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的中医(伤寒的中医治疗原则)

伤寒的中医(伤寒的中医治疗原则)

来源:网友投稿 更新时间: 2023-04-24 阅读

伤寒的中医(伤寒的中医治疗原则)

伤寒的中医治疗原则

张仲景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的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在方剂学方面,《伤寒杂病论》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创造了很多剂型,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其所确立的六经辩证的治疗原则,受到历代医学家的推崇。这是中国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医学专著,是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是后学者研习中医必备的经典著作,广泛受到医学生和临床大夫的重视。

伤寒病的治疗原则

《伤寒杂病论》自序称全书共16卷,但与史载卷数不一致。从王叔和 整编后八个世纪,到宋代经过“校正医书局”考订后,分为《伤寒论》与 《金匮要略》二书,流传至今。该书:

第一,系统化了中医临证学。

《内经》多属于基本理论,其临证治疗大部分是针炙。《伤寒杂病 论》的临证内容则十分系统,而且大大超出了《内经》。 例如,《内经》 把热病的病程归结为12天,一天传一经。

《伤寒论》也肯定“传变”, 但时间和次第,并不死板:有传、有不传、有循经传、有越经传、还有直 中。有一经病、有二经病、三经病、有合病、并病、坏病等,更加符合实 际。

该书基本内容分两大部分:其伤寒部分,总结有397法,113方。

开辟 了热病学(传染病学)的道路;其杂病部分论述了内、外、妇各科40余种 病,实际方剂有176首(除去重复和只有方名者,为后世分科发展奠定了基础)。全书用药200余味,这在汉代是很高水平的临证全书了。

第二,基本确立了辨证施治原则。

辨证施治是中医学一大特色,是理法方药统一规律的概括。 《伤寒杂 病论》一书,基本上体现了辨证施治的模式。例如:

四诊察病:《内经》对疾病有时侧重从症状或脉象下诊断。

《伤寒杂 病论》则通过大量实践经验运用了脉证合参,发展了诊法。

八纲辨证:如《伤寒》第七条,《金匮》第三篇等,都区分了阴阳的 病型;《金匮》第一篇区分了表里的部位;《金匮》第四篇区分了寒热的 征象;《伤寒》第七十条着重了正邪的虚实。

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在该书 中运用的很成熟了。

六经分证与脏腑分证:伤寒感外邪,所以按六经分证,阳经由表及 里,阴经由实而虚,符合临证实际。杂病多属内伤,所以脏腑分证更有意 义。

治伤寒以袪邪为主,治内伤以扶正为主,不同分证,有各自的临证价值。

八法治则:该书运用了八法。 如治伤寒重在攻邪,故以汗、吐、下为 主,也有温、利、和,如第277、381、387各条。

治杂病则多用补法。该 书的八法与现在所说的八法只有一项差别,即现在的“消”在该书中是 “利”。

总之,表证用汗法,里证用下法,虚证用补法,实证用泻法,热证用 清法,寒证用温法等,该书是十分明确的。

该书也有局限:如伤寒传经理论还有某些机械论,关于不可用“本命 肉”之类的论断都是不科学的。

伤寒的中医治疗原则包括

伤寒杂病论序原文及译文。

【原文】 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

【译文】 我每次读到《史记·扁鹊传》中秦越人到虢国去给虢太子诊病在齐国望齐侯之色的记载,没有一次不激动地赞叹他的才华突出。就奇怪当今生活在社会上的那些读书人,竟然都不重视医药,不精心研究医方医术以便对上治疗国君和父母的疾病,对下用来解救贫苦人的病灾和困苦,对自己用来保持身体长久健康,以保养自己的生命;只是争着去追求荣华权势,踮起脚跟仰望着权势豪门,急急忙忙只是致力于追求名利;重视那些次要的身外之物,轻视抛弃养生的根本之道。使自己的外表华贵,而使自己的身体憔悴。

中医对伤寒病的认识和防治方法

《伤寒杂病论》是东汉医圣张仲景在《内经》的基础上而著述的一本经典医书,他根据《素问》《九卷》《阴阳大论》《胎胪药录》等著作并凭脉辨证博采众长而撰写了《伤寒杂病论》共合十六卷,由于历史的变迁及战乱,一度失传,后经唐宋两朝官方整理而将《伤寒杂病论》分为现在的六经辨病《伤寒论》和治杂病的《金匮要略》。

由于这部书历经久远,文法及词字的运用采用了东汉末年的文法,历史的沿革,均与现代词字有很大的不同,因此用现代的文理去解释《伤寒杂病论》是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历代均有释译《伤寒杂病论》的大家出现,具有详细记载者约一千多个注本和校本,可见《伤寒杂病论》对后世的影响之大,对疾病治疗和医学的发展贡献之著,对各门派的产生之最,继《内经》之后再无出其右者。

《伤寒杂病论》集理,法,方,药为一体,很完整的明辨了病证的寒热虚实,阴阳消长,脏腑经络,气血津液,并详加论述;治疗上八法赅备,针药并施,既是辨证之纲领,也是论治之准则;把五运六气运用到理法方药的各个方面,全书涉及了后世中医的方剂学、中药学、预防学以及内外妇儿各科,是中医学史上的集大成者。

伤寒的治疗要点

伤寒可以吃乌梅肉120g、花椒12g、细辛18g、黄连48g、黄柏18g、干姜30g、附子18g、桂枝18g、人参18g、当归12g,这些中药熬制后服下,有很好的清热解毒的作用,对于治疗伤寒有很大的帮助。

伤寒防治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解读材料

一、关于立法背景和基本情况

1.该法是何时制定和修改的?

——传染病防治法于1989年2月21日由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自1989年9月1日起施行。

——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并认真总结传染病防治实践尤其是抗击非典的实践经验,2004年8月28日由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进行修订,自2004年12月1日起施行。

——为完善国务院对传染病病种的调整制度,2013年6月29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对个别条文进行修正。

2.立法目的是什么?

——制定传染病防治法,目的是总结我国传染病防治经验,借鉴国外好做法,解决存在问题,完善传染病防治法律制度,以法律形式明确公民、社会组织和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责任,保障传染病防治工作依法进行,为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发生与流行,保障人体健康和公共卫生,提供法治保障。

3.基本框架结构和主要制度是什么?

——现行传染病防治法共9章80条,包括总则,传染病预防,疫情报告、通报和公布,疫情控制,医疗救治,监督管理,保障措施,法律责任,附则。

——相较于最初制定的传染病防治法,经修改后的该法突出了对传染病的预防和预警,健全了疫情的报告、通报和公布制度,完善了传染病暴发、流行的控制措施,增加了传染病医疗救治的规定,加强了对传染病防治的网络建设和经费保障,进一步明确了地方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等各方面的责任和义务,建立了比较完善的防治传染病法律制度。

二、关于总则

4.法定传染病病种有哪几类?

——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

——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丙类传染病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根据传染病暴发、流行情况和危害程度,可以决定增加、减少或者调整乙类、丙类传染病病种并予以公布。

5.乙类传染病中的哪些情形应当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对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其他乙类传染病和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需要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的,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及时报经国务院批准后予以公布、实施。

——需要解除依照前款规定采取的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的,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报经国务院批准后予以公布。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后,经国务院批准,2020年1月20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了2020年第1号公告,明确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纳入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伤寒的中医治疗原则是

《伤寒杂病论》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的辨证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

《伤寒杂病论》是中国传统医学著作之一,是一部论述外感病与内科杂病为主要内容的医学典籍,作者是东汉末年张仲景,是中国中医院校开设的主要基础课程之一。

伤寒的中医治疗原则是什么

一、《伤寒杂病论》的历史功绩

中医基本理论体系形成于战国时期,并有经典著作《黄帝内经》流传于世,但是从理论到临床再到理论的首次巨大飞跃,要属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撰于东汉末年(建安年间)。当时战乱频繁,疫疾大作,尤其是伤寒之类外感疾病严重侵害人类健康,造成病亡无数。因此仲景苦研医理,以《内经》等理论为基础,以临床实践为真知,对东汉以前的临证医学作了全面总结,并写就《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创立了六经辨证体系,提出了具体明晰的辨证方法和准确有效的治疗原则,是对中医理论和临床医学的极大发展,故后世对其有“启万世之法程,诚医门之圣书”的尊誉。

二、金元四大家医学理论的突破

自仲景之后,中医学在《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理论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后世名医辈出。但是论及巨大的发展创新,还属金元时期的医家们。究其原因有三:一是变迁、动荡的社会环境造成疾病丛生,医学面临挑战。二是某些多发疾病对医家有所启发。

如《儒门事亲·疟篇》曰:“内火与外火俱动,在侯伯官吏尤甚,岂可与夷静之人同法而治哉?”孙一奎《医旨绪余》云:“当金元扰攘之际,人生斯世,疲于奔命,未免劳倦伤脾,忧思伤脾,饥饱伤脾……脾胃一伤,则脏腑无所受气,故东垣孜以保脾胃为急。彼虚怯伤肾阴,乃燕居安闲淫佚之疾,又不可同日而语也。”三是在前人经验理论的基础上,诸医家因时、因地、因人而宜,提出相应理论。

刘完素《三消论》说:“叔世不分五运六气之虚实,而一概言热为实……凡脏腑诸气,不必肾水独当寒,心火独当热,要知每脏每腑诸气和同,宣而平之可也……五运六气有所更,世态居民有所变”,并结合临床实践提出“六气皆能化火”之说。张从正则创立“邪去正安”之说,临床善用“汗、下、吐”三法,特别提出了“养生当论食补,治病当论药攻”的观点。

李杲亲见病者多因战乱、劳倦、饥饱伤及脾胃,据“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创立脾胃内伤学说。丹溪则根据“西北之人,阳气易于降;东南之人,阴火易于升”力倡“相火论”,旨意“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后世孙一奎《赤水玄珠》说:“丹溪阳有余阴不足之论,盖为当时《局方》温补之药害人,故著此以救一时之弊。”还有说:“东垣北人,故著《脾胃论》以补中益气,升阳散火为主治,丹溪南人,故创‘阳有余阴不足’之说,以滋阴降火立法。”

金元医学学术争鸣,推动了医学发展,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医家类》说:“医之门户分于金元”。

三、温病理论的创新

史料中所载“疫”、“温疫”属中医温病范畴。早在《素问·生气通天论》中就有“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的论述,但温病理论的形成却迟至温疫频作的明清时代。当时医生大多墨守伤寒成方,非但不效,病反而愈危。正如吴有性曰:“守古法不合今病,以今病简古书,原无明论,则以投剂不效,医者彷徨无措,病者日近危笃,病愈急,投药愈乱,不死于病,乃死于医,不死于医,乃死于圣经之遗亡也。”因此吴有性辨其为温病而非伤寒,按疫施治,大获奇效。于是深入探究,知源明理,建立温疫学说。由此,温病学得到迅速发展。

清代温病学大师叶桂创立温病卫气营血辨治大纲,极大地提高了温病的论治水平。吴瑭强调以上、中、下三焦为纲统论温热、湿热与温疫,著《温病条辨》,进一步发展和提高了叶氏的理论。薛雪则详细论治湿热性疾病,完善了温病学说。王士雄集前人之大成,“以轩岐仲景之文为经,叶薛诸家之辨为纬”著《温热经纬》,总结和完善了温病学理论。至此,温病学形成了独立的理论体系,彻底改变了人类对温病的认识,发展了中医理论,丰富了中医学宝库。可以说,温病学说的建立是临床实践发展的必然结果。

★  伤寒 中医治疗 中医

分享到:
你觉得文章内容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