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大事件(中医历史事件)

中医大事件(中医历史事件)

来源:网友投稿 更新时间: 2023-05-08 阅读

中医大事件(中医历史事件)

中医历史事件

中医药发展史有几千年的历史,每个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学术流派和代表医家。以中国历史朝代为顺序轴,代表人物有:

1. 东汉代张仲景,伤寒学派的创始人

2. 和张仲景同时代的另外一位医家是华佗,世界以及中国最早外科先锋

3 唐代的孙思邈,有药王之称

4. 宋代的儿科专家:钱乙

5. 明代张景岳,赵献可,以及温病学家吴又可

6. 清朝温病学说的代表医家有叶天士,吴鞠通,王孟英,和薛生白。

中医历史事件概括

中医护理学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她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结合预防、保健、康复、医疗等活动,对病人及老、弱、幼、残加以照料,并施以独特的护理技术,以保障人民健康的一门应用学科。其内容十分丰富,包括中医护理的基础理论和护理技术。最早的记载可见于《内经》。

现在,经过整理和总结,分为基础护理和临床内、外、妇、儿、眼、耳鼻喉、推拿、针灸、肛肠、皮肤等各科的专科护理,其中包括大量的预防、保健、养生、康复等方面的知识。但是,古时中医护理的基础理论都蕴藏在中医学理论当中,最初都是医护并行,没有分家,以前的医生是集看病、抓药、煎汤、护理于一身的,后来才由弟子和家属代劳。

所以我们讲中医护理理论要从中医学理论讲起。

自古就有“三分治,七分养”的说法,养即护,调养、调护。说明护理很重要,与中医、中药、针灸、推拿一样,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以来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有着独特的护理理论和护理技术,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

中医历史事件简介

1、1月1日国民政府为整编全国军队,在南京召开国民革命军编遣会议。蒋、冯、阎、李矛盾加剧

1929年1月,国民政府在南京召开全国编遣会议,整编全国军队。蒋介石藉此消弱地方实力派,独揽军事大权。图为参加会议的全体委员。

2、1月21日比利时同意中国政府收回天津比利时租界。

3、1月14日湘赣军阀“会剿”井冈山。毛泽东率领红四军从井冈山向赣南、闽西进军,开辟以瑞金为中心的中央革命根据地。

4、2月10日本日为旧历正月初一,国民政府决定从1929年起,中国旧历新年正式改名春节。

5、2月27日外交部照会英、美、法、荷、挪威、巴西六国公使,宣布中国将取消领事裁判权。

6、3月29日蒋介石同桂系军阀李宗仁、白崇禧战争(史称蒋桂战争)爆发,桂系败退。

7、5月28日孙中山灵梓抵南京。

8、6月1日孙中山灵梓奉安南京紫金山。

9、7月3日共产国际召开第十次全会,中共代表瞿秋白等出席。

10、7月10日东北军以武力强行接管中东铁路,并将苏方人员驱逐出境。随后苏俄向边境调集红军,中国吉、黑两省军队亦向绥芬河、满洲里一带出动,战争大有一触即发之势。

11、8月26日北平公布人口调查结果,总数为1,242,728人。

12、8月26日沪宁民航正式开通,每班载客以4人为限,每人限携6公斤行李。

13、8月30日彭湃在上海龙华就义。

14、10月22日沪汉民航开通,航线长864公里,飞行时间7小时。

15、11月15日陈独秀被开除中共党籍。

16、11月20日苏军攻占满洲里。

17、12月2日古生物学家裴文中在房山县周口店发现首个完整的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

18、12月28日中共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在福建上杭古田村召开,通过毛泽东起草的《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的决议。

中国中医的历史

中医起源以民间传说,自夏朝代以前的,三皇五帝时代,神农氏尝百草,岐伯修医,为初始。以有历史资料记载为证,是春秋时期(内经),马王堆三号坟的(帛书五十二药方)。(内经)中有脏腑经络描述,有脉象诊治理论,有方药制剂十二首,是可确定为中医理论初级形成期。

在东汉未期出现医学家理论:张仲景编著(伤寒论),(金匮要略)医学典籍。从此,后医学者奉为经典,是为后来医学发展开启了发展之路。至晋代葛洪著(肘后备急方),南北朝陶弘景(肘后一百方)。隋代国家著(四海类聚单要方),(四海类聚方)。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王焘(外台秘要)。

自唐至宋,为中医学盛行期,名医辈出。(太平圣惠方),(和剂局方),(圣济总录)等为国家编著。沈括(苏沈良方),许叔微(普济本事方),严用和(济生方),陈无泽(三因方),等。

金元时期,四派齐鸣,刘完素火热学说,对寒凉有独到见解。张子和力主祛邪,对运用攻下有心得。李东垣倡导内伤学说,善于温补脾胃。朱丹溪强调(阳有余,阴不足)论,善于滋阴降火。他们对医学作出了贡献。

明代出现由李时珍收集编著(本草纲目),是重要医学奉献。还有许多医学名人典著,不尽详述。

明未清初,叶天士,王孟英,吴鞠通,等医学家创建(温热病)理论。

以上简述我国中医学发展史。

中医历史人物故事

华佗、孙思邈、李时珍、张仲景都是古代的神医,每个医治病人的方法各有特长,现在的医术虽然比古代发达得多,但实际上现代的智慧不如古人。

华佗是三国时期的神医,死于公元208年,是外科医生的鼻祖,现在医学动个小手术什么什么的,觉得很简单的,你可想过一千多年的东汉时期,华佗也能动手术,是不是相当震憾,没错,华佗擅长于外科手术,尤其精通针炙之术,经他手治过不少当时的没法解释的疑难杂症,都是手到病除。

根据《后汉书》的记载,华佗就医治过发热病人,当时又没有体温计,发热的是两个军吏,大概是军队中的小吏,身体发热,同时还伴随着头痛,两个是相同的症状,华佗给两人看过之后,却开了不同的药方,一个人用发汗药,一个人用泻下药,两人不久之后就病好了,因为根据中医的说法,一个是里症,一个是表症,所以尽管症状相同,却用了不同的药。

东汉时期流行瘟疫,而且持续了很多年,这两个人的发热症状就有点像今天的流行性感冒或者病毒性感冒,也有可能是与新冠肺炎差不多的病毒,要知道在当时那样一个环境中,没有抗生素,都能治好,况且抗生素也治不了新冠肺炎,所以华佗应该是有办法治的。

华佗还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麻药-麻沸散,用来配合做外科手术用的,这可是相当不简单,一千多前的那种医疗水平,华佗能够做手术,还保证不被感染,现在的医生能做到吗?所以古人的智慧比现在人强,肯定能想到办法。

张仲景与华佗是同时代的人,只是比华佗多活了10年左右,张仲景的特长就是内科,他主要研究的就是伤寒病,伤寒病放到今天来说就是流行感冒和病毒性感冒,东汉时期不是流行瘟疫,赤壁之战时,曹军很多人死于瘟疫,这也是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失败的原因之一。

张仲景的家族中人很多人就是死于伤寒,所以张仲景立志学医终身都在研究伤寒病,史书上没有记载张仲景具体治病的案例,只知道张仲景遍寻名医,治好了不少百姓的病,同时张仲景倾尽毕生研究,写了一名医学著作叫《伤寒杂病论》,这本书囊括了张仲景所有的研究成果。

其实当时的瘟疫就有可能是病毒性感冒,也有可能是病毒性肺炎,当时的人没有吃的,吃野生动物那是很平常的,染上病毒也是正常的,其实病毒与人类的战争一直没有停止过,从古到今,一直都到。病毒在进化,医学也在进步,互相成就彼此,别把病毒看得那么可怕,东汉的瘟疫与今天的新冠肺炎有些相似,当时没有具体的隔离手段,只能靠人的免疫力,不过古人的免疫力肯定比现在人强。

孙思邈是唐朝医学家,被人称为药王,对内科、妇科、儿科、外科、五官科都有研究,同时对针灸术也有研究,是一个较为全面的医生,孙思邈有过多项第一,比如他是第一个麻风病专家,第一个提出防治比医治重要的专家,提倡防止生病,说得通俗点,就是隔离或者防止生病。

孙思邈所在时代离现在也有一千多年,以他的思想提出了多项医学成就,一生写了很多的医学著作,比如《千金要方》和《唐新本草》,孙思邈还研究过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在当时的医学界就是泰斗的位了,医治好了大批的病人,系统地提出了医学的方方面面。

李时珍是明代著名医学家,生活在离现在四百多年的明朝,李时珍曾经当过太医,给皇亲国戚治病,后来辞官遍游天下,参与医学研究,收集到了民间大量的医药标本,历经数十年时间,完成一部医学著作《本草纲目》,这本书到现在都是医学院的教材,而李时珍就凭着个人行医经验和游历经验,耗费多年的心血写出。

不要以为这些名医只会写医书,华佗、孙思邈、李时珍、张仲景都是在自己医术实际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多方面的研究实际,才写出这样的医学著作,别以为写医书很简单,没有长年的经验和实际临床试验,是根本写不出来的。

中国历史中医

一)先秦医学成

1.战国时期扁鹊,汉族,姬姓,秦氏,名越人(秦越人),又号卢医,传说为齐国卢邑(今山东长清)人。由于他的医术高超,被认为是神医,人们借用了黄帝时神医“扁鹊”的名号来称呼他。扁鹊奠定了中医学的切脉诊断方法——望闻问切,开启了中医学的先河,脉学之宗。相传有名的中医典籍《难经》为扁鹊所著。因此,医学界说他是“中国的医圣”“古代医学的奠基者”,被世人尊为医祖。

2.《黄帝内经》编撰于战国,成书于西汉,分《灵枢》、《素问》两部分,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奠定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被列为中医四大经典之首,“医学之祖”“医之始祖”之称。

(二)汉朝医学成就

1.东汉张仲景被称为“医圣”。他凝聚毕生心血,写就《伤寒杂病论》一书。《伤寒杂病论》是集秦汉以来医药理论之大成,并广泛应用于医疗实践的专书。该书论述四诊疗法,是我国第一部临床治疗学方面的巨著,被称为“万世宝典”,中医所说的伤寒实际上是一切外感病的总称,它包括瘟疫这种传染病。

2.《医方经》是西汉马王堆出土的帛书,记载了几百个药方。

3.东汉的《神农本草经》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东汉时期集结整理成书,是对中国中医药的第一次系统总结,是中医药药物学理论发展的源头。在李时珍出版《本草纲目》之前,该书一直是被看作是最权威的医书。

4.东汉华佗是当时的名医,被誉为“神医”。他与董奉、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他精通方药针灸,擅长外科手术,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 、“外科鼻祖”,并发明了最早的麻醉药剂——麻沸散,比西方早1600多年。他还发明了五禽戏,即虎鹿猿熊鸟,是最早的体育保健体操。晚年因遭曹操怀疑,下狱被拷问致死。

(三)唐宋医学成就

1.孙思邈为唐代医药学家、道士,被后人尊称为“药王”。著有《千金方》,是综合性临床医著,被誉为中国最早的临床百科全书。

2.唐高宗时编《唐本草》,我国最早的一部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由国家颁布的具有国家药典性质的本草

3.宋朝法医宋慈所著《洗冤录》又称《洗冤集录》,是世界上第一部系统的法医学著作,它比国外最早由意大利人菲德里写的法医著作要早300多年。

(四)明朝医学成就

《本草纲目》由明代李时珍撰写,书中不仅考正了过去本草学中的若干错误,综合了大量科学资料,创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分类法,溶入先进的生物进化思想,并反映了丰富的临床实践,是中国古代药物学的最高成就,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

(五)中医四大经典

《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中医发现史

中医史上第一家官办的药店诞生于宋神宗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是大名鼎鼎的改革家王安石批准创建的。当时,王安石基于变法派内部分裂,爱子王雯英年早逝,尤其是自己久病缠身,决定辞职而归隐山林。

临别政坛,他命人在首都开封创设一家“太医局熟药所”,也叫“买药所”,可以说,它就是现代中药店的前身

中医历史发展关键事件

一、中国古代著名医药学家

1.扁鹊:战国时期医学家,发明望闻问切四真大诊断疾病。被称为“脉学之宗”。扁鹊年少时,认真学习,专心研究医学,对于医学内容,常常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在这种情况下,逐年的学习积累经验,于是他擅长各个科目,由于他的医术非常有名,所以当时的人们借用了上古神话的黄帝时神医“扁鹊”的名号来称呼他。

2.华佗:东汉末年医学家,发明麻沸散用于麻醉,比西方早1600多年。华佗创编五禽戏(模仿虎、鹿、熊、猿、鸟)用于强身健体。与华佗相关的医学作品《青囊经》,但是已经失传。

3.张仲景:东汉末年医学家,被称为“医圣”。东汉末年,出现了疫情,三分之二的人死于疫情,而这其中死于伤寒的又占了百分之七十,所以张仲景心痛黎民百姓,仲景刻苦学习《内经》,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

4.孙思邈:唐代医药学家、道士,被后人尊称为“药王”。孙思邈十分重视民间的医疗经验,不断积累走访,及时记录下来,终于完成了他的著作《千金要方》。唐朝建立后,孙思邈接受朝廷的邀请,与政府合作开展医学活动。唐高宗显庆四年(659年),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唐新本草》。

5.李时珍: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自1565年起,先后到武当山、庐山、茅山、牛首山及湖广、安徽、河南、河北等地收集药物标本和处方,并拜渔人、樵夫、农民、车夫、药工、捕蛇者为师,于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完成了192万字的巨著《本草纲目》。被后世尊为“药圣”。

二、医学名著

(一)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

1.《黄帝内经》:战国问世,西汉编定,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该书奠定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以及治疗的认识基础,是中国影响极大的一部医学著作,被称为医之始祖。

2.《难经》:中医现存较早的经典著作,相传内容可能与扁鹊有一定关系。

3.《神农本草经》:东汉的《神农本草经》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相传起源于神农氏,代代口耳相传,于东汉时期集结整理成书,成书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秦汉时期众多医学家搜集、总结、整理当时药物学经验成果的专著,是对中国中医药的第一次系统总结。其中规定的大部分中药学理论和配伍规则以及提出的“七情和合”原则在几千年的用药实践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是中医药药物学理论发展的源头。

4.《伤寒杂病论》:东汉医学家张仲景所著,被后世医学家誉为“万世宝典”。

(二)其他医学著作

1.《唐本草》: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一部由国家颁布的药典。

2.《洗冤集录》:中国古代法医学著作,南宋宋慈著,世界上现存第一部系统的法医学专著。

3.《本草纲目》: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

★  中医 历史事件 大事件

分享到:
你觉得文章内容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