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竹(窝竹笋图片目录)
林燕如、叶镇中 台湾公共电视
竹子、蔺草,以往乡间随处可见的植物,先人运用巧思,广为运用在日常生活。然而追求效率、便利的现代社会,大量塑料产品攻城掠地,我们逐渐失去运用自然植物的能力,也带来更多不可解的环境灾难,如今,能不能有机会,再度和自然共存?
台湾新竹纸寮窝,一个典型的客家聚落,周围全是山势低矮的小山丘,客家人称这样的地形为“窝”,满山绿意最多的就是竹林,早期居民日常所需,几乎都来自竹子,翠绿竹林也是刘家先人开创造纸产业的基石。
新竹纸寮窝,满山绿意最多的就是竹林,早期居民日常所需,几乎都来自竹子。
过去每年清明到端午,是幼竹大量发生的季节,往往是纸寮窝最忙碌的时候,大批工人到这里砍竹、挑竹、浸泡竹子,透过一道道繁琐工序,制造出竹造纸。竹造纸的纸质较为粗糙,大多作为金银纸使用。日治时期对宗教限制,加上后来工业机械化生产,手工竹造纸产业渐渐没落,聚落也跟着萧条,只剩下少许器具和造纸遗迹。
纸寮窝居民不舍造纸历史被淹没在时代里,挖开水池、兴建造纸工坊,要把纸寮窝先人的造纸技术给传承下去。为了让现代人更能理解竹子变身纸张的过程,居民设计手抄纸体验课程,让游客亲手操作和植物产生互动,以往居民和大自然相处的生活经验,也成为导览时的好题材。
展开全文
为了让人们更能理解竹子变身纸张的过程,居民设计手抄纸体验课程,让游客亲手操作。
不过,纸寮窝的居民年岁已大,故事,谁来传承?2015年,原本在都会生活的杨礼仁,决定回到家乡,希望延续纸寮窝的自然资源和人情温暖。
近年来,年轻人返乡成为一种趋势,七年级的刘育育和林秀芃,参与苗栗苑里反风车运动后,开始反思人与土地的关联,成立“苑里掀海风工作团队”,要替苑里吹起一阵不一样的风。他们从当地生活最为密切的蔺草产业着手,第一步就从认识蔺草开始。
蔺草不断衍生出各种编织产品,苑里镇的帽席出口还曾攀上全台出口的第三名。
蔺草不断衍生出各种编织产品,苑里镇的帽席出口还曾攀上全台出口的第三名。
原本被认为是杂草的蔺草,后人不断衍生出各式各样蔺草编织的产品,很难想像 一支蔺草造就了苑里镇的兴盛,帽席出口还曾经攀上全台出口的第三名。然而,手工制作的蔺草编织,还是不敌工厂作业线,大量生产的塑料产品,从事蔺草收购的王明政,感受最为明显。
昔日,苑里平原全都是蔺草绿浪,如今,罗朝昱夫妻是苗栗苑里少数还在种蔺草的农户。刘育育和林秀芃忙着请教蔺草种植方式,去年他们试图复育一小块蔺草田,遇到许多问题。在拜访蔺草产业链的过程中,刘育育和林秀芃意识到,高度仰赖人力的蔺草产业,每个环节都出现断层危机。
刘育育认为,如果每个田区都能留个角落让蔺草生长,蔺草就不会断了根。当蔺草编织不只是展现工艺技巧的艺术品,而是把蔺草编织活用在日常生活,人们就不会失去使用蔺草的能力。
刘育育和林秀芃去年试图复育一小块蔺草田。
回到新竹芎林纸寮窝,杨礼仁的未来蓝图里,也希望纸寮窝生产的纸张,不只是体验课程,还能被运用在生活中。
竹林、蔺草,我们曾再也熟悉不过的植物,如何重新回日常生活,在这些人的尝试下,能不能再度串连起我们与自然的连结。
*公视 我们的岛【重拾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