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人参鸟,就能找到人参。
人参鸟又名棒槌鸟,相传在很早很早以前,有个小伙子叫汪刚,和他的未婚妻丽姑发现一颗极品的八品叶棒槌,他们便年年采籽为乡亲们种植棒槌,他们小心翼翼的看护着八品叶棒槌,不曾想这个事情被贪财好色的老爷知道,便下令要强行挖走,小伙子不肯,便挖了一颗园参假装八品叶送上去,老爷又对丽姑起了歹心,便下令杀死汪刚,准备独占丽姑。丽姑自知已入虎口,便爬上砬子,喊了一声“汪刚哥!”跳了下去。忽然,砬子下腾起一片红光,从红光里一先一后飞出两只美丽的小鸟,先飞的叫一声“汪刚哥”,后边的就叫一声“丽姑”,一直向以前汪刚种棒槌的地方飞去。
从那以后,每当棒槌籽儿红了的时候,那种美丽的小鸟就飞来了,互相呼唤着“汪刚哥,丽姑”,用尖尖的小嘴,叼起红莹莹的棒槌籽,种到山上。因为它们是专门种棒槌的,在它们叫的地方又往往有棒槌,所以就把它们叫做棒槌鸟。
寓意平平安安。
在我国的长白山地区,当地的山民也把人参叫做棒槌,所以它也代表着珍贵的意思,小时候可能一些给小孩子戴红绳的饰品上也有桃木制作的小的棒槌,寓意平平安安。
古代的中国人,相信桃木具有神奇的力量,因而在新春过年的时候,用桃木削成人形(桃人)、砍桃木为板(桃板)、刻桃木为印(桃印)、用桃枝系成扫帚(桃茢)等,将这些悬挂在门旁,用以趋吉避凶,叫做挂「桃符」。
野生人参五匹叶以上称为大棒槌,
人参等级规格划分,不以人参大小划分,是按照外形和品质来划分,主要分为5个等级,分别是天参,地参,良参,切参,尾参。
天参:外形完整,看起来就像人一样,会有两个明显都是跟内部组织细密,品质好。
地参:它的品质仅次于天参,外形也像人一样,会有1~3个中心支根。
良参:外形是椭圆形,支根不发达,横切面中心泛白。
切参:主要是由高丽参煮根切成的薄片,价格实惠,可以用来入药,也可以入菜。
尾参:高丽参的支根,品质比较差,很多人会用来泡药酒。
一(支)人参
一(根)人参
一(颗)人参
因为人参的功效强,也颇为珍贵,所以在医用保健上通常将干制人参(生晒参)切块、切片,或加工成人参粉使用,相应的量词为:“两”、“钱”、“斤”、“克”等,例如:大夫让张三每天服用一(钱)人参;
而在野生人参采挖的时候多用“支”、“根”、“个”,甚至也会用“只”这个一般使用在动物身上量词,来突出人参的灵性,例如:老把头(挖参人)挖到了一只大棒槌(东北语言中人参的俗语)!
而现在普遍人工种植的园参,因为需要在遮光帘下生长,所以参农在估算种植规模的时候会以参帘(种参的帘子)为单位,称为:一(帘)人参
比较大一点的人参。
“棒槌”本是洗衣服的时候用它来捶打已经浸湿的衣物的工具,可以起到充分揉搓而达到去污的作用。
1.棒槌:用来击打物品的实心木棒,多为一头小, 一头大.
2.由棒槌为实心而引申用以比喻对某事一窍不通的人.
3.过去东北采参人由棒槌的形状而引申用以代指人参.
不会。 滋补品用的得当,可以健康长寿,但没有长生不老的事。佛经上说,生老病死,万法无常,每一个人都免不了。
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小男孩,名叫山娃,爹娘都死了,他有个叔叔叫艾宝。
有一天,他们来到一座小山上,他叔叔为了寻找人参,就住在这里。第二天,艾宝去寻找人参,让山娃留在山洞里守门,山娃觉得没意思,就下山去玩了。
在山下,他遇到了一位姑娘,山娃很想和姑娘做朋友,他们就做了朋友。艾宝回来后,告诉山娃那姑娘就是人参,并让山娃捉住她。艾宝为了得到人参就把山娃给害了,山娃死后也变成了一个人参,艾宝想抓住他们两个,就不停地追他们,只到累死也没追到。
树上的小棒槌叫人参果。
人参果是茄科、茄属草本植物。植株高度能够达到1.5米左右,叶互生,单出或三裂片或3出叶,花冠为白色或者淡紫色,根系非常发达。从形状上来看,人参果的果实为梨壮或者椭圆形,单个重量在40~400克之间。花期春季,果实秋季。结出来的果实就像一个个小棒槌。
民间对生下来的同性双胞胎俗称“双棒”,对龙凤胎俗称“花棒”,就像《父母爱情》里的江亚菲和江为民。
双胞胎。‘棒’轻读,儿化韵。读如‘把儿’。例:8月底,本报曾报道回龙观龙腾苑六区内有17对“双棒儿”的情况。最近,与龙腾苑六区一路之隔的龙泽苑社区内也发现了至少15对双胞胎。例2.记者探访了一对14岁的孪生姐妹,她们是大连杂技团最年轻的“双棒”杂技演员。
人参是珍奇药材,在中国自古被当作精灵,因而入山采参自有一套带有神秘而特殊的山规、习俗。 采挖人员通常有严密的组织。采参时,每人手持一根索拨棍(俗称“索罗棍”)横挑前进压草寻参,按山规不许多说一句话,一发现人参时立即大声呼叫:“棒槌!”(据说叫一声“棒槌”,人参就会被“定住”不再逃跑)。接着又用草帽覆盖,使人参束手就擒,并用红绳把参绑在树枝上,这样才算捉住了人参。采参人的语言也有讲究,挖参叫“抬参”,充满敬意。 参农们不仅“挖”出了严密的劳动组织、完整的生产程序,还总结出一套按季节上山采挖的规律。采参可分几个阶段:阴历四五月间,参苗萌发,叫“放芽草”;六七月间,参叶藏在杂草中难找,叫“放黑草”,民间称“青榔头市”;八九月间,秋天参籽成熟,鲜红光洁,形似鸡腰,冠诸团生细杆之上,很像榔头,民间称“红榔头市”,这是采参的黄金季节;九月以后,参籽落净,又叫“放刷帚头”、“放黄罗伞”,或称“放韭菜花”。这几个俗语形象地概括了人参生长各个季节的不同形态,在民间广为流传。 几千年来,采挖人参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生产文化,成了采参地区所特有的民俗。这些风俗现在看来似乎不可理解,却无疑透露出祖祖辈辈热爱生活、征服自然的强烈信念。
植物提取物百科 全球最大的植物提取物中文网 stephenture@qq.com
Copyright © 2020-2024 zwwiki.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