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的国家膳食指南建议每天吃一个鸡蛋,但数据表明平均食用量低于此水平。
上医治未病,这句话用在预防心血管疾病上再合适不过了。把预防做好,才能成功逃离“鬼门关”!心血管疾病一直是一项重大的公共卫生挑战,是全球(包括中国)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而饮食和心血管疾病的关系一直是大家重点关注的重点,其中鸡蛋又是众说纷纭的焦点食材。
大家可能依稀记得2018年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李立明教授课题组在BMJ旗下期刊《心脏》上发表的研究成果[1]:一天一个鸡蛋与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降18%,出血性中风死亡风险降低28%有关。但由于该研究缺乏因果关系,总不那么让人对鸡蛋的保护作用放心。
所幸,近日北京大学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系余灿清团队在eLife杂志上发表了关于鸡蛋摄入和心血管疾病风险相关性的巢式病例对照的研究成果,找到了食蛋有益的确凿证据:适度的鸡蛋摄入或许能够通过增加血液中心脏健康代谢物的数量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2]!
缺血性心脏病(HD)、缺血性脑卒中(IS)和脑出血(ICH)是心血管疾病所致死亡的主要原因,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心血管疾病的死亡越来越严重。随着对心血管疾病负担的关注,吸烟、饮酒、体育活动、饮食等危险因素影响心血管系统的具体分子生物机制是研究的重中之重[3]。
其中,鸡蛋和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啊,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提及鸡蛋,大家不由自主的想到胆固醇[4],进一步又联想到了“高胆固醇=心血管疾病”,因而对鸡蛋望而生畏。
2022年4月年发表在Advances in nutrition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利用随机效应模型分析鸡蛋摄入与全因和病因特异性死亡风险的剂量-反应关系,发现高鸡蛋摄入与全因心血管疾病、冠心病、中风或呼吸系统疾病死亡风险增加无关[5]。而又在同年5月份的Circulation上,研究团队发表了膳食胆固醇、血清胆固醇和鸡蛋摄入量与总死亡率和病因特异性死亡率之间关系的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研究对27078名男性进行了前瞻性分析,发现膳食胆固醇和鸡蛋摄入量增加与心血管病相关的整体死亡率和死亡率增加呈现相关性[6]。
所以,到底该不该吃鸡蛋呢?鸡蛋究竟是如何影响心血管系统的呢?
为了解答大众的疑惑,研究人员试图通过研究鸡蛋在人体引起的代谢变化来做出分子机制上的解释,因此,此研究主要聚焦于人摄入鸡蛋后血浆样本中代谢物的变化,得出结论:鸡蛋或许能通过改变人体代谢物来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4778名参与者均来自中国嘉道理生物库,年龄分布在30-79岁之间,其中3401人患有心血管疾病,余1377人未患病。研究人员使用靶向核磁共振的技术检测了参与者血浆样本中225种代谢物,分析鸡蛋摄入量与代谢标志物、代谢标志物与心血管疾病风险之间的相关性,从而探索鸡蛋摄入和心血管疾病风险之间的关联。
鸡蛋摄入与代谢标志物的相关性以及这些标志物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相关性
到目前为止,很少有研究聚焦于血浆代谢物在鸡蛋摄入与心血管疾病中的联系。该研究团队创新性地以脂质代谢物为着眼点,梳理鸡蛋与心血管疾病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
在该研究中,研究人员找到了24种与鸡蛋摄入量相关的代谢物,有14个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相关。其中,鸡蛋摄入与高密度脂蛋白的浓度呈现正相关。这些高密度脂蛋白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清除血管中的胆固醇,改善胆固醇代谢特性,从而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相反,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酯与鸡蛋摄入呈负相关。
除脂质的绝对浓度外,在高密度脂蛋白中总胆固醇和胆固醇酯的百分比与鸡蛋摄入量呈正相关。另外,鸡蛋摄入量与乙酸酯和载脂蛋白A1(它是高密度脂蛋白的组成部分,也被称为“好脂蛋白”)呈正相关。换言之,适量食用鸡蛋的人血液中有益脂质代谢物的含量较高,而有害脂质代谢物的含量较低。
总而言之,鸡蛋摄入量改变了机体代谢标志物的表达,而这些改变的标志物恰好与心血管疾病风险成负相关,因而可以推测鸡蛋的摄入改变机体代谢进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与鸡蛋摄入相关的代谢标志物往往和低风险的心血管疾病、心肌梗死、缺血性卒中相关
可喜可乐,以上结果不仅在分子水平上揭示了脂质代谢代谢物可能在鸡蛋摄入对心血管疾病的有益影响中发挥作用,而且为制定基于中国人群的心血管疾病防治策略和政策提供了依据。
此研究为先前基于50万国人随访9年得出的“食蛋有益”结论做了完美的解释,但后续仍需更多的研究来验证脂质代谢物在鸡蛋摄入与心血管疾病风险之间关系中发挥的因果作用。
目前中国的国家膳食指南建议每天吃一个鸡蛋,但数据表明平均食用量低于此水平。此研究结果为吃适量的鸡蛋与预防心脏病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潜在的解释,相信此研究的结果,可以纠正那些“望蛋兴叹”的人对鸡蛋的恐惧,摆正人们对鸡蛋营养价值的认识,促使更多的人适度食用鸡蛋,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总体风险!
参考文献:
1. http://heart.bmj.com/content/early/2018/04/17/heartjnl-2017-312651#DC1
2. Pan, L.; Chen, L.; Lv, J.; Pang, Y.; Guo, Y.; Pei, P.; Du, H.; Yang, L.; Millwood, I. Y.; Walters, R. G.; Chen, Y.; Gong, W.; Chen, J.; Yu, C.; Chen, Z.; Li, L., Association of egg consumption, metabolic markers, and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A nested case-control study. Elife 2022, 11.
3. Liberale, L.; Badimon, L.; Montecucco, F.; Lüscher, T. F.; Libby, P.; Camici, G. G., Inflammation, Aging,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JACC Review Topic of the Week. J Am Coll Cardiol 2022, 79 (8), 837-847.
4. Puertas, G.; Vázquez, M., Advances in techniques for reducing cholesterol in egg yolk: A review. Crit Rev Food Sci Nutr 2019, 59 (14), 2276-2286.
5. Mousavi, S. M.; Zargarzadeh, N.; Rigi, S.; Persad, E.; Pizarro, A. B.; Hasani-Ranjbar, S.; Larijani, B.; Willett, W. C.; Esmaillzadeh, A., Egg Consumption and Risk of All-Cause and Cause-Specific Mortality: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Dose-Response Meta-Analysis of Prospective Studies. Adv Nutr 2022.
6. Zhao, B.; Gan, L.; Graubard, B. I.; Männistö, S.; Albanes, D.; Huang, J., Associations of Dietary Cholesterol, Serum Cholesterol, and Egg Consumption With Overall and Cause-Specific Mortality: Systematic Review and Updated Meta-Analysis. Circulation 2022, 145 (20), 1506-1520.
植物提取物百科 全球最大的植物提取物中文网 stephenture@qq.com
Copyright © 2020-2024 zwwiki.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