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好,植物提取物百科网!

氨基葡萄糖补剂的5种功效及副作用(10点使用禁忌要留意)

更新时间: 2024-09-27 23:22:14 责编:网友投稿 浏览

氨基葡萄糖补剂的5种功效及副作用(10点使用禁忌要留意)

撰文 | Niko

氨基葡萄糖(Glucosamine),又称葡萄糖胺,是目前最常见的骨关节保健品(常搭配软骨素或非变性第二型胶原蛋白),同时也是形成玻尿酸的必须成分,据估计,使用过替代疗法的人口中,就有59%曾使用过葡萄糖胺补剂。

氨基葡萄糖补剂的5种功效及副作用(10点使用禁忌要留意)

在实证医学中,葡萄糖胺有哪些功效?有副作用或禁忌吗?详见内文最新实证探讨。

目录:

葡萄糖胺是什么?

葡萄糖胺何时吃?剂量多少?

葡萄糖胺的实证功效(好处)有哪些?

1.葡萄糖胺有益颞下颌关节功能障碍

2.葡萄糖胺改善骨关节炎

3.葡萄糖胺降低大肠直肠癌风险

4.葡萄糖胺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5.葡萄糖胺降低肺癌风险

口服葡萄糖胺会影响血糖吗?

葡萄糖胺有副作用吗?

安全注意事项(10种使用禁忌请留意)

葡萄糖胺有哪些剂型?

最多人推荐的葡萄糖胺保健食品哪里买?

葡萄糖胺是什么?

葡萄糖胺是一种天然的胺基酸单糖,存在于人体结缔组织、软骨、韧带和其它结构中,并有助于维持这些部位的强韧度、灵活性和弹性。

众多研究也指出它具有抗氧化及抗发炎功效,因此有益于与发炎相关疾病 。注8

氨基葡萄糖补剂的5种功效及副作用(10点使用禁忌要留意)

(注8文献部分截图)

葡萄糖胺何时吃?剂量多少?

为防止胃部不适,葡萄糖胺最好与食物一起补充(与餐服用为佳)

在大多数治疗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中,每天服用3次,每次300–500毫克,每天总剂量约900–1500毫克

必读:葡萄糖胺到底有效吗?

葡萄糖胺是让软骨发挥正常功能不可或缺的营养素,被广泛应用于退化性骨关节炎的治疗,主要功效是润滑关节、修复软骨及减少关节疼痛,由于分子量小,因此比从食物摄取还来得容易吸收,一般市面上常见别名有(维骨力或氨糖基葡萄糖胺)。

但尽管葡萄糖胺的效果广为流传,但国外相关的临床研究仍然有许多不同结果,支持与反对都有,有的研究发现非常有效,但有的却是觉得效果不如安慰剂(亦即效果不明显),追究其原因可能与以下五点有关。

1.软骨磨损程度

一般来说葡萄糖胺的最佳使用时机在于退化性骨关节炎的初期,也就是此时软骨细胞数量较多,吃下去的葡萄糖胺能较有效率地被利用,润滑关节及消炎止痛的效果因此较明显,若是到软骨几乎没有的后期阶段,吃下去也没效了,因此使用时机是关键

2.使用的剂量

任何成分要能顺利发挥功效都会至少要达到一定剂量,关于葡萄糖胺的研究中发现有效的实验大多剂量较高,大多为每日服用1.5克(分成三次在饭后服用),而无效的实验则大多小于这个数值。1500毫克葡萄糖胺不等于1500毫克硫酸葡萄糖胺,硫酸部分约占补剂的三分之一,这是我们需要注意的一点,并且可以用于对比不同品牌的剂量与价格。你需要控制一次服用的剂量,应当为500毫克葡萄糖胺或750毫克硫酸葡萄糖胺。

3.葡萄糖胺的形式有关

根据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的报导指出,葡萄糖胺有效与否的关键也可能与形式有关,在无效的实验中大多用的是盐酸盐葡萄糖胺(glucosamine hydrochloride),而有效的实验大多是硫酸盐葡萄糖胺(glucosamine sulfate)。

但在选择硫酸盐葡萄糖胺(glucosamine sulfate)时还有一点要注意,就是大部分含有钠,因此有心脏病及高血压病史的患者要注意饮食中的摄取量,避免摄取过量的钠,造成身体负担。

4.摄取的时间长短

葡萄糖胺的摄取效果因人而异,有的人使用数十天就发现疼痛感有改善,但平均而言,大约持续使用2到3个月才会有效果,不过最好配合生活习惯的改善,如多做和缓的运动,多摄取蔬菜水果等抗氧化物,才能达到最大的效果。

5. 葡萄糖胺剂型选择

市面上可见的大致分为,盐酸盐葡萄糖胺(glucosamine hydrochloride)、硫酸盐葡萄糖胺(glucosamine sulfate,通常使用氯化钾作为稳定剂)、结晶型葡萄糖胺(crystalline glucosamine sulfate)。

n-乙酰氨基葡萄糖胺(N-acetyl glucosamine)是另一种可用的盐形式,但与其它形式相比,它似乎没有临床活性,因此很少被用到。

总结:葡萄糖胺虽然有润滑关节与减轻关节疼痛的功效,但并不适用于所有关节疼痛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及感染等),如果关节因不明原因疼痛1周以上,请先找医师诊断,确定是初期退化性关节炎才考虑服用一段时间,如果吃了有效,也要定期回诊,才能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为何葡萄糖胺无法被应用于正规治疗?

看完以上原因大家一定有个疑问,既然对初期的退化性关节炎有效,为何没被正统西医用于正式治疗?

其原因在于任何一种成分要被核准为药品,并应用于正规治疗,必须要经过长期且大规模的研究,包括各种临床实验,通常要经过数年才能被核准,而此类研究也需要庞大经费,因此主导研究都是大型药厂。

而葡萄糖胺是天然物质,被当作食物来食用,虽然投下大笔经费研究也许可让它核准为药品,造福大家,但却因为既存物质,无法被申请为专利成分,也无法独占利益,因此这些无庞大商机的研究自然不会发生,也难以被正规医疗使用。

葡萄糖胺的实证功效(好处)有哪些?

1.葡萄糖胺有益颞下颌关节功能障碍

颞下颌关节功能障碍(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 TMD)是一种以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咀嚼肌和耳周区域持续疼痛为表现的肌肉骨骼疾病。发生率为21.5%至50.5%,女性发生率高于男性

发生原因与体质、荷尔蒙、社会心理、生物解剖和行为因素有关,常见的临床表现症状之一是疼痛,可影响耳朵、眼睛或喉咙等部位,产生颈部疼痛、面部疼痛和头痛,影响个人的睡眠、生活品质和心理健康。

一则文献统合分析(meta-analysis,包含3则颞下颌关节功能障碍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指出,补充硫酸软骨素(chondroitin sulfate)和葡萄糖胺(glucosamine)有助于改善最大开口(Maximum mouth opening)。注1

氨基葡萄糖补剂的5种功效及副作用(10点使用禁忌要留意)

(注1文献部分截图)

另外,与镇痛药曲马多(Tramadol)相比,患者在疼痛减轻方面无统计学显著差异。

*结论:针对颞下颌关节功能障碍,补充葡萄糖胺搭配硫酸软骨素或许能带来正面帮助,但受限于小样本数,仍需更多研究加以佐证。

2.葡萄糖胺改善骨关节炎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是最常见的退行性关节疾病,主要影响臀部、膝盖、手和脚等关节部位,18岁以上人群超过25%受其影响。

病理改变包括关节软骨的进行性丢失和破坏,如:软骨下骨增厚,骨赘形成,滑膜炎症,韧带和膝关节半月板变性,关节囊肥大。

主要临床症状包括慢性疼痛、关节不稳定、僵硬和关节间隙狭窄,而病因是多因素的,包括关节损伤、肥胖、衰老和遗传。

一则文献统合分析(meta-analysis,包含18则骨关节炎相关的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指出,与安慰剂相比,口服葡萄糖胺对缓解疼痛有帮助(以VAS pain score/疼痛视觉类比评分及JKOM/日本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量表衡量),但效果有限。注1

(注1文献部分截图)

PMCID:PMC6097075

另则文献统合分析(meta-analysis,包含17则骨关节炎相关的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参与者2212人)指出,口服葡萄糖胺在减轻骨关节炎相关疼痛方面可能有小到中等的效果,但对关节间隙狭窄的作用不大。注2

氨基葡萄糖补剂的5种功效及副作用(10点使用禁忌要留意)

(注2文献部分截图)

另外,一天中几次较小的剂量比一天一次大剂量(1500毫克)有更大的止痛效果,这表明给药计划很重要。

*结论:截至目前,针对骨关节炎,无足够证据支持口服葡萄糖胺能延缓关节持续退化的自然病程,但可能对于疼痛缓解稍有帮助。

3.葡萄糖胺降低大肠直肠癌风险

大肠直肠癌是美国第三大最常见的癌症,也是导致癌症死亡的第三大原因,大约有1 / 18的人在其一生中会患上大肠直肠癌。

虽然根据疾病的不同阶段存在很大的生存率差异,但如果在早期诊断出结直肠癌,据报导5年生存率高达90%。

目前,有数种结直肠癌筛查策略可供选择,能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包括粪便潜血试验(FOBT)、钡剂灌肠摄影检查、软性乙状结肠镜、结肠镜、虚拟结肠镜以及这些试验的组合。

一则癌症预防追踪性研究(cohort study,参与者113,067人)指出,相较于未曾使用葡萄糖胺保健品的对象,有使用者约能降低17%的大肠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发生风险,尤以较短期使用(2年以下)较为显著,长期持续使用较无关联。注3

氨基葡萄糖补剂的5种功效及副作用(10点使用禁忌要留意)

(注3文献部分截图)

而背后机制认为与葡萄糖胺的抗发炎效应有关(能抑制发炎转录因子/NF-kappaB及其它促发炎激素,如肿瘤坏死因子(TNF-a)、白细胞介素-6(IL-6)、环氧化酶(COX-2)、前列腺素E-2(PGE2)),进而影响细胞生长、增殖和生存。

*结论:人口观察发现,口服葡萄糖胺与较低的大肠直肠癌发病率有关连,但仍需更多随机对照试验加以佐证。

4.葡萄糖胺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血管内皮细胞(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贯穿整个循环系统,从心脏到最小的毛细血管,这些细胞对血管生物学有至关重要的独特功能。

包括调节血管通透性和张力、凝血和纤溶、炎症和免疫反应以及细胞生长都与之有关。

若内皮细胞功能异常,容易引发高血压、冠状动脉疾病、慢性心力衰竭、外周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肾衰竭和严重病毒感染等疾病。

一则对照研究(为期4周,对象为39位男性志愿者)指出,服用葡萄糖胺除了明显增加了血管舒张功能(flow-mediated vasodilation)、还能改善细胞内总谷胱甘肽、还原型谷胱甘肽、还原型及氧化型谷胱甘肽比值(intraerythrocyte GSH/GSSG)。注5

氨基葡萄糖补剂的5种功效及副作用(10点使用禁忌要留意)

(注1文献部分截图)

*结论:口服葡萄糖胺可通过调节细胞内氧化还原状态,进而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但仍需更多大型研究进一步验证。

5.葡萄糖胺降低肺癌风险

肺癌在男性和女性的所有癌症中分别占17%和9%,在所有与癌症相关的死亡中占19%,主要类型有腺癌、鳞状细胞癌、小细胞癌和大细胞癌

主要致病因素包括吸烟、接触二手烟、职业性接触石棉、镍、铬、砷等药剂,接触辐射,包括家庭和矿井内的氡气体,以及暴露于室内和室外空气污染

一则追踪性研究(Cohort Study,参与者共76,904人)指出,长期服用葡萄糖胺(每周≥ 4次,持续3年以上)与较低的肺癌(局限于腺癌)风险有关。注6

(注1文献部分截图)

PMCID:PMC3175750

NIHMSID:NIHMS322179

*结论:观测中发现,日常有服用葡萄糖胺习惯的对象,有较低的肺癌罹患风险,但仍需更多研究确认其因果关系

口服葡萄糖胺会影响血糖吗?

葡萄糖胺属于氨基单糖类衍生物的一种,且是粘多糖和蛋白聚糖的前驱物质

所以有部分疑虑认为,它可能会影响葡萄糖代谢,并导致胰岛素抵抗,目前但仅在动物实验中被证明

一则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为期6.5年,对象为407位中年女性,BMI ≥ 27 kg/m2)指出,对于基线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正常的参与者,口服葡萄糖胺不仅对平均糖化血红蛋白水平(HbA1c)无影响,也不会造成高糖化血红蛋白或新发糖尿病事件。注4

然而,对于基线时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较高者,虽然有对观测数值造成影响(提升HbA1c),但未达统计显著。

*结论:针对非糖尿病患者,口服葡萄糖胺不会影响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或增加新发糖尿病机率,但仍需更多研究确认是否会对糖尿病患造成影响。

葡萄糖胺有副作用吗?

口服葡萄糖胺对于健康成年人来说具有高安全性,但仍有轻微副作用曾被报导,大多与肠胃道不适相关,如恶心、胃灼热、腹泻和消化不良,因此建议与食物搭配使用,有助减少此类情形。

另外,较为罕见副作用包括:嗜睡、皮肤过敏反应和头痛

安全注意事项(10种使用禁忌请留意)

1.可能影响血糖、血压(虽然未经证实),因此患者或服用相关降糖、降血压药物、草药或保健品者请小心,务必定时监控血糖、血压。

2.葡萄糖胺制品多由虾蟹类甲壳提炼而成,因此对海鲜过敏者可能诱发过敏反应。

3.可能具有血液稀释效果(blood-thinning effect),因此凝血功能不佳、服用抗凝血剂或欲接受手术者请谨慎使用(手术前2周需停用)。

4.孕妇、哺乳妈妈勿用(因相关安全性未知)。

5.可能诱发气喘,气喘患者请小心使用

6.硫酸盐葡萄糖胺(Glucosamine sulfate)含有高量的钠或钾,如正进行限制饮食(限制饮食中钠的含量)或服用保钾利尿剂(potassium-sparing diuretics)者请谨慎使用。

7.勿与抗癌药物并用(如Doxorubicin、Etoposide、Teniposide),可能影响药物作用。

8.青光眼或高眼压患者请小心,一则小型研究认为可能提高眼压。

9.勿与抗炎镇痛药Acetaminophen(对乙酰氨基酚)合并使用,可能影响药物效力。

10.针对慢性肝病患者,曾有少数案例发现服用后可能提升肝检指数:天门冬胺酸转胺酶(Asparate-Aminotransferase:AST)

参考文献: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27012765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5588467/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6097075/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30566740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29411204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29151484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3175750/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28011309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27768119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3752575/

转载须知

【非原创文章】本文著作权归文章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作者拥有所有法定权利,违者必究。

>>>声明

*补剂前沿致力于秉承循证功能性食品学的理念,标明原创的文章权限为本网所有,如需转载请得到书面申请并在文章开头注明出处。

*文章中会充列示参考文献,但因商业利益相关造成的不客观可能依然存在,欢迎读者多提出批评意见和建议。

*此公众号中全部内容仅为一般性参考。读者不应在缺乏具体的专业建议的情况下,擅自根据文章内容中的任何信息采取行动。此公众号运营方将不对任何因采用文章内容而导致的损失负责。

*文章中涉及的产品、成分、功效仅代表相关企业的观点,补剂前沿仅基于信息传递目的进行转述,并不代表我们绝对认同相关宣称,也不支持任何产品的营销和销售。

*文章中插入的图片不涉及到商业行为,仅限交流,并标明了来源出处,尊重原创图片设计。

关注我们

微信

网站也是有底线的

植物提取物百科 全球最大的植物提取物中文网 stephenture@qq.com

Copyright © 2020-2024 zwwiki.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