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的典故(中医中药典故)
中医中药典故
古时候,在一处深山密林中住着一位白发老人,以釆药为生。一天,突然听见山下传来阵阵人喊马叫声,正纳闷间,只见一位十五六岁的男孩,跌跌撞撞地跑来,跪在跟前,央求:“救命!”
原来,孩子的父亲葛员外,被朝中奸臣诬告密谋造反,昏君传旨官兵对葛家满门抄斩。情急之中,员外让自己唯一男孩连夜逃走。不想被官兵发现,正在追捕。
老人动了恻隐之心,拉着小孩向深山奔去,东绕西拐最后躲进一秘密石洞里。官兵搜寻了几遍,最终无功而返。
就这样,孩子留在老人身边,每天随老人釆药,逐渐也认识了很多中草药。尤其对一种色白肥大而坚实的草根印象最深,为了纪念老人为葛家保住了一条根,故将此药取名为葛根。
中医文化典故
“上医医国,其次医人”出自春秋时期佐秋明所著的《国语·晋语》。说的是当时一个叫医和的名医跟秦景公说的一段话,原文是“平公有疾,秦景公使医和视之,对曰: ` 上医医国 , 其次医人 , 固医官也 ' 。
到唐代武则天时,名相狄仁杰(字怀英),医术很高,有“针到赘落”的传说。狄在遭受诬陷被贬时,有很多朋友劝他安心行医,以医为业,可是他却说:“吾之志在医国,行医治病,乃方士之事。”表明了他胸怀治国救民之大志,擅医而不以医疗为业。后来步入仕途,果然当上了唐朝的大宰相,曾力阻武则天兴役造佛像,主张养民慰劳,修政省役。成为一代明相。
可是比狄仁杰还早些时的孙思邈,却与他不同。邈“少年时因病学医”,唐高宗(李治)时,要他出来做官,孙思邈却回答说:“上医医国,吾不能也,次之救人,吾所乐也。”所以他辞官不做,潜心钻研医术,专依医疗为业,尽心尽力救人,成为一代名医。著有《千金要方》《千金翼方》,流传后世,堪称佳作。后人有称其为药王者,亦有尊其为孙真人者。
二者志趣虽然不同,但是目的却有着很大的一致性,即都是为了救人。只不过一个范围大(治国救民),一个范围小(治病救人)而已。所以,后来“上医”一词,即可称颂贤明的大官(政治家),也用于称赞医术高明的医生,因此,又有称颂高明的医生为“国手”者。此医国医人,异曲同工,故皆可称“医”也。
中医药历史故事
中医药文化课程是求真的课程。中医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以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主体,研究人类生命活动中健康与疾病转化规律及其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的综合性科学”。科学的本质就是求真,因此学习中医药文化课程必须持有求真务实的态度和精神。
中医药文化课程是生活的课程。了解中医药文化,就是为了让学生在生活中得以应用,养成“顺应四时”的作息习惯,形成“自然和谐”的生活观念,学习“信手拈来”的劳动技能。生活中处处有中医知识,中医课程就是生活课程。
如何让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变成学生喜欢听的故事、喜欢念的诗词、喜欢唱的歌曲、喜欢玩的项目?学校编写了浅显易懂的中医药文化教材,用通俗的语言、形象的素材向学生展示中医药文化魅力,让学生真切体会到中医药文化的精髓;通过丰富多彩的中医药故事,激发学生兴趣,增进中医药文化传承的推动力。
在实践中习得中医药知识
中医药文化不仅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还能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提升身体素质。因此,学校一直将劳动教育作为“知未课程”的主要实施方式。
“知未课程”以中医药文化为引领,同时注重整体设计,所有年级课程、学科课程都紧紧围绕“知未课程”的内核开展,分为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两类。
学科层面有语文学科“写给孩子的中医启蒙故事”、音乐学科“唱给孩子的中医汤头歌”、体育学科“孩子必会的五行健康操”、美术学科“草药为什么那么美”、科学学科“孩子必会的调理方法”等,每个学科都将中医药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将防患于未然的思想渗透其中。
活动课程层面开设了研学课程、大课间、中医药文化节三大板块。在研学课程实践中,学校项目活动组带领学生走进中医院、中药房、中医学院、中药种植基地等场所,实地探寻中医药文化,培养学生对中药材的知晓、辨识与基本应用能力。
在今年5月20日第32个中国学生营养日到来之际,学校举办了“耀世中医传校园,劳动育人颂党恩”中医药文化节,这既是中医药知识的展示平台,又是劳动教育的成果体验。学校还特邀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蒋士卿、河南中医学院儿科专家侯江红为课程特聘专家,进一步深化“居安思危则安”“未病思防则健”等文化内涵。
文化节现场,艾草香包、艾柱等常见的中医药用品都出自学生自己的双手,他们不仅熬制了除霾利咽茶、酸枣仁汤、芍药汤等中药养生汤茶,还制作了清火绿豆糕、补气山药糕、消食山楂棒等中药食品。学生还化身“小郎中”,对“患者”进行简单的健康判断,推荐与其身体状况相匹配的养生汤茶。
“我们有许多形式的中医课,在语文课、数学课、科学课、音乐课、体育课、社团活动中,全校所有学生都在学习中医知识。”五年级学生肖潇在活动现场一会儿给大家讲解学校“知未课程”,一会儿给来者诊脉、看舌苔,忙得不亦乐乎。一年级学生吕铭哲的家长说:“在学校学习的中医知识,可以帮助孩子掌握健康生活的本领,更是对孩子的人生起到积极作用。”侯江红也对“小郎中”赞不绝口:“小学生给老中医看病是中医传承的大事、好事,我看到了祖国传统医学的未来。”
通过课程学习,低年级学生能够初步了解中医医理、四时起居、名医典故,高年级学生能够简单制药、掌握推拿方法、处理生活中常见的小问题。假期的中医药文化实践也很丰富——家长与孩子一起在家里做功夫扇操、五行健康操,分享孩子自制的暖茶和养生佳肴,享受健康生活的幸福。
让学生学会与身体对话
“知未课程”是以“让教育回归本真,让生命幸福成长”的办学理念为引领的特色课程实践,并将课程文化与立德树人相结合,让课程具有学校特色和育人价值。
中医药文化课程的序列化不仅体现在“知未致未”的重要意义,还体现在对学生的综合评价方面。学校设计了“毕业生应具备的‘N个100’项目”,其中一项就是小学生必会的100个中医知识点。学校将中医药文化课程的学习内容整合为100个主题,分散在六个年级开展实施与评价。学校希望学生学会爱自己,学会与身体对话,能够通过所学中医知识帮助自己的身体始终处于健康状态,“让身体跟得上灵魂。
中药药名典故
东汉时,集市中有一老翁卖药,药不二价,治病皆愈。他在门前悬挂着一大空壶,待到集市散去,总是跳入壶中,集市上的人均没看见过,只有管理市场的小官费长房在楼上看见了。费长房感到非常惊奇,便带着好酒好菜前去拜望老翁。老翁约费长房第二天再来,并邀同入壶中。只见壶中装饰如宫廷般华丽庄严,美酒佳肴充盛满桌,二人畅饮尽兴而出。后来费长房拜老翁为师,并随之隐居山中,终于把老翁的医道方术继承下来,在民间为广大群众疗病去痛。因而,后世医生开业,均以“悬壶”誉之。
杏林的由来
三国时期吴国的民间医生董奉,到南昌的庐山定居。他住在山上而不种地,每日为人治病,分文不取。如果重病治好了,让患者载五棵杏树;轻病治愈了就载一棵杏树。这样连续好多年,所种的杏树已有十万余棵,郁郁葱葱,茂密成林。后来杏子大量成熟,董奉就在杏林里打一粮仓,告诉人们,有买杏子的人,只要把容器的谷物倒入粮仓,自取一容器的杏子即可。这样董奉每年用杏子换的谷子,随后又用来救济周围贫苦的百姓和来庐山旅游断了盘费的人,深得人们赞誉。
橘井的由来
西汉时期,桂阳人苏耽,人称苏仙,为人虔诚,品德高尚,孝敬父母。据刘向《列仙传》记载,苏耽受命为天仙,天上的仪仗队降落苏宅迎接。苏仙在辞别母亲,超脱凡间时,告知母亲:“明年天下疾疫,庭中井水橘树能疗。患疫者,与井水一升,橘叶壹枚,饮之即愈。”后来果如其言,求水叶者,远至千里,应手而愈。这样在传统医学史上就有了“龙蟠橘井”、“橘井泉香”的典故。这就是“橘井泉香”典故的由来。自古用之代指良医。
“大夫”、“郎中”的由来
“医生”一词,始见于《 唐六典》:“ 医生四十人”,即指学习医学的人。唐代置学习医,故有了“医生” 之称。医生还有大夫、郎中、杏林等别称。“大夫”、“郎中”是我国古代的官名,但更多的人熟知的这两个词是对医生的称谓。
大夫是北方人对医生的尊称。大夫本是官名。三代时,天子及诸侯皆设之。分为上大夫、中大夫、下大夫 3 级。秦汉以来,有御史大夫、谏大夫、太中大夫、光禄大夫等名。宋以前,对医生的称呼较为复杂,一般根据其专科进行称呼,如食医、疾医、金疮医等。加之唐末五代以后官衔泛滥,以官名称呼逐渐形成社会风气。宋徽宗时期将医官放到大夫官阶下,因此从那时起北方人尊称医生为“大夫”。为了区别于官名,将称医生为“大夫”的“大”读成 dài,而不读 dà。
中药典故百科故事网
在周朝的时候,有一个人非常孝顺,他姓郯,后人尊称他为郯子。
他的父母年纪大了,常常犯眼病,郯子痛在心里,关切地安慰道:“父亲、母亲,你们千万不要着急,我一定会想办法治好你们的眼病的。”
母亲说:“郯儿,我跟你的父亲年纪都大了,时日不多,只是,想喝一点鹿乳。”想取鹿乳,谈何容易?一不小心,只怕鹿乳没有取到,反而丢了性命。但是,看着年迈的父母,郯子决定,无论有多么困难,也要想办法得到鹿乳,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有一天,他听人说,北山森林茂密,常常有鹿出入,便决定去北山。他跑到集市上,买了一张鹿皮,披在身上,假扮成鹿的模样,进山去了。他在山里绕来绕去,四处寻找,眼看天渐渐暗了下来,还没有发现鹿的踪影,心中着急。忽然,他听到一阵阵叫声,哎哟,不好,遇到野兽了!他连忙躲起来,一动也不敢动。可是,过了好久,也没有看见野兽出来。再一看,哟,原来是一群幼鹿饿了,在呼唤妈妈来给它们喂奶呢!郯子灵机一动,伏下身子,悄悄地凑了过去,趴在幼鹿中间,等待母鹿回来。刚趴一会儿,母鹿就回来喂奶了!郯子高兴极了,学着幼鹿的样子,开始用瓶子吸奶,然后带回家给父母喝。从此,他每天都用这种办法取鹿乳。
有一次,郯子正在取鹿乳,忽然一群猎人正悄悄向这边靠近。母鹿也发现了,一声惊呼,鹿群四处逃窜,只有郯子不知如何是好,愣在那儿。眼见猎人已经拉开了弓,郯子急忙脱掉鹿皮,叫道:“慢!箭下留人!”猎人惊恐万分,不知为什么鹿会忽然会变成一个大活人,还会讲话?郯子见了,就向猎人讲了事情的经过。猎人听完,敬佩地竖起大拇指,说:“郯子,你真是个大孝子。我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遇到你这种人。我这里也有一些鹿乳,你带回家去吧!”
郯子感激地看着猎人,深深地鞠了一躬,带着鹿乳回家了。
中药炮制典故
修合存心取自于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这句话。
意思是:虽然药材的加工配制没有人监管,但是不要违背良心,因为所做的一切上天都是知道的。
修合一词,最早出现于北宋年间,是一个有关中药采制过程的术语。修,指对药材的加工、炮制; 合,指对药材的挑选、组合;修合,就是指中药从药材的采集、加工到配制的过程。这句话出自于全国中药行业著名的老字号“同仁堂”的信条。
“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是对民间“人做事,天在看”的朴素而直观的诠释。也许在外人看来多一味、少一味,增一分、减一分无关生死,不伤大局,但在制药人内心仍要坚持“取其地,采其时、遵其古、炮其繁”的训条。
中医中药的历史典籍
1.《黄帝内经》
战国问世、西汉编定的《黄帝内经》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该书分《灵枢》、《素问》两部分。该书是在黄老道家理论上建立的,奠定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以及治疗的认识基础,其被称为医之始祖。
2.《神农本草经》
《神农本草经》,又称《本草经》或《本经》,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
3.华佗
华佗,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华佗与董奉、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擅长外科手术,被人誉为“神医”。后人以“华佗再世”、“元化重生”称誉有杰出医术的医师。发明的麻沸散,比西方早1600多年。医疗体育方面,华佗创编了一种锻炼方法,叫做“五禽戏”,一叫虎戏,二叫鹿戏,三叫熊戏,四叫猿戏,五叫鸟戏。
4.《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阳涅阳县人。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代表作《伤寒杂病论》是后世中医的重要经典,确立的六经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
中医药典故精选
一天,明朝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先后为两个病情相同的病人开方,待病人走后,他的学生不解地问老师:“刚才两个人都是发烧怕冷,为什么你对那个老人用药轻,而对那个小孩用药量反而重呢?”
李时珍笑了笑说:“那个老人已是风烛残年,他反复说自己病重难好,回去后必定会多喝药汁,药量轻些反倒合适,而那小孩年幼无知,刚才看他烦躁啼哭,等到大人喂药时想必哭哭闹闹、撒撒泼泼,能喂进多少呢?所以药量自然要大些。俗话说;‘十个病人十个样’,可不能一样对待啊!”
成人药量大、小儿药量小,这是常理,反其道而行之,是一件趣事,但经过李时珍解释却趣得合理,这对那些纸上谈兵,不懂权变的医生倒有些启发。
中医药的典故
很有必要看的典故:三国时候,吴国侯官(今福建闽侯县)有一位叫董奉的人,是一位很高明的医生,传说有“仙术”。他“居山不种田,日为人治病亦不取钱。重病愈者使裁杏五株,轻者一株。如此数年,得十万余株,蔚然成林。乃使山中百禽群兽游戏其下,…·后杏子大熟,于林中作一草仓,示时人曰:‘欲买杏不须报奉(不用告诉董奉本人),但将一器(容器)谷置仓中,即自往取一器杏去。’常有人置谷来少而取杏去多者,林中群虎出吼逐之,大怖,急走路傍,倾覆,至家量杏,一如谷多少。或有人偷杏者,虎逐之,到家啮至死。家人知其偷杏,乃送还奉,叩头谢过,乃却使活。奉每年货杏得谷,旋以账救贫乏,供给行旅不逮者(旅客断了盘费的),岁二万余人……。”后来董奉“仙去”了。
为了感激董奉的德行,有人写了“杏林春暖”的条幅挂在他家门口。从此,许多中药店都挂上了“杏林春暖”的匾额,“杏林”也逐渐成了中医药行业的代名词。
中药典故与药理
根据不同地域,有yao和yue两种读音。相传为炎帝后代,是由炎帝后裔姜姓人分衍而来。另外,药姓人还有其他来源,如传说古代巴郡蛮及突厥、吐蕃、沙陀等到少数民族都有以药为姓者。郡望太原郡、巴陵郡。最早见于魏。姓药的历史名人有:汉代南阳太守药松,晋代名将药冲,五代后唐邠州节度使药彦稠,明代都御史药理佥等
中药历史典故
中药小故事的文案是,传说,程咬金的父亲因病早死,只剩他和老母亲二人,家里穷得叮当响,程咬金只好靠编竹耙子挣钱养活老母。老母在生程咬金时,留下产后瘀血疼痛病。程咬金长大成人了,母亲的病还没有好,程咬金决心请郎中治好母亲的病。
为了给老母买药,程咬金一连几个晚上没睡觉,编了许多竹耙子,挣了半两碎银,到邻村一个郎中的药铺,买了两剂中药。程母吃了草药,病情果然好转。程咬金高兴极了,又接连几个晚上没睡觉编竹耙子,挣了点碎银,又跑去找那位郎中,可是,这位郎中说这次买的药得花三两银子。
程咬金听了心中一惊,我哪来这么多钱呀!怎么办?……想来想去,程咬金忽然灵机一动,就答应说:"可以给你那么多钱,但要等我娘的病好了,再还你钱。"那位郎中同意了程咬金的要求。有一天,郎中到地里去采药,程咬金在后头跟着,偷看郎中采的是什么样的药,长在什么地方。程咬金心中有数了,就只从郎中那买了一剂药。后来,程咬金也到地里采郎中所采的那种药,煎汤给母亲治病,终于把母亲的病治好了。从此,程咬金就给这药草起了个名字,叫"益母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