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杖有哪些特性?虎杖的用法与功效
虎杖有哪些特性?
【性味归经】苦,寒。入肝、胆、肺、大肠经。
【功效主治】
1.清热解毒用于热毒疮疡痈肿,毒蛇咬伤,可配土大黄为末,浓茶调涂有效,或配伍公英、地丁、半边莲等;用于烧伤、烫伤,常与紫草、四季青配伍,共研细末调敷患处,或以虎杖根100%煎剂湿敷。
2.清利湿热用于湿热黄疸,身目发黄,小便色黄,厌油腻,常配伍茵陈、金钱草、田基黄等;用于湿热下注膀胱,小便短赤,淋漓不尽,尿道热涩疼痛,常配伍车前子、猪苓、木通等;用于湿热下注所致的带下,气臭黄稠,阴痒,常配伍苦参、地肤子、黄柏、龙胆草等。
3.活血化瘀用于血瘀经闭,痛经,常配伍益母草、牛膝、茜草等;用于风湿筋骨疼痛,可单用本品煎汤或浸酒服,又可配忍冬藤、鸡血藤、络石藤等同用;用于跌打损伤,瘀血青紫肿痛,常配当归、红花、乳香、没药、刘寄奴等。
4.化痰止咳用于肺热咳嗽,吐痰黄稠,可单味服用,也可配黄芩、鱼腥草、枇杷叶等。
5.泻下通便用于热结便秘,单用或配其他泻下药同用。
【用量用法】10~30克,水煎或浸酒或入丸散剂。外用适量。
【禁忌】孕妇忌服。本品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腹泻及粒细胞减少,应用时不可过量。
【按语】虎杖苦寒,既走气血,又入血分,既能利肝胆与膀胱之湿热而通淋退黄,又能清血热而解热毒,且能行血消瘀。民间常用本品治疗毒蛇咬伤,有“蛇总管”之称。
【类药鉴别】虎杖、大黄均有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活血祛瘀、泻下通便等作用,均可用于湿热黄疸、热毒疮痈、水火烫伤、经闭、痛经、跌打损伤、热结便秘等。然大黄清热泻火,泻下通便之力较强;虎杖尚能祛痰止咳,祛风湿,用于肺热咳嗽、风湿筋骨疼痛。
虎杖与鸡血藤均为活血祛瘀药,但二者作用有别:鸡血藤味甘性温,兼有补血功效,瘀血兼血虚证最为相宜;虎杖苦寒,能凉血祛瘀,宜用于血热而有瘀滞者。
虎杖的用法与功效?
【别称】活血莲、土大黄、土黄连、土黄芪、蛇总管。
【形态特征】多年生灌木状草本植物,高约1米,全体无毛。根状茎横生于地下,表面暗黄色。茎中空,直立,分枝,表面散生多数紫红色斑点。单叶互生,阔卵形,先端短尖,基部阔楔形或圆形,叶脉两面均明显,叶缘具极小的锯齿,茎节上具膜质的托叶鞘,抱茎。六~八月开两性花,为顶生或腋生的圆锥花序,花小,白色。八~十一月结果,果实三角形,黑褐色,光亮,包于花被内,花被在果熟时增大,有翅。春、夏采叶,秋、冬季采全株。
【生长环境】我国各地均有分布。多生长于沟边、荒坡近阴湿地方。
【性味功效】味苦、涩,性凉。清热解毒,消肿散瘀。
【验方精选】第一方:虎杖根60克。
用法:水煎服,日分2次服。
主治:湿热黄疸。第二方:虎杖30克,茵陈20克,鲜马蹄金2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主治:胆囊炎。第三方:取虎杖煎成50%溶液,每500毫升加冰片9克。
用法:装入经过消毒的喷雾器中,清洗干净创面,然后每日喷药五~六次。
主治:烧伤、烫伤。第四方:虎杖一斤。
用法:烘干,研细末,每次5克。
主治:高脂血症。第五方:鲜虎杖60~120克(干品15~30克)。
用法:水煎加糖少量,日服2~4次。
主治:黄疸型肝炎。第六方:虎杖60克。
用法:加水500毫升,煎成300毫升,乘温冲洗阴道。洗后用鹅不食草粉胶囊(每粒含生药0.3克)塞入阴道,每日1次,7日为1疗程。
主治:阴道炎。第七方:虎杖30克,当归15克,红花9克。
用法:水煎,日服3次,每次加酒1小杯冲服。
主治:跌打损伤。第八方:虎杖30克,猪脚爪1个,米醋30毫升。
用法:加水将虎杖、猪脚爪同炖烂,去药渣,加入米醋,分次吃之。
主治:腓肠肌痉挛(小腿抽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