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桂子是什么中药?
樟科植物大叶清化桂(Cinnamomum cassia BL.var.macrophyllum Chu.var.nov.),树皮入药为肉桂,又称南玉桂,为常用中药。有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经的功效。其嫩枝为中药桂枝;干燥幼果为中药桂子。其形状似公丁香,所以又称桂丁香,桂丁,呈圆锥形,长0.6-1.2cm。顶端宿萼6浅裂。表面暗棕色,有皱纹。质松,易压碎,油性差。气芳香,味微甘而辛辣。 有些地方容易把它和桃金娘科常绿乔木植物的花蕾公丁香混淆,公丁香原产于原印尼的摩鹿加岛及坦桑尼亚的桑哈巴尔岛。现在印尼的槟榔屿、苏门塔腊、爪哇以及马来半岛、越南和大洋洲等国家和地区均产。我国海南省及雷州半岛、广东、广西等地有栽培。药材主产于坦桑尼亚、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地。是我国传统进口"南药"之一,始载于《药性论》。所以又称为洋桂子。性辛,味温。入肺、脾、胃、肾四经。功效:温中、暖肾、降逆。主治:治呃逆、呕吐、反胃、痢疾、心腹冷痛、痃癖、疝气、癣症。
桂枝汤是治什么病的?
桂枝汤,中医方剂名。为解表剂,具有辛温解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之功效。主治头痛发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者。临床常用于治疗感冒、流行性感冒、原因不明的低热、产后或病后低热、妊娠呕吐、多形红斑、冻疮、荨麻疹等属于营卫不和者。禁忌外感热病,阴虚火旺,血热妄行者,均当忌服,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