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求:去湿毒,降内火,去热毒 的中药(详细)配方!
【辨证】面部出油生痘乃湿热上蒸于面所致。夏天湿热尤甚,就更加加重了这种现象
【方法】以茯苓磨粉 每日冲服两次 每次10克 若以红小豆熬水伴饮则效果更佳。 三伏夏季若蒸笼,湿热直上痘乃生.神品茯苓红小豆,逐湿消痘奏奇功 。薏米红小豆冬瓜等也有利水渗湿的功用,所以平时也可以用薏米茯苓红小豆冬瓜来熬粥蒸饭做汤以调剂花样,美食美容兼得。也可以再加金银花甘草代茶饮以助清热解毒。
【优点】(1)这些东西花不了几个钱,安全无害(2)茯苓乃传统补益上品,有安神的作用,脑白金里就添加了这个。有些西方国家的海军也把它列入专用食品。当年慈禧老佛爷也喜欢经常的偷着弄点吃呢(3)这些东西在药店里都能很方便的买到,别忘了让药店把茯苓磨成粉。
【总结】您别说,中医的确很厉害,“湿热上蒸”言简意赅,直达要害。就是呀,为什么痘痘只发生于身体的上部而不是下部?就是“上蒸”的结果嘛!再就是为嘛都感觉夏天就厉害些?就是因为夏天湿热嘛。这个西医就弄不明白说不透。看着是多发于年轻人,就胡猜些激素内分泌什么的。难道激素内分泌就只管上面?
清热、利湿的中草药有那些
1、茯苓
茯苓,曾被慈禧太后当作养生益寿的要药,不但自己常食用,还将茯苓制成茯苓饼,赏赐给大臣。茯苓味甘淡,性平,人心、脾、肝、肾经,具有健脾和胃、补脑健身、利水渗湿、宁心安神等功效,被誉为中药“ 八珍” 之 一。
茯苓特点是补而不峻,利而不猛。药性平和,既能扶正,又能祛邪,是脾虚湿盛者必不可缺的健脾祛湿中药。
3、荠菜
荠菜带根全草入药,其幼嫩叶是人们喜爱的一种野菜,早在公元前300年就有采食荠菜记载。荠菜味甘、淡,性微寒。有补虚健脾、凉血止血、清热利水等功效。宜于湿热胃痛、血热吐血、湿热泄泻、便血等症。
3、木瓜
一说到木瓜,人们可能想到的是番木瓜。虽然番木瓜有健脾胃功效,但是入药的还是皱皮木瓜或者木瓜。
木瓜味酸,性温,归肝、脾经,有较好的舒筋活络作用,且能化湿,为治风湿痹痛所常用,筋脉拘挛者尤为要药。木瓜还能使湿浊得化,中焦得以调和。 此外,木瓜还有消食作用,可用于消化不良症。
4、砂仁
砂仁,除了是一种健脾祛湿中药,还是生活中运用广泛的一种香料。砂仁昧辛,性温,归脾、胃、肾经。能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
该品辛散温通,气味芬芳,其化湿醒脾,行气温中之效均佳,古人视其为醒脾调胃的、要药。故凡湿阻或气滞所致之脘腹胀痛等脾胃不和诸症可以常用,尤其是寒湿气滞者最为适宜。该品善能温中暖胃以达止呕止泻之功,但重在温脾。
5、木槿花
木槿花味微苦,具有清热利湿、凉血解毒之功,常用于治疗痢疾腹泻,疮肿及小便不利等。现代医学证明木槿花含有丰富的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如钙、镁、铁、钾等,同时还含有一定量的硒和铬元素,对糖尿病及增强免疫力都有一定好处。
扩展资料:
清热利湿误区
不少人爱吃辣椒,能发汗,想当然地认为能祛除体内的湿气。但是夏季特别是在北方不宜吃太多。中医认为,辣椒性味辛,大热,吃多了会引“火”上身。
夏季宵夜,吃得酣畅淋漓,似乎对祛暑有好处,殊不知,吃下去过多肥甘厚腻的食物,反而容易产生湿症。在中医看来,夏季阳气浮于外,人体的消化能力并不比秋冬更强,饮食过生过冷或饮酒过多,极易导致脾失健运,造成湿浊内停,形成“内湿”。
天热,人们容易烦躁。心静自然凉,保持平和心态尤为重要。一些人因为作息不规律、饮食不科学,脏腑积热、风热湿毒,并进而出现粉刺、疮疡。很多人会“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往自己的皮肤上涂抹很多护肤品,其实从内部清热解毒祛湿、少熬夜,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更为重要。
此外,还可以选用北京同仁堂的连翘败毒丸、当归苦参丸。其中,连翘败毒丸的处方来源于明代《六科准绳》,具有清热解毒,散风消肿之功效,用于脏腑积热,风热湿毒引起的疮疡初起,红肿疼痛,憎寒发热,风湿疙瘩,遍身刺痒,大便秘结等症。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天热湿气重 最宜吃4大健脾祛湿中药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清热利湿 推荐木槿花汤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清热解毒祛湿,莫入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