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Hónɡ Huā Cài |
别名 | 米布袋(《救荒本草》),碎米荠(《野菜谱》),翘摇、翘翘花、野蚕豆(《植物名实图考》),紫云英、荷花紫草(《芥子园画谱》),荷花莨(《耕心农话》),荷花郎(《现代实用中药》),莲花草、花草(《国产牧草植物》),螃蟹花、灯笼花(《贵州民间方药集》),米伞花、野鸭草(《贵州民间药物》),斑鸠花(《贵州草药》),滚龙珠(《陕西中草药》),米筛花草、红花草、花菜(江西《草药手册》),红花郎(苏医《中草药手册》)。 |
出处 | 《植物名实图考》 |
来源 | 为豆科植物紫云英的全草。3、4月间采,晒干或鲜用。 |
原形态 | 一年生草本。茎直立或匍匐,高10~40厘米。单数羽状复叶,小叶7~13,倒卵形或椭圆形,长5~20毫米,宽5~12毫米,顶端凹或圆形,基部楔形,两面被长硬毛;托叶卵形。伞形花序腋生,有花5~9,栽培的达10余花,总花梗长;苞片三角卵形,被硬毛;萼钟状,外面被长硬毛;花冠紫色或黄白色,旗瓣卵形,基部楔形,顶端圆形微缺,翼瓣稍短,龙骨瓣和旗瓣等长;雄蕊10(9+1),子房花柱与柱头都无毛。荚果条状矩形,稍弯,长1~2厘米,黑色,无毛。花期2月中旬至6月上旬。果期3月初至7月底。 |
生境分部 | 分布湖南、湖北、江西、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河南、陕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并广泛栽培。 |
化学成分 | 全草含胡芦巴碱、胆碱、腺嘌吟、脂肪、蛋白质、淀粉、多种维生素、组氨酸、精氨酸、丙二酸、刀豆氨酸。 |
性味 | 甘辛,平。 ①《贵州民间药物》:"性平,味微甘。" ②《陕西中草药》:"味涩甘,性寒," ③苏医《中草药手册》:"微辛,平。" |
功能主治 | 清热解毒。治风痰咳嗽,喉痛,火眼,疔疮,带状疱疹,外伤出血。 ①《贵州民间药物》:"清火解毒。治疔疮,喉痛,痔疮。" ②《陕西中草药》:"清热解毒,祛风消肿。治带状疱疹,疮疖。" ③江西《草药手册》:"祛风明目,解热利尿。治风痰咳嗽,疟疾,火眼,外伤出血。" ④苏医《中草药手册》:"治眼部疾患,神经痛。"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0.5~1两;或鲜用捣汁。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敷。 |
复方 | ①治疔毒:米伞花捣烂,敷疔疮周围,露头。 ②治喉痛:米伞花、白果叶,晒干,研成细末,加冰片少许,用纸筒吹入喉内,吐出唾涎。 ③治痔疮:米伞花适量,捣汁,外痔敷;内痔用一两煎水服。(①方以下出《贵州民间药物》) ④治齿龈出血:荷花郫洗净,切细,捣汁服,一日三、五回,每回十至二十公分,凉开水送服。(《现代实用中药》) ⑤治风痰咳嗽:紫云英(白花的干全草)一两,白马骨五钱,莲虆四钱。水煎,加白糖,早晚饭前各服一次。(江西《草药手册》) ⑥治疟疾:紫云英、鹅不食草各一两。煎水服。 ⑦治火眼:紫云英捣烂敷。 ⑧治外伤出血:紫云英叶捣烂敷。(⑥方以下出江西《草药手册》) |
摘录 | 《中药大辞典》 |
拼音 | Hónɡ Huā Cài |
英文名 | Herb of Chinese Milkvetch |
别名 | 米布袋、碎米荠、翘摇、翘翘花、野蚕豆、荷花郎、莲花草、花草、螃蟹花、灯笼花、米伞花、野鸭草、斑鸠花、滚龙珠、米筛花草、红花草、花菜、红花郎、草籽 |
出处 | 出自《植物名实图考》。 |
来源 | 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紫云英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stragalus sinicus L.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
原形态 | 紫云英 一年生草本。茎直立或匍匐,高10-40cm。奇数羽状复叶;托叶卵形,上面有毛;小叶7-13枚,倒卵形,长5-20mm,宽5-12mm,先端微凹或圆形,基部楔形,两面被长硬毛。总状花序近伞形,腋生,有花6-12朵,总花梗长5-15cm,苞片三角卵形,被硬毛;萼钟状,外面被长硬毛,5齿,齿与萼管等长,披针形;花冠紫色或白色,旗瓣长圆形,先端圆微缺,长7mm,宽4.5mm,翼瓣短,有爪和耳,龙骨瓣和旗瓣等长,有爪和耳;雄蕊10,二体(9)﹢1,花柱无毛。荚果线状长圆形,稍弯,长1-2cm,宽0.4cm,黑色,无毛。花期2-6月,果期3-7月。 |
生境分部 | 生态环境:生于溪边或森林中潮湿处、山坡、山径旁。海拔400-3000m均可生长。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江苏、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并广泛栽培。 |
化学成分 | 全草含多种黄酮类成分:槲皮素糖甙(glycoside of quercetin),芹菜素(apigenin),异鼠李素(isorhamnetin),木犀草素(luteolin),刺槐素(acacetin),山柰酚(kaempferol),此外还含有胡芦巴碱(trigonelline),胆碱(choline),腺嘌呤(adenine),脂肪(fat),组氨酸(histidine),精氨酸(arginine),丙二酸(malonic acid),刀豆氨酸(canavanine),ATP酶(ATPase)。花粉中还含蛋白质(protein),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天冬氨酸转氨酸酶(aspartic transaminase),丙氨酸转氨酶(adenosine deaminase),碱性磷酸酯酶(alkphosphatase)。叶含紫云英叶蛋白。 |
性味 | 甘辛;平 |
归经 | 心;肝;肺经 |
功能主治 | 清热解毒,祛风明目,凉血止血。主咽喉痛,风痰咳嗽,目赤肿痛,疔疮,带状疱疹,疥癣,痔疮,齿衄,外伤出血,月经不调,带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15-30g;或捣汁。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研末调敷。 |
各家论述 | 1.《贵州民间药物》:清火解毒。治疔疮,喉痛,痔疮。 2.《陕西中草药》:清热解毒,祛风消肿。治带状疱疹,疮疖。 3.江西《草药手册》:祛风明目,解热利尿。治风痰咳嗽,疟疾,火眼,外伤出血。 4.苏医《中草药手册》:治眼部疾患,神经痛。 |
摘录 | 《中华本草》 |
植物提取物百科 全球最大的植物提取物中文网 stephenture@qq.com
Copyright © 2020-2024 zwwiki.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