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十大“多肉”极品之二:凝蹄玉
(肤如凝脂,肌若婉玉——这个大约只有7种植物的小属可能是萝藦科种最稀有和最昂贵的一个属,主要原因是凝蹄玉属的许多品种都是较晚才被发现的,种植和繁殖都比较困难,价格居高不下使得许多爱好者望而却步。)
凝蹄玉的学名是Pseudolithos migiurtinus。Pseudolithos为属名,即凝蹄玉属,这个名字来自于希腊语。“Pseudo”的意思是“假的”,“lithos”的意思是“石头”,所以“Pseudolithos”的意思是假石头的意思。是不是和凝蹄玉有点像呢?“migiurtinus”是品种名称,来源于“migiurtina”,“migiurtina”是索马里东北部山区的名字。所以这个品种名称的意思是“一种来自索马里东北部migiurtina山区,长得像石头一样的植物”,很形象吧!
中文学名:凝蹄玉拉丁学名:Pseudolithos migiurtinus
生物学分类:界——植物界——→科——萝藦科——→马利筋亚科——→吊灯花族——→属——凝蹄玉属——→种——凝蹄玉
原产地:索马里东北部
索马里位于非洲大陆最东部的索马里半岛。北临亚丁湾,东濒印度洋,西接肯尼亚和埃塞俄比亚,西北接吉布提。海岸线长3200公里。东部沿海为平原,沿岸多沙丘;亚丁湾沿岸低地为吉班平原;中部为海拔500-1500米的索马里高原,自北向南和东南递降;北部多山;西南部为草原、半沙漠和沙漠。苏拉德山海拔2400米,为全国最高峰。主要河流有谢贝利河和朱巴河。大部地区属亚热带和热带沙漠气候,西南部属热带草原气候,终年高温,干燥少雨。年降水量自南而北从500-600毫米减至100毫米以下,荒漠、半荒漠和热带草原广布。除南部的朱巴河和谢贝利河外,其他河流均属间歇河。热季平均气温26-32℃,凉季平均气温23-28℃(百度知道)从资料可以看出凝蹄玉的原产地降雨不得不说十分的低啊,可以从侧面理解十分的耐旱,终年温度不低于二十度。
(索马里北部海岸)
(索马里北部山地)
凝蹄玉通常单块茎生长,不同植物的外型、肤色和尺寸变化较大。凝蹄玉在外型、肤色和尺寸上变化显着,在全光照环境下,植株会具有拟态红棕色的天然肤色。簇状花朵通过蝇类进行花朵为深红色,直径大约5至7毫米。每个种荚大约包含15至20粒种子。花期主要在夏末期间,于植物的底端生长出花朵。但是在温暖的温室种,有时候会全年开放。
(凝蹄玉缀化)
凝蹄玉属仅有的七个品种如下:
1、蛇头凝蹄(Pseudolithos caput-viperae);产于索马里,匍匐性,分
枝非常多。这个品种有着独特钟形的花。
2、方凝蹄(ubiformis);产于索马里,方凝蹄有着明显的4条棱,成年
的植株接近方形。海葵状的花,非常美丽。
3、多枝树型凝蹄玉(Pseudolithos dodsonianus);产于索马里,这个品种
是从Caralluma(水牛掌属)转过来的,细长方形的茎干有着许多分支。
4、球凝蹄(Pseudolithos sphaericus);
5、柱凝蹄(dolithos eylensis);产于索马里,成株圆柱形,表皮比较光滑。
6、Pseudolithos harardheranus;产于索马里,新品种。2002年才发现,没中文名字。
7、凝蹄玉(Pseudolithos migiurtinus);凝蹄玉是最普及的一种。凝蹄玉通常单块茎生长,不同植物的外型、肤色和尺寸变化较大。凝蹄玉在外型、肤色和尺寸上变化显着,在全光照环境下,植株会具有拟态红棕色的天然肤色。簇状花朵通过蝇类进行花朵为深红色,直径大约5至7毫米。每个种荚大约包含15至20粒种子。花期主要在夏末期间,于植物的底端生长出花朵。但是在温暖的温室种,有时候会全年开放。
实际上,除了P.dodsonianus和P.mccoyi外观有着明显差别,别的品种之间外观上差异不大,幼苗时期则是更难分辨。对于这一类高度肉质化的萝藦科植物(另外还有一个著名的属分布在南非的属佛头玉属),栽培始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不小心就会发生重大损失。这一类完全生活在热带沙漠中的品种,最重要的要避免潮湿低温的环境,通常只有在连续的晴天和温度超过30度情况下,可以连续保持盆土的湿润。当温度低于20度时,就需要尽可能保持干躁。凝蹄玉类几乎完全不需要遮荫的,当然遮荫可以加快生长,但会冒着腐烂的风险。所以保守的做法还是全光照,把球体晒成红褐色的,这样抗性会很好。有些出仔球的品种可以用扦插繁殖,但那些球形的品种似乎只能播种繁殖。
另外,萝藦科佛头玉属(Lavrania cactiformis var.felinum)也属稀有品种,该属原为亚罗汉属(Trichocaulon),现划出成为独立的佛头玉属。佛头玉无叶,具肉质茎,肉质茎幼时球状,以后逐渐呈圆柱形,质地柔嫩,表皮灰绿色,有密集的三角形或半球形、圆锥形虎突,形似佛像头部的螺形发旋,佛头玉之名也因此而得。花生于植株上部的疣突中间,花冠呈平展的浅碟状,五裂,淡皿初夏蔽黄色至黄绿色,上有深紫色斑点,花期6—8月,尤以6月为盛。
佛头玉原产非洲南部,宜温暖、干燥和阳光充足的环境,要求通风良好,稍耐半阴,耐干旱,忌土壤过于潮湿。不耐寒,也怕酷热,在冬季温暖、夏季凉爽的条件下生长良好。
夏季高温时佛头玉呈休眠或半休眠状态,肉质茎虽然不再生长,但有花朵陆续开放,可移至光线明亮,无直射阳光处养护,可稍浇点水,但不宜过量,加强通风,防止因闷热潮湿引起的植株腐烂。冬季寒冷时佛头玉也处于休眠状态,要求有充足的阳光,严格控制浇水,温度不可低于10℃。3—5月以及9—11月为佛头玉的生长期,给予充足而稳定的光照,经常转动花盆,使植株的每一部分都能得到均匀的阳光,以防肉质茎长歪;若光照时强时弱,会使佛头玉粗细不匀。影响观赏。浇水做到“干透浇透”,注意防止雨淋,每月施一次腐熟的稀薄液肥或复合肥。每年的春季或秋季换盆一次,盆土要求硫松肥沃,含有适量的石灰质,并有良好的排水性。可用腐叶土3份、园土1份、粗沙或蛙石3份,并加少量的骨粉混合配制。
佛头玉的繁殖可切取旁生的幼株进行扦插,若无幼株,可将植株的上部切下,晾5~7天,插于粗沙或蛙石中,下部仍留在原土中,用不了多久,就会萌生许多小植株,等它们长得稍大一些后,再取下进行扦插。对于群生的佛头玉也可结合换盆进行分株。如果能采集到佛头玉的种子,还可用播种法繁殖。
佛头玉株形奇特,色彩素稚,是萝藦科植物中最为名贵的品种之一,在多肉植物爱好者中有着很高的知名度,适合作为品种收集栽培,同属的佳种还有凝蹄玉等。家庭也可用小盆栽种,点缀几案、窗台等处,效果独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