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的使用历史(人参的使用历史来源)
1. 人参的使用历史来源
《红楼梦》71回到80回,人参是给林黛玉配“人参养荣丸”用的。
2. 人参的起源
人参果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原称“香瓜茄”,在中国引进后依据神话中的人参果改名而来。人参果的果实脆嫩多汁,清香味美,不仅含有丰富的钙和蛋白质,又有较低的糖类和脂肪,还含有硒和钻等18种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还有广泛的药理作用,且安全性高,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3. 人参起源于什么年代
关于高丽参的起源问题,一直以来都是颇富争议的话题。有人认为高丽参是中国本土的,也有人认为高丽参是原产于朝鲜。
朝鲜半岛一千多年前既有高丽参种植,当时岛上出现了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王国——高丽王朝。[1]
首先我们从地理位置对这一问题予以分析。唐朝以前,有三个品种的人生较为著名,分别是上党参(山西)、辽参(辽宁)以及高丽参,而这里的高丽是指汉武帝在东北所设置的高丽郡。由此,我们可以有个简单的判断,即高丽参就是唐代以前在东北地区所产的人参。
这里还涉及到少数民族问题,高句丽、高丽都是同一语系的朝鲜古代的称谓,同时也是我国东北地区三大少数民族之一。直到今天,在中国境内仍然有朝鲜族,它们是构成中国少数名族的一个重要分支。高丽参是朝鲜半岛极具代表性的珍贵特产,早在古代就以丰富多样的途径向中国流动[2]。下面我们来具体看一看,高丽参是如何一步步进入中国的。
古代的高句丽人时代都有“放山”的习俗,就是指要上山请回参,挖较大的人参入药。中国也有很多习俗,比如说清明节的踏青,又或者是重阳节的登山,这样的习俗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古代高句丽人的“放山”也是如此。
那么,试想,时代都有挖参的习俗,个头大的人参总有一天也会被挖完。放山的山农为了生计不得不将山中剩下的幼苗移植到统一的地点栽培,这就是早期的“林下参”。从名字仍可以看出,这时候的人参仍然是在野外培植的。
后来,参农为了对这些“林下参”进行更为方便有效的管理,于是又将人参移植到山间草屋周围的园子里面进行栽培,这样,这些参农就可以把时间更有效的利用起来,而不是将宝贵的时间花费在往返的路上。
随着人参在园子中培植成为可能,早期的“园参”就出现了。
因为中国和朝鲜离的特别近,因此人参的功效自然也传到中国了,可谓“好酒不怕巷子深”。于是中国的宫廷权贵纷纷向高句丽国进口人参。
到了北宋末年,战火纷飞,中国的首都迁往到杭州,,想要获得高句丽国的人参,只得由水路送往杭州。这就不得不遇到一个棘手的问题,水路的湿气大,而且运输时间又长,那些人参早就发霉变质了。
于是人们试着采取一些办法,希望可以保存好这些宝贵的人参。人们偶然发现,如果将人参蒸熟制干之后,其保质的效果会大大提升,这就是“红参”。
之后,有一位高句丽国在将人参运往南宋的途中,偶然间走进一家医馆发现,宋人总是将人参与其他的中药材配在一起服用,这样服用的效果可比单独服用人参的效果好很多。
于是他就想,如果在园参炮制的过程中加入其它几味药材,效果岂不是更好,于是他就在中古京城四处求医,成就了今天高丽参的炮制秘方,而这就是早期的“高丽参”。
关于高丽参流传到中国的途径,有学者总结了七种,其中以走私贸易与朝贡贸易为主。这也说明两国之间紧密的经济文化联系。
在当代高丽参的价值
高丽参的声誉是在清代中叶才红火起来,那时候,高丽参并不叫高丽参,而是称之为东洋参清。赵学敏《本草纳目拾遗》云:又有一种东洋参,出高丽,新罗一带山岛,与关东接壤。其参与辽参真相似,其味亦同,但微薄耳。皮黄粗纹,中肉油紫......其力不让辽参也。
据这段话记载来看,很明显,在那时候高丽参是不如辽参的。而如今高丽参可谓是扬名天下,受到了各个国家的青睐。所以说中国古代的高丽参是如今朝鲜半岛的高丽参吗?历史的错位提供了一个有力的证据。
韩国的高丽参如今已近成了韩国的名片。近些年来,高丽参却一直占据产业高端,其整体销售价格比中国人生一度高出15倍之多。[3]而韩国高丽参的火爆也得益于政府的有力推广,这也给我们打出中国品牌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4. 人参的使用历史来源是什么
人参为神草,古人避其讳,又称土精,玉精,久微,人衙,鬼盖,海腴,草还丹,金井玉阑等,极信其通生死,达幽冥,竞长生的神奇功效。
历代文人墨客亦盛赞人参之神,其中最为著名的有宋•苏轼《小圃人参》,清•杨宾《柳边纪略•参》,以及清•乾隆皇帝御制《人参》诗。上述那些人参的别名是什么意思呢?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如此解释的:“别录—名人微,微乃参字之讹也。其成有阶级,故曰人衔。其草背阳向阴,故曰鬼盖。其在五参,色黄属土,而补脾胃,生阴血,故有,黄参、血参之名。得地之精灵,故有土精、地精之名。
广五行记云:隋文帝时,上党有人宅后每夜闻人呼声,求之不得。
去宅一里许,见人参枝叶异常,掘之入地五尺,得人参,—如人体,四肢毕备,呼声遂绝。
观此,则土精之名,尤可证也。
礼斗威仪云:下有人参、上有紫气。
春秋运斗枢云:摇光星散而为人参。
人君废山渎之利,则摇光不明,人参不生。
观此,则神草之名,又可证矣。关于人参名字的来历有两种版本的民间故事,共同的特点是因为它长得像人体,所以叫人参。
一种说法是:很久很久以前,深秋的一天,有两兄弟要进山去打猎。进山后,兄弟俩打了不少野物。正当他们继续追捕猎物时,天开始下雪,很快就大雪封山了。
没办法,两人只好躲进一个山洞,他们除了在山洞里烧吃野物,还到洞旁边挖些野生植物来充饥。
一天,他们挖到一种外形很像人形的东西味道很甜,便挖了许多,充饥。
很快,他们发觉,这种东西虽然吃了浑身长劲儿,但是多吃会出鼻血。
为此,他们每天只吃一点点,不敢多吃。
转眼间冬去春来,冰雪消融,兄弟俩扛着许多猎物,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他们活着回到村里,而且长得又白又胖,人们感到很奇怪,他们就简单地介绍了自己的经历,并把带回来的根块给大家看。
村民们一看,这东西很像人,却不知道它叫什么名字,有个长者笑着说:“它长得像人,你们两兄弟又亏它相助才得以生还,就叫它‘人生’吧!”
.后来,人们又把“人生”改叫“人参”了。
5. 人参 历史
传说早在远古黄帝时期,有关野山参的功效就已为人所知,以此算来,野山参的应用至少有4000多年的历史。有史料佐证,中国人对野山参的药用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年以前,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中,野山参被历朝历代赋予特殊的养生功效及文化内涵。
秦汉:出现最早关于野山参的记载
关于人参最早记载见于汉代的“纬书”和“本草”,在此之前的先秦著述和前四史中均未见有关人参的明确记载。从《晋书》起,正史中开始记录人参,《晋书·石勒传》记载:“石勒所居武乡北原山下草木皆有铁骑之象,家园中生人参,花叶甚茂,悉成人状。”父老乡亲及相者由此想到“此胡(石勒为胡人,晋代北方少数民族)状貌奇异、志度非常,其终不可量也”。
6. 人参的药用历史
不存在。
据传万年人参大概在1.8-2米左右,人参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欢阴凉,湿润的气候,有很多人参主要生长在海拔500~1100米的杂木林中。因为根部比较肥大,下部常常会有一些分支,就像是人的手和足以及四肢,所以把它称之为人参。
生长多年的人参是非常罕见的,药用价值很高,就是因为它的生命力旺盛,寿命又很长,所以才有了千年人参或者万年人参的说法,但是在现实当中,千年人参只存在武侠小说中,现在人参最长的寿命只有100~2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