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Mù Tōnɡ Gēn |
别名 | 八月瓜根(《分类草药性》)。 |
出处 | 《药性论》 |
来源 | 为木通科植物木通、三叶木通及白木通的根。9~10月采。 |
原形态 | 植物形态详"八月札"及"木通"条。 |
性味 | 苦,平。 ①《草木便方》:"辛涩,温。" ②《重庆草药》:"味甜,性温,无毒。" ③《江西草药》:"苦,平。" |
功能主治 | 祛风,利尿,行气,活血。治风湿关节痛,小便不利,胃肠气胀,疝气,经闭,跌打损伤。 ①《药性论》:"治项下瘿瘤。" ②《草木便方》:"补肾益精,强阴。治劳伤,疝气,腰脚肿疼,损伤。" ③《分类草药性》:"治风湿腰痛,膀胱疝气,咳嗽。" ④《重庆草药》:"治痨伤吐血,闭经,腰背痛,痔漏,带浊,月瘕,跌打损伤。" ⑤《浙江民间常用草药》:"祛风止痛,行气活血,利尿解毒。" ⑥《四川常用中草药》:"治咳嗽痰多。"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3~5钱;磨汁或浸酒。外用:捣敷。 |
复方 | ①治关节风痛,陈伤,闭经:三叶木通报或藤茎五钱。水煎服,或冲黄酒服。 ②治尿闭:三叶木通根四至五钱。水煎服。 ③治胃肠胀闷:三叶木通根五钱,红木香五钱。水煎服。(①方以下出《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④治腰痛:三叶木通根一两,浸酒服。 ⑤治疝:三叶木通根二两,猪瘦肉半斤。水煨,服汤食肉,每日一剂。 ⑥治睾丸肿痛:三叶木通根一至二两,枸骨根二两,鸡蛋一个。水煎,服汤食蛋。(④方以下出《江西草药》) ⑦治小儿疝气,肚痛:八月瓜根唐水少许服。(《重庆草药》) ⑧治风湿,跌打损伤,筋骨痛,腰背痛:八月瓜根。搜山虎,八爪龙、白龙须、见血飞、大小血藤、内红消、海金沙各五钱至一两,地胡椒减半,泡酒服。(《重庆草药》) ⑨治蝮蛇咬伤:三叶木通鲜根-至二两,水煎服;另取全草捣烂外敷伤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
临床应用 | 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及白带过多:取木通藤根(鲜)和泡桐树根(玄参科植物毛泡桐或泡桐的根部)各4两,洗净切碎,与肥猪肉半斤同煨,以烂为度。然后吃肉喝汤,分2天4次服完。服药期间忌生冷、辣物及食盐,可放白糖适量调味。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9例,白带过多133例,均服2~4剂见效。 |
摘录 | 《中药大辞典》 |
拼音 | Mù Tōnɡ Gēn |
英文名 | root of Austral Akebia, root of Threeleaf Akebia, root of Fiveleaf Akebia |
别名 | 八月瓜根 |
出处 | 出自《药性论》 |
来源 | 药材基源:为木通科植物木通Akebia quinata (Thunb.)De-cne.三叶木通A.trifoliata(Thunb.)Koidz.及白木通A.trifoliata (Thunb.Koidz.Var.australis(Diels)Rehd.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Akebia quinata (Thunb.)Decne.2.Akebia trifoliata (Thunb.)Koidz.[Clematistrifoliata Thunb.]3.Akebia trifoliata(Thunb.)Koidz.var.australis(Diels)Rehd.Trifoliata (Thunb.) Koidz.var. Australis (Diels) Rehd., Akebia trifoliata (Thunb.) Koidz., Akebia quinata (Thunb.) Decne. 采收和储藏:秋、冬季采挖,晒干或烘干。 |
原形态 | 1.木通 落叶木质缠绕灌本,长3-15cn,全株无毛。幼枝灰绿色,有纵纹。掌状复叶,小叶片5,倒卵形或椭圆形,长3-6cm,先端圆常微凹至具一细短尖,基部圆形或楔形,全缘。短总状花序腋生,花单性,雌雄同株;花序基部着生1-2朵雌花,上部着生密而较细的雄花;花补3片;雄花具雄蕊6个;雌花较大,有离生雌蕊2-13。果肉质,浆果状,长椭圆形,或略呈肾形,两端圆,长约8cm,直径2-3cm,熟后紫色,柔软,沿腹缝线开裂。种子多数,长卵而稍扁,黑色或黑褐色。花期4-5月,果熟期8月。 2.三叶木通 与前种相近。主要区别点:叶为三出复叶;小叶卵圆形、宽卵圆形或长卵形,长宽变化很大,先端钝圆、微凹或具短尖,基部圆形或楔形,有时微呈心形,边缘浅裂或呈波装,侧脉5-6对。 3.白木通 本变种形态与三叶木通相近,但小叶全缘,质地较厚。 |
生境分部 | 生态环境:生于山坡、山沟、溪旁等处的乔木与灌木林中。 资源分布:1.分布于陕西、山东、江苏、安微、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四川、贵州等地。 2.分布于河北、陕西、山西、甘肃、山东、河南、和长江流域各地。 3.分布于西南及山西、陕西、江苏、浙江、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等地。 |
化学成分 | 木通根含豆甾醇、β-谷甾醇及胡萝卜甙(dau-costerol)。 |
性味 | 苦;性平;归膀光;肝经 |
归经 | 肝;肾经 |
功能主治 | 祛风通络;利水消肿;行气;活血;补肝肾;强筋骨。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经闭;疝气;睾丸肿痛;脘腹胀闷;小便不利;带下;虫蛇咬伤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9-15g;磨汁或浸酒。外用:鲜品适量,捣烂敷患处。 |
注意 | 苦寒能利,凡病人脾虚作泻者勿服。 |
各家论述 | 1.《药性论》:治项下瘿瘤。 2.《草木便方》:补肾益精,强阴。治劳伤,疝气,腰脚肿疼,损伤。 3.《分类草药性》:治风湿腰痛,膀胱疝气,咳嗽。 4.《重庆草药》:治痨伤吐血,闭经,腰背痛,痔漏,带浊,月瘕,跌打损伤。 5.《浙江民间常用草药》:祛风止痛,行气活血,利尿解毒。 6.《四川常用中草药》:治咳嗽痰多。 |
摘录 | 《中华本草》 |
植物提取物百科 全球最大的植物提取物中文网 stephenture@qq.com
Copyright © 2020-2024 zwwiki.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