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进入宿主的活细胞后,借助于宿主细胞为其提供的原料、能量和酶等必要条件,以自我复制的方式进行增殖,即以病毒基因组核酸为模板,在DNA或RNA多聚酶及其他必要因素作用下合成子代病毒的核酸和蛋白质,装配成完整病毒颗粒并释放到细胞外。
病毒增殖过程分为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装配与释放5个阶段,将这5个阶段称为病毒的增殖周期或复制周期。病毒增殖周期的长短因病毒种类、核酸类型、培养温度及宿主细胞种类不同而有差异。若在病毒增殖周期中某一阶段发生障碍,则可影响病毒增殖。病毒感染敏感的宿主细胞,首先是毒粒表面的吸附蛋白与细胞表面的病毒受体结合,病毒以一定方式进入细胞。
经过脱壳(uncoating),释放出病毒基因组。然后病毒基因组在细胞核和/或细胞质中,进行病毒大分子的生物合成:一方面病毒基因组进行表达,产生①参与病毒基因组复制的蛋白质;②包装病毒基因组成为病毒颗粒的蛋白质;③改变受染细胞结构和/或功能的蛋白质。另一方面病毒基因组进行复制产生 子代核酸,并装配成病毒核壳。若是无包膜病毒,装配成熟的核壳就是子代毒粒,并以一定方式成释放到细胞外;若是有包膜病毒,核壳通过与细胞膜的相互作用以出芽方式释放,并在此过程中获得包膜。这样一个自病毒吸附于细胞开始,到子代病毒从感染细胞释放到细胞外的病毒复制过程称为病毒的复制周期(replicative circle)或称复制循环。病毒的复制周期依其所发生的事件顺序分为以下五个阶段:①吸附;②侵入(penetrat ion);③脱壳;④病毒大分子的合成,包括病毒基因组的表达与复制;⑤装配与释放。病毒的吸附、侵入和脱壳又称做病毒感染的起始。组成生物体的蛋白质都是在核糖体合成的,病毒的蛋白质是在宿主细胞内的核糖体上合成的,而内质网虽然合成蛋白质,那是细胞内的特有蛋白质而不是病毒的蛋白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主要是对蛋白质进行加工,不是合成场所。
烈性噬菌体也称为毒性噬菌体,噬菌体的繁殖一般分为5个阶段,即吸附、侵入、增殖(复制与生物合成)、成熟(装配)和裂解(释放)。凡在短时间内能连续完成以上5个阶段而实现其增殖的噬菌体,称为烈性噬菌体。
烈性噬菌体的繁殖一般分为5个阶段,即吸附、侵入、增殖(复制与生物合成)、成熟(装配)和裂解(释放),在短时间内完成。
烈性噬菌体有以下特征:
1.烈性噬菌体指凡短间内能连续完吸附、侵入、增殖、装配、裂解五阶段实现其繁殖噬菌体.烈性噬菌体进入菌体改变宿主性质,使制造噬菌体工厂量产新噬菌体,导致菌体烈解死亡.
2.温噬菌体指凡吸附并侵入细胞,噬菌体 DNA 整合宿主核染色体组,并期随宿主 DNA 复制进行同步复制,般情况进行增殖引起宿主细胞裂解噬菌体
朊病毒的复制在生物界还没有确切的定义,现在存在两个有争议的结论:
1.由于朊病毒是一种只含有蛋白质而不含核酸的分子生物并且只能在寄生宿主细胞内生存。因此,合成朊病毒所需的信息,有可能是存在于寄主细胞之中的,而朊病毒的作用,仅在于激活在寄主细胞中为朊病毒的编码的基因,使得朊病毒得以复制繁殖。
(这是从网上得到的,比较抽象,我做一下解释:打个比方,癌细胞,我们的体细胞中本身就存在存在抑癌因子和原癌因子,当抑癌因子过少时细胞就有可能转变成癌细胞。 朊病毒则有一种功能,将细胞中本身存在的某种成分改变,使细胞病变。病变后的细胞成分发生改变,逐渐变成朊病毒。然后新的病毒和病毒妈妈一起工作,转变更多的细胞,然后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成倍增加……)
2.另一种学说认为朊病毒的蛋白质能为自己编码遗传信息。这种假说与传统的分子生物学中的“中心法则”是相违背的,因为朊病毒没有核酸。于是人们假设朊病毒的复制可能的方法,一认为是通过逆转译过程产生为朊病毒编码的RNA或DNA(如后者情况还需要逆转录)必须存在逆转译酶,甚至还要有逆转录酶。二为蛋白质指导下的蛋白质合成,即蛋白质本身可作为遗传信息。
不对,病毒是非细胞结构生物。判断生物的根本标准是看它能否进行新陈代谢,病毒依靠宿主细胞合成蛋白质,获取生命所需的物质和能量。生物可简单分为
:原核生物,真核生物,非细胞结构生物。但要指出,病毒并非全部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有的只由蛋白质组成如阮病毒,还有的仅由遗传物质构成如流感病毒。
病毒的生长必须利用宿主活细胞的(代谢体系)进行自身的复制。病毒是非细胞结构的生物,它必须侵入活细胞内,利用宿主细胞里面的原料和一些细胞器进行自身遗传物质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离开宿主细胞,病毒是没有活性的。
病毒是一种非细胞生命形态,它由一个核酸长链和蛋白质外壳构成,病毒没有自己的代谢机构,没有酶系统。
因此病毒离开了宿主细胞,就成了没有任何生命活动、也不能独立自我繁殖的化学物质。一旦进入宿主细胞后,它就可以利用细胞中的物质和能量以及复制、转录和转译的能力,按照它自己的核酸所包含的遗传信息产生和它一样的新一代病毒。
分类
病毒不仅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细菌病毒。从结构上还分为:单链RNA病毒,双链RNA病毒,单链DNA病毒和双链DNA病毒。
病毒感染细胞的关键物质是包膜。包膜是指病毒外壳包被的由蛋白质、多糖和脂类构成的类脂双层膜,也称为包膜。囊膜主要来源于宿主细胞膜(磷脂层和膜蛋白),但也包含有一些病毒自身的糖蛋白。病毒囊膜的主要功能是帮助病毒进入宿主细胞。
带有包膜的病毒更容易进入宿主细胞,它帮助病毒在宿主体内的扩散与繁殖,提高了病毒的致病性。囊膜在识别寄主、侵入寄主细胞,病毒的抗原性方面起重要作用。囊膜病毒膜融合的分子机制可归结为囊膜蛋白构象变化形成多聚体导致膜融合,囊膜蛋白的正确折叠可能是生物体内脂质双层膜融合的结构基础。
病毒有很多种,有些没有蛋白质外壳,本身就是一段裸露的核酸序列,有些有蛋白质外壳。就有蛋白质外壳的而言,其蛋白质外壳会特异性地吸附宿主细胞,并将壳内的核酸序列注入细胞。
核酸进入细胞后,利用宿主细胞内现成的原料合成自身的核酸和蛋白质外壳,并在宿主细胞内组装成子代病毒颗粒,而后宿主细胞被裂解,新合成的病毒颗粒被释放,并再次感染其它宿主细胞。
植物提取物百科 全球最大的植物提取物中文网 stephenture@qq.com
Copyright © 2020-2024 zwwiki.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