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的。
称稷一年生草本植物,像黍,为我国北方杂粮之一,也有人说是高粱。古代以稷为百谷之长,因此帝王奉祀稷为谷神,与土神"社"合称"社稷"。我国东北部地区,以先煮后蒸为主要烹饪方法,俗称"捞饭"。富含锌、硒等微量元素,具有色泽金黄、味道醇香的特点,有强身补虚、延年益寿之功效。
稷子米饭是达斡尔人最喜欢吃的传统饭,那黄澄澄的大粒儿,就像一颗颗金珠子。稷子米叫"敖斯莫",将糜子(芒格勒莫)砰熟晾干后碾制而成。做热气蒸腾的稷子米干饭时,通常爱糁芸豆;吃时不泡鲜、酸牛奶,就泡鲤鱼汤;有时也直接做牛奶稷子米粥吃,叫"苏提切"。
储存谷子以前每年三伏天晒一次可以,现在农户基本不存很多粮,他们把一年的口粮留下,其余都买给供粮商,而供粮商的粮库超大,装下的粮食都是上百吨,他们的储存方法是用化学干燥剂来保存。不然的话那么多的粮食是无法进行出晒的呀。
一、白芷在卤味中的用法:白芷在卤料中多用白芷的根部。一般会切成片状或条状,呈白色,微香、微苦味。在卤菜中用于去异味、增香味。去腥味。其效果也特别强,多用于腥味比较重的肉类,如:鸭肉、鹅肉、兔肉制品,腥味过重的也可以增加用量,条状的比切片的香味浓些,去腥效果也好。(滋补卤料配方:淡二汤20000克,海马1对,海龙100克,白芷15克, 川穹3克,枸杞子50克,红枣150克,淮山药25克,山坑螺2500克,大地鱼1500克,白胡椒20克,鲜 沙姜500克,粗盐500克,鸡油100克。)
二、白芷在酱、烧、扒、焖、烩、蒸、炸、烤、腌等多种烹调方法:白芷在这些烹调方法中都起到了增香的作用。因白芷是 十三香的重要组成香料,在这些烹饪方法中都会用到,其味芳香、微苦,起到去异味,增香味,调节口味,增进食欲的作用。(十三香配方:花椒粉5份,干姜4份,肉桂3份,良姜2份,八角1份, 小茴香1份,山奈1份,豆蔻1份,陈皮1份,白芷0.5份,木香0.2份,丁香0.1份,甘草0.1份)
三、白芷也多用来制作 火锅底料: 白芷做火锅底料时起到,提味、保鲜、防止腐化的功效。(火锅底料的配制方法:紫草3克, 八角6克 ,桂皮6克, 陈皮5克 ,香叶1.8克, 草果1个 ,丁香2克, 山奈2.4克 ,砂仁3克 ,白芷3克, 川芎2.2克, 良姜3克, 草寇3.5克,小茴香2.6克, 肉蔻1粒, 白豆蔻2.2克 。)
四、白芷在 四川泡菜中的作用: 白芷,不焦,不干,不燥。在泡菜的时候,在坛子里放上几根刚出土的,新鲜的,未经过硫磺熏蒸过的白芷,可防止坛水腐化,不“生花”,泡出来的泡菜脆嫩可口,吃了可解暑,下饭。
五、北方人用白芷多用其增香,提鲜,去腥,防腐等功效。而南方人更喜欢用它来煲煮一些养生汤来喝,如:白芷川芎鱼头汤, 川芎白芷瘦肉汤 ,党参白芷鸡汤等无一不是养颜补身的佳品。
答:治疗主要有以下几点:1、把毛发剪掉,因为毛发会有虱卵,剪掉后虱卵就没有了,这虱仅仅的是扒在毛发上,一般看不见它还在不在,剪掉毛发后最好是烧掉,因为它会爬;2、用中药方法,取百部50g熬水,也是熬水后用小毛巾湿敷,一天晚上敷1次,一次20分钟,敷完了不用再清水洗,然后每天敷,一般敷7-10天就可以了,因为把毛发去掉了;3、把接触过的内裤、被褥用开水烫,身上那些就用中药百部湿敷就行了,要是没有百部可以抹硫磺软膏,但是硫磺软膏容易过敏,要注意过敏的情况。
1、立春:斗柄指向法:斗指寅;定气法:太阳黄经为315度。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于公历2月3-5日交节。
2、雨水:斗指壬;太阳黄经为330°。降雨开始,雨量渐增。公历2月18-20日交节。
3、惊蛰:斗指丁;太阳黄经为345°。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公历3月05-07日交节。
4、春分:斗指壬;太阳黄经为0°。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公历3月20-22日交节。5、清明:斗柄指向法:斗指乙;平气法:冬至后105天;定气法:太阳黄经为15°。清明时节,万物“吐故纳新”,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公历4月04-06日交节。
6、谷雨:斗指癸;太阳黄经为30°。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公历4月19-21日交节。
7、立夏:斗指东南;太阳黄经为45°。夏季的开始。公历5月05-07日交节。
8、小满:斗指甲;太阳黄经为60°。小满反映了降雨多、雨量大的气候特征,小满江河满。公历5月20-27日交节。
9、芒种:斗指己;太阳黄经为75°。“芒种”是“忙种”的谐音,表明一切作物都在“忙种”了。公历6月05-07日交节。
10、夏至:斗指午;太阳黄经为90°。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便是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公历6月21-22日交节。
11、小暑:斗指辛;太阳黄经为105°。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公历7月06-08日交节。
12、大暑:斗指丙;太阳黄经为120°。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公历7月22-24日交节。
13、立秋:斗指西南;太阳黄经为135°。秋季的开始。公历8月07-09日交节。
14、处暑:斗指戊;太阳黄经为150°。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公历8月22-24日交节。
15、白露:斗指癸;太阳黄经为165°。天气转凉,露凝而白。公历9月07-09日交节。
16、秋分:斗指已;太阳黄经为180°。昼夜平分。公历9月22-24日交节。
17、寒露:斗指甲;太阳黄经为195°。露水以寒,将要结冰。公历10月08-09日交节。
18、霜降:斗指戌;太阳黄经为210°。天气渐冷,开始有霜。公历10月23-24日交节。
19、立冬:斗指西北;太阳黄经为225°。冬季的开始。公历11月7-8日交节。
20、小雪:斗指己;太阳黄经为240°。意味开始下雪。公历11月22-23日交节。
21、大雪:斗指癸;太阳黄经为255°。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公历12月6-8日交节。
22、冬至:斗指子;太阳黄经为270°。寒冷的冬天来临。公历12月21-23日交节。
23、小寒:斗指子;太阳黄经为285°。气候开始寒冷。公历1月5-7日交节。
24、大寒:斗指丑;太阳黄经为300°。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公历1月20-21日交节。
葵花种子大元的人子大好扒百八谷皮溥比较好炒个头小所以这两种一癸花种子各有各的好处
辛硫磷可以防治植株上的害虫(尺获、刺蛾等),但更多地是防治地下4大害虫(金针虫、蝼蛄、地老虎、蛴螬)。辛硫磷喷洒植株上有光分解作用。由于光分解很快失效。而不见光的地下,有效期可持续两个月。由于光分解很快失效,这也是有机磷类农药,甲胺磷、1605等均已禁用而辛硫磷还能允许使用的原因。
"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农耕生产与大自然的节律息息相关,它是上古先民顺应农时,通过观察天体运行,认知一岁(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每个节气都表示着气候、物候、时候,这"三候"的不同变化。在历史发展中廿四节气被列入农历,成为农历的一个重要部分。
廿四节气分别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节气中的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分别为干支历寅月、卯月、辰月、巳月、午月、未月、申月、酉月、戌月、亥月、子月、丑月的起始。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表达了人与自然宇宙之间独特的时间观念,蕴含着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二十四节气"不仅在农业生产方面起着指导作用,同时还影响着古人的衣食住行,甚至是文化观念。
中文名称
二十四节气表
用途
认知时节规律,指导农事
反映
时候、物候、气候等三候变化
发展演变
列入农历中,成为农历重要部分
节气涵义
立春
立春,又名立春节、正月节、岁节、岁旦等。立,是"开始"之意;春,代表着温暖、生长。上古"斗柄指向法",以北斗星斗柄指向寅位时为立春。现行的"定气法"划分节气,以太阳到达黄经315°时为立春。干支纪元,以立春为岁首,立春意味着新的一个轮回已开启,乃万物起始、一切更生之义也。立春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与立夏、立秋、立冬一样,反映着一年四季的更替。立春,意味着万物闭藏的冬季已过去,开始进入风和日暖、万物生长的春季。在立春的三候中,东风是八凤之一,即四时(春、夏、秋、冬)八节(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之风。"
雨水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之第2个节气。斗指壬;太阳到达黄经330°;每年公历2月18-20日交节。雨水和谷雨、小满、小雪、大雪等节气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雨水节气标示着降雨开始、雨量渐增,俗话说"春雨贵如油",适宜的降水对农作物的生长很重要。进入雨水节气,我国北方阴寒未尽,一些地方仍下雪,尚未入春,仍是很冷;南方大多数地方则是春意盎然,一幅早春的景象。
雨水节气时段一般从公历2月18日至20日开始,到3月4日或5日结束。雨水节气,太阳的直射点也由南半球逐渐向赤道靠近了,这时的北半球,日照时数和强度都在增加,气温回升较快,来自海洋的暖湿空气开始活跃,并渐渐向北挺进,降雨逐渐增多,但降雨量级多以小雨或毛毛细雨为主。
惊蛰
惊蛰,斗指丁,太阳到达黄经345°,于公历3月5-6日交节。惊蛰,为干支历卯月的起始;卯,仲春之月,卦在震位,万物出乎震,乃生发之象。时至惊蛰,阳气上升、气温回暖、春雷乍动、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在二十四节气之中,惊蛰反映的是自然生物受节律变化影响而出现萌发生长的现象,它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自然节令的反映。农耕生产与大自然的节律息息相关,惊蛰节气在农耕上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很重视惊蛰这个节气,把它视为春耕开始的节令。
所谓"春雷惊百虫",是指惊蛰时节,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越冬的蛰虫。一岁十二个月建,每个月建对应一卦,卯月(含惊蛰和春分两个节气)对应的是雷天大壮一卦;大壮卦的卦象就是天上开始打雷了,雷在天上响,非常形象。"卯",冒也,万物冒地而出,代表着生机;所以卯月(二月)也是能量迸发的月份,一年春耕由此开始了。惊蛰节气的标志性特征是春雷乍动、万物生机盎然。从我国各地自然物候、气候进程看,"惊蛰始雷"仅与我国南方部分地区的自然节律相吻合。
春分
春分,是春季第四个节气。斗指壬,太阳黄经达0°,于每年公历3月20日或3月21日交节。春分时,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此后太阳直射点继续北移,故春分也称"升分"。古时又称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春分是个比较重要的节气,它在天文学上有重要意义:南北半球昼夜平分。在气候上,也有比较明显的特征。自这天以后,太阳直射位置继续由赤道向北半球推移,北半球各地昼渐长夜渐短,南半球各地夜渐长昼渐短。
春分时节,我国除青藏高原、东北、西北和华北北部地区外均进入了明媚的春天。这时节,气候温和,雨水充沛,阳光明媚,我国大部分地区的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春分的意义,一是指一天时间白天黑夜平分,各为12小时;二是春分正当春季(立春至立夏)三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
清明
清明,斗指乙,太阳黄经为15°,于公历4月04-06日交节。古代历书所说的"清明风"是来自东南方,东南方即《周易》所说的巽方。《周易》又有万物"齐乎巽"之语,"齐"即"洁齐"之意,三月一到,气清景明,万物皆显,这就是"清明"得名之由。按《国语》曰,时有八风,历独指清明风,为三月节。此风属巽故也。万物齐乎巽,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
"清明"的含义是气候暖和,草木萌动,杏桃开花,处处给人以清新明朗、欣欣向荣的感觉。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这一时节,生气旺盛、阴气衰退,万物"吐故纳新",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游与行清墓祭的好时节。
谷雨
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斗指辰;太阳黄经为30°;于每年公历4月19日-21日交节。谷雨是"雨生百谷"的意思,此时降水明显增加,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种,最需要雨水的滋润,正所谓"春雨贵如油"。降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谷雨与雨水、小满、小雪、大雪等节气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谷雨时节,在我国南方地区,往往开始明显多雨,而特别是华南,一旦冷空气与暖湿空气交汇,往往形成较长时间的降雨天气。
"秦岭-淮河"是中国南北方的地理气候分界线。秦岭是关系中国南北气候的山,它是我国重要生态屏障,发挥着调节气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维护生物多样性等诸多功能。冬天,秦岭够阻挡寒潮南下进入南方地区;夏天,阻挡湿润海风进入北方地区。秦岭、淮河流域是南方春雨和北方春旱区之间的过渡地区,从秦岭、淮河附近向北,春雨急剧减少。
立夏
立夏,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夏交节时间为每年公历5月05-07日,此时北斗星的斗柄指向东南方,太阳黄经达45°。《历书》:"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立夏,是标示万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立夏后,日照增加,逐渐升温,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
立夏表示告别春天,是夏天的开始。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时至立夏,万物繁茂。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南北跨度大,各地自然节律不一。立夏时节,我国只有福州到南岭一线以南地区是真正的"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的夏季;而东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区这时则刚刚进入春季。若按中国现代气候学(候平均气温)的划分标准,日平均气温稳定升达22℃以上为夏季开始。
小满
小满,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小满,斗指甲,太阳达黄经60°,于每年公历5月20-22日交节。小满节气意味着进入了大幅降水的雨季,雨水开始增多,往往会出现持续大范围的强降水。小满和雨水、谷雨、小雪、大雪等一样,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节气。小满反映了降雨量大的气候特征:"小满江河满"(南方)。另有解释是指北方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北方)。
小满节气期间,我国南方地区一般会降雨多、雨量大。由于南方暖湿气流活跃,与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在黄赤交角处的华南一带交汇,这时华南地区往往会出现持续大范围的强降水,造成暴雨或特大暴雨,正如民谚云"小满,江河易满"。江南地区往往也是江河湖满,如果这个阶段雨水偏少,可能是太平洋的副热带高压势力较弱,位置偏南,意味着到了黄梅时节。在北方,小满节气期间降雨很少或无雨,这期间气温上升很快,与南方的温差进一步缩小。
芒种
芒种,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是干支历午月的起始。芒种于每年公历6月5-7日交节,此时斗指巳(正南偏东),太阳黄经达75°。芒种时节气温显著升高,雨量充沛,是适宜晚稻等谷类作物耕播的节令,它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这个时节,我国华南东南季风雨带稳定,是一年中降水量最多的时节;江南地区进入梅雨时节;西南地区也开始进入了一年中的多雨时节。北方地区也即将进入雨季。
历书记载:"斗指巳为芒种,此时可种有芒之谷,过此即失效,故名芒种也。"意思是讲,芒种节气是最适合播种有芒的谷类作物。芒种也是种植农作物时机的分界点,由于天气炎热,已经进入典型的夏季,农事种作都以这一时节为界,过了这一节气,农作物的成活率就越来越低。
芒种节气作为种植农作物时机的分界点,是一个播种忙碌的节气,民间也称其为"忙种"。因过了这一节气,农作物的成活率就越来越低了。农谚"芒种忙,忙着种"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这个时节,正是南方养稻与北方收麦之时;南方地区人们忙着插秧播种,北方地区人们则忙着收麦。
夏至
夏至,古时又称"夏节"、"夏至节"。古人说:"日长之至,日影短至,至者,极也,故曰夏至"。太阳运行至黄经90°时为夏至交节点,一般在公历6月21-22日交节。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对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来说,夏至日也是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一天。夏至这天虽然白昼最长,太阳角度最高,但并不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候。因为,接近地表的热量,这时还在继续积蓄,并没有达到最多的时候。夏至是太阳的转折点,这天过后它将走"回头路",阳光直射点开始从北回归线(北纬23°26')向南移动,北半球白昼将会逐日减短。
夏至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古时民间"四时八节"中的一个节日,自古就有在夏至拜神祭祖之俗。"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天地是生命的根本,祖先是人类的根本,祭祖是一种传承孝道的习俗。此外,民间还有夏至"消夏避伏"、"清补"等习俗。
小暑
小暑,是夏季第五节气,是干支历午月的结束以及未月的起始。斗指辛,太阳到达黄经105度,于每年公历7月6-8日交节。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小暑虽不是一年中最炎热的季节,但紧接着就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大暑,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我国多地自此进入雷暴最多的时节,常伴随着大风、暴雨。
小暑开始进入伏天,天气变化无常。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雷暴最多的时节。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的影响,高温潮湿多雨;季风气候的高温与多雨时期基本一致,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成长。小暑时节,天气炎热、雷暴频繁,雨量充沛,农作物都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
在古代,民间有小暑"食新"的习俗。即在小暑过后尝新米,人们将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后,做好饭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恳请保佑风调雨顺。并将新打的米磨成粉,制成各种美食,与邻居乡亲分享来吃,表达对丰收的祈愿。
大暑
大暑,是夏季最后一个节气。斗指丙;太阳黄经为120°;公历7月22-24日交节。"暑"是炎热的意思,大暑,指炎热之极。大暑相对小暑,更加炎热,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湿热交蒸"在此时到达顶点。大暑气候特征:高温酷热、雷暴频繁、台风。
季风气候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点,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的影响,我国多地高温潮湿多雨。这个时节阳光猛烈、高温潮湿多雨,虽不免有湿热难熬之苦,却十分有利于农作物成长,农作物在此期间成长最快。 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且全年降水量集中在夏季。
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段。自古以来,民间都有大暑三伏天饮凉茶(伏茶)的习俗;伏茶顾名思义,是三伏天饮的茶,这种中草药煮成的茶水有清凉祛暑的作用。此外,还有烧伏香、晒伏姜等习俗。
立秋
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为秋季的起点。北斗星斗柄指向西南,太阳到达黄经135°,于每年公历8月7-9日交节。秋季从立秋起至立冬结束,其起始与结束,是天体运行的结果。立秋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节点。进入秋季,意味着降水、湿度等,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下降或减少;在自然界,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萧索成熟。
立秋并不代表酷热天气就此结束,初秋期间天气仍然很热。所谓"热在三伏",又有"秋后一伏"之说,立秋后还有至少"一伏"的酷热天气。"三伏"有初伏、中伏和末伏之分,它的日期是由节气的日期和干支纪日的日期相配合来决定的。按照"三伏"的推算方法,"立秋"这天往往还处在中伏期间,也就是说,酷暑并没有过完,真正凉爽一般要到白露节气之后。酷热与凉爽的分水岭并不是在立秋节气。
秋季是暑热与凉寒交替的季节。《管子》曰:"秋者阴气始下,故万物收。"进入秋季后,由夏季的多雨湿热过渡向秋季少雨干燥气候。在自然界中,阴阳之气开始转变,阳气渐退、阴气渐生,万物随阳气下沉而逐渐萧落。秋季最明显的变化草木的叶子从繁茂的绿色到发黄,并开始落叶,庄稼则开始成熟。立秋是古时"四时八节"之一,民间有祭祀土地神,庆祝丰收的习俗。
处暑
处暑,是秋季第二个节气。斗指戊(西南方);太阳黄经为150°;于每年公历8月22-24日交节。处暑,即为"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处暑的到来,意味着酷热难熬的天气到了尾声,暑气渐渐消退,天气虽仍热,但已是呈下降趋势。
处暑节气处在短期回热天气(秋老虎)期内,"秋老虎"一般发生在公历8-9月之间,每年秋老虎的时间长短不一,总体来说持续半个月到二个月不等。处暑在日常生活中起到的意义,就是提醒人们暑气渐渐消退,天气由炎热向凉爽过渡,要注意预防"秋燥"。处暑的民俗活动很多,如吃鸭子、放河灯、开渔节、煎药茶、拜土地公等。
白露
白露,是秋季第三个节气,这个节气表示孟秋时节的结束和仲秋时节的开始,亦是一个反映自然界气温变化的重要节令。当太阳到达黄经165度时为白露,于公历9月7-9日交节。白露节气后,阴寒之气上升,初秋残留的暑气逐渐消散,昼夜热冷交替,寒生露凝。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金色白,以白形容秋露,故名"白露"。
寒生露凝,"白露"是反映自然界寒气增长的重要节气。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对"白露"的诠释--"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时至白露,基本结束了暑天的闷热,天气渐渐转凉。
秋分
秋分,是秋季第四个节气,时间一般为每年的公历9月22~24日。秋分这天太阳到达黄经180°(秋分点),几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不考虑大气对太阳光的折射与晨昏蒙影)。秋分过后,太阳直射点继续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各地开始昼短夜长,即一天之内白昼开始短于黑夜;南半球相反。故秋分也称降分。而在南北两极,秋分这一天,太阳整日都在地平线上。此后,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继续南移,北极附近开始为期6个月的极夜,范围逐渐扩大再缩小;南极附近开始为期6个月的极昼,范围逐渐扩大再缩小。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说,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
寒露
寒露,是秋季的第五个节气。斗指戊;太阳到达黄经195°;在每年公历10月7日-9日交节。寒露是一个反映气候变化特征的节气,寒露节气后,昼渐短,夜渐长,日照减少,热气慢慢退去,寒气渐生,昼夜的温差较大,晨晚略感丝丝寒意。从气候特点上看,寒露时节,南方秋意渐浓,气爽风凉,少雨干燥;北方广大地区已从深秋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
霜降
霜降,是秋季最后一个节气。斗指戌;太阳黄经为210°;每年公历10月23-24日交节。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霜降节气特点是早晚天气较冷、中午则比较热,昼夜温差大。由于"霜"是天冷、昼夜温差变化大的表现,故以"霜降"命名这个表示"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的时节。霜降节气,万物毕成,毕入于戌,阳下入地,阴气始凝。霜降不是表示"降霜",而是表示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霜降节气后,深秋景象明显,冷空气南下越来越频繁。
就全国平均而言,霜降,是一年之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时节。"霜降"节气反映的是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变化大、秋燥明显的气候特征。天气渐寒始于霜降。霜降并不是表示进入这个节气就会"降霜",其实"霜"也不是从天上降下来的,"霜"是地面的水气由于温差变化遇到寒冷空气凝结成,"霜降"节气与"降霜"无关,两者不是同一概念。
立冬
立冬,斗柄指向西北,太阳黄经达225°,于公历11月7-8日之间交节。立冬是季节类节气,表示自此进入了冬季。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意味着生气开始闭蓄,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其气候也由秋季少雨干燥向阴雨寒冻的冬季气候转变。
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冬天季节,阳退阴生,生气闭蓄,万物开始收藏。传统是以"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秋季少雨干燥气候渐过去,开始向阴雨寒冻的冬季气候过渡。立冬后日照时间将继续缩短,正午太阳高度继续降低,由于地表贮存的热量还有一定的能量,所以一般初冬(孟冬)时期气温虽逐渐下降,但还不是很冷;随着时间推移,强冷空气南下频繁,并越过南岭,天气越来越冷。在北方地区,立冬前就已很寒冷了。
小雪
小雪,是冬季第二个节气。时间在每年公历11月22或23日,即太阳到达黄经240°时。"小雪"是反映气候特征的节气。节气的小雪与天气的小雪无必然联系,小雪节气中说的"小雪"与日常天气预报所说的"小雪"意义不同,小雪节气是一个气候概念,它代表的是小雪节气期间的气候特征;而天气预报中的小雪是指降雪强度较小的雪。小雪节气是寒潮和强冷空气活动频数较高的节气。进入该节气,中国广大地区西北风开始成为常客,气温下降。
大雪
大雪,是冬季的第三个节气。大雪,斗指癸,太阳到达黄经255度,交节时间为每年公历12月6-8日。大雪和小雪、雨水、谷雨、小满等节气一样,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节气。节气大雪的到来,意味着天气会越来越冷,降水量渐渐增多。大雪节气最常见的就是降温、下雨或下雪。大雪节气是一个气候概念,它代表的是大雪节气期间的气候特征,即气温与降水量。节气的大雪与天气预报中的大雪意义不同。实际上,大雪节气的雪却往往不如小雪节气来得大,全年下雪量最大的节气也不是在小雪、大雪节气。比如,黄河中下游及其附近地区全年下雪最大的节气,既不是"小雪、大雪",更不是"小寒、大寒",而是在春季"雨水"节气。
冬至
冬至,又称日短至、冬节、亚岁、拜冬等,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冬至是四时八节之一,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所以古人称冬至为"亚岁"或"小年"。冬至习俗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在中国南方沿海部分地区,有冬至祭祖的习俗;在中国北方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第22个节气,斗指子,太阳黄经达270°,于每年公历12月21-23日交节。冬至标示着北半球的太阳高度最小,白昼时间最短,但是冬至日的温度并不是最低。冬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南端,太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太阳光对北半球最为倾斜。
冬至日是北半球各地白昼时间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并且越往北白昼越短;过了冬至以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北移动,北半球白昼开始逐渐变长;因此,古人认为,冬至为一年中阳气最弱的一天,此后则阳气渐渐回升。时至冬至,民间便开始"数九"计算寒天了,民谚云:"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壬数九。
小寒
小寒,是冬季的第五个节气。斗指子;太阳黄经为285°;公历1月5-7日交节。小寒,标志着季冬时节的正式开始。冷气积久而寒,小寒是天气寒冷但还没有到极点的意思。它与大寒、小暑、大暑及处暑一样,都是表示气温冷暖变化的节气。小寒的天气特点是:天渐寒,尚未大冷。俗话有讲:"冷在三九",由于隆冬"三九"也基本上处于该节气之内,因此有"小寒胜大寒"之讲法。
大寒
大寒,是冬季最后一个节气。斗指丑;太阳黄经为300°;公历1月20-21日交节。同小寒一样,大寒也是表示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民谚云:"小寒大寒,无风自寒。"大寒在传统节气中是极冷的时节。在我国部分地区,大寒不如小寒冷,但在我国南方沿海一带,全年最低气温仍然会出现在大寒节气内。
历史渊源
二十四节气,是干支历中表示自然节律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的特定节令。它最初是依据斗转星移制定,北斗七星循环旋转,斗柄绕东、南、西、北旋转一圈,为一周期,谓之一"岁"(摄提),每一旋转周期,始于立春、终于大寒。
西汉汉武帝时期将"二十四节气"吸收入《太初历》作为指导农事的历法补充,采用土圭测影在黄河流域测定日影最长、白昼最短(日短至)这天作为冬至日,以冬至日为"二十四节气"的起点,将冬至与下一个冬至之间均分24等份,每"节气"之间的时间相等,每个节气间隔时间15天。
现行的"二十四节气"来自于三百多年前订立的"定气法"(1645年起沿用至今),现行的"二十四节气"是依据太阳在回归黄道上的位置制定,即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15°为1等份,每1等份为一个节气。廿四节气,每个节气都表示着气候、物候、时候,这"三候"的不同变化。在历史发展中廿四节气被列入农历,成为农历的一个重要部分。
节气民俗
二十四节气科学地揭示了天文气象变化的规律,它将天文、自然节律和民俗实现了巧妙的结合,衍生了大量与之相关的岁时节令文化,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准确地表述时序特点,古人根据气候和物候,将节气分为"分、至、启、闭"四组。"分"即春分和秋分,古称"二分";"至"即夏至和冬至,古称"二至";"启"是立春和立夏,"闭"则是立秋和立冬。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合称"四立",这些加起来共为"八节"。民间称为"四时八节"或"时年八节"。在漫长的农耕社会中,二十四节气为指导农事活动发挥了重要作用,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节气表
春季
日 期
夏季
日 期
秋季
日 期
冬季
日 期
立春
2月3-5日
立夏
5月5-7日
立秋
8月7-9日
立冬
11月7-8日
雨水
2月18-20日
小满
5月20-22日
处暑
8月22-24日
小雪
11月22-23日
惊蛰
3月5-7日
芒种
6月5-7日
白露
9月7-9日
大雪
12月6-8日
春分
3月20-22日
夏至
6月21-22日
秋分
9月22-24日
冬至
12月21-23日
清明
4月4-6日
小暑
7月6-8日
寒露
10月8-9日
小寒
1月5-7日
谷雨
4月19-21日
大暑
7月22日-24日
霜降
10月23-24日
大寒
1月20-21日
百谷素养粥口感细腻芳香,富含人体所需的40种微量元素和18种氨基酸,全面补充人体所需营养,弘扬中华素食养生文化,开启素养新时代!
①耐百能够调节作物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之间的平衡。
②耐百促进植物体内养分自叶片转移到果实中去,从而缓解作物旺长。
③耐百能抑制生长素的合成。
④耐百能控旺不控长。
⑤耐百能补充作物生长所需的硼和钼。
⑥耐百能显著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植物提取物百科 全球最大的植物提取物中文网 stephenture@qq.com
Copyright © 2020-2024 zwwiki.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