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吗(植物晚上光合作用吗)
晚上还是有微弱的光的,有些顽强的植物还是应该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的。当然,这点我不专业,不一定正确。
什么是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通常是指绿色植物(包括藻类)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CO2)和水(H2O)合成富能有机物(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同时释放氧的过程。叶绿体由于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地方,因此叶绿体可以说是阳光传递生命的媒介。
光合作用过程中,除了叶绿体外,主要还需要水、足够强度的光、二氧化碳,主要化学反应式如下所示。
12H2O + 6CO2 + 光= C6H12O6 (葡萄糖) + 6O2↑+ 6H2O
有没有晚上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
大多数植物在白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夜间进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
在不考虑植物的昼夜节律情况下,严格来说,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只要有光,植物就能进行光合作用。在自然条件下,夜间由于没有足够的光,植物是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
只要有光,晚上也可以进行光合作用,通过人造光源就可以实现这一需求。这种人造光源,通常是电光源,我们叫做植物生长灯。通过发射足够强度且适合于光合作用的光来刺激植物生长,植物生长灯主要用于没有太阳光或需要补光的应用中。
有人说仙人掌不是可以在夜间进行光合作用吗?这样的说法不够准确,应该说仙人掌是在夜里释放出白天光合作用收集的氧。仙人掌科的植物白天为避免水分丧失,关闭气孔,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在夜间气孔打开后才放出。除仙人掌外,一些要在干旱热带地区生存下来的植物,也都发展出了一套这样的生存策略。
以上纯属科学探索菌的个人观点,若有更多真知灼见,欢迎大家在评论区下方留言。一名自然科学爱好者,长期从事科普创作,欢迎关注。内容原创,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您的点赞就是对我最大的支持。
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同化二氧化碳和水来产生营养物质并释放氧气的过程。
光合作用分为两个阶段: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光反应阶段需要依赖光,生成一个中间产物;暗反应阶段则利用前一阶段的中间产物,将二氧化碳转换为营养物质并释放氧气,这个阶段不依赖光。这也是为何早晨空气清新的主要原因。
所以,所有光合作用在晚上依然进行,并且是最终产生营养的阶段。
大家好,我是专注于不正经的小医生。
有没有晚上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呢?
首先要明确下,晚上,如果开着灯,只要灯光强度超过一定程度,植物也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就这一点来说,所有植物都会在晚上进行光合作用。
但是如果把题目换成在无光照条件下,是否有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
答案依然是有。这个世界就是这么神奇。
景天酸科植物就是这么一个神奇的存在。说这个科的植物,大家估计不熟悉,但它的代表性植物可是鼎鼎有名的:仙人掌。
我们知道,大部分植物在光照下开放气孔,吸收二氧化碳,用以光合作用。可是仙人掌不行,自然状态下,它所处的环境不允许他在白天开放气孔,否则容易变成“干”草。大自然让它进化,由内而外的变化,除了叶子变成针,让它的光合作用也发生了变化。仙人掌的气孔在晚上开放,吸收二氧化碳,发生羧化反应,形成苹果酸,但它不立即发生下一步反应,而是储存于液泡内,厚积薄发,等待光照的那一刻,再开始下一步反应,而此时,气孔关闭,也避免了水分的蒸发。
大自然是残酷的,但也是丰富多彩的,充满了奇迹。如果你感兴趣,关注小医生,让我们一起领略大千世界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