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钱币作用(古钱币小知识)

古钱币作用(古钱币小知识)

来源:网友投稿 更新时间: 2023-05-08 阅读

古钱币作用(古钱币小知识)

古钱币小知识

浅谈钱币的鉴定

一枚拿到手以后,第一个问题就是钱币的真伪问题。现在各种介绍鉴定钱币的书籍很多,多谈的是从作伪的方法与对策,但有许多鉴定方法随着作伪工艺的改进已没有太大的意义或失去作用。

鉴定古钱的基本方法和原则是:第一,要掌握每一时代钱币的时代特征和个别特征。古钱都反映有铸造钱币的时代特征,同时古钱还有它的个别特征。掌握这些特征就可以了解它们是什么时代的钱币,什么种类的钱币,并根据这些特征区别真钱和伪钱。古钱的特征包括钱文和形制两方面,钱文是铸在古钱上的字体,形制指古钱的造型结构、铸造工艺和币材成分。了解每个时代、每种货币的这些时代特征和个别特征,是识别每一时代、每一种古币的真伪及其价值的基本方法,如果我们发现一枚与其时代特征和个别特征差得很大的货币,应特别注意其作伪的确能性,再用其他方法鉴定、就可确定其真伪。第二。用科学方法辨别伪钱的伪锈、伪色。在古钱币鉴定中,分辨铜锈、铜色的真假是相当重要的方法,因为有些伪币单从文字形制很难绝对断定真伪,而鉴定锈色方法简便。 第三,熟悉伪钱的基本特征。鉴别伪钱既要了解每个时代真钱的基本时代特征和个别特征,也要了解伪钱的基本特征。改刻的伪币币面不平,拼合的伪币正反面币色不一,凿去的文字四周总有痕迹可寻,用翻砂法制造的钱币比真钱略为小和薄等等小了解伪币的基本精况和伪造法,细心观察,就能发现伪币作伪之处。第四,掌握与古钱鉴定有关的知识,应了解有关货币理论、广博的历史知识、古钱的铸造常识和“栽谱卧录”古文字学以及历代典章制度知识。对鉴定古钱都是十分必要的(以上摘自有关文章)。第五,了解朝鲜、越南、日本等周边国家的铸币,以上几国都曾经流通过我国铸币,也仿铸过不少中国的钱币,大家要掌握他们钱币特点,避免同中国钱币混淆。

前人鉴定钱币主要使用文、质、声、色、神、味六字来分析,其中文是指钱币文字及图案气息、风格,质是指钱币形制、工艺、币材成分,声是指钱币声音,色是指钱币锈色、包浆,神指钱币的神韵,味是指钱币的气味。

文字及图案气息、风格,是指看钱币的文字、图案是否是流畅、舒服,文字及图案或雅或拙,是否与时代特征相符合。从文字(图案)风格可以说是钱币鉴定的一个难点,因为每个人的欣赏的观点不同,对一枚有争议钱币可能得出结论相差甚远,但在大的方面,基本可以达成共识,如先秦及战国、秦时时代的铸币的文字是工匠用刀刻在模上铸成,因字体没有一定的型式,所以版别也特别多,基本没有相同的,文字虽然是匠人信手来,但毫无匠气,舒展流畅,自然生动,自有一番趣味,其中也有印范制币者,字体多雄浑有力,粗壮大气。汉时五铢版别繁杂,文字风格各异,非方家不能分辨异,张某水平有限,不敢胡言。汉代出了一个制钱高手-----王莽,字体流畅潇洒,布局匀称得体,以六泉十布闻名与世,别铸有货布、货泉,字体做悬针篆,多制作精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因战乱不断,铸币相对较差,三国曹魏时的钱币总体来说文字比较随意流畅;孙吴的货币文字比较圆浑豪放;两晋钱币因铸地的不同,出现不同文字风格,丰货、汉兴苍劲凝重,大夏真兴豪放自然,开阖有度,凉造新泉疏密有度,自成风格,南北朝有潇洒飘逸的孝建四铢、永光,端庄凝重的五铢(陈)、太货六铢等,这一时期多美泉,第一当首推永通万国,太货六铢、五行大布、布泉、常平五铢、孝建、永光等争奇斗艳,各具特色,美不盛收。唐开元通宝据《旧唐书.食货志》记载为欧阳询所书,字含八分及隶体结体精严,凝重端庄,这种风格一直贯穿整个唐代。五代十国时,汉元、永平、通正、天汉、光天、乾德、咸康、开元(王审知铸)永隆等或为开元改范所铸或粗犷、拙朴,其它如周元等多继承了唐代的书风(因五代十国钱币十分复杂,多数是非一般收藏者所能见到者,研究有限,见的也不多,不能详谈,望见谅)。到了宋代以,每一皇帝每改元一次均铸一次年号钱,钱文丰富多彩,变化万千,或雅或俗、或拙或巧,笔法严谨,结体精良。个人认为从整体水平来说,是我国钱文书法发展的顶峰。宋以后,钱文书法整体水平开始下降,到金代出现了一次复兴,以泰和阜昌为代表。元代的至正钱中有部分钱文楷书雍容大度,但整体水平不高,呈下降趋势,明清钱文除咸丰钱外,鲜有佳作。咸丰钱是我国古代铸币中钱文书法最后一次复兴,各局的钱文异彩分呈,或如大家闺秀或如小家碧玉,仔细品来,回味悠长。

图案鉴定主要运用于花钱中,每个时代的花钱图案都有自己的时代特征,这不是本文的重点,在这里就不多谈了。

运用钱币文字(图案)鉴定钱币,不但要熟悉同一时期的文字风格,最好具有一定的书法功底或书法的鉴赏能力及隔,这点对初学者可能要求有点高,不过大家放心,多看多想多揣摩,时间一长,自可成竹在胸。

注:下面有关运用锈色包浆鉴定钱币的文章摘录自郑家相先生大作,目前,坊间许多钱币中辨伪部分多抄录郑家相先生著作,张某也借来一用,因现在造伪方法也发生许多变化,有些方法已不太适用,张某斗胆,在中间加了一些自己的想法。

出土古钱历经百年地下腐蚀,有的满身翠绿、有的红、绿、黄、白,斑斑驳驳,钱币界称为“生坑锈”。传世的古钱由于长久玩赏,油汗入表,钱体呈黄褐或褐色。作伪者为取得“生坑”、“传世古”的表面效果,便在伪钱色泽上作旧。常见的方法如下:

一.绿色。因为出土的古钱都有绿锈,所以伪造古钱施以绿锈,方能*真,伪造绿锈的方法有五种:

(1)将伪造的钱埋入土中,经过二三年后取出来,就有满身绿颜色的锈了;(张三少注:现在有部分高档伪品,入土何止两三年,可能是入土十年左右,再加入酸液等物质,现在取出已是硬绿锈满身,杀伤力很大,我和一位泉以前曾经交过学费,这种钱的锈说来也不是天衣无缝,绿锈的颜色偏嫩,比较浮。)

(2)将伪造的钱币浸以盐酸或醋酸,再埋入土中,经过一年半载后取出来,就有满身的绿锈。浸过盐酸过醋酸的伪钱,放在阴暗潮湿的地方,也能发生绿锈。但这种绿锈都在浮面,不能入骨,较真钱的绿锈松脆,容易脱落,且不能发生硬绿,只能成为土化绿,所以硬绿锈是不能伪造的;(张三少注:这种方法是目前市伪造生坑钱最常用的方法,属低档伪品,稍加留心,就可分辨出。另外,现在硬绿锈也能造出了)

(3)用胶水调以绿色粉末,涂在钱上,再加以泥水、侯干,便成土化绿锈。这种伪钱最怕开水泡煮,因为一经泡煮,绿锈便会完全脱落;(张三少注:现在用开水泡煮的方法来鉴别伪锈的方法已意义不大,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有许多胶水不怕开水泡煮)

(4)用松香调以绿色粉末,涂在伪钱上,便成为了一种类似硬绿的绣,骤看不易辨别,如以热手摩擦或热水浸之,用鼻嗅觉有松香气味,便能分辨出它是伪造;(张三少注:现在这种方法已不常用)

(5)用绿色瓷漆涂上伪钱,经过一年半载,瓷漆干燥坚硬,颇似硬绿绣,但其色泽终不能如出土硬绿之自然,且容易剥落;(张三少注:现在多改用树脂,干燥的时间也不太长,但效果比油漆好的多,辨别方法是用小刀削或针扎,试一下硬度)

二.红色出土的古钱也有生红锈的,伪造红锈的方法有四种:

(1)将造成的伪钱用火烧煅使透,浸入冷水,便带红色的锈;再浸以盐酸或醋酸,埋入土中,经过一年半载取出来,便有红绿锈色,颇似出土古钱了。但此种方法只能用于水红铜的钱,若明、清黄铜钱,虽经火煅钱也不能发生红色;

(2)用胶水调以红色粉末,照前述伪造绿锈的方法,也能造成红绿锈色,但它的弱点也与伪造绿锈同;

(3)用松香调以红色与绿色,同涂在伪钱上面,便成了红绿锈,其弱点与前述相同;

(4)用红色瓷漆与绿色瓷漆调涂伪钱上面,便成红绿锈。其弱点与前述相同。(张三少注:现在造红锈多采用第一种方法或用树脂、油漆等涂在钱上,多做成半传世古)

总之,红色不能独立,一定要配合绿色或蓝色或传世古。

三.蓝锈,出土古钱颜色还有红、绿、蓝三色的,作伪者的方法不外上述用胶水、松香、瓷漆三种来配合,但造此种三色伪钱的甚少。(张三少注:从目前本人所见到的伪钱来看,造红、绿、蓝三色伪钱的不多)

四.传世古,古钱有的是历代流传下来,并没有埋入土的,所以多数圆钱没有红绿锈,仅在钱的表面有一种黑褐色,这种颜色称为传世古。也有的虽然埋入土中过,但出土后经日久摩擦,红绿锈大半脱落,仅在少数处尚残留一些绿色或红色,(张三少注:也有留有蓝色。锈留下的多少与盘玩的时间与坑式,如果玩的时间短,锈也会留下的比较多)其余部分都已变成黑褐色的铜质,这种称为半传世古。伪造这种颜色的方法,通常有下述两种;

(1)将伪钱用火煅烧,取出后使冷,钱的表面上便发生黑色,再放衣带裹之,经过一年半载,色泽光润,便与真钱相似。此种偶带有红色锈的。

(2)将伪钱用盐酸或硫酸浸一二日,取出便现黑色,再裹入衣带一年半载,色泽渐发光润,与传世古钱相同。

(张三少注:真正的传世古虽是极薄的一层,用水煮洗刮都很难去掉,钱币流传愈久,色泽愈深。现在许多传世古的假钱多是在煤烟上熏黑后,再上蜡打光的,钱如同墨染,钱币中根本没有这种包浆。还有一种用真的铜锈粘在伪品上的假钱,这种方法本来是用于伪造青侗器的,现在据说有一批造假铜器的人转行做古钱了,这种虽然看上去硬绿红斑满身,但总体感觉不自然,而且因锈比较硬,难于加工,多与钱体之间有缝隙,所以多做成满身黄土或黑色垃圾的坑式,其中黑色是伪造的半传世古,目前市场上就有一批做成半传世古的假钱,其中的红我已经见过万历背龙纹、崇祯背五工、阜昌元宝等数十枚初一看,传世古中隐约有绿锈、红斑,十分开门,但仔细看后会发现钱上好象涂了一层油或腊,用刀削或剔时容易除去。这批钱最大的一个问题是所有的不同时代、不同品种、不同铜质的钱都是一种包浆。其实真正的老生坑中是红斑绿锈通常坚硬异常,很难除去。但经酸处理过的钱除外。这批钱的红色、绿色一种有真锈粘上去的,一种是树脂或油漆涂上去的,这批我认为做的不好,可最近在市场上看到的些泉商进了这批货,我在这里只是想提醒一下大家。)

辨别古钱的真伪,虽然积累长期经验,也仍要处处留心,但伪钱与真钱究竟两样,如真钱的绿色,无论是硬绿或土化绿,都是入土数十年或数百年,甚至数千年而成的,硬绿的硬度在非常坚硬,土化绿都是入骨的,甚至有的铜质已化的(既通常所说的脱骨或脱胎)。伪钱的制造者决不能等待埋入土中数十年或数百年再取出来售卖,至多埋入土中二、三年,不会成为硬绿,土化绿也是不能入骨,仅在钱的表面有一层类似土化绿的绿锈而已,一经洗刷,容易脱落,所以能够辨别。红锈也是如此,真的红锈是活色,不容易脱落,伪的红锈是滞色,容易脱落。(张三少注:现在做伪者已与前辈不同,硬绿已经伪造出,许多伪锈已经很过关了,所以个人认为,这种方法只能适用于普通的伪品,高仿品根本不适用)。

形制是指古钱的造型结构、铸造工艺和币材成分。不同的时期的铸钱,或出于需要,或出于规定而形成一些特定的现象。如齐的刀币为保护钱文而把轮廓铸得较高、宋钱面深背浅等,不同的钱币有不同的形制。古钱的铜质主要有青铜、黄铜、紫铜、白铜等数种,青铜属铜锡铅合金,其颜色有青白、微黄、淡红或水红等种;黄铜指铜锌合金,紫铜的含铜量最高,呈紫红色;白铜指实际上指铜镍合金,但有一些铜色偏白或银白的古钱,习惯上也称为白铜钱,但实际上并不含镍或含镍很少。它是一种青铜,只是铅或锡的成分较多而引起了铜色的变化(根据史料《天工开物》记载,我国在宋时已出用砒霜等药物制成的砷白铜及用甘石制成的黄铜,但工艺复杂,而且有毒,估计在当时只是供富用享用的奢侈品)。由于各个历史时期各地的科技发展水平、矿产资源、铸币金属成分比例的不同,所以古钱的铜质铜色也有较大的差异。总体来说先秦圆钱的铜质虽然是青铜,但铜色较红,接近紫铜。而刀布币的铜色多呈淡红,半两及五铢钱的铸行时间很长,铜质精精不一,具体品种要具体分析;开元钱早期多是青白色,南唐钱币的铜色也多数偏黄白色;宋钱或偏青或偏红,铜色繁杂;辽钱铜色偏深红或紫红;元钱铜色以深红及浅红者居多,而寺观供养钱也有偏黄者(有人认为可以是黄铜);明嘉靖之前铸钱用青铜,明嘉靖之后则多用黄铜,着与掌握了锌的提炼技术有关;清雕母(祖钱)铜色以金黄为主,铜质精良,给华丽富贵的感觉;清代新疆铸钱用紫铜,故称新疆红钱,铜质温润细密,色泽紫红。

在鉴定一枚钱币是否符合当时的形制时,除要看钱的大小、厚薄、重量是否对外,还要仔细观察穿、外郭磨损是否正常,钱背是否与同时代的钱币一致。建议初涉泉河的泉友在集币的过程中多看钱币的背部,仔细看,多比较,多思考,经过一段时间时,一枚拿到手中,即使不看钱文,也可从背部分辨出大概铸造时代。就好象是一个你比较熟悉的人,从后面你也可以认出来他是谁的道理一样。钱币的铸造工艺也是鉴定钱币的一个重要方面,先秦钱币采用泥陶范,如耸肩空首布、齐大刀,燕刀等;石范,如安阳布等;铜范,如楚蚁鼻钱等,先秦刀、布的浇口及边缘常有浇铸时挤出范外的多铜,因未加磨琢而呈自然状态(小张久居江南,先秦难得一见,对先秦了解甚少,不能细谈,见谅)。秦至西汉早期主要沿用先秦的铸造方法与工艺,但铸钱的工艺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最初以石范应用最广;到后期,开始运用铜范铸币,从汉铸半两开始,钱币铸好还要进行进一步的加工,主要是磨(凿)去钱缘及穿内的流铜。西汉中晚期以泥陶范为主。王莽时期是秦汉铸币工艺集大成,工艺精美,号称铸钱第一好手,工艺仍是主要采用铜范、泥陶范,很少用采用石范。东汉到南北朝主要采用泥陶范铸钱。隋到五代时,这时期是比较有争议的一个时期,有专家推测在隋时出现了翻砂法铸钱的工艺,但无相应的实物佐证,根据手头有限的资料及实物,我个人认为这一时期是范铸与翻砂共存的时期,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北宋末年。宋时根据史料的记载,采用母钱翻砂铸钱的工艺。这种工艺一直沿用至今。

运用声音鉴定钱币真伪的方法由来已久,真币治铸已久,火气已经消失,敲击时声音低沉,余音短,而新铸出的钱币敲击时声音清脆响亮,余音长。现在这种方法对付部分伪品已经没有意义,这部分伪品的声音已经完全过关了,据说是在翻铸时加入部分杂质。而且古钱币因保存环境的不同,可能会同现同一种钱币,完全不同声音的现象。但这种方法对付但这种方法对付用粘合拼接法做成伪钱及破损后修补钱特别有效,这两种钱向只要将其轻摔在桌面上,或用金属敲击,会发出破声,没有正常钱币的金属声,泉友们可以自己试一下,比较一下。还可能用这种方法检查钱币的骨质是好,在敲击、摔在桌面上时注意一定要轻,不要让一枚好钱因此而受伤。

辨味也是鉴定古钱币的重要方法,长期埋于土中的古币,仔细闻的话,会有一股泥土的香味。而用油漆等化工原料做伪锈的钱币会有一股怪味。如用水煮后再嗅,则这些特殊气味更明显。用硫酸、醋酸等浸泡后长出的伪锈,除疏松粗、易脱落外,常留有酸性液体的气味。各位泉友在购币可以仔细闻一闻。

鉴定钱币的基本方法我已经写完了,小张水平有限,希望文章对大家有点帮助,这是我莫大的安慰。最后我和刚入门的泉友谈两句个人在刚入门的心得,多看,多想,少买。多看是指买一些开门的钱币,平时多玩,不可一购了事,束之高阁。多想是指两个方面,一指在平时,在看钱时仔细比较,多思考,找出真钱的共性,玩味钱币的锈色美,书法美;二是在购币不要考虑吃仙丹,捡便宜,应考虑此币的真伪,从钱币的形制、文字、锈色、价格等多方面综合判断,如果发现有疑问,宁可放弃,不可心存侥幸。少买是指尽量少买价值比较高的中高档币,免避上当(如果是信的过的朋友出让除外)。我曾戏称其为“六字真言”。同时还希望泉友能听进别人的意见,首先要听的不是这意见的对错,而是他的理由,然后再找出反驳的道理,这样可以将对一枚钱币的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不但其中的乐趣无穷,而且可以提高你的水平,但听别人意见,除了能听进去外,还要不被别人的意见左右,不要将真钱当成伪钱,从而错失好钱。在这里讲一个我们这里发生过的一件事情,某一天,古玩市场来了父子两人,从情形来看是父亲陪儿子来购币(小孩看样大概是初中生),雄赳赳气昂昂,掖下夹着华光普先生在大作,到市场“按谱索钱”,第一次花了300元购了文信与长安各一枚。第二天,气势更足(大概因为感觉第一天赚了大钱)全家出动,齐到市场,花了一千多元,购入三孔布,大宋通宝当十等近十枚大珍品,我和一位泉友当时实在看不下去,在他离开小摊时偷偷告诉他,这此东西都是新的,伪品,你不要买了,现在就退,稍微损失一些钱,总比全军覆没好,没想孩子的父亲眼睛一瞪说:“你们骗谁呀,这东西都生锈了,还能是假的。”,我们无言已对,只好无趣的走开。在以后的一段时间内听说又购了几千元,说是准备拿到上海去卖,结果可想而知。没多久,此人便消失了,到现在,我再也没有在古玩市场上见到这一家人。

常见的古钱币

这样问很宽泛。

目前公认的最早的货币就是贝币。

贝币材质不同:从天然的海贝到骨贝,再到玉贝、金贝等等。

然后就是青铜类的刀型、铲型币。

如先秦的明刀、王莽时期的货布等。

接下来是方孔钱。

如秦半两、汉五铢一直延续到清朝最后的宣统,都是圆形方孔钱。

方孔钱最早为青铜铸造,到明清开始以黄铜铸造钱币。

期间也有一些另类的,如金质淳化元宝,或清朝的进呈样钱(玉质、金质皆有)。

到了清末民国时期还有铜板和银元。

光绪、宣统时期不仅有方孔钱,也有铜板和银元。

民国时期铜板和银元铸造量就大很多。

如常见的开国纪念币(铜质和银质皆有),袁大头,孙小头等等。

民国时期也发行过纸币。

再就是一直到现在的纸币了。

从第一版到第五版,包含着钢镚儿(材质铝合金、镍币、铜等)

古代古钱币

1 通宝是中国自唐初至清末铜币的一种名称。早期多以重量作为钱币名称,如半两、五铢。另有元宝、重宝、之宝等钱。

2 唐朝时期:开元通宝、建中通宝等。

3 宋时期:宋元、太平、天禧、皇宋、至和、嘉佑、治平、熙宁、元丰、元佑、元符、建国、圣宋、崇宁、大观、政和、重和、宣和、靖康、建炎、庆元、开禧等。

4 元朝时期:大朝通宝、至元通宝、至正通宝等。

5 明朝时期:正德通宝、大中通宝、崇祯通宝、天命通宝、康熙通宝、乾隆通宝、嘉庆通宝、道光通宝、光绪通宝等。

古钱币小知识手抄报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贴福字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琢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贴窗花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年画“年年有余”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贴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贴挂千

  挂千,就是用吉祥语镌于红纸之上,长尺有咫,粘之门前,与桃符相辉映。其上有八仙人物的,为佛前所挂;挂千民户多用;世家大族用的较少;其黄纸长三寸,红纸长寸余,是“小挂千”,为市肆所用。最早的挂千当是以制钱(铜钱)串挂的,与压岁钱一样,有压胜的作用。

  隔年饭

  在北方,有的人家还要供一盆饭,年前烧好,要供过年,叫作“隔年饭”,是年年有剩饭,一年到头吃不完,今年还吃昔年粮的意思。这盆隔年饭一般用大米和小米混合起来煮,北京俗话叫“二米子饭”,是为了有黄有白,这叫作“有金有银,金银满盆”的“金银饭”。

古钱币的用途

清代大钱除了咸丰大钱以外,还有同治、光绪两朝大钱,咸丰大钱是与制钱相对而言的大额当值钱,是在鸦片战争以后,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国库空虚的形势下,由咸丰强行推行的,大钱破坏了自顺治以来一贯推行的制钱制度,以少量的钱币材料,铸成量当值高出制钱若干倍的大钱投入流通,以“虚钱”来代替“实钱”造成货币贬值

古钱币小知识大全

大家好!小编0o珍藏记忆o0,很高兴帮助大家,我写这篇见解,希望在游戏中给大家提供一些帮助,让大家在快乐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不过小编还是想的到大家的支持,谢谢!

大事记

公元前600年

金币的来源收起

,最早的金币出土于现在的埃及,考古学家估计已有近4700年的历史,是公元前2700年左右制造的,这种埃及出土的古币主要是用于一种礼品,而不是流通的货币,是古埃及贵族们互相赠送的奢侈品。公元前600年左右,金币开始变成为古埃及的官方货币,在古代中国,金币的流通大约出现在公元前600年-500年。

金币质量的标准单位:盎司

分类:

用黄金做的金币,具有流通性,有投资价值,也称为投资型金币,例如国内常见的美国鹰扬金币、加拿大枫叶金币、澳洲鸿运金币等。

纪念性金币也是黄金钱币的一种,通常是为了特定目的或某一事件而印制、发行的有纪念性质的金币。

著名

在黄金市场上交易量最多的金币有:南非的富格兰金币,英国的皇家金币,加拿大的枫叶金币,美国的鹰洋金币,墨西哥的金彼素。我国的熊猫金币在国际上也较为抢手。

美国的金币种类也很繁多,主要有双鹰币,币背有自由女神头像。成色为90%,币重33.436克。美国的金币拍价十分活跃,1979年曾创金币拍卖最高价。一枚1787年铸造的金币,价值72.5万美元。

墨西哥的金彼索币始于1905年的货币改革,早期的金彼索是1905-1931铸造的,后期的金彼索铸于1943和1953年。由于政府经常用旧版铸新币,所以某金币真正的铸年代很难确定。金币直径37毫米,成色99.9%,币重41.66克。币面有鹰的图案,背面有灰格党胜利的标志。墨西哥金币也叫墨西哥鹰洋。

英国皇家金币铸发较早,1817年国王乔治三世即有金币发行。1937-1957年没有铸发金币。在此之前铸发共11个型号的金币,大多以每届国王为标志。1957年后又重铸纯金币共12种类型,币面有皇后伊丽莎白二世头像的金币 。

南非的富格兰金币,已有百年的铸造历史。成色为22K或91.62%,币重1.09盎司,含金1盎司。该金币首次发行是在1867年,数量有限,1870年开始出口,该币表面有南非前总统Krugerrand的头像。

加拿大的枫叶金叶,于1979年铸发,面值50美元,当时约有1百万枚。成色99.9%,直径为3厘米,厚为2.8毫米。表面有枫叶标志,反面为伊丽莎白女王头像。

奥地利的克罗纳金币,重33.87克,直径37毫米,成色98.02%,在国际上也非常畅销;哥伦比亚5比索金币,面上有西蒙、玻雷瓦尔的头像和彩金工人像。5比索金币重7.98克,成色91.67%,在国际金币收藏界也享有声誉。

价值收藏

有很多的方法可以来鉴定一枚金币的价值;比如它的稀有性,制造的年代,制造的条件,制造出统一样式的数量来决定,甚至连一枚古金币上的细菌也不放过。

收藏金币绝不仅仅是收藏同一时代限量发行的金币,更多的是收藏古代人曾经发行过的官方流通金币,往往收藏家们十分看重那些具有历史重大意义的金币,因为这类金币对于考古学家们来说,是很值得拥有的。

每个国家都会有很多金制古币的收藏市场,收藏家们也需要注意假冒伪劣的金币。金币的保养精制硬币的抗氧化性顺序为金,镍、银、黄铜、紫铜。镍的抗氧化能力超过银,紫铜最容易氧化。铂,钯,铝镁合金因为不是精制硬币主流,不需排序。自然界的金元素与空气中的氧气以及其他气体不发生化学反应,因为金币的纯度不是太纯,其中含有少量的银以及其它的金属成分,所以金币的表面也常常会出现微量的氧化物,主要是空气中的硫元素与金币中的银化合,生成微量硫化物。金属氧化和材质有关,和保管关系也很大,比如1000年以前的黄金饰品,有的金光灿灿,有的也发污了,所以对于钱币装帧方式和保管的讨论,是有意义的。

由于氧化问题或多或少要涉及到钱币的价值问题,所以我没有参与网上的讨论。贵金属币只要品相好,氧化对其价值影响不应该太大,所以精制币氧化并不可怕,因为精制币的收藏价值不仅 体现在漂亮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版别上,即精制币和普制都氧化以后,是否还能区分出是两个不同的版别,指望用包装的不同来区别版别是缺少钱币收藏基本知识的。铜镍合金精制币币边没有倒角,这个区别和氧化无关。该合金本身氧化速度慢,即便氧化了,从币面也能看到明显区别,我的沈阳版和平年精制币全部都氧化了,呈灰色,但基本不影响价值的。钢芯镀镍精制币正常保存,我估计100年内不会出现明显氧化,所以不用讨论氧化问题。黄铜合金从01年才开始在普通纪念币上使用,由于普制币的工艺比较好,喷砂和抛光都有,使得精制和普制的币面区别不太大,如果氧化了,币面的区别会更小,币边的区别分两种情况,一是生肖有字母“J”的区别,二是其他品种都没有区别,包括奥运纪念币。紫铜合金币的普制币都没有喷砂,和精制币有明显的视觉差别,但氧化以后,区别会变小,币边没有区别。影响精制币收藏价值的因素很多,对于收藏者来说,一定要全面、系统收藏,缺少哪个品种都不完整。

收藏意义

中国金币总公司开展的面向中学生普及金币知识系列活动,不仅有利于从中学生开始普及全民的中国贵金属纪念币的基础知识,弘扬中国金币优秀的货币文化,激发民众的爱国热情,也是从根本上预防与解决民众避免遭受购买假货受损的好办法。给老师与学生讲课,让学生参观中国贵金属纪念币展室,与熠熠生辉的金银币作亲密接触,远远比书本传授方式形象的多。记忆的最好方法就是形象,有形有像才能记得深刻,而且也容易记得多。因此,华夏女子中学的师生通过讲课与参观了解了不少关于贵金属的相关知识,从而从学生时代掌握和了解收藏钱币的意识和方法。

保存

尽量不要用手直接接触表面,因为手上有汗渍会污染到金币表面,最好用密封的塑料把金币密封起来,这样观赏起来也比较方便,也起到不让空气中的尘埃污染到金币的表面。尽量不要碰撞,因为相互碰撞容易留下痕迹。

如果金币弄脏了,要放在温皂水中略微的清洗,然后用清水冲干后用软布轻轻擦干它,最后放置在干燥通风处;尽量不要用碱性很轻的水冲洗,也不要用刷子刷。碱性的将容易给金币表面造成腐蚀。

要在金币储藏的地方放置变色硅胶,它主要起到吸取潮气的作用;在干燥时,硅胶为蓝色,吸取到潮气后就会变为红色。最好还是放到具有防腐防潮的保险柜里。

常识

面额:国家发行的现代金银币均为法定货币,但其面额只是法定货币象征性的符号,并不是与黄金或者白银等值的面值,面值和实际价格脱钩。现代金银币由于所用金银料随国际价格而浮动,因此,金银币的价格是黄金白银的国际浮动价加上加工费和利润升水计算。

升水:金银币在销售时,其本金本银部分是按照金价为准确定的,而加工费和利润部分成为升水,包括所有铸造成本、储运成本、宣传推广费用、对冲成本、营运成本和适当利润。

成色:金无足赤,黄金没有绝对的足金,总有些其他成分。用成色表示黄金的纯度,一为百分比,一为K标法。金银币一般用百分比。

发行量:各种纪念性金银币,无论是套是枚,都有固定的发行数量,公布的发行数量是限定的,不能随意变更。而非纪念性金银币发行量不限,一般是以年终统计的销售量为发行量并予以公布。

盎司:国际通用的金银币重量名称,一盎司为28.35克。

金衡盎司:重量单位。整体缩写为oz .tr(英)、oz.t(美)。常见于金银等贵金属的计量中。

1盎司=31.1035克

“盎司”是国际上通用的黄金计量单位。

一盎司约相当于我国旧度量衡(16两为一斤)的一两

旧时银行按旧衡制收进的黄金,都要按1两(旧制)等于1.0047盎司折合入库,就是说,旧制1两比1盎司略多一点。今天实行的新度量衡制,1盎司就等于31.1039克,也就是等于公斤制的0.622两。[2]

常衡盎司:重量单位。整体缩写为oz.av。

1盎司=28.350克

1盎司=16打兰(dram)

16盎司=1磅(pound)

药衡盎司:重量单位,整体缩写为ap oz。

1盎司=31.1030克

价值

12oz金币板块是新中国金银币的一个历史板块,仅发行22个品种,即1984年~1995年的12oz熊猫金币(共10款)和1988年~1999年的12oz生肖金币(共12款)。

新中国金银币早期以出口创汇为主,所以在发行数量、规格品种上尽可能吸引国外客户:"12oz金币直径为70毫米,其直径比5oz金币大,比20oz和1公斤金币小,在观赏性上有其独特之处。但制作12oz金币要特制胚饼,且发行数量很少,所以在金银币从出口创汇转内销为主后,中国的大金币主流规格里就没有了12oz金币的踪影。"

而12oz熊猫金币的"大家庭"中,自1984年到1995年陆续发行了共10款12oz熊猫金币。除1986、1987、1988和1990版外,其余年份的12oz熊猫金币皆为顶级珍品。

据悉,该套12oz熊猫金币的币边值得研究:1984版12oz金猫为光边,但因为发行量少,其币边有手工所敲编号。1986、1987、1988、1990和1991版由于名义发行量相对较大,因此这几款12oz金猫为无编号全齿边。1992版12oz金猫发行量仅99枚,但居然也为全齿边,没有手工所敲编号。1992年12oz金猫和1992版5oz金为新中国仅有的2款不敲编号的99枚发行量金币。1993、1994和19

95年12oz金猫均在全齿边上留出超过10毫米的光边齿槽用来手工敲号。即普通出品的1993年12oz熊猫金币在币边上应该是有编号的。而本次上拍的这枚1993年12oz样币),为全齿边(不间断直丝齿)。根当前情况所知为孤品。

相关发现

潜水员

2015年2月17日消息,以色列文物局日前公布了一组图片,在以色列凯撒利亚镇,潜水员在以色列地中海沿岸发现了迄今为止最大宝藏2000枚10世纪金币。

★  古钱币 小知识 作用

分享到:
你觉得文章内容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