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书目录(中医药书目录类书籍)

中医药书目录(中医药书目录类书籍)

来源:网友投稿 更新时间: 2023-04-24 阅读

中医药书目录(中医药书目录类书籍)

中医药书大全类书籍

中医有四大经典书籍《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

从广义上讲还有《温病条辨》、《儒门事亲》、《脾胃论》、《丹溪心法》、《医宗金鉴》、《医林改错》、《本草纲目》、《张氏医通》、《临证指南医案》、《医学入门》、《针灸甲乙经》、《针灸大成》、《小儿药证直诀》等等,这都是中医前辈们钻研一生的结晶。

中医药著名书籍

中医药理论核心的原创性重大突破----《自然药观》开创中医科学之路

《自然药观》一书发现了内病外邪的奥秘,也就是《黄帝内经》的核心:五运六气奥秘和规律,并详细地加以归纳总结,使之清晰直观地呈现在世人面前。让中医看病从此变得有理可依有据可查,依天道行医,而不再只是凭经验、感觉和验方在看病。在明了大道的前提下,老中医的验方和经验会焕发勃勃生机。

《自然药观》诠释了五运六气的“药道观”,以六十甲子为周期,全景详细地再现了“五运”中所蕴含的二十四种症状、相应治则及二十四类方药的选择,全景详细再现了“六气”中所蕴含的三十六种症状、相应治则及三十六类方药的选择,使后人能准确地做到因时制宜。

五运六气可通俗理解为内病外邪。五运对应内病,六气对应外邪。

当前,我们处在五运的四运(处暑后7日-立冬后4日),六气的四气(7月23-9月22日)。见p288页。

一、四运的新病和未病表现为大肠实和胆实,有阴(热)实和阳(寒)实之分,需要辩证。有人可能大肠、胆阳实,有人可能大肠、胆阳阴实,有人可能大肠、胆阴阳两实,身体较平衡的人,则症状不明显。

(一)大肠实(p93页):

大肠实,实有寒热、阴阳。

热实(阳实),则大喘、胸满甚至仰面而喘,眼睛昏黄,口干,鼻塞,流清涕或出血,喉咙痛,肩前、上臂部痛,大指侧、食指,脉所过的部分发热和肿痛而不好施治。

寒实(阴实),则气虚发冷,战栗而不容易回暖。

(二)胆实(p92页):

胆实,实分寒热、阴阳。

热实(阳实),则发怒,头痛,惊悸不安,下额痛,外眼角痛,缺盆肿痛,腋下肿。

寒实(阴实),则导致骨病,自汗,发冷,胸、肋、胁、大腿、膝外侧直至胫骨、绝骨、外裸前以及诸关节都痛。

二、四气的外邪表现为:热在泉和湿在泉。P139页

热在泉症状:

腹中常鸣,逆气上冲胸腔,气喘不能久立,皮肤痛,眼模糊,齿痛,目下肿,恶寒发热,如疟疾状,下腹痛,腹胀。

湿在泉症状:

水饮积聚,心痛,耳聋,头目不清,咽喉肿胀,喉痹,下腹肿痛,小便不利,上冲头痛,眼如脱出,顶部似拨,腰像折断,大腿不能摆动,腰弯不变,小腿似开裂痛。

这些内病外邪的症状,是自然规律的表象,作为普通人也该了解和知晓,看医生时也能讲清楚自己的状况。当然,作为医生是必须要清楚的。

治则和用药举例详见《自然药观》。《自然药观》已由学苑出版社出版。

古典中医药书籍大全

1,最早的医学文献是《黄帝内经》,简称《内经》。

2,后来秦越人扁鹊著的《难经》补充了《内经》的不足,成为中医理论体系的理论基础。3,两汉时期诞生了我国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

4,东汉末年,张仲景撰写了《伤寒杂病论》(即后世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

5,晋代黄甫谧所著《针灸甲乙经》,王叔和所著《脉经》,隋代《诸病源候论》,唐代《千金方》《外台秘要》《新修本草》。

6,明代,出现了被称为是“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的《本草纲目》。

7,清代,温病学说形成,如叶天士的《温热论》,吴鞠通的《温病条辨》。

中医药方书籍有哪些

一、1.《本草备要》,古代中医药学著作。共八卷。汪昂撰,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刊,本书可视为临床药物手册,亦为医学门径书。主要取材于《本草纲目》和《神农本草经疏》2.汪昂(1615-1694年),字切庵,初名恒,安徽休宁县城西门人,曾中秀才,因家庭贫寒遂弃举子业,立志学医。他苦攻古代医著,结合临床实践,经过30年的探索研究。编著有《素问灵枢类纂约注》、《医方集解》、《本草备要》、《汤头歌决》等。

二、1.《神农本草经疏》,又名《本草经疏》。全书三十卷,卷一、二为《续序例》上、下,论述药物的性味主治等内容,载有医论30余篇,将药物与辨证结合论述,分列诸病应忌药七门(即阴阳表里虚实、五脏六腑虚实、六淫、杂证、妇人、小儿、外科)。卷三~卷二十九,依《证类本草》编次,将部分《证类本草》中药物分别用注疏的形式,加以发挥。各药主治多遵《本经》、《别录》,若两书不详,再参以诸家论治;每药之后又附有“主治参互”和“简误”两项,来考证药效及处方、宜忌等。其末卷收载《证类本草》未载或未详之药。

2.缪希雍(约1546-1627年),字仲淳,明嘉靖、天启间人。17岁患久疟,自检方书治愈,遂嗜医。生平好游,寻师访友,旨在搜集方药,切磋学问,探讨医理。曾增益群方,几经修订,撰《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及多部医学典籍。《神农本草经疏》和《先醒斋医学广笔记》为其代表作。

三、1.《本草崇原》,三卷,约始撰于康熙十三年(1674),此书摘录《本草纲目》中本经药233味,(另有附品56种),作“崇原”之论。《本草崇原》,三卷,约始撰于康熙十三年(1674),著者张志聪殁而书未成,后由弟子高世械续成。继而王琦访得副本,校刊后刻入《医林指月》丛书,时已在乾隆三十二年(1767),以后续有翻刻。

中医药书大全类书籍推荐

我这几本(套)古今医书,个人认为是最好的。理学内经,药学本草,综合学金鑑。现代中草药学等。

中医药书大全类书籍有哪些

《无双国医》是网络作家君子如珩所写的一部医学类小说,现在正在连载之中,已经更新有200多万字。

书中主要描写的是运用中医技能治病救人的故事,体现出中医这个中国传承几千年的国粹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让我们能够领略到中医的无限魅力,也让我们看到有那么一群人为了中医的发展

《医药巨头》 作者:五彩贝壳 字数:108w 状态:完结

简评:

这本书算是爽文了,里面涉及的知识和一些方面都不能用专业来形容,主角脑子里出现了一本书,里面有药方,然后主角利用这些药方进行看病,然后批量生产,最后成为人生赢家,这里的特点是见效快,药效明显,但是中医往往就是见效慢,通过调理身体来达到修复的目的,所以这本书就欢快的看看就好。

《中医许阳》 作者:唐甲甲 字数:79w 状态:连载

简评:

额,首先说明这本书是有系统的,不过存在感不算明显,然后医学知识算是比较专业的,写的还不错,没有乱说,因为是小说吗,不可能跟医书一样,讲一个故事,那么就要有爽点,这本书这些节奏把握的都很不错,也是最近这类书里面成绩最好的一本了,只能说不容易吧,因为现在大部分中医的书都是炼丹,风水什么的一起写了。

《重振中医》 作者:蜀都小侯爷 字数:114w 状态:连载

简评:

这本书的角度比较奇特,老王没有看完,看了一部分,感觉他写出了现在中医正在面临的一些问题和转型的思路,现在提出来最多的就是中医分子学,其实是有像西医靠拢的,进行一些药物分子的合成来针对治疗,我不知道这还算不算中医了。这本书的主角就是一个从国外学西医留学回来学中医的人,写的还可以吧,感兴趣的可以看看。

《医门宗师》 作者:蔡晋 字数:279w 状态:连载

简评:

写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个大神,但是老王不知道为啥看的觉得有点难受,不过写中医的书不多了,推荐给大家把。主要是讲主角原本也是一个医生,然后再太忙的时候晕倒了,然后获得了上古医门的传承,然后开始走上人生巅峰,这本书的感觉有像零几年很多极品兵王的那种感觉。

《玄门医圣》 作者:笑论语 字数:255w 状态:完结

简评:

这本书就是那种,道学,风水,医学混在一起的那种爽文,通过一些方法然后救治有钱人,或者看一些风水,古董,等等的爽文,喜欢这类的可以看看,总体写的没啥毛病,也还是能看的。

现在中医真的开始没落了,老王爷爷就是中医,现在还在医院上班,回去的时候他就会和老王说现在来看中医的真的少了,都是一些老人家才会来,还有就是需要补药,身体调理的。

中医药相关书籍

中医药学,适合读的书有:课本四大基础《中基》《中诊》《中药》《方剂》。

课外书里面适合中医药学读的有:岳老的《岳美中论医集》,《伤寒论》必背,也要好好理解,《素问》也可以背,然后可以背背《温热经纬》里收集的叶天士的《温热论》、薛生白的《湿热论》,伤寒温病一样重要,有时间读读《温病条辨》也行。

中医药书大全类书籍目录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十四五”规划教材有以下五本:《中医内科学(第4版)》《中医外科学(第4版)》《中医妇科学(第4版)》《中医儿科学(第4版)》《中医骨伤科学基础(第2版)》。

中药医学书籍

第一本肯定是《神农本草经》

然后《本草经集注》 《唐本草》(《新修本草》) 《证类本草》 《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拾遗》 现存最出名的就这六本

还有《开宝本草》 《日华子本草》 《嘉佑本草》是佚书但在别的书里还能找到这些书里的内容

《雷公炮炙论》也很出名但主要讲中药炮制

其他还有《本草衍义》《汤液本草》 《蜀本草》 《滇南本草》

然后民国时候有《中国药学大辞典》 新中国有《中华本草》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等

要是楼主想把方书也算上那《伤寒论》《金贵要略》《千金方》《瘟病条辨》等也应该算上

《医方集解》等这样解释药方的也很经典

非要弄十本,应该就《神农本草经》《唐本草》(《新修本草》) 《证类本草》 《本草纲目》《雷公炮炙论》《伤寒论》《金贵要略》《瘟病条辨》《千金方》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  中医药 书目 类书籍

分享到:
你觉得文章内容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