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病虫害的越冬习性与冬防对策(作物病虫害防治的原理)
在自然界,各种农作物病虫害为了适应环境,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越冬本领,了解它们的越冬情况,针对其弱点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就能为降低下年病虫发生基数,减少下年化学农药用量,节约生产成本,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病虫害越冬方式
有的害虫以成虫越冬,如蚜虫、棉红蜘蛛等,它们在冬前在体内贮存大量营养物质,入冬后停止活动,蛰伏过冬;有的害虫以幼虫或虫蛹越冬,如水稻螟虫、玉米钻心虫以幼虫吐丝结网,在作物秸秆中度过冬天。棉铃虫以蛹在棉田土壤中越冬。各种作物的刺蛾幼虫在入冬前,爬上作物茎秆,吐出丝和粘液做成茧子,在茧子中安全越冬。有的以虫卵越冬,如蝗虫在寒冬到来前,雌蝗选择背风向阳有杂草的地方,在杂草基部草根处产卵,先将产卵器插入土中,产出大量卵粒,并排出粘液把卵粒包起来,封住洞口使其安全越冬。有的病害是在稻草及作物残体上越冬,如稻瘟病、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细菌性褐条病、条纹叶枯病等,稻草是这些病害的越冬场所和病害的初次侵染来源;有的是在杂草上越冬,田边、路边、沟边的杂草如看麦娘、早熟禾、李氏禾、野茭白等禾本科杂草,是纹枯病、萎缩病、黄矮病、黄化萎缩病等的越冬寄主和补充营养的食物,是下年病害的有效来源之一;有的在种子内越冬,如稻瘟病、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稻曲病、稻粒黑粉病、棉花的枯黄萎病等病害,它们的病菌寄生于种子表层,随着种子的调运而扩散,成为其他地区扩散危害的侵染源之一。
2 冬季灭虫防病的对应措施
知道了农作物多种病虫害冬季的藏匿之所,我们可以采用相对应的措施。
(1)抓住冬季搞好冬闲田的深翻。不仅能把藏于土层深处的虫蛹翻到地面冻死,或让其各种天敌鸟类等啄食消灭,而且有疏土通气、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如二化螟主要在稻蔸中过冬,也可在稻草、茭白中过冬,抓住冬闲田的翻耕晒垄,拾尽禾蔸杂草等,可破坏螟虫的越冬场所,降低螟虫的越冬基数,对减少下年二化螟危害效果很好。棉铃虫以蛹在棉田土壤中过冬,棉秆拔除后进行中耕翻土,破坏地下虫道和蛹室,把蛹翻到地表冻死或被鸟啄食,或埋入深层土壤,使下年羽化的蛾不能出土。
(2)认真清园。结合冬春修剪,清除落叶残果,剪除病虫枝叶。有的果园如桔园和茶园,还要清除地衣和苔藓等,这些将对柑桔炭疽病、梨黑星病、葡萄黑豆病和白腐病、苹果的褐斑病及灰斑病、圆斑病都有很好的防除效果,在冬季将玉米地田间杂草、杂物清除,特别是对玉米的根蔸要结合冬耕翻出,并连同杂草、杂物一起集中烧毁,能大大降低玉米螟的危害。
(3)及时处理秸秆、禾蔸。秸秆、禾蔸是害虫重要的越冬场所,玉米秸秆、棉秆要集中处理,玉米秸秆用于还田的,要用铡刀铡碎后,施用杀虫剂处理,以杀灭躲藏其中的玉米螟幼虫及其他一些害虫。对玉米螟严重发生地区,秸秆要及时集中烧毁。拾尽禾蔸,冬耕冻垄可杀死部分越冬幼虫,但还有一幼虫在禾蔸中化蛹,下年春初,结合整地,打碎土坯,将禾蔸处理,集中起来烧毁,可减少禾蔸中越冬幼虫。谷子的粟灰螟越冬场所主要是谷茬,在谷子收获后进行翻地,拾净谷子田中的根茬,冬季把根茬作为沤制肥料的原料,或做燃料烧完,可减少下年第一代粟灰螟的危害。对重发病虫害的秸秆,不能还田,只能火烧,或配以禾蔸杂草等烧制火土灰。有冬季搞“三光”习惯的地方,为了保护害虫天敌,可在田埂、溪边等处有选择地保留部分植被,让天敌有栖息繁衍的场所。
(4)妥善处理病稻草。水稻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都是细菌性病害,它们一旦发生就很难控制其危害,已成为南方粮食产区难以攻克的病害,其病菌主要在稻草内越冬,干燥稻草上的病菌可存活很久,并且传病率也很高。秋收后及时、妥善地处理好病稻草尤为重要,以减少田间病原菌的数量。在水稻病害重发区,须禁止稻草直接还田。散落田间的病稻草和稻茬,在冬季经日晒雨淋或被水浸泡后,其中的病菌大部分会死亡。没能及时清出田外的病稻草,最迟应在下年3月底前处理集中,做高温堆肥或作燃料处理完毕。3月底以前处理不完的病稻草,可移至室内存放或就地用塑料薄膜严实覆盖,不可露天存放,更不能用来盖秧、扎秧。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是检疫性病害,秋收后应立即在田中将病稻草放火烧毁,以免病菌随病稻草存放扩散。
(5)进行冬灌。冬灌也能使土壤中的越冬害虫窒息死亡。据试验,经过冬灌的棉田,棉铃虫蛹的死亡率可达80%以上。对于冬水田,也需短时间的灌深水。以闷死禾蔸中的害虫。农谚有“春水灌三寸,虫死不用问”。越冬后的害虫,如稻螟等在化蛹时需要大量氧气,春分或清明前后灌深水8~12 cm,大约10 d左右,幼虫可全部闷死,有条件的地方可适当推行春灌深水灭虫,这些都是农业防治措施的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