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麻舌的中药材(辛辣麻舌的中药有哪些)
辛辣麻舌的中药有哪些
答:北辛文化。
北辛文化得名于北辛遗址,北辛遗址得名于官桥镇北辛村,北辛村地处于薛河故道南岸。薛河是古薛一带的母亲河,因此也就孕育了北辛文化,孕育了东方最早的农耕文明。
北辛遗址是1964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薛河两岸进行文物普查时发现的。1978年冬和1979年春,由中央考古队和滕县博物馆联合进行了两次大规模发掘,清理了一批灰坑、窖穴、墓葬,发掘面积约2600平方米,出土有各类石器、陶器、骨器、蚌器等文物2000余件,经碳14测定为距今7300年~6300年左右,属于山东省新石器时代的最早时期,也是母系氏族社会最为繁盛阶段,比大汶口文化早一千多年。1992年,北辛遗址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舌尖麻用什么中药
可能是中毒的症状,但是也不排除是血管,血流的比较缓慢,微循环改变使局部供血不足导致的。一定要去医院做一个规范性的检查,只有查明病因之后才能对症治疗,在治疗期间也要多注意饮食的清淡,在喝完中药之后,可以口含一块糖,或者是吃一些甜食来缓解一下。
什么中药是麻辣的
川椒,中药名。为芸香科植物青椒(香椒、青花椒、山椒、狗椒)或花椒,秋季采收成熟果实,晒干,去除种子及杂质。生用或炒用。
果球形,通常2~3个,果球颜色大多为青色,红色,紫红色或者紫黑色,密生疣状凸起的油点。花期3~5月,果期7~9月。喜光,不耐涝,短期积水可致死亡。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3~7m,茎干通常有增大皮刺;枝灰色或褐灰色,有细小的皮孔及略斜向上生的皮刺;当年生小枝被短柔毛。
味辛辣麻舌的药材是
当归的种类有:
1、东当归。来源于伞形科东当归,又叫大和归、日本当归、延边当归。在东北某些地区作当归药用,吉林朝鲜族当地认为其功效与当归相似。
2、欧当归。为伞形科植物欧当归的根。为1957年从保加利亚引种,本品在性状上和药理作用上与当归不同,具有当归没有的不良反应,不能混充当归药用。欧当归根为圆锥形,根的头部膨大,有两个以上的根头,具横环纹。
3、云南野当归。伞形科云南野当归的根。在云南又称作土当归。其作用类似当归,在云南某些地区作当归药用。其根呈圆锥形,分枝较少,表面棕色、红棕色或黑棕色。顶端具茎痕或茎残基,根头部具横环纹。
4、兴安白芷。伞形科兴安白芷的根。又叫做东北大活。在湖南和四川曾作当归引种和误用。其主根较短,支根数条,表面棕黄色或褐黄色,质地干,味辛辣而麻舌。
5、紫花前胡。伞形科紫花前胡的根,又叫鸭脚七和野当归。紫花前胡实际是正品药用前胡。其主根呈不规则圆锥形,长3-6厘米,直径1.8-2厘米。
6、独活。伞形科重齿毛当归的根,也就是正品药用独活的根。其根略呈圆柱形,下部分枝2-3条或更多。根头部膨大,圆锥状,多横皱纹。
7、大独活。伞形科大独活的根。在吉林的一些地区又叫土当归、野当归、鲜当归。曾代当归药用。大独活根头部短粗,表面有环纹,顶部有叶基痕,下面有支根数个。表面可见纵皱纹、横向皮孔样疤痕,有的可见渗出的棕褐色粘稠的树脂样物质。
由于从古到今叫当归或土当归的植物品种较复杂,除了有上述的混乱品种外,在伞形科中叫土当归的还有二十多种,在五加科中叫土当归的有四、五种。另外属于菊科、蓼科、毛茛科等多种植物的根在某些地区也叫土当归。面对如此复杂的情况,主要应从掌握正品当归的色、气、味入手。
口感辛辣的中药
答:最甜的是甘草最酸的乌梅最苦的黄连最辣的是巴豆 这几样是本人亲自在尝过的中药里头,自认为最酸甜苦辣的几种中药材。
麻舌头的中药
舌头麻麻一般是由于体力上火引起的,平时可以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每天可以吃一个带皮的苹果。如果有条件的话还可以补充维生素B.C。但是平时一定要注意不能熬夜,需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每天也可以进行半个小时的户外活动。
有麻舌感的中药有哪些
1 甘菘 在汤料或卤菜中常用的一种毛绒绒、黑褐色的根状香料,成都人称之为香草,重庆人称其为香菘,其实应该叫甘菘,又名甘菘香。甘菘气味辛香,近似强烈的松节油气味,具有理气止痛、开郁醒脾的作用,是被用作治疗胸腹胀痛、胃痛呕吐、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的一味中药。在麻辣火锅汤料或卤水中加入此香料,其香味浓郁。不过要注意量的把握,一次用量不宜超过5克,否则香气“腻人”。
2 丁香 又叫公丁香、子丁香,为丁香的花蕾,烹调中常用的是干品,香味浓,尝之有刺舌、麻舌感,其性味辛温,有暖胃、止嗝逆、驱风、镇痛的作用。在烹调中的用量应在1~2克以内,千万不可多用。
3 八角 应叫八角茴香,又叫大茴香、大料、八月珠,这是人们较为熟悉的一味香料。其特点是闻之芳香,尝之微甜。其性味辛、温,有温中开胃,祛寒疗疝的作用。在烹调中无论是火锅、红烧、卤水均可使用。由于其香味是有人喜欢有人烦,故在使用中比较灵活,以5~10克为宜。
4 小茴香 又叫茴香、香丝菜、怀香、野茴香。全国多数地区都有栽培,且为人们所熟悉,其鲜品茎叶在烹调中常见用于制作茴香胡豆、茴香馅饺子等。其成熟果实犹如小稻谷粒或孜然,有特异芳香气。作为香料使用,广泛用于红烧、卤水、麻辣火锅中。在火锅中可适当加大用量,比如10~20克或更多一些。在药用方面,其性味辛温,有行气止痛、健胃、散寒的作用。
5 草果 一种姜科植物草果的果实,尝之味怪,不好受。其药性温、味辛,有燥湿健脾、祛痰温中、逐寒抗疟疾的作用。烹调中可拍破或整粒使用,作为香料与牛肉同烧或同卤,其风味尤佳。草果在麻辣火锅和卤水中也不得多用,放3~5个较为合适。
6 砂仁 又叫春砂仁、阳春砂仁,系植物阳春砂的成熟果实,尝之涩口,闻之有香味,药性温,味辛。有行气宽中,健胃消食之功,药用于胃腹胀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肠炎、痢疾、胎动不安等症。用于火锅和卤菜中则不可过多,以3克以内为宜。
7 三奈 有的地方也叫沙姜、山辣,为根状茎。杂货店、中药店出售的为其干制切片,其味芳香。药性温、味辛,能温中化湿、行气止痛,主治急性肠胃炎,消化不良,腹痛泄泻,胃寒疼痛,牙痛,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等。在烹调中多用于烧、卤、麻辣火锅,用量多在5~10克之间。广东人把沙姜用于制作盐 鸡。近年来,四川江湖菜中有“三奈菜”的制作,即是说主料加上大量的三奈和干红辣椒、干花椒烹制而成。这道菜因其味芬香奇特,故受人称道,不过还未见有报道。
8 灵草 为近几年广泛用的一味香料。因为市场所售皆为干品,故不好辨认。经过笔者多方请教,将干品拿给我校徐江普副教授验证:应叫灵香草,又名零陵香,为报春花科珍珠菜属植物。属多年生草本,有浓烈香气,性味甘平。在麻辣火锅中运用,一般用量不超过5克。市场上还有另外一种灵草,名罗勒,可代替上面一种,但属唇形科植物,也叫零陵香,又叫九层塔、香草、香佩兰、鸭头、雀头草等,其性味辛温。在药用方面,其性味辛温,有治风寒、感冒头痛等作用。
9 排草 与灵草一样,也是近年来在麻辣火锅中运用普遍的一味香料。前几天,我请熊四智教授帮助查找相关资料,很快得到结果:排草又叫排香,香排草,香羊,毛柄珍珠菜,也属报春花科植物,其性味甘平。具有治感冒、咳嗽、风湿病、月经不调等作用。在麻辣火锅中用量也不宜多,3~5克即可,也可在卤水中使用。 白豆
气辛香味辛辣,麻舌的中药
迷迭香是双子叶植物纲、唇形科、迷迭香属植物灌木,高达2米。茎及老枝圆柱形,皮层暗灰色,不规则的纵裂,块状剥落,幼枝四棱形,密被白色星状细绒毛。叶常常在枝上丛生,具极短的柄或无柄,叶片线形,长1-2.5厘米,宽1-2毫米,先端钝,基部渐狭,全缘,向背面卷曲,革质,上面稍具光泽,近无毛,下面密被白色的星状绒毛。
丁香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因花筒细长如钉且香故名。又称丁香、洋丁香。著名的庭园花木。花序硕大、开花繁茂,花色淡雅、芳香,习性强健,栽培简易,因而在园林中广泛栽培应用。 紫丁香花丁香花植株高2~8米,叶对生,全缘或有时具裂,罕为羽状复叶。花两性,呈顶生或侧生的圆锥花序。花色紫、淡紫或蓝紫,也有白色紫红及蓝紫色,以白色和紫色为居多。紫的是紫丁香,白的是白丁香,白丁香为紫丁香变种蒴果长椭圆形,室间开裂。
辛辣麻舌的中药有哪些呢
丁香
这个像树技一样的香料是丁香,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干燥花蕾。当花蕾由绿色转红时采摘,晒干。质坚实,富油性。气芳香浓烈,味辛辣、有麻舌感。本品略呈研棒状,长1~2cm。花冠圆球形,直径0.3~0.5cm,花瓣4,复瓦状抱合,棕褐色或褐黄色,花瓣内为雄蕊和花柱,搓碎后可见众多黄色细粒状的花药。
萼筒圆柱状,略扁,有的稍弯曲,长0.7~1.4cm,直径0.3~0.6cm,红棕色或棕褐色,上部有4枚三角状的萼片,十字状分开。
辛辣麻舌的中药有哪些药
干辣椒:茄科辣椒属植物,在我国各地均有种植,并且受环境、温度的影响,香味、辣味各不相同。卤水中除了能为食材增加辣味,还可以去除肉类食材中的腥膻异味,并且有一定的调色作用。在卤水中的辣卤中比较常用,比如:久久鸭、周黑鸭等。具体用量要根据成品的要求、辣椒的品种合理搭配。
胡椒:胡椒科胡椒属植物,取其果实作为调味品。胡椒在卤水中有去腥、增香、开胃的作用,在卤制腥膻味比较大的食材如牛、羊肉时用到的比较多,每50斤卤水需要添加10克左右。
山奈:又称沙姜,姜科山柰属植物,味道比较辛辣,有似樟脑般的气味。卤水中有增香添辛、去腥解腻的作用。每50斤卤水添加15克左右。
荜拨:胡椒科胡椒属植物,味道辛辣,尝之有麻舌感。在卤水中有增香兼具去腥除异作用。特别是卤制动物性食材时,常和白芷、白蔻搭配去腥除异明显。每50斤卤水添加10克左右。
注:除了以上四种香料,有辛辣味的香料还有花椒、良姜、草果等,它们的辛辣味不如这四种突出。
辛辣麻舌的中药有哪些图片
[别名] 鸭头、药羊蒿、鸡头草、百步草。
[来源] 为毛茛科植物北乌头Aconitum kusnezoffii Reichb.的块根。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茎直立,高50~150cm,无毛。茎中部叶有稍长柄或短柄;叶片纸质或近革质,五角形,3全裂,中裂片宽菱形,渐尖,近羽状深裂,小裂片披针形,上面疏被短曲毛,下面无毛。总状花序窄长;花梗长2~5cm;小苞片线形,萼片5,紫蓝色,上萼片盔形;花瓣2,有长爪,距卷曲;雄蕊多数;心皮3~5。蓇葖果。花期7~9月,果期10月。
生于山坡草地或疏林中。主产山西、河北、内蒙古及东北。
[采制] 秋季采挖,除去残茎、须根及泥土,洗净,干燥。
[性状] 根呈不规则长圆锥形,略弯曲,长2~7cm,直径0.6~1.8cm,顶端常有残茎和少数不定根残基。表面灰褐色或黑棕色,皱缩,有纵皱纹、点状须根痕和数个瘤突状侧根。质硬,断面灰白色或暗灰色,形成层环纹多角形或类圆形,髓部较大或中空。味辛酸、麻舌。
[化学成份] 含乌头碱(aconitine)、中乌头碱(mesaconitine)、阿替新碱(atisine)等。
[性味] 性热,味辛、苦。有大毒。
[功能主治] 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一般炮制后用。
[用法用量] 外用:调敷。
[注意事项]1, 该品有大毒,尤其对神经官能有一定影响,其镇痛效果主要是通过对局部神经的麻痹作用而实现。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