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中药时写的中药的功效诗,有价值吗?
行动和想法都是积极的,但是说道价值,莫怪我泼你冷水,从实际价值来说,这样的意义不大,对于初学者还比较容易添乱。
药物,有几类作用,分别是固有作用、次生作用、配伍作用。
固有作用,就是你写的这些,是药物最基本性味的体现,也就是药物之偏性。它的作用有多大呢?只在纠正机体阴阳之偏。比如说辨证,阴阳辩证虽然是一切辨证的基础,但它仅仅是个开头,真正深入到细节的时候,需要其他方法。
记住单味药的具体功效当然是好的,但你不可能每个方子都只用单味药吧?
中医的用药特点又是多味药组成复方,发挥最大价值的,是次生作用和配伍作用,又以配伍作用的价值最大。毕竟,用药的主要形式就是配伍。
《医学源流论·方药离合论》里说:“方之与药,似和而实离也……圣人之制方,以调剂之……故方之既成,能使药各全其性,亦能使药各失其性。”
真正在临证用药的时候,药物都已经是被“全其性”或“失其性”了的,也正因如此,方剂才具有多效性,才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这个时候,药物的固有作用已经发生了变化,跟原来完全是两回事。
如果你非死记着药物的固有作用,不注重它发生了的改变,那就违背了用药时的君臣佐使原则,违背了这个原则,除了单味方以外,其他的情况,到最后都是“自撰一良方,服之,卒。”
所以,自古以来学中医,作为基础《药性赋》就比不上《汤头歌》更受欢迎。何况都已经有《药性赋》了,你再写这么个东西也没多大用。药物的固有作用,了解即可,但不要以为它是铁板一块。对于初学者,过度关注这方面,反而容易使思维僵化,学止毛皮,那就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