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是临床使用中药的主要给药途径。口服给药的效果,除受到剂型等因素的影响外,还与服药的时间、服药的多少及服药的冷热等有关。
适时服药也是合理用药的重要方面。
清晨空腹时服因胃及十二指肠内均无食物,所服药物可避免与食物混合,能迅速入肠中,充分发挥药效。驱虫药、攻下药空腹时服药,不仅有利于药物迅速入肠发挥作用,且可避免晚间频频起床影响睡眠。
饭前服胃中亦空虚。滋补药及治疗胃肠道疾病的药物宜饭前服用,有利于药物的消化吸收。
饭后服胃中存有较多食物,药物与食物混合,可减轻其对胃肠的刺激,故对胃肠道有刺激性的药宜饭后服。消食药亦宜饭后及时服用,以利充分发挥药效。一般药物,无论饭前或饭后服,服药与进食都应间隔1小时左右,以免影响药物与食物的消化吸收与药效的发挥。
中药什么时候喝最好?为了使药物能充分发挥作用,有的药还应在特定的时间服用:如安神药用于治疗失眠,宜在睡前30分钟至1小时服药;缓下剂亦宜睡前服用,以便翌日清晨排便;涩精止遗药也应晚间服一次药;截疟药应在疟疾发作前2小时服药,急性病则不拘时服。
一般疾病服药,多采用每日一剂,每剂分二服或三服。病情急重者,可每隔4小时左右服药一次,昼夜不停,使药力持续,利于顿挫病势。
应用发汗药、泻下药时,如药力较强,服药应适可而止。一般以得汗、得下为度,不必尽剂,以免汗、下太过,损伤正气。
呕吐病人服药宜少量频服。少量,药物对胃的刺激小,不致药人即吐;频服,才能保证一定的服药量。
家庭中用药时,服药的冷热应具体分析,区别对待。一般汤药多宜温服。如治寒证用热药,宜于热服。特别是辛温发汗解表药用于外感风寒表实证,不仅药宜热服,服药后还需温覆取汗。至于治热病所用寒药,如热在胃肠,患者欲冷饮者可凉服;如热在其他脏腑,患者不欲冷饮者,寒药仍以温服为宜。此外,对于丸、散等固体药剂,除特别规定外,一般都宜用温开水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