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是药三分毒?

为什么说是药三分毒?

来源:网友投稿 更新时间: 2023-04-24 阅读 2

为什么说是药三分毒?

首先我们要先定义下题目中的“毒”的含义。广义上的毒,就是百科定义,也是大众理解的概念:毒物;毒药:环境中的化学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进入肌体后,能与肌体发生生物化学或生物物理作用,进而干扰或破坏肌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性或持久性的病理状态,甚至危及生命。

广义的毒,在药物方面的毒性,西药更接近于这个理解;而中药的毒,更偏向于狭义的“毒”,每一种中药能起到作用,是运用了它本身具有的“毒性”。所以下面就只探讨中药的“毒性”吧。先简单举个例子:用药性苦寒的中药来清热,这个药本身药性是“寒”,是它具有的偏性,如果用于寒症或者体质虚弱者,就是寒上加寒,体现出“毒性”;如果用来治疗热症,热病寒治,那就是良药,这就是“以偏制偏”理论。也是流传下来的说法“是药三分毒”。所以狭义上的“毒”,是药物的偏性。

现存最早的中药著作《神农本草经》把中药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无毒”,中品“有毒或无毒”,下品“多毒”,就是根据药物的无毒、有毒来分的。大体上把攻病愈疾的药物称为有毒,而久服补虚的药物看作无毒。目前列入国务院《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的中药品种有28种:砒石(红砒、白砒)、砒霜、水银、生马钱子、生川乌、生草乌、生白附子、生附子、生半夏、生南星、生巴豆、斑蝥、红娘虫、青娘虫、生甘遂、生狼毒、生藤黄、生千金子、闹阳花、生天仙子、雪山一支蒿、红升丹、白降丹、蟾酥、洋金花、红粉、轻粉、雄黄。

除了上述列出的毒性中药有明确的毒性外,其余很多中药还是存在一定的毒副作用,比如关木通、苍耳子、山豆根这些。按照以偏制偏理论来讲,基本上凡是可以用于治愈疾病的中药,本身的偏性就是毒性。应用中药容易出现中毒的原因有:剂量过大;误服伪品;炮制不当;制剂服法不当;配伍不当。此外,药不对症、自行服药以及个体差异等因素也是引起中药中毒的原因。

所以说,是药三分毒。

正确对待中药的毒性,是安全用药的保证。历代本草对中药的毒性有很多记载,这是前人的经验总结,值得借鉴。目前中药品种有上万种,有中毒报告的才100余种,因此大部分的中药还是相对安全的,这是中药的一大优势!

参考资料:医学科普,邵魁卿《如何认识中药毒性?》

全国中医药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用书(中药专业)

本答案由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钱卫良提供

欢迎关注“逸仙药师”,内有关于各种疾病合理用药的文章!

★  说是

分享到:
你觉得文章内容怎么样

最后更新

提取物标签

关注我们

官方QQ群:7xxx85d 植提业社区-网站交流

Qr code

提取物百科 是一个真实的植物提取物行业内交流社区,在这里你可以找到最有价值的信息和最靠谱的供应商。
一键复制下载文档
免费下载
公众号:植物提取物百科复制
复制微信公众,搜索即可关注!

关注回复 :提取码

关注微信公众号获取验证码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支付
金额:
常见问题

请登录之后再下载!

下载中心

您的账号注册成功!密码为:123456,当前为默认信息,请及时修改

下载文件立即修改

帮助中心

如何获取自己的订单号?

打开微信,找到微信支付,找到自己的订单,就能看到自己的交易订单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