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好,植物提取物百科网!

添加了药食同源食材,并不等于保健品

更新时间: 2024-09-27 23:23:16 责编:网友投稿 浏览

添加了药食同源食材,并不等于保健品

“熬最晚的夜,加最长的班,吃最补的品”,一直以来,传统滋补品和功能性食品就备受消费者青睐,功能性食品和滋补品也畅销各大平台。

尤其是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增强,功能性产品更是层出不穷,代餐奶昔、白芸豆阻断剂、膳食纤维、左旋肉碱酵素咖啡、胶原蛋白饮品、玻尿酸气泡水、益生菌粉,抗衰老片等等。每一款产品似乎都能成功收割一波年轻人

不过,这些绝大部分产品都没有很明确的功效成分添加量证明或标示,更多的是在玩营销、玩概念,导致很多消费者购买后大呼上当受骗,既造成了经济上的损失,又失去了对该品类的消费信心,还导致了有关“智商税”、“玩概念”、“同质化”的争议和大量的消费投诉。尤其是恶性的价格战导致产品开发越来越无底线,甚至很多功能性食品成为了心理安慰剂,毫无实际功效价值。

在我们身边有很多药食同源的食物,比如黄芪、红枣、枸杞等,也是消费者常用的养生食材。按照国家相关部门公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这些物质既是食品又是药品,可以应用于保健食品。应该明确的是,药食同源物质可以用于保健食品,但并不代表,含有这些物质的食品都是保健食品。

但是,很多商家往往故意混淆概念,热衷于在商品中添加药食同源物质作为食品配料,并由此声称为健康食品、保健食品。把产品配料里的药食同源物质的功能,说成了产品的功能,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虚假宣传手段。

从根本上说,这种混淆“有功能的食材”和“有功能的食品”概念的做法,是一种不法营销手段。消费者买的是一种加工食品,而不是一种或几种食材。因此,经销商宣传的也应该是完整的食品属性,而非某个食材的属性。此外,食品添加了具有健康作用的药食同源物质,也不代表产品就拥有了保健功能。因此,如果经销商销售的不是有着“蓝帽子”的保健食品,就不应该去打声称产品功能的主意。

商家的这种营销手段虽然违法,但是屡见不鲜,很多消费者对此深信不疑。这是因为药食同源食材本身的确具有健康功能,很多专家和媒体在做科普时也在广泛宣传这些食材的健康功能和使用方法。

因此,这种类似的虚假宣传手段很容易让消费者产生这样的联想:这种食材有功能——这个食品里有这种食材——这个食品有功能,就是保健食品。更为出格的联想是:这种食材能入药——含有这种食材的产品就能治病。在商家误导下,消费者产生种种联想,一个产品的虚假宣传就完成了。

但事实上,加了药食同源食材的产品并不一定具有功能性。

一是量效关系。比如,含有红枣提取物的牛奶和单纯的红枣提取物产品完全是两个东西。牛奶里加了点红枣还是牛奶,那点红枣成分根本达不到健康干预的作用,这个牛奶也就谈不上保健功能。

二是配方关系。没有理论依据的组方,没有科学的评价,没有注册备案的管理,把几种药食同源物质堆砌组合,出来的产品并不一定具有保健功能,甚至还会有害身体健康。

具体来说,含有药食同源物质的食品商家在市场上应该注意以下三点:一是食材的功效可以放心说。产品中的食材,决定产品的价值,完全可以把所含药食同源食材的内涵说出来。二是产品的功能务必谨慎说。讲产品原料和讲产品是两回事,对于一个食品,只要没有蓝帽子,一定不要跨越“讲功能”这道红线。三是健康作用都得依法说。原料属性和产品属性应当区分开来,并且加以特别说明,这才是健康食品宣传的正道。

0 1

低剂量的量效关系

低剂量兴奋效应是指任何作用因子当以低剂量作用于生物体时,会产生兴奋作用。低剂量时的兴奋作用表现为促进机体生长发育、延长寿命、增强防御能力及其对损伤的修复,而在高剂量时则产生相反作用,表现为抑制效应。

营养学中很多营养物质存在低剂量兴奋效应,维生素(主要包括VitA、D、E、K、B6)和矿物质(主要包括Na、K、Ca、P、Mg、Cl及微量元素铁、碘、氟、硒、铜)是维持人体健康的必需营养素,虽然每天需要量很少、但是对人体必需且有利,当超过最高可耐受剂量时会导致维生素过多症、组织矿化作用或电解质失衡。

早在1981年Mertz就指出许多必需微量元素对人体生理功能产生U型曲线剂量-反应效应,从摄人不足产生功能缺陷、适度水平维持机体最佳功能状态到摄入过多产生毒性作用作了描述。

营养素在非常低的剂量时产生不良反应,随着剂量增加不良反应减少。当剂量增加到某个点时,必需营养素不再缺乏,不良反应消失。机体达到内环境稳定状态,生理机能处于正常,此时的剂量范围既不导致营养缺乏症,也不产生毒性。

但是,当剂量继续增加到更高时则产生毒性效应(通常与剂量不足产生的效应不同), 并且随着剂量增高毒性效应不断加强。

0 2

高剂量的量效关系

帕拉塞尔苏斯(Paracelsus)是16世纪一位性情暴躁的医生,一生游走于欧洲中部的各大城镇,在治疗中大胆使用水银、鸦片及其他危险药物。他那显得有些冒险的医疗理念,与当时施行放血术的医生和传统医师大不相同。他曾在晚年所写的书中,为自己采用的非传统疗法进行辩护:“所有东西都含有毒素,没有任何东西是完全无毒的:剂量才是决定物质毒性的关键。”

在几个世纪后的今天,帕拉塞尔苏斯那些在当时被认为是极端的看法,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可,他的话也可以被精简为:“剂量决定毒性”,而这正是现代毒理学的基本法则。

“The dose makes the poison”就是毒理学的基本原则之一,它指的就是剂量和毒性的关系。这个原则不仅仅用于药物,而且用在所有的化学成分上,甚至水和氧气,如果喝得过多、吃得过多或者呼吸过多的话,都会让人中毒。

以维生素C为例,人体不能储存维生素C,因此要经常补充,每日维生素C需要量为75~90毫克。维生素C的中毒量为2000毫克,会引起恶心、呕吐、烧心、腹部不适和头痛等症状。从食物中不可能摄取到中毒剂量的维生素C,因此对于靠饮食补充维生素C的人来说,维生素C是一种很安全的膳食成分。

*此公众号中全部内容仅为一般性参考。读者不应在缺乏具体的专业建议的情况下,擅自根据文章内容中的任何信息采取行动。此公众号运营方将不对任何因采用文章内容而导致的损失负责。

*文章中涉及的产品、成分、功效仅代表相关企业的观点,天然营养素仅基于信息传递目的进行转述,并不代表我们绝对认同相关宣称,也不支持任何产品的营销和销售。

*文章中插入的图片不涉及到商业行为,仅限交流,并标明了来源出处,尊重原创图片设计。

关注我们

微信

网站也是有底线的

植物提取物百科 全球最大的植物提取物中文网 stephenture@qq.com

Copyright © 2020-2024 zwwiki.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