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丽参的起源问题,一直以来都是颇富争议的话题。有人认为高丽参是中国本土的,也有人认为高丽参是原产于朝鲜。
朝鲜半岛一千多年前既有高丽参种植,当时岛上出现了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王国——高丽王朝。[1]
首先我们从地理位置对这一问题予以分析。唐朝以前,有三个品种的人生较为著名,分别是上党参(山西)、辽参(辽宁)以及高丽参,而这里的高丽是指汉武帝在东北所设置的高丽郡。由此,我们可以有个简单的判断,即高丽参就是唐代以前在东北地区所产的人参。
这里还涉及到少数民族问题,高句丽、高丽都是同一语系的朝鲜古代的称谓,同时也是我国东北地区三大少数民族之一。直到今天,在中国境内仍然有朝鲜族,它们是构成中国少数名族的一个重要分支。高丽参是朝鲜半岛极具代表性的珍贵特产,早在古代就以丰富多样的途径向中国流动[2]。下面我们来具体看一看,高丽参是如何一步步进入中国的。
古代的高句丽人时代都有“放山”的习俗,就是指要上山请回参,挖较大的人参入药。中国也有很多习俗,比如说清明节的踏青,又或者是重阳节的登山,这样的习俗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古代高句丽人的“放山”也是如此。
那么,试想,时代都有挖参的习俗,个头大的人参总有一天也会被挖完。放山的山农为了生计不得不将山中剩下的幼苗移植到统一的地点栽培,这就是早期的“林下参”。从名字仍可以看出,这时候的人参仍然是在野外培植的。
后来,参农为了对这些“林下参”进行更为方便有效的管理,于是又将人参移植到山间草屋周围的园子里面进行栽培,这样,这些参农就可以把时间更有效的利用起来,而不是将宝贵的时间花费在往返的路上。
随着人参在园子中培植成为可能,早期的“园参”就出现了。
因为中国和朝鲜离的特别近,因此人参的功效自然也传到中国了,可谓“好酒不怕巷子深”。于是中国的宫廷权贵纷纷向高句丽国进口人参。
到了北宋末年,战火纷飞,中国的首都迁往到杭州,,想要获得高句丽国的人参,只得由水路送往杭州。这就不得不遇到一个棘手的问题,水路的湿气大,而且运输时间又长,那些人参早就发霉变质了。
于是人们试着采取一些办法,希望可以保存好这些宝贵的人参。人们偶然发现,如果将人参蒸熟制干之后,其保质的效果会大大提升,这就是“红参”。
之后,有一位高句丽国在将人参运往南宋的途中,偶然间走进一家医馆发现,宋人总是将人参与其他的中药材配在一起服用,这样服用的效果可比单独服用人参的效果好很多。
于是他就想,如果在园参炮制的过程中加入其它几味药材,效果岂不是更好,于是他就在中古京城四处求医,成就了今天高丽参的炮制秘方,而这就是早期的“高丽参”。
关于高丽参流传到中国的途径,有学者总结了七种,其中以走私贸易与朝贡贸易为主。这也说明两国之间紧密的经济文化联系。
在当代高丽参的价值
高丽参的声誉是在清代中叶才红火起来,那时候,高丽参并不叫高丽参,而是称之为东洋参清。赵学敏《本草纳目拾遗》云:又有一种东洋参,出高丽,新罗一带山岛,与关东接壤。其参与辽参真相似,其味亦同,但微薄耳。皮黄粗纹,中肉油紫......其力不让辽参也。
据这段话记载来看,很明显,在那时候高丽参是不如辽参的。而如今高丽参可谓是扬名天下,受到了各个国家的青睐。所以说中国古代的高丽参是如今朝鲜半岛的高丽参吗?历史的错位提供了一个有力的证据。
韩国的高丽参如今已近成了韩国的名片。近些年来,高丽参却一直占据产业高端,其整体销售价格比中国人生一度高出15倍之多。[3]而韩国高丽参的火爆也得益于政府的有力推广,这也给我们打出中国品牌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八年参和十年参的差别是年龄和体重。园参基本没有养到八年的,一般六年就做货出售了。林下参八年到十年时正是生长旺盛期。跟人在十五、十六岁时是一样的。这一时期的人参生长速度非常快,也是最容易得病的时期,更是林下参成败的关建期。
唐僧师徒四人忙着赶路,走了几天,来到一个景色迷人的万寿山五庄观,见天色不早,就想在五庄观里住上一晚。五庄观里的两个童子听说他们是来自东土大唐要到西天取经的,连忙说∶“我家师父到元始天尊那里讲经去了,让我们在这里等您,请快快进屋。”
原来,这童子的师父是镇元子,在五百年前的兰盆会上认识了唐僧前世金蝉子。临走时曾告诉两个童子要好好对待唐僧,并交待童子用观里的两颗宝贝人参果招待他。两个童子安排好唐僧师徒后,就忙着到果园内去摘人参果。
两人摘了人参果,趁着唐僧的徒弟不在,偷偷拿来给唐僧吃。唐僧看见人参果就好像刚出生的婴儿一样,吓得浑身发抖,使劲摇手不敢吃。两个童子越是解释说∶“这是仙果,不是人!”唐僧仍是不信,让他们赶快端走。
两个童子没有办法,只好端着人参果,回到房里。因为那人参果不能久放,于是两童子一人一个,分着吃了。说来也巧,这间房子正好和厨房挨着,两童子分吃人参果的事,八戒听得明明白白,看得清清楚楚,馋得直流口水,恨不得立刻吃一个。
一会儿,悟空放马回来,八戒连忙把刚才的事情告诉了师兄。悟空早就听说过人参果,只是没有吃过,于是就按照八戒说的,用了一个隐身的法术,偷偷溜进道房,拿走了二童子摘果用的金击子,跑到后园去摘人参果。
这人参果树有一千多尺高,非常茂盛,朝南的枝头上,露出了一颗人参果。悟空轻轻一跳,跳上树枝,用金击子一敲,那果子就掉下来,悟空紧跟着跳下来,可是却找不到那果子。悟空把果园里的土地神抓来,问他为什么把人参果偷走。
土地神告诉孙悟空,这宝贝树三千年开一次花,过三千年才结一次果,再过三千年才成熟,而且只结三十个果子,这果子很奇怪,碰到金属就从枝头落下,遇到土就钻进土里,打它时要用绸子接。悟空送走土地神后,一手拿金击子敲,一手扯着自己的衣服接了三个果子。
悟空回到厨房后,让八戒把沙僧叫来,三个人每人分一个。猪八戒性急,一口把果子吞下去,什么味道也没有尝出来,就想让悟空再去偷几个。悟空告诉他这人参果是一万年才结三十个果子,能吃到一个,就应该满足了,说完就把金击子放回了原处。
猪八戒心里不高兴,嘴里不停地说,要是能再吃一个该有多好,不巧被两童子听见了,慌忙跑到园子里去数,发现少了四个果子,想一定是被唐僧师徒四人偷吃了,就怒气冲冲地来找唐僧讲理,说∶“你这些和尚,叫你吃,你不吃,为什么偏偏偷着吃?”
其实,这都是人们的臆想,人参虽然是集万物之灵气的滋补草本植物,根部肥大,分叉细密,就像是人的头、身体、四肢,但也并不代表会成精真的长出腿脚自己走路,在古代,由于人参生长的自然规律使其凭空消失,所以在科学不发达、认知不全面的情况下人们认为人参会跑,那么从植物学的角度怎样解释人参的这一生长规律呢?
人参是一种非常独特的植物,因为它有“冬眠”的习惯,在春夏两季的时候人参的根茎几乎都是露在土地之外,但是到了秋冬季节,会呈现枯萎的状态,根茎萎缩至土壤以下,一些中药学家称这种现象为“植物假死”,以这样的方式来保护自己在冬天的时候不被严寒侵蚀而死亡。
野生人参的生长稳定、缓慢,与其环境特点紧密相关。
1、林相特点
野生人参的生长地域多是原始的针阔叶混交林,高大的乔木、众多的灌木及密集的草本植物形成了高、中、低三层自然屏障,拦截吸收了绝大部分的太阳光能,人参只能在少址的散光环境下生长发育。由于长期的光照不足,野生人参光合作用非常缓慢。
2、土壤温度低
野生人参生长在深山密林,树木密度高,光能照射到地面少,土壤温度偏低,也导致其生长速率缓慢。
3、土壤根系复杂
野生人参靠周围的植物遮光而生存,这些植物的根系与人参根系交织在一起,共同竞争土壤中的水分和营养,常导致野生人参营养不足而影响其生长。
(二)野生人参的生长规律
《本草纲目》对人参释名曰“人薓,音参,或省作蓡” “人蓡年深,浸渐长成者,根如人形,有神,故谓之人蓡”,说明了野生人参的生长过程是一个稳定、缓慢的生长历程。
1、野生人参生长年限与植株形态的变化
受到光照弱、土壤温度低及土壤中其他植物根系掠夺养分的影响,野生人参植株形态的变化非常缓慢。1 ~ 5年的野生人参,地上部分多是三花,个别为巴掌;5 ~ 10年的野生人参,多数是三花、巴掌,个别为二甲子;10 ~ 15年的野生人参多数是二甲子、巴掌,少数为灯台子。
2、野生人参的根系分布
野生人参在三花和巴掌阶段,根系均纵向生长,三匹叶以后支根和须根向水平方向生长。一般情况下,根系均生长在5 ~ 18cm的腐殖土层中,这与表层土壤疏松、肥沃、温湿度适宜有关。随着野生人参的生长,其根系在土壤中的扩展直径可达30 ~ 50cm。
唐朝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谁?
对于热爱诗词的人来说,这个已经不算什么问题了。毫无疑问,唐朝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就是李白。
与浪漫主义风格相对的,是现实主义的风格。唐朝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则是杜甫。正因为如此,后人把李白和杜甫并称为“李杜”。
由于他们两人的成就很大,而且一个是浪漫主义诗歌的高峰,另一个是现实主义诗歌的高峰,所以一个被称为“诗仙”,另一个被叫做“诗圣”。
为何叫诗仙?必然是因为他的行为和他的作品都飘逸灵动,具备了“仙”的某种特性,才被这样来尊称的。
为何又叫“诗圣”?因为诗人一生非常关注国家和人民的大事小情,他的诗歌所写的内容就是那个时代的历史记录。所以他的作品也被称为史诗。
今天的题目问的是浪漫主义问题,所以我们下面就专门来关注一下李白。至于现实主义风格的杜老,我们下次再聊。
李白的浪漫主义风格在其作品中到底是何种状态呢?我们只有通过几个实例来说明。请看《蜀道难》:
“噫吁嚱,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从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方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 ,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 ,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 ,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 ,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 ,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 ,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若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 ,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常咨嗟。”
次看其七律《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再看其《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 ,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 ,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 ,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 ,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 ,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 ,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 ,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消万古愁。”
由于篇幅的限制,我不能够作再多的分析。但是,我相信朋友你认真仔细地吟诵几遍以上三首诗歌之后,一定会感觉得到:诗的风格是自由自在、毫无拘束、汪洋恣肆、洋洋洒洒…………与之相反,杜少陵的诗风是一种抑郁顿挫、严守格律的风格,所写的内容也是属于今人悲凄的那种。
其实,我觉得只要适当调整诗人自已的情绪,可以做到既“圣”且“仙。”但是,在实践中,我有一种体会,能不能说学杜只要努力可致,而学李是不那么容易的。因为我们有可能缺乏那种仙气。
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975年,中国台湾地区镇西堡部落牧师阿栋到加拿大参加世界原住民会议时,为改善当地人生活,特地将茄种带回部落试种,自此台湾地区始有香瓜茄生产。至20世纪80年代,北京市蔬菜研究中心从新西兰引进香瓜茄后,经试种研究,先后在各地示范推广,现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另有一种说法是,据《大唐西域记》等史料记载,明确说明早在唐代以前,天梯山就有香瓜茄。
它是武威(甘肃省下辖市)的原生特产,只是由于地处偏远,长久以来受自然、交通等条件限制,香瓜茄只是作为自家食用之物,并未广泛对外宣传推广。
所以天梯山香瓜茄在很长时期内不为人所熟知,后通过史料证明香瓜茄完全是武威的原生特产,而并非引进品种。
植物提取物百科 全球最大的植物提取物中文网 stephenture@qq.com
Copyright © 2020-2024 zwwiki.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