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述严贡生(名致中)的讹诈史,其实就是讲述一个恶棍的一生。用衣冠禽兽来形容此人一点不为过。他顶着一个贡生的头衔,基本把坏事做尽。
第一件,欠钱不还。严致中成为贡生之时,四处拉人出贺礼,弄了有一二百吊钱,还欠下厨子钱,屠户肉案子上的钱,始终不肯还。讨债者过两个月就来吵一回,严贡生置之不理。
第二件,讹邻居王小二的猪。严贡生家中一头才生下来的小猪走到王二家去,他慌忙送回严家。严家说,猪到人家,再寻回来不吉利,逼着王小二出八钱银子买下。这一头猪在王家养到一百多斤,再次错走到严家去,严家把猪收起来。小二的哥哥王大到严家讨猪,严贡生说猪本来是自己的,需照时价购买,拿几两银子出来。两家争吵起来,严贡生的几个虎狼儿子冲出来把王大的腿打断了。
第三件,讹穷人的利息。乡民黄梦统到县上来交钱粮,一时不凑手,计划向严贡生借二十两银子,约定每月三分利息。借据写好送到严府,还没拿到银子,一个亲戚说自己手里有点闲钱可以借给黄梦统,不要再到严贡生那里借了。半年后黄梦统想起此事,到严府取回借据,严贡生向黄梦统要这几个月的利息钱。理由是,尽管黄没拿到现钱,但自己始终将二十两银子给黄留着,误了大半年的利钱。黄梦统自知有错,情愿摆桌酒席请罪,取回借约。严贡生不肯,硬把黄梦统骑的驴子扣下抵付。
第四件,克扣手艺人。严贡生带二儿子到省城迎亲。吹鼓手八钱银子一班,严贡生只肯付二钱四分银子。最后吹鼓手来晚,把婚事搞得一塌糊涂。
第五件,讹船家船钱。严贡生雇了两条船带迎亲队伍回高要县,约定船费每条十二两,到站给付。半路上严贡生恶心眼花,拿出一方云片糕来吃了几片,剩余的放在船头。掌舵人眼馋,左手把舵,右手拈起云片糕,一片片吃了,严贡生只装没看见。到达目的地后严贡生四处寻找“治病的药”,水手问什么药,严贡生说就是刚才头晕时吃的东西。水手说,那不是云片糕吗,我给吃了。严贡生大怒,说那是费了几百两银子做的一味药,由省里张老爷在上党做官带来的人参,周老爷在四川做官带来的黄连等名贵物品合成的。刚才剩下的这几片,少说也值几十两银子。并声称要把船家送官。最后在众人央求之下,没有支付船费就回家了。
严贡生还特别能吹牛,拉大旗作虎皮,以势压人。动不动就说汤知县跟自己关系多么铁,自己在省里认识什么什么人之类。
观其行径,人人都知严贡生之恶,但奇怪的是,人人都奈何不了他。县官是最有能力收拾他的人,且确实不待见他,但也拿他没办法。他之所以一次次成功,原因多种,概括如下:弟弟严监生破财免灾,为他买单;身在高位的人被他忽悠,多次被其利用,乃至为其背书;人们怀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理,只要不触犯到自己,就不帮受害者的忙;担心恶棍把矛头转向自己,主动为受害者帮腔,成为共犯……
在这种情况下,严贡生一路过关斩将,越战越勇,甚至连自己亲弟弟的财产都要侵占。严监生死后,他不承认赵氏已经扶正的事实,让自己的二儿子接管严监生的财产,让赵氏以弟弟小妾的身份来拜见这个儿子。赵氏告官,县官让家族处理此事,家族中人明知是严贡生无理,却也不敢站在赵氏一边,还是把皮球踢回了官府。县官和太守都判定严贡生无理,批示赵氏可以自选继承人。但严贡生不屈不挠地上访,因为和通政使范进有过一面之缘,最后竟成功翻盘,将弟弟家产三七开,自己得七,赵氏只得其三。
辽参又名上党人参、党参、防风党参、黄参、上党参,古代称为人参。
是桔梗科、党参属植物。
因最早产于山西上党(山西长治)而得名。
如以上回答为解决问题,请看:
辽参是海参的一种,质量比较好,是辽宁的辽东半岛周围的海里出产的所以叫辽参。
辽参蕴含丰富的蛋白质,功能补肾益精,养血润燥。
特别对甲状腺患者有极大的食疗功效。
海参被列为“海产八珍”之一,属棘皮动物,可供食用的品种有梅花参、刺参、乌参、光参、瓜参、玉足参等20多种,营养价值高,可制成干品海参。其中以辽东半岛周围海域出产者最佳,故名辽参。食用水生经济动物,常常是越往北品质越好,海参以日本北海道出产的最为优质。辽参(刺参)色黑褐,我国北部沿海出产很多,可人工养殖,辽参之所以名声远扬,与产地较低的水温直接有关。
苏轼在《小圃五咏·人参》中有“上党天下脊,辽东真井底”、“移根到罗浮,越水灌清泚”、“青桠缀紫萼,圆实堕红米”等句,记述了人参本生长在山西的上党和辽东的高山深谷中,现移植到惠州,用南方水灌溉,生长得很好,移植非常成功。清初屈大均认为:“粤无人参,苏长公尝种于罗浮。”但清代檀萃认为:“人参、地黄、甘菊、薏米、枸杞,产自罗浮,非谓上党、辽东移而艺之罗浮也。罗浮人参肥大,味甚甘,土人取之盈筐,贸于市,但百钱。熬之成膏,力薄且劣于上党,毋论辽东也。”清代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则对罗浮人参记载甚详:“罗浮所产人参,殊与本草人参不类,状如仙茅。叶细茎圆,有紫花,三叶一花者为仙茅。一叶一花者为人参。根如人字,色如珂玉,煮汁食之,味与参无别,但微有胶浆耳。味甘带苦,生津养胃,补虚羸,润肺。”
对于广东移植人参是否如屈大均所述,始于苏轼贬居惠州,或是早在苏轼来惠州之前,惠州人已移植成功,或是檀萃所述,原本产自罗浮,现已无从考证。但可以肯定的是,苏轼在《小圃五咏·人参》这则记述,是至今为止发现的广东人种植人参的最早记录,惠州可能是岭南种植人参最早的地方。
党参产自山西长治一带,因长治古称上党,故称“党参”。
山西长治的紫团山确实是人参的第一故乡。古时的紫团山,植被繁茂,气候湿润,是人参生长的最佳环境。南北朝时陶弘景所著的《本草经集注》中这样说:“人参味甘,微寒”,并说“上党人参,供不应求。”
唐太宗李世民、唐玄宗李隆基都曾经上党(即今长治)为官,对紫团参十分喜欢。所以早在唐代作为贡品的紫团参就已经一株难求了。唐代诗人段成式曾求购上党人参而不得写下了“九茎仙草真难得,五叶灵根许惠无”的诗句。
传说早在远古黄帝时期,有关野山参的功效就已为人所知,以此算来,野山参的应用至少有4000多年的历史。有史料佐证,中国人对野山参的药用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年以前,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中,野山参被历朝历代赋予特殊的养生功效及文化内涵。
秦汉:出现最早关于野山参的记载
关于人参最早记载见于汉代的“纬书”和“本草”,在此之前的先秦著述和前四史中均未见有关人参的明确记载。从《晋书》起,正史中开始记录人参,《晋书·石勒传》记载:“石勒所居武乡北原山下草木皆有铁骑之象,家园中生人参,花叶甚茂,悉成人状。”父老乡亲及相者由此想到“此胡(石勒为胡人,晋代北方少数民族)状貌奇异、志度非常,其终不可量也”。
党参之名,最早见于清代《本草从新》,其后《本草纲目拾遗》、《植物名实图考》等都有记载。由于五加科的上党人参资源日趋减少,至清已绝迹,太行山产的党参乃被利用起来。并载于《本草从新》。名曰党参。党参最早发现于上党郡(今山西省长治一带),故而得名。因上党郡为潞州,又称为潞党参,在五台山一带的野生党参,称“五台党参”。
党参和白参有一定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外观、性味和功效等方面。党参主要功效表现在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等方面,而白参主要表现在调节中枢神经系统、提高记忆力、改善心脏功能、降低血糖等。
白参是一种人参,人参加工的产品中,除红参以外的各种加工,如生晒参、白糖参、白干参等,一般统称为白参。
党参最初以山西上党所产五加科人参而沿用“上党人参”之名,简称党参。因其与防风相似,而称“防风党参”。
植物提取物百科 全球最大的植物提取物中文网 stephenture@qq.com
Copyright © 2020-2024 zwwiki.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