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中草药图片及价格表(中草药目录书价格)
中草药大全书价格
正常,网上价格是透明的,相当于批发价和进货价,药店对个人销售是零售价。国家对民营医疗机构和药店的中药饮片零售价不限价。1元进的货,卖1000元也可以,只要你不是强迫购买。
中草药书籍大全的价格
当归10g:1.5元 赤芍10g:0.7元 红花30g:4.68元 连翘15g:0.69元蒲公英30g:0.9元 土茯苓30g:1.2元 白蒺藜15g:0.84元 何首乌15g:0.9元白花蛇舌草30g:1.5元 白癣皮15g:0.75元 蝉衣10g:3.35元 荆芥10g:0.17元甘草3g:0.15元 桑白皮10g:0.52元。共:17.85元我是中药房的,这个价应该不会有太大出入的。
中草药价格查询网
一般中药的价格在40元左右,但是有的珍贵稀有药材相对来说比较昂贵,中医店和药店的价格也有一定的差别,总体来说不影响。比如枸杞党参五味子这几种中药材相对昂贵是根据珍藏的时间和重量来决定价位的。看中医最好去有对应的合格证高的靠谱点的。
常用中草药图谱价格
买中药鉴定学或中药彩色图谱
名贵中草药价格大全
石斛贵。
石斛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比西洋参档次高。
石斛对自然生长条件要求极其苛刻,自然繁殖率又极低。多附生于大的树干或岩石上,不能生长于普通的土壤中。开花多,结果少。种子细如粉尘,种胚的发育不超过球形阶段,又缺乏胚乳组织,必须飘落到非常适宜的环境才能萌发。起初仅为一细小的绿珠,光合作用面积很小,强度低,自然条件下的发芽率不足5%,且生长十分缓慢。所以早在20世纪80年代,石斛就被国家列为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药用植物。由于石斛产量极为有限,所以市场价格十分昂贵。
中草药价格中草药批发
茯苓批发价格大概在30元到40元左右一公斤。茯苓属于一种真菌的干燥菌核,由于现阶段能够人工培育,加上它的生长速度快的特性,使茯苓每年产量相对来说比较高。并且茯苓对环境气候的要求并不多,导致茯苓生产的数量比较大,价格也会比较便宜。
常用中草药手册价格
本草纲目研究 华夏出版社 398.00
本草纲目常用中药性味功能配伍宜忌速查手册 湖北科技出版社 26.00
本草纲目大辞典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190.00
新编本草纲目-彩色图文珍藏版-白话精译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58.00
四库全书-本草纲目(上中下) 江苏科技出版社 660.00
本草纲目中药学-本草纲目类编 辽宁科技出版社 158.00
本草纲目-(白话手绘图本) 重庆出版社 68.00
本草纲目 全六册 英文 外文出版社 4800.00
本草纲目 中医古籍出版社 160.00--应该是比较好的版本。
中草药大全多少钱一本
你要想自学中医,所有的中医高等教育的教材都不要看,你要想学好必须要有深厚的古文功底,所以必不可少的是一本古文观止,中医里离不开周易,所以要选一本,接着就是理论的书了,《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中药的书要看药性赋简单,医案要看古今医案按,现代的书建议你看一本任应秋的五运六气。其他的有余力可以选择性看一下,不要贪多。
中草药报价大全
福元红霉素10克的,官网批发价1.2,外面一般5-6块钱,网上一盒包邮的顶多10块钱,上海药店23十。我对药价已经无语了
中草药大全电子书
中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我国又是中草药的发源地,大约有一万多种药用植物,描写药用植物的书籍也是代代相传。
现今,被公认、而且方便阅读和查阅的草药的典籍,当属《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药典发展历史源远流长,从1963年版、1977年版、1985年版、1990年版、1995年版、2000年版、2005年版、2010年版、2015年版,迄今为止已经颁布了10版,现行版本为2015年版。历版《中国药典》均经过国内医药界的院士、权威专家共同编撰和修订,所入选的药材不仅包含了药材的来源、性状、以及各项检测标准,而且详细描述药材的呃性味归经,功能主治,禁忌以及日推荐剂量。《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共收载中药材和饮片品种618种,基本满足人们日常就医使用。
其次,比较常用的还有《全国中草药汇编》《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等
《全国中草药汇编》共收中草药2000多种,包含了好多药典都没有收载的品种,各药均有名称、来源、形态、生境、栽培、采制、化学、药理、性味功能、主治用法、附方制剂等内容,可以参考借鉴,但药典收载的品种还是以药典为准。
《中药大辞典》也是中医药或相关领域工作者和中医药爱好者的一套重要工具书,全书收载药物6000多味,每一味药物下设异名、基原、原植(动、矿)物、栽培(饲养)、采收加工(或制法)、药材、成分、药理、炮制、药性、功用主治、用法用量、选方、临床报道、各家论述等内容。
《中华本草》是一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直接主持的重大科研课题,全书30卷,另 立民族药4卷。共计载药8千余味,内容涉及中药品种、 栽培、药材、化学、药理、 炮制、制剂、药性理论、临床应用等中医药学科的各个方面。
其实,这方面的书籍还有很多,但我认为以上这些是比较有权威性的,都是近代的专家学者,在古代医书典籍的基础上钻研、修整、编撰而来,去粗取精,并融入了现代医学剂实践,相比古代的一些书籍更便于现代人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