志室穴、肩外俞穴、厥阴俞穴、三焦俞穴、大肠俞穴、关元俞穴、小肠俞穴、膀胱俞穴。  人体上肢穴位:内关穴、外关穴、曲池穴、尺泽穴、治痒穴、孔最穴、列缺穴、阳池穴、神门穴、合谷穴、中渚穴、少冲穴、落枕穴、指间穴、太渊穴、口内穴、胃肠穴、手三里穴。  人体下肢穴位:膝眼穴、梁丘穴、复溜穴、阴谷穴、血海穴、承山穴、解溪穴、委中穴、足三里穴、阳陵泉穴、阴陵泉穴、三阴交穴、百里穴。  人体足部穴位:涌泉穴、大敦穴、太冲穴、太白穴、太溪穴、申脉穴、丘墟穴、昆仑穴、足临穴、行间穴、里内庭穴、下痢穴、高血压点穴、第二厉兑穴、第三厉兑穴、阿基里斯腱穴。  人体穴位与暗杀相关:  穴位是指神经末稍密集或神经干线经过的地方。穴位的学名是腧穴,别名包括:“气穴”、“气府”、“节”、“会”、“骨空”、“脉气所发”、“砭灸处”、“穴位”。  人体周身约有52个单穴,300个双穴、50个经外奇穴,共720个穴位。有108个要害穴,其中有72个穴一般点击不至于致命,其余36个穴是致命穴,俗称‘死穴‘。  死穴又分软麻、昏眩、轻和重四穴,各种皆有九个穴。合起来为36个致命穴。生死搏斗中,做为‘杀手’使用。 萊垍頭條

颈椎歌诀全解

读书时首先身板要坐直,同时注意以下事项:眼睛距离书本得有一尺远,身体距离课桌得有一拳近,握笔的手指距离笔尖得有一寸长。这样就能保护好自己的眼睛,保护好自己的颈椎和腰椎。好好学习坐姿真的很重要,希望大家从小养成好习惯。

关注我们

微信

网站也是有底线的

植物提取物百科 全球最大的植物提取物中文网 stephenture@qq.com

Copyright © 2020-2024 zwwiki.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