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胰液素的生理作用(促胰液素的作用机理)
促胰液素的作用机理
肠促胰素是人体内一类肠源性激素的统称,包括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和糖依赖性胰岛素释放肽 (GIP) 。
占到较大比例的GLP-1由30个氨基酸连结而成,是胰高血糖素原基因经表达、分解后得到的产物,在不同种类细胞中产生过程略有不同,只有最初形式GLP-1可以促胰岛素分泌,被二肽基肽酶-4(DPP-4)分解便以GLP-1(7-36)酰胺和 GLP-1( 9-36) 酰胺这两种活性形式存在,作用于其他器官。
同为多肽的GIP结构中有42个氨基酸,功能上与GLP-1只略有不同,同样可被DPP-4降解,在血糖调节中与GLP-1协同作用。
促胰液素的特点
沃泰默发现了实验现象,但是最终实验得到的结论错误。
英国科学家斯他林和贝利斯最终发现并证明了促胰液素。
促胰液素的作用是什么
当然是,促胰液素是小肠上段黏膜内S细胞分泌,主要作用于胰腺导管上皮细胞,这种内分泌方式是经典的内分泌方式,即激素入血,在通过靶向作用机制,作用于远距离组织或器官。
激素是内分泌腺或器官组织的内分泌细胞所分泌的,通过体液为媒介,发挥生物活性的物质。
所以大到像甲状腺、肾上腺,胰腺中胰岛(分泌胰岛素及胰高血糖素),小到胃肠道的内分泌细胞,如胃黏膜的G细胞分泌胃泌素,D细胞分泌生长抑素等,都属于内分泌系统的范畴。值得注意的是,从细胞之间信息传递的角度来看,激素与其他非内分泌细胞,比如神经元释放的Ach,NA,免疫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等在调节机体功能活动中的作用性质,并无本质区别。
促胰液素作用特点
胰液的分泌可能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都有关系, <br/>而实验只证明了胰液的分泌与体液调节有关,并没有说明与神经调节有无关系, <br/>所以不可以说与神经调节无关。
促胰液素的本质
我回顾了一下实验过程。
关键就在于小肠提取物中含有用来刺激激素产生的少量盐酸,这对实验结果有一定影响。但是的确盐酸只是少量,两组分别主要是盐酸和分泌物,结果促使胰液产生的量差别非常大,这已经足够说明问题了。我认为小的误差对实验结果并没有影响,他们当时也没有更好的实验方案可想了。再说,他们做这个实验不是为了证明什么,而是看看有没有不明物质的作用出现,从而确定研究方向,后来他们提纯出促胰液素,才证明激素的存在。不可避免的事,不是漏洞
促胰液素的作用机制
胰液:是由胰腺分泌的消化夜,它是小肠内具有很强消化能力的消化液。胰液无色,显碱性,pH为7.8~8.4。正常人分泌量为1~2L∙d-1。
胰液主要成分及功能见表7-1。在非消化期,胰液几乎不分泌或很少分泌。进食后胰液分泌即开始。所以食物是兴奋胰腺的自然因素。进食时胰液分泌受神经和体液因素(促胰液素)的双重控制,但以体液调节为主。
胰液主要成分的消化作用 胰液主要成分 消化作用 重碳酸盐 胰淀粉酶 胰脂肪酶 胰蛋白酶 糜蛋白酶 核苷酸酶脱氧核糖核苷酸酶中和盐酸,利于胰酶活动淀粉→麦芽糖脂肪→脂肪酸+甘油→甘油一酯蛋白质→多肽、氨基酸蛋白质→多肽、氨基酸RNA降解DNA降解。
促胰液素对胰岛素作用
生长抑素的作用是抑制内分泌,可以降低人体血液中生长素,胰岛素,胃泌素,促胰液素,胆囊收缩素,胰多肽和P物质等水平,可以用来治疗由内分泌引起的肿瘤,缓解患者的症状,控制该肿瘤的生长。生长抑素还可以用来治疗静脉曲张等疾病。平时应该多运动,增强体质,保持健康的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