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芦头一般不建议服用。平常使用的人参一般是指人参身跟须,性味甘、微苦,温。入脾、肺经。具有补气固脱,补肺益脾,生津,安神,益智的作用。而人参芦,性味甘、苦,温。具有涌吐,升阳的作用。用于治疗吐虚人膈上痰饮,或者泄泻日久,阳气下陷等证。如果只是想补虚的话不建议服用。如果想催吐的话,是可以吃人参芦头。
呵呵人参没有什么编码,只有野生的非野生的之说,编码的一般就是弄得一个标记对于人参而言没有什么附加值,野人参很值钱,非野人参只能依据大小跟品相来定价格,我猜你的人参编码应该是盒子装的给订装在礼品盒上的人参,须子很多,但不代表是野生的,须子可能订装时候接上的,但是自己吃还是不错
生晒参又叫白参,是一种人参,呈圆柱形或纺锤形,有芦头及须状根,主根上部或全体有断续环状的横纹,淡棕黄色至淡灰棕色,长约5至I5厘米,直径1至2厘米,气清淡,味初淡后稍苦。参须有分红参须和白参须等品种,参须就是人参的一些小的须根。
去卢,除去芦头。 参芦是人参的根茎。我国古代大部分本身医籍中,有人参“不去芦令人吐”的记载,从而把参芦作为催吐药。《华氏中藏经》首载参芦,并有“吐人”的记述。历代医家也多沿袭此说,如《本经逢源》就认为“参芦能耗气,专入吐剂”。故常用人参“去卢”。
人参主根(参体)呈圆柱形,表面淡黄色,上部有断续的横纹。根茎(芦头)长约2-6百米直径约0.5-1.5厘米,有稀疏的碗状茎痕(芦碗)及一至数条不定根(参艼)。支根2-6条,末端多分歧,有许多细长的须状根,其上生有细小疣状突起(珍珠点)。
人参的根茎(人参芦)、根茎上的不定根(人参条)、细支根与须根(人参须)、叶(人参叶)、花(人参花)、果实(人参子)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人参的闻到是有点苦的。主要是因为它的皂苷含量高,所以口感会偏苦一些。它是中医的常用药材,性温、味苦偏甜。食用人参时,和绿茶一样会有回甘的味道,初时偏苦,但后边能够感受到一点点甜味。通常情况下,人参的苦味主要与它的生长环境有关。
人参须比主根啥也不少,只是细些而己。人参须是人参吸收养份的重要部份份。人参须分定须和不定须,定须是由人参主根分叉而延展出的部分,跟主根是一体的。从主根到须尾由粗逐渐变细。不定须又叫水须,是由主须生长出的辅助须,它帮助人参吸收土壤里的养份。
水须都是一年生,到人参休眠前会自己脱落,在参须上形成一个一个的疤痕,参农把它叫珍珠点,也是判断人参年龄和品质的重要部份。
林下参不能长百年,即林下人工播种山参式种子。自然生长 10~20 年以上,也称为籽海山参,年限越长,其价值也随之猛涨。
其特点是芦长体灵,皮老纹深,须长而清疏;须上有珍珠疙瘩,形体特征可与野山参相媲美。品质上虽不能于野山参相论,其价格也让人吃惊,鲜货每市斤 1.5-2 万元左右。
人参种植目前多采用“三、三制”,即育苗3年,再移栽3年,6年收获;也有采用“二、三制”和“二、四制”,即育苗2年,移栽后3~4年收获。
一、参苗移栽时间
参苗分春栽、秋栽。春栽在4月下旬,要适时早栽。一般在秋季地上茎叶枯黄时进行,至地表结冻前结束。山地移栽先栽阴坡地,后栽阳坡地;先栽小苗,后栽大苗。春季移栽,应在土壤化冻后立即进行。
二、参苗的选择及消毒
参苗在起栽后,选择参根健壮,须芦完整,芽苞肥大,无病虫害,长度在13厘米以上的做种苗。按参株芽苞饱满程度和大小进行分级,一般分为3级。若按参株重量分级,则1级为80株/千克,2级为120株/千克,3级为160株/千克。
在移栽前,为防止病害,对参苗应进行消毒处理,一般用多菌灵400倍液、代森锌400倍液浸根5~10分钟。
三、参苗移栽
人参苗移栽前先将参床整平,栽植株行距可根据参栽大小、生长年限及培育参的类型而定,一般采用2年生参栽行距20厘米,3年生和4年生参栽行距25厘米;2年生和3年生参栽株距10厘米,4年生参栽株距15厘米左右。农田栽参多采用“摆参法”,即在做好的畦上开槽,深同覆土深度,然后按规定的株行距,以畦的横向斜栽,将参苗与床面夹角成30°~40°一行行摆开,随摆随盖土、搂平。覆土时,勿移动参苗位置或卷曲须根。覆土深度,根据参苗的大小和土质情况而定。土质砂性大,阳坡易旱地,覆土要厚些,反之应薄些。
参苗一般覆土深度是:1年生5厘米、2年生6厘米、3年生7~8厘米、4年生9~10厘米。于结冻前,畦面用秸杆或干草等覆盖,再盖土10~15厘米,防寒。
人参的种植技术
2008-12-13 19:36【大 中 小】【我要纠错】
(一)概述别名棒棰、山参、园参。
为五加科人参属人参的根,其叶也入药,叫参叶。多年生草本植物。性味功能:甘、微苦。微温、补气、生津安神、益气。生产于吉林长白山脉、辽宁、黑龙江、河北、山西、湖北等地。
(二)植物特性人参植株高33~66厘米,茎单一,直立,圆柱形,光滑无毛。叶掌状复叶,有长柄,基部叶最小,小叶椭圆形,边缘细锯齿,表面绿色,沿叶绿有稀疏毛。伞形花序单独项生,小花有4~40余朵,淡黄绿色。茎的下端常分又,顶端有根茎,俗称芦头。
(三)生长特性人参喜冷凉、半阴半阳之处生长,耐寒,忌强光直射。栽培时需搭设荫棚。参畦以上午8时前和下午6时后进阳光适宜,中午强光直射则会造成参叶焦枯。适宜在25℃以下气温中生长。森林腐殖土最适宜裁参,农田土加入充分腐熟的猪粪、堆肥等凉性肥料也可种植。要求柞、椴、棒等阔叶林地,土壤中性或弱酸性。农田栽参,前茬以种过禾本科及豆科,如玉米、高粱、谷子、大豆、小麦等地为好。根茎类作物为前茬不佳。栽种过人参的土地短期内不宜再栽参。怕积水,忌干旱。
人参种子采下来就播种,要经过20~21个月才能发芽,经过8~9个月催芽处理才能发芽。因人参种子有胚后熟、生理后熟两个过程,完成此过程需要一定的温、湿度条件。在田间条件下,将种子播在5厘米厚土中,土壤湿度35%左右,从播种到种子裂口,土壤的温度约为17~18℃左右为宜。此时土壤温度由高到低的变化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播种到种胚目视可见圆点为第一阶段,此时平均温度21℃左右;从目视种胚可见圆点到点到占乳的1/2为第二阶段,平均地温在17.4℃左右;第三个阶段是胚占胚乳的1/2到裂口,此时胚乳仍继续生长一个阶段,再通过3个多月的低温(5℃左右),至春季气温上升至11.8~15.2℃时,20天左右萌发率可达90%以上。
(四)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 选栽种人参的环境要求无水灾、旱灾、风灾和冻害的地方。在平原地区地农田栽培人参,须选地势高、土质疏松肥沃、保水力强、排水良好的土地。人参喜森林腐区质土,若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低,须在整地时添加有机肥料,使土壤肥沃、性状接近森林腐殖质土。若以一般农田为栽培用地时,前茬以玉米、谷子、豆类、小麦较好;也可在春季播种玉米、豆类,夏季翻压作绿肥,均施入1/3腐熟猪粪、腐熟落叶、绿肥(大豆秆节)、饼肥,1/3草炭,若土质严紧再加入适量细砂,与1/3畔面上反复翻拌3次,使之均匀,然后做成高畦。在拌土时应于每平方米施入过磷酸钙0.01~0.025千克以增加肥力,或每平方米施入猪粪2.5千克,老房土1千克,豆饼、过磷酸钙各0.5千克,与畦土拌匀。山坡地栽培人参,应选择坡度为5~25度高燥的缓坡,台地、山地一般20~30度为宜。坡度过大作业不方便,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宜选腐殖质较厚(13厘米左右)的土壤,有条件也应施入一定量基肥。
山地选好之后,进行场地处理。把乔木和石块清除场地之外,然后把灌木、草贴地皮割下,均匀铺在地面上晒干,四周围打火道,选无风天,太空晴朗,点火烧,全部变成红炭,灭火。用土埋或用水浇均可,这样增加了磷钾肥,也杀死了地下害虫。增高了地温和加快腐熟。
山地栽参有个原则:“头戴帽,腰束带,脚穿靴”,目的防止水土流失。按坡度陡坦,留出拦排水的拦水坝。所以烧完场地后定出排水坝的位置。一般每隔2000~4000厘米设一条蹬,宽100厘米,蹬的斜度与山地等高线的夹角以2~3度为宜,留做蹬的树柱子,起固定作用。翻地时,定蹬的位置不翻。应把石块。杂物等检出来难到蹬的旁边。做成坝形,起到拦水和排水的作用。
确定参畦的走向:主要还是利用阜阳、晚阳,躲开中午阳光直射。山地栽参畦的走向多是正南。正北走向,如果东西有高山影响,以稍偏西为好,南北两坡,可顺山做畦,东西坡坡度不大,雨水能顺流,可以横山或斜山做畦,特陡的山,斜山顺山做畦,方向定好后,钉上标桩,撒白灰做标记也可以。参畦万向的标准线,用罗盘仪或经纬仪测定。将仪器放在地的一端架设好,调节仪器上的度数与床位要求的度数相符,从镜筒找标准杆位置,使之与罗盘仪十字线相重合,在标准点和罗盘仪重锤指点各插一个标桩,用测绳连接两标桩,顺测绳撒上白灰即成基准线。从基准线两个端点做垂线即为端线。从基准线两个端点起,沿端线方向,用测绳或尺码杆量出畦串的宽度(畦宽和作业道宽度)插好标杆。将端线上相对应的两个标桩,用测线连接即成与基准线相平行的中线。两串线之间面积即为~个参畦,畦的长短,根据地块和地势而定。
整地;用地头一年翻耕土地,使用隔年上,夏秋两季进行。播种地第二年7月翻耕。移栽用地9月翻耕15~20厘米深,交通不便的地方用人刨地,顺着畦串用镐或铁锨、锹翻起来的上扣在畦申中间,堆成垄,进行风化。树根全部刨出,并填平坑踏实防上积水。把土整碎。细之后堆放畦串中间,播种前或栽参前再倒一次土,彻底清除碎石块、树根之类杂质,做畦。我国栽种人参,采取西洋参栽法,一棚多畦,畦宽130~150厘米,二畦间距50厘米,作业道宽200厘米;一棚二畦,畦宽130~150厘米,相邻畦间距50厘米,作业道宽200厘米;一棚一畦,畦宽120~150厘米,作业道宽150-200厘米,畦高均为20~25厘米。
在选地的同时应确定畦的方向。人参忌强烈日光直射,在参畦架设荫棚后,原则上不使中午强烈日光直射参苗。参畦用高畦,高20~33厘米;畦宽以作业方便为准,一般为100~130厘米;畦长不限定,作业道宽为130~300厘米,应以能保持作业方便及通风为准。山地栽参,中国人参传统栽培法都是在长白山、大小兴安岭。1998年,东北、江南发生特大水灾和砍伐森林,直接有关系,今后再山地栽参,应注意水土保持。
2.繁殖方法 种子繁殖,先育苗再移栽,多被人工栽培所采用。
(1)育苗 有春播、夏播和秋播。春播在3月中旬下种,秋播在10月下旬,所用种子根据具体情况可进行催芽后播种或不处理播种。春播则将种子催芽后播种;6月上旬(芒种前)可将隔年干种子播种;夏播7月下旬至8月下旬可将当年采集水种子播种,目前多采用这种方法。秋播种子也需催芽处理。
催芽处理方法有多种,使种子在适当温度及湿度条件下完成其种胚后熟阶段,加速其发芽。现介绍两种方法如下:将于种子置清水浸48小时,使其充分吸水,取出用两倍湿砂土(细砂和腐殖上各半,湿度约35%,以手握成团、落地散开为宜)拌匀,装入盆钵内,置18~20℃温度下,经常保持湿润状态,经过2~3个月,种子绝大部分裂口,即可进行播种。如不立即播种,应放窑内冷冻或在冬季埋于室外土内贮藏,以抑制芽的伸长。
室外催芽:选择向阳背风、高燥、排水良好的场地,挖23~33厘米的深坑,放入无底木框(或用砖石做框),框的大小根据种子的多少而定。将种子混拌两倍量的混合主(1/3的细砂,2/3的腐殖土混合,淋水湿润至手握成团,落地散开的程度,再与种子混合)装人坑内,上面盖上6厘米左右,踏实。晚间和雨天盖以草帘,白天和晴天揭开进行日晒,每隔1~2周取出翻拌1次,调整水分,再装人坑内,经2~3个月种子即裂口。
气温较高地区,可以在6月上旬试行干种子直播,其种胚后熟阶段在播后完成,翌年春季出苗。实践中,催芽处理不完善的种子,当年虽不出苗,翌年也可出苗,就是这个原因。
水籽播种,即将7~8月采集的种子,洗去果肉即可播种。也可将种子收集后陆续贮藏于湿砂土内,集中播种。这样可使其在自然条件下完成种胚后熟阶段,翌春出苗。
播种方法有点播、条播、撒播。点播即按3厘米距离压孔,放入种子1粒,此法使参苗生长均匀,节省种子,但是费工;撒播费种子,省工;条播则介于二者之间。目前多采用撒播。撒播时用木板将畦面刮成5~6厘米深槽,撒入种子,将原上覆平,保持土壤湿润。如果翌年出苗,则须盖草一层,压上3~6厘米。每平方米需种子0.03~0.05千克,移栽:幼苗生长2~4年进行移栽,一般多在3年移栽。如土壤肥力不高,也可再移栽一次。春秋两季均可移栽,现我国生产区采取培育二年参苗进行移栽,一是使小苗充分利用土壤中的水分肥料和光照,利于参苗生长。二年生的参苗成活率高,因参苗小,易缓苗,生殖生长期增一年,有利于参根增重。一般多采用秋栽,秋栽在10月进行。栽参头一天把苗起出,栽多少起多少,远距离引用,要用苔藓外包装。选芽苞肥大、浆足、芦头完整、须完整健壮的参苗。参苗消毒用150单位抗霉素、120倍波尔多液等药液浸种5~10分钟,勿浸泡芽,取出稍干,用移栽。为了田间管理方便,按参苗大小分成三至七等,一般则分为三等。参苗要用白布盖严,防止风吹日晒。栽参畦面用刮板(长26厘米,宽16厘米,下面有薄刃,背呈木梳状)刮沟,沟底平整或斜坡。将参苗接芦头向畦端摆匀,用刮板覆土顺参压好参须,再行覆土。栽到最后一行要倒栽,即芦头向畦末端,参须相对。栽完耙平畦面,使畦中略高,以便排水,覆盖植物秸秆残叶,并覆盖土3-6厘米。移栽的株行距、参苗株数及覆士深度,应按参苗大小有所不同。
3.田间管理 土壤解冻后,芽苞尚未萌发时去掉防寒草,用耙于深松土一次,深度以不伤根为度。以后各次松土要浅,每年松土3~4次。撤除防寒物后,要及时用药剂对畦面进行全面消毒,这是一项保苗、防病、增产的有效措施。特别是移栽地以及病害严事的地块,上防寒物前和下防寒士后,应用50%多菌灵1000倍液,1%硫酸铜100毫升/升,多抗霉素或代森锌500倍液、代森锰锌1000倍液进行床面、参棚和作业道等全面消毒。用药量以渗入床面1~2厘米为宜,然后松土,把药液渗入土内。人参顶药出土,起到杀菌、保苗、防病作用。第一次松土后,刚刚出苗或没有出苗时搭荫棚,棚前檐高100~130厘米,后檐高66~100厘米,其差度称为张口,一般在26~33厘米。上面覆草帘、芦苇帘、板,也可以用芦苇。树条等材料编成透光漏雨的简易帘,帘宽200~250厘米,透光度30%左右。可采用双透大平棚,指的是能透光透雨。人参展叶后,简易市畦面盖树叶3~5厘米,以保持土壤水分,防止土壤板结和雨水冲刷,减少病害。
土壤干旱时要适当浇水,尤其是雨量较少地区的农田栽参更应注意浇水。浇水后要松土,雨季防止积水。
除留种地外,其他地块要在花蕾期掐除花序,增加参报产量。掐法:左手扶参茎,右手掐,千万不能硬拉和扯,怕伤植株,掐下来的花蕾集中晒干,做参花茶、参花精或提取皂甙。一般只留五年生种子。
夏季炎热季节,用阔叶树枝插在畦前后檐,阻挡强光直射,避免参叶被晒焦枯而早期落叶死亡。简易帘参畦后种一行玉米为好,也可起遮荫作用。人参有超光性,长在畦面外边的四、五年生大苗,植株很大,又趋光,所以在根部培土,并防止大风、雨、倒伏。也可拉线,防止参超光外倒。
秋季人参管理:7月下旬至8月上旬,果实陆续成熟。分两次采集,当果红后,下种子或剪掉花梗,去病种子和果梗,搓掉果肉,把种子倒清水中洗,漂去果肉和瘪粒,捞出沉在水底的饱满种子,放在席上晾干或阴干,当种子含水率降到15%左右收藏。同砂混拌装在一定容器内,埋在阴凉地方,防雨淋湿。第二年取出催芽,或者不砂藏直接播种。秋季人参枯萎后,畦面用草覆盖越冬,帘子拆除或不拆皆可。
冬季田间管理:
(1)上雪和撤雪 入冬以后,一般板棚、帘棚要撤下来或搞开,使冬季降雪落到畦上,起到防寒保温作用。冬季畦面上雪少时,要人工上雪,特别是不撤棚的参畦,一定要将作业道上的雪撮到畦面上盖匀,厚度在15厘米以上。
秋末至封冻或春季化冻时,降到畦面的雪,融化成雪水后,容易渗入畦内,使人参感病、烂芽、烂根和破肚子,必须将此雪及时撤下来。不下帘的参棚,当积雪厚度达10厘米以上时,易压坏参棚,也要及时撤下来。
(2)防止桃花水 每年3~4月间,积雪开始融化,常因排水沟挖得不好或堵塞,雪水流不出去,截水地方造成积水浸入畦内,水流地方易冲坏参畦,或从畦面漫过,受害地方人参易感病,烂芽、烂根,所以必须做好预防工作。当冰雪融化时,派专人检查,把存水的地方疏通,引出桃花水。
(3)预防缓阳冻 初冬和早春的气温变化大,特别是向阳坡和风口地方,白无化冻晚间结冻,一冻一化极易引起参根遭受融冻型冻害,俗称缓阳冻,对此万不可掉以轻心,要百备而无一患,因此在上防寒土或防寒物时,一定要符合标准,结合清理排水沟时,往畦面多加些土或盖一层帘子,防止发生援阳冻害。
4.病虫害防治
(1)立枯病 又名土掐病,病原是真菌中一种半知菌。该病主要发生在出苗展叶期,一至三年人参发病重。受害参苗在土表下干湿土交界处的茎部呈褐色环状缢缩,幼苗折倒死亡。
防治方法:①播前1~2月,每平方米用氯化苦80~120毫升熏蒸土壤。做床时,每平方米施入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0.01~0.015千克,拌人3-5厘米深的土层内进行土壤消毒,然后再播种。若与敌可松或甲霜灵混用,可兼治由腐霉菌引起的碎倒病。或以每100千克种子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0.4~0.8千克与70%土菌消可湿性粉剂0.4~0.7千克混合均匀后拌种,或者用40%拌种双可湿性粉剂0.5千克拌种。②苗床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用上述药剂浇灌床面,防止蔓延。
(2)斑点病 病原是真菌中的一种半知菌。此病主要危害叶片,茎和果实红熟时也可受害。叶片产生不规则形或近圆形褐色病斑,严重时叶片早期脱落。红熟果实受害后变黑色干瘪,种子亦呈不同程度的黑色。
防治方法:①做好清园工作,及时清除并烧毁病原体。②展叶初期用多抗霉素100~200单位,展叶后特别是进入雨季可改喷1:1:120波尔多液、50%扑海因500~800倍液或咪唑霉400倍液等,宜交替使用。③发病严重的地块,随即用100单位多抗霉素或1%硫酸铜液对参畦作业道及参拥进行全面消毒。
(3)疫病 又名“搭拉手巾”,病原是真菌中一种藻状菌。此病主要危害叶片,根部亦可受害。病叶呈暗绿色水渍状。根受害后呈浅黄褐色软腐状,根皮易剥离,内部组织呈黄褐色不规则花纹。雨季发病较重。
防治方法;发现中心病株立刻拔掉,并用铜铵合剂门:(1:1:1500)、1%硫酸铜或70%敌克松500倍液对病穴及周围土进行消毒,防止蔓延。加强田间管理,雨季及时排水。发病初期喷1:1:120波尔多液、40%乙磷铝3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1000倍液或淋浇植株中下部和土面,最好大雨后喷洒,7~10天1次,连续2~3次。
(4)锈腐病 病原是真菌中一种半知菌。此病主要危害根部和芽苞,茎基部也可受害。根上病斑锈红色,逐渐扩大,造成根部腐烂。
防治方法:加强栽培管理,裁参选择无病的植株,避免造成伤口,用200毫升/升浸根10分钟,或用5%多菌灵500倍液浸参根15分钟,栽前每平方米用多菌灵0.01-0.015千克进行畦土消毒,土壤要充分翻倒,均匀后再栽参。雨季及时排水,及时拔去死亡病株,用石灰处理病穴。发病期用50%多菌灵或用50%的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浇灌病穴。与禾本科作物轮作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5)菌核病 病原是真菌中一种子囊菌。此病危害根部,受害根腐烂后只剩表皮,内外均有褐色鼠粪状菌核。
防治方法:用50%速克灵或扑海因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1%~0.3%拌种,或用上述药剂及40%菌核净500倍液浇灌。发现病株及时拔除,用生石灰或1%-5%石灰乳病穴消毒。
(6)根腐病 病原是真菌中一种半知菌。此病危害根部,受害根里灰黑色湿腐。
防治方法:雨季及时排水,避免湿度过大。种植时每平方米用50%多菌灵、70%土菌消或50%福美双处理土壤,结合发病期用上述药剂500倍液浇灌也有防治效果。
(7)蛴螬 又名“白地蚕”,属鞘翅目金龟子科。以幼虫为害,咬断参苗或咀食参根,造成断苗,断根空洞,为害严重。白天常在被害株根际或附近上下3~6厘米处找到。
(8)地老虎 又名“地蚕”、“乌地蚕”等,属鳞翅目夜蛾科,主要有小老虎和黄地老虎。以幼虫为害,咬断根茎处。白大常在被害株根际或附近表上下找到。
(9)蝼蛄 又名“土狗”,“拉拉蛄”等,属直翅目蝼蛄科,主要有华北蝼蛄和非洲蝼蛄两种。成虫或若虫咬断幼苗并在土中做隧道,被害苗断处常呈麻丝状。
(10)金针虫 又名叩头虫,属鞘翅目叩头虫科,主要有细胸金针虫和沟金针虫两种。以幼虫伤害幼苗根部。
以上四类地下害虫的防治方法基本相同:①施用的粪肥要充分腐熟,最好用高温堆肥。
②灯光诱杀成虫。在田间用黑光灯或马灯或电灯进行诱杀,灯下放置盛虫的容器,内装适量水,水中搞少许煤油即可。
③用75%辛硫磷乳油按种子量0.1%拌种。
④田间发生期用90%敌百虫1000倍或75%的辛硫磷乳油700%倍液浇灌。
⑤毒饵诱杀。25克氯母乳油拌炒香5千克,加适量水配成毒饵,于傍晚撒于田间或畦面诱杀。
(五)采收加工一般栽培六年(六年生)收获加工,也有六年以上才收获的。9月中旬至10月中旬控取,挖时防止创伤,摘去地上茎后将参根装入麻袋或筐内运回加工。要将人参按加工个 同品种的质量要求挑选分类。
(1)红参 选浆足不软、完整、无病斑的参根洗干净,放蒸笼里蒸2~3个小时,光武火后欢火。大的加工单位已用蒸汽蒸参,数量大,进度快。取晒干或烤干,干燥过程中剪掉芦头和支根的下段。剪下的支根晒干捆成把,即为红参须。捆不成把的小毛须蒸后晒干也成红色,即为弯须。
(2)糖参 将根软、浆液不足的参根刷洗干净,放熏箱中,点燃硫磺熏10~12小时。取出后头朝下摆入筐中,放沸水中烫15分钟,参根变软,内心微硬时再出晒半小时左右。将参报平放于木板上,用排针器向上扎,扎遍参体。再用骨制顺针顺参根由下向上扎几针,但不穿透。扎后参头向外,尾向内,平摆于缸内,木要装得太满。上面放一帘,用石头压住。糖熬到挑起发亮并有丝不断时趁热倒入装好参根的缸内,待10-12小时出缸。摆到参盘中晾晒至不发黏时进行第二次排针灌糖。依此法灌3次后晒干或烤干。
熬糖方法:第一次灌糖,0.5千克参需0.65千克白糖,0.5千克糖加水0.15千克。先把水放火锅内,加入糖后再生火,边熬边搅拌,熬到要求的标准即可。第二次灌糖,1.5千克参,0.5千克糖加水100克,加入第一次糖浆中再熬。第二次灌糖用第二次糖浆,熬开即可。
(3)生晒参 生晒分下须生晒和全须生晒。下须生晒,选体短有病疤;全须生晒,应选体大、形好、须全的参。下须生晒除留主根及大的文报外,其余的全部去掉。全须生晒则不下须,只去掉小主须。下须后洗净泥土,病疤扩竹刀刮净,放熏箱中用硫磺熏10~12小时,取出晒干或烤干即可。
分加工品种来定用不用去芦头。加工人参的基本都是用园参,要加工全须生晒的就不用去芦头。不是全须的要去芦头。加工红参的基本都要去芦头。现在有加工林下参的完全不用去芦头,林下参讲的是年龄,而芦头是判断林下参年龄的重要标至。林下参的加工全部都是全须生晒,极少加工红参。
植物提取物百科 全球最大的植物提取物中文网 stephenture@qq.com
Copyright © 2020-2024 zwwiki.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