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一样的人生感悟的句子
我们中国人讲英语的障碍很多时候来自于一个是对于文化碰撞的担忧,一个是学习语言以及沟通的方式,还有一个是自身英语知识方面的储备。
舒适圈
首先是文化碰撞的担忧,我感觉中国人说英语最大的障碍首先在于对舒适圈的依赖,说白了就是胆不够肥。其实很多时候,英语口语水平的好坏并不会对一个人的学术成绩有很大影响,即使你是在外国上学。
包括我在内,我上学期去交换的时候是和我的中国朋友们一起合租,这很正常,中国人都很喜欢这样,便宜还可以自己做饭。但要命的是,我们都只和中国朋友们一起玩,去购物、吃饭、旅行。这并不影响成绩,因为能听懂课、参加seminar聊上几句学术问题足以,不需要什么口语水平,而且我们好学还喜欢泡图书馆,成绩自然不会差。
我们喜欢在自己的舒适圈待着,连出去点菜都不见得和服务员聊几句话而是自己默默地拿手机一个词一个词地查菜谱上的词汇,我们不愿意脱离对词典的依赖也不愿离开和同胞在一起的那种安全感。
我身边有少数朋友是大家眼里所谓“很social,很会玩”的学生,而他们来到一个新环境的适应能力比我们一般中国学生要高很多。他们会去申请校内宿舍,和外国人合住,而且还包括异性外国人。他们会去参加各类活动,从校内组织的小型宣讲和交流会,到宿舍楼集体的hall party,再到几个好友私下出门吃饭骑马游乐园。
以前觉得他们的英语水平在好像没有多么好,但后来他们英语飞速upup,就像是突然找对了路一样快速地进步越行越远。而且由于对校园新生活的能力强、很喜欢和外国朋友组学术局,从他们那里了解外国老师的打分策略,他们在外交换的成绩也会很高。
此时我还能说什么?走出舒适圈啊!
我告诉你这一点出门在外并不好办,很多时候来我们害怕因为文化差异,我们看待事物的方式不同、我们的政治文化观点不同、我们的生活轨迹完全不一样毫无共鸣可言……但是!我所认识的很多外国学生都是懂得尊重也很喜欢听别人的观点的,大家观点不一致可以互相交流,来一个友好的辩论赛。而且就算担心观点型问题起冲突,那也可以聊一些平日里常见的话题,就类似托福雅思口语考试那样日常的问题,先从简单的互相了解开始。
展开全文
外国人的娱乐从不止是简单的派对文化,也没有都像电视里演的那么open(班里有外国友人说过,类似《皮囊》的疯狂在他们中学时期是存在的,但绝对不是所有学生),我更多看到的是一同出门购物,去酒吧deep talk,看看小乐队的演出这样的休闲活动,再者也有学术局,爱学习的外国朋友很多的。
以及我们平日里有时候见到的香港学生和国外的华人学生,他们其实会说中文,但是更希望可以和你用英语交流,这大概也算是“入乡随俗”的一种吧。
讲真的,说英语最大的障碍就是你不和别人说英语。
包括日后工作,如果想要继续呆在国外,或者是进行某些项目的时候,到时候你碰见的外国人会更多,国人日常聚堆只会把你控制在舒适的牢笼里。语言的舒适圈和别的一样,但凡跨出去就是一种成长(莫名心灵鸡汤是怎么回事哈哈哈哈)。
学习与使用方法
其次是,语言学习和使用方法。我们很多时候说英语的障碍还有个是大脑容易空白,因为我们真的很喜欢把听到的话在头脑中过一遍,然后翻译成中文,然后再把中文答案翻译成英文。这样很花时间不说,而且但凡碰见不会直译的词,大脑立刻就会陷入空白,阻挠交流的进度。
就源于我们学英语的方式,首先,我们一直在用中文学英语,而且老师讲课也基本不和你说英语,只有讲题的时候才会读英语。
其次,我们常常学习的不是语言,而是文字。但用必要说的一点就是,语言是声音,而不是文字,语言才是最重要的学习的东西,相比之下,文字只不过是把语言变成视觉符号帮助我们更有效地沟通和记忆信息而已。所以学语言最首要学的是听说而不是读写。然而,我们一直都是在学文字,这导致我们很少通过和别人交流的方式学英语,我们学英语的方式永远是,看到,背下来,然后用。
我曾经做过一段时间的实习汉语教师,带过HSK4的学生,他们是通过HSK3的水平,大概是什么样?就是可以用汉语进行一些比较简单的交流,可以在中国旅行和生活没有很大困难的程度。他们能有我们大学英语的水平吗?没有。但是,他们敢用汉语说话,我们却很少敢用英语讲话。老师告诉我的是,给他们上课和做活动,要放慢语速用中文,而且不允许他们用英语互相聊天。他们很愿意听我用中文解释词义,也很喜欢用中文说话题,而且里面不乏滔滔不绝的学生。
我想说的是,我们国人很多时候因为应试教育的原因过于在乎纸面上的成绩,导致我们对语言的理解已经曲解成文字本身,但是语言的听和说才是主要。
这里的解决办法有两个,第一个是给自己创造一个类似母语的环境,让自己听、说、理解尽可能地用英语。这里推荐的是鲜榨口语app,我很喜欢的是它对语言环境的强调以及所教词句表达的实用性。
这个app是这样,先在没有字幕的情况下看一遍短视频,猜其中词和语句的意思;
再在有字幕的情况下看一遍,掌握正确的用法以及词句含义;
第三,反复背与重复所学,达到融会贯通、熟能生巧的程度;
第四,右下角有一个模仿拍视频的按钮,点开后以录音或者录像的形式把相关的词句重点用在你自己的表达中;
第五,回头进行检查,看看自己的发音有什么问题,而且鲜榨社区的老师们还会偶尔过来点评!
这样的好处在于,你是在用英语理解英语,而且是在以听和说为前提进行读和写的练习;而不是用中文翻译直译英语,先练背词再谈听说。
就像我们小时候学成语,很多时候不是因为课本,而是我们听到家长和老师用,我们并没有去查过,而是经过他们的语句和场景自让而然懂得了一个成语的用法。这里也是一样,把词汇和句型置身于各种各样的场景中,我们渐渐就会掌握他们的用法。
这样的方式会让你习惯英语交流,习惯于用英语理解英语,逐渐转变原本用中文翻译来学英语的方式。这个在交流中最大的好处是你能在和外国朋友聊天时反应过来他们的词句用法,或者大胆地让他们用英文解释给你听,而不是偷偷从身后掏出手机查他们说的词是什么。
转变学习思维是很重要的,但是或许你想说,遇到突发情况,我实在不知道要怎么说话的话,怎么办?事实上,当你不会说一句话或者不会用一个词,你可以用很多种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这里给大家说一下当我们遇见不会说的单词时,要怎么办。
Circumlocution,婉转曲折的说法,也就是,把一个不会的词解释一波。例如和朋友聚餐,你想想他要开瓶器‘corkscrew’,但是你不会说,那你可以形容一下你想要的东西,例如‘the thing you open bottles with’,那么他就会明白。同理,如果你不知道他所说的这个词是什么,可以回复他‘What do you mean by XXX?’
Approximation,也就是近似法,这个就很简单了,那就是替换词汇。不一定是真正意义上的同义词,但是你完全可以用来进行替代让对方明白你大致的意思,然后适当的加上一些肢体动作。例如简单的碗和盘子,这两个中你有一个不会说,那你可以选择用另一个替换,虽然意思不完全一样,但你可以通过手势比划让对方真正理解你说的是什么。
Word-coinage,造词法,就是在你本身知道的词汇中加一些语法词缀,说出你想要表达的词。举例的话,比如说,你想要表达‘素食主义者’这个词,但你想不起‘vegetarian’,那么你可以用前面说的解释法,说成‘people who do not eat meat’一类的,再或者,你可以选择造词法,在已知的veget蔬菜的词根后面加上有关人的词缀,组成‘vegetarianist’一类的词,词是错的,但是意思可以传达。
All-purpose words,这个很简单,遇见不会的名词或者动词怎么办,就说‘那个东西’不就行了?这个在中文里也常常用。例如‘thing’, ‘stuff’, ‘make’, ‘do’等等,配上适当的肢体动作,完全不影响沟通交流。
最后是询问,就是如果真的没听懂干嘛要愣在那里,赶紧问一问嘛。用‘excuse me’或者‘sorry’,再或者让他们解释一下刚刚说的话,再或者挑出来里面不懂的词问一问,谁不会有几个不懂的词呢?对方会想办法给你解释的。
慢慢改变自己的英语学习及使用方法,你的英语交流会更为顺畅。
词汇
第三点,我想提的就是,我们日常英语词汇十分匮乏。我们常常学英语词汇,但我们并不常用英语词汇,我们可以把自己专业中那些生僻至极的单词背的滚瓜烂熟,但对诸如调料或者卫生工具等大概初中就学过的一些很短很简单的日常词汇,却并不了解。因为,我们用它们的频率还远不如学术词汇多。
这很大程度上成为了我们说英语的障碍,毕竟你和你的外国小伙伴们搞个room趴,大家都在厨房里忙里忙外,一会让你帮忙撒个调料,一会切个蔬菜水果,试问,厨房中的英语用词中有多少是你会的?
再比如购物,我和朋友刚去交换的时候最尴尬的就是这个,不去不知道,好多家具用品都不知道咋说,关键是我们还都以为自己知道,结果想不起来。我们买床单搞不懂fitted sheet是什么,店员解释了后才知道是床单套而不是普通的床单,一脸迷惑。
这些东西和学习能力无关,很多中国学生真的如此,英语论文666,上课问题讨论也没啥问题,老师的supervision也很积极没有什么交流障碍,就是交际口语不行。老师给完你论文建议后,最近怎样有没有别的困难之类的,很多学生立刻不知道怎么接话了。
以及,他们对于日常词汇和学术词汇的边界,常常也把控不好。
中国人会通过看一些学术期刊,了解到真正学术性的词汇是什么,但他们真的很喜欢把这些词汇用在日常交流会话中。比如‘very’这个词,他们真的很喜欢和外国朋友说这句话,但事实上,外国人通常不会把这样礼貌又正式的词用在日常话语中,他们更喜欢‘really’。再比如‘seldom’这个词,我们国人真的很喜欢,但其实这个词在外国人这里并不常见,甚至有些人都不认识,他们还是更喜欢‘rarely’、‘sometimes’之类的。你说了这些词,他们会觉得很怪。
‘日常用词的匮乏’以及‘不知什么是日常用词’真的很阻碍国人说英语。
这里的建议首先还是交流,如果你身处外国或者身边有国际生,多和他们交流,并且可以让他们为自己的口语纠错。没有这样的条件的话,那么还是多看、听一些日常表达多的视频。
首先是我上面提到的鲜榨口语,非常实用的地道英语学习软件,然后我的推荐是日常性质的英美剧,例如《老友记》、《摩登家庭》等等,这里有几个链接给大家,是大神们总结的学习笔记。这里除了记单词外,还要看好这些日常单词要在什么情境中用,以及那些最简单的日常词汇,诸如衣服、家具、食材等等,这些我们自以为知道但关键时刻总是想不起来的词是什么。
【老友记第一季】全网最硬核美剧学习笔记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71516555?from=search&seid=13402241834995278935
高分美剧【致命女人】超硬核英语学习笔记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85565647?from=search&seid=5472438292370979184
再然后,我想说的就是,日常常用口语的练习,这种到处有免费的语句资源和课程,里面教的句子很简单,大致就是我们初中学的,一眼就知道什么意思。但是!你到关键的时候就想不到这些句子(捂脸)。那我还能说什么?把日常的词、句快快记住吧。
以上就是我总结的三点,在我看来我们说英语的障碍大致就是如此,而且越是在外国人多的地方,这种感触就越明显。我只想说,大胆去说英语,遇到困难不要怕,微笑着面对它,克服恐惧最好的方法就是面对恐惧(哈哈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