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斯猪笼草
诺斯猪笼草是特产于婆罗洲的热带食虫植物。分布于海拔0~500m的地区。诺斯猪笼草得名于首先发现它的玛丽安娜·诺斯(Marianne North)。诺斯猪笼草相当的出名,在19世纪后半叶它作为沙捞越特有植物的一个代表。
形态特征
诺斯猪笼草是一种藤本植物。茎可长达10m,直径宽至15mm,呈圆柱形至三棱柱形。节间距可长达25cm。
叶片纸质,几乎无叶柄。叶片呈倒卵形至椭圆形,可长达40cm,宽至10cm。叶片末端尖锐,基部渐渐缩小至茎,包住茎,并向外翻形成两个脊。在中脉的两侧各有4条纵脉。羽状脉不明显。在叶片的下表面约有20~60个蜜腺。笼蔓可长达100cm。
地面笼和下位笼通常为卵形,偶尔上部为圆柱形。诺斯猪笼草是具有巨大捕虫笼的一种猪笼草,它高达40cm,宽至15cm,容积可达946ml。在每个捕虫笼的前部有一对翼,宽小于15mm。笼口为卵形,倾斜。诺斯猪笼草的巨大唇令人印象深刻,唇不宽于25mm,边缘常为波浪状。内缘短小且长度不一的唇齿。盖子为卵形至椭圆形,没有附属物,在盖子的末端尖起。在盖子基部的后侧有一根不长于20mm长的笼蔓尾。上位笼的形态与下位笼类似,但呈漏斗状。翼常缩小为一个凸起。诺斯猪笼草的茎和叶片为浅绿色,捕虫笼底色为浅绿色,上面有众多的红色斑点。唇为红色,上面有白色的条纹。
诺斯猪笼草的花序为总状花序。花梗可长达60cm,花轴可长达40cm。通常雄性的花序较短。一个小花梗带两朵花,可长达50mm。
诺斯猪笼草的种子与其他猪笼草一样,为梭状,两端有两个木质的附属物,中部为胚。这样的结构使得种子可以随风播撒但又不至于飞得太远以至于飞到不适宜生长的地方。
诺斯猪笼草没有明显的毛被,整个植株几乎无毛。
生长环境
它只生长在海拔0~500m的石灰岩基质地区。
诺斯猪笼草一般生长于有水浸润的石灰岩峭壁上,偶尔会在一些小山丘的灌木丛中发现它。它与劳氏箭叶海芋(Alocasia longiloba var.lowii)一样是一种专门生长于石灰岩基质上的植物。
分布范围
诺斯猪笼草分布于沙捞越古晋地区,特别是石隆门(Bau)镇附近的山上。
保护现状
诺斯猪笼草已被列入《2006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濒危物种名录(2006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等级为易危(Vulnerable)。但世界保护监测中心(the World Conservation Monitoring Centre)则将其列为濒危(Endangered)。
原生地的采石活动威胁着几个山头上诺斯猪笼草的生存。另外,因为诺斯猪笼草有着巨大的经济价值,在收集者中十分的抢手,所以它还受到人类的过度采集的威胁。1996年出版的安西娅·飞利浦(Anthea Phillipps)和安东尼·兰博(Anthony Lamb)的专著《婆罗洲的猪笼草(Pitcher-Plants of Borneo)》中这样说:“过度的采集使得诺斯猪笼草已经到了灭绝的边缘。”
品种分类
诺斯猪笼草与产于婆罗洲东加里曼丹(East Kalimantan)由石灰岩构成的山上的马普鲁岩山猪笼草(N.mapuluensis)十分的相似。虽然它们之间的区别很小,但仍可以从几个稳定的差异来区分。相较于诺斯猪笼草而言,马普鲁岩山猪笼草(N.mapuluensis)的攀援茎上的叶片更细长,捕虫笼的颜色更深,上位笼更窄。值得注意的是诺斯猪笼草只分布于沙捞越的隆门地区,而马普鲁岩山猪笼草(N.mapuluensis)分布于几百公里以外的地区。
诺斯猪笼草与大型平庸猪笼草(N.macrovulgaris)相比,它们具有形状相同的叶片和叶柄,不同之处在于诺斯猪笼草的攀援茎为三棱柱形,而大型平庸猪笼草(N.macrovulgaris)为圆柱形。此外,后者叶柄的基部不向外翻成两个脊。
胡瑞尔猪笼草(N.hurrelliana)与维奇猪笼草(N.veitchii)只是表面上与诺斯猪笼草有些类似,但它们更小型,颜色也没有这么鲜艳。
自然杂交种
现已知诺斯猪笼草与三种猪笼草之间存在自然杂交种
自然杂交种1
N.albomarginata×N.northiana
别名:雪线猪笼草(Nepenthes×cincta)
由于诺斯猪笼草(N.northiana)的分布很局限,通常只生长在沙捞越(Sarawak)石隆门(Bau)的石灰岩基质上,所以雪线猪笼草更为罕见。
白环猪笼草在杂交中很强势,使得与诺斯猪笼草杂交的后代完全失去了宽大的唇。捕虫笼为漏斗形,笼身为奶油色至暗紫色上面,布满了红色或黑色的斑点。
自然杂交种2
N.gracilis×N.northiana
别名:石隆门猪笼草(Nepenthes×bauensis)
石隆门猪笼草为它们的父母本的中间型。它继承了小猪笼草(N.gracilis)喜攀藤的生活习性,但它的叶片和茎比小猪笼草的粗壮。而石隆门猪笼草继承了诺斯猪笼草捕虫笼的外形,唇比小猪笼草(N.gracilis)的更宽,且与诺斯猪笼草一样唇上有红色条纹。石隆门猪笼草的捕虫笼可高达15cm,底色为绿色,上面有紫红色的斑点。
和父母本一样,石隆门猪笼草是一种低地猪笼草,生长在海拔约100m的地区。它与诺斯猪笼草一样生长在由石灰岩构成的山丘上。
石隆门猪笼草并不常见,只发现了一个原生地。
自然杂交种3
N.mirabilis×N.northiana
这种自然杂交种很少见,只在2007年发现过一次。
栽培技术
想要种好诺斯猪笼草相当困难,在种植者间它是以难种出名的。有一段时间内,人们猜测诺斯猪笼草必须使用石灰岩的基质才能健康生长,但事实并非如此。诺斯猪笼草需要一个少光照的环境,并且不能有阳光的直射。受到阳光的直射会让叶片上出现褐色的斑点,甚至会让植株减缓或停止生长。诺斯猪笼草需要一个空气湿度高,但又要有变化的环境。
在彼得·达马托(Peter D'Amato)所著的《萨维奇的花园(The Savage Garden)》一书中这样写道:泥炭和水苔会阻碍诺斯猪笼草的生长。他认为使用两份粗蛭石、一份珍珠岩、一份浮石和一份河沙组成的混合基质更有利于诺斯猪笼草的生长。
植物学史
来历和命名
诺斯猪笼草最先由玛丽安娜·诺斯(Marianne North)在石隆门(Bau)地区发现。哈里
·维奇(Harry Veitch)将其鉴定为一个新的物种,并派查尔斯·柯蒂斯(Charles Curtis)去寻找,最后将诺斯猪笼草的种子寄往了英国。1881年,约瑟夫·道尔顿·胡克(Joseph Dalton Hooker)用玛丽安娜·诺斯的名字命名了诺斯猪笼草。1876年,编号为M.North s.n.的诺斯猪笼草的模式标本收集于沙捞越(Sarawak)的燕窝山(Jambusan)。现存于英国皇家植物园(Royal Botanic Gardens)。
在玛丽安娜·诺斯的自传《一生快乐的回忆(Recollections of a Happy Life)》中,提到了诺斯猪笼草,她对诺斯猪笼草的发现这样写道:
“埃弗里特先生爬上附近的一座山,给我带下来了一种有巨大捕虫笼的猪笼草。我给最大的一个捕虫笼画了一幅画。这幅图后来引发了维奇先生的好奇,他觉得派人来寻找它的种子。最后他将采到的标本拿给了约瑟夫·
道尔顿·胡克爵士,胡克把它命名为诺斯猪笼草。这种猪笼草的捕虫笼通常有一英尺长,上面覆盖着深红色的斑点。”
1896年,在《园丁纪事(The Gardeners'Chronicle)》中刊登了诺斯猪笼草的发现:
“婆罗洲公司的赫伯特·埃弗里特(Herbert Everett)先生行走在无人的森林中,要时时刻刻警惕着蛇与蚂蟥,才找到诺斯女士所画的那种猪笼草。诺斯女士这样说,若你们不处于这个环境中是不可能了解这是多么的艰难。这种猪笼草存在于沙捞越(Sarawak)海拔1000英尺以上的地区,常附着在树枝间生长。我最近收到了来自各地参观者的抱怨,他们说在这装饰隆重的展览馆中却只有一张小小的画。”
诺斯所画的诺斯猪笼草的画像现存放于英国国家植物的玛丽安娜·诺斯画廊(Marianne North Gallery)中。
在发现诺斯猪笼草之后的十年间,诺斯猪笼草出现在各大植物学出版物上。1882年,弗雷德里克·威廉·伯比奇(Frederick William Burbidge)说,他坚信诺斯猪笼草是血红猪笼草(N.sanguinea)与维奇猪笼草(N.veitchii)的自然杂交种。但后来的学者发现这个假设是完全错误的,因为在婆罗洲并不存在血红猪笼草(N.sanguinea)。1884年,爱德华·奥古斯特·冯·里格尔(Eduard August von Regel)在自己的一篇短文中提到了诺斯猪笼草。1895年,冈瑟·冯·曼那哥塔·勒驰奈·贝克(Günther von Mannagetta und Lërchenau Beck)将一种猪笼草命名为N.spuria,现在认为这个就是诺斯猪笼草。在雅各布(Jacob Gijsbert Boerlage)发表于1900年的著作《荷兰属印度群岛植物指南(Handleiding tot de kennis der flora van Nederlandsch Indië)》中将诺斯猪笼草的学名N.northiana错印为N.nordtiana。
约翰·缪尔黑德·麦克法兰(John Muirhead Macfarlane)在1908年对猪笼草进行了分类。一年以后,J·迪斯洛吉斯(J.Desloges)发现了诺斯猪笼草第一个变种(Nepenthes northiana var.pulchra)。
分歧
Nepenthes decurrens
N.decurrens首次由约翰·缪尔黑德·麦克法兰(John Muirhead Macfarlane)描述于1925年,是基于约翰·休伊特(John Hewitt)于1907年9月在沙捞越的峇兰河(Baram River)收集的编号为Hewitt 100的模式标本。现存放于英国皇家植物园。
在B·H·丹瑟(B.H.Danser)出版于1928年的开创性著作《荷兰属印度的猪笼草属植物(The Nepenthaceae of the Netherlands Indies)》中将其与诺斯猪笼草分为两个物种时是有些犹豫的,他这样写道:
“我在沙捞越博物院的植物标本馆看到了N.decurrens的标本:两片带捕虫笼的叶片,茎对折了,捕虫笼已经被压扁。
这种猪笼草的捕虫笼与刊登在1881年2月的《园丁纪事(The Gardeners'Chronicle)》中的诺斯猪笼草很相似。虽然在书中的插图里的捕虫笼的盖子下表面有两根盖龙骨,但这种差异并不是特别的明显。根据它们的描述,诺斯猪笼草的茎更细,且叶片没有叶柄。诺斯猪笼草的花序为松散的总状花序,小花梗有2~3mm长。而N.decurrens的花序更长更粗,并有更长的小花梗(对这两个物种花序的描述都不全面)。而我很难对沙捞越博物院的植物标本馆埃弗里特于1892年收集的N.decurrens标本进行判断。这个埃弗里特先生也许就是当年帮玛丽安娜·诺斯收集到诺斯猪笼草的赫伯特·埃弗里特是一个人。因此这3个捕虫笼的标本也许就是诺斯猪笼草的。这些捕虫笼为卵形至椭圆形,高分别为23cm、24cm和26cm,宽分别为10cm、11cm和10cm。唇很像N.decurrens,分别宽3cm、4cm和2.5cm。笼口非常倾斜,从正面看差不多有大半个捕虫笼的长。在盖子的下表面中间有一根盖龙骨,但和N.decurrens一样为褶皱状,并不是很立体。”
之后B·H·丹瑟并没有考虑到以这些区别而将它们分为两个独立的物种是不充分的。N.decurrens被认为与诺斯猪笼草是同一个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