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Lánɡ Bǎ Cǎo Gēn |
出处 | 《本草图经》 |
来源 | 为菊科植物狼把草的根,夏、秋采收,晒干。 |
性状 | 主根不甚明显,支根圆锥状而多分歧,干后为灰褐色,表面有纵纹。 |
药理作用 | 有增进消化功能。 |
功能主治 | 治痢疾,盗汗,丹毒。 ①《本草拾遗》:"主赤白久痢,小儿大腹痞满,丹毒,寒热,取根、茎服,煮之。" ②《本草图经》:"积年疳痢,频服之。" ③《南京民间药草》:"通经,活血,拔毒。" ④《东北药植志》:"煮汁,可止盗汗。"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2~5钱。 |
摘录 | 《中药大辞典》 |
植物提取物百科 全球最大的植物提取物中文网 stephenture@qq.com
Copyright © 2020-2024 zwwiki.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一、 本网站运用开源的网站程序平台,通过国际互联网络等手段为会员或游客提供程序代码或者文章信息等服务。本网站有权在必要时修改服务条款,服务条款一旦发生变动,将会在重要页面上提示修改内容或通过其他形式告知会员。如果会员不同意所改动的内容,可以主动取消获得的网络服务。如果会员继续享用网络服务,则视为接受服务条款的变动。网站保留随时修改或中断服务而不需知照会员的权利。本站行使修改或中断服务的权利,不需对会员或第三方负责。
关注回复 :提取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