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油茶赣南茶油网站/江西油茶协会
1. 江西油茶协会
茶麸,也称茶枯、茶籽饼,茶麸茶粕的别名。系茶籽榨油后剩下的渣料,油渣籽榨油后的副产品。茶麸含有机物82%,氮1.37%,磷0.17%,钾1.13%。茶粕中含12%—18%的茶皂素。茶麸主要分布在福建福安、湖南、江西、广东、湖北、广西、福建等省,其中湖南、江西的油茶种植最广。由中国经济林协会评定的中国油茶之乡,主要有湖南常宁,江西丰城市,湖南攸县,浙江常山县,广东兴宁市、平远县,湖北麻城市、兴远县,湖南祁阳市,湖南邵阳县,湖南常德市鼎城区等。
2. 江西省油茶
油茶种植补贴标准
1、补贴金额
油茶种植补贴金额各地不一,有每亩600元,有每亩800元,也有每亩1200元,有一次性补助,有分三年补贴,都是各地根据当地情况而定,没有统一的标准。江西省实施的油茶造林项目补助标准为500元/亩;怀化火马冲镇油茶种植(新造)政策补贴标准为1200元/亩,分5年兑现。第1年政策补贴为400元/亩;之后4年按每年200元/亩进行政策补贴。
2、补贴原则
补贴政策各地也不一,有的向大户倾斜;有的规定5亩以上才能享受补贴;也有的地方没有油茶种植补贴项目,无论种多少,都没有补贴;或者仅某一阶段实施补贴,这个必须在当地政府或林业主管部门咨询清楚。
二、油茶种植补贴需具备的条件(以怀化市为例)
1、必须集中连片种植50亩以上;
2、所种油茶种子需是省里的优良品种;
3、经相关部门检验合格后予以政策补贴。
三、油茶种植补贴的申请程序
1、由本人向镇林业站提出油茶新造申请,镇林业站到现场确认新造油茶山地不属于公益林;
2、炼山整地完毕后联系镇林业站,由镇林业站联系县油茶办采购优质油茶苗木;
3、年底由县油茶办和镇林业站对油茶种植情况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由县财政打卡发放补贴。
3. 江西油茶协会会员名单
江西作为茶油的核心产地,拥有高氏纯茶油、绿海茶油、润心茶油等知名品牌。江西省政府这些年来动员高氏集团等一批大型茶油生产企业,在土壤、气候、环境最适合油茶树生长的北纬30°附近的鄱阳湖绿洲一带,种植了油茶林几十万亩,其中单高氏纯茶油的油茶种植基地就达15万亩。
4. 江西油茶协会会长是谁
江西作为茶油的核心产地,拥有高氏纯茶油、绿海茶油、润心茶油等知名品牌。江西省政府这些年来动员高氏集团等一批大型茶油生产企业,在土壤、气候、环境最适合油茶树生长的北纬30°附近的鄱阳湖绿洲一带,种植了油茶林几十万亩,其中单高氏纯茶油的油茶种植基地就达15万亩。
5. 江西油茶协会官网
正宗的山茶油,要买湖南产的,其中,湖南神农国山茶油属于当地龙头企业,他生产的山茶油生产过程已获得有机认证,采用双脱壳技术(脱掉果壳,脱掉茶仁壳),而且只取头道油——将茶仁挤压成饼出油,茶饼中的残油神农国油不要,质量等级达到并远超国标一级水平。神农国油只做纯茶油,不做化学浸出,也不调和,保证出油纯正健康。在长沙万达公馆附近,耒阳神洲明珠酒店
山茶油(又名野山茶油,茶籽油,油茶籽油)取自油茶树的种籽。山茶油的制作过程可分为:去壳,晒干,粉碎,蒸,榨油,过滤,全过程均为物理方法,因此它是真正的纯天然绿色食用油。茶油中不含芥酸,胆固醇、黄曲霉素和其它添加剂。经测试:茶油中不饱和脂肪酸高达90%以上,油酸达到80-83%,亚油酸达到7-13%,并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A、B、D、E等,尤其是它所含的丰富的亚麻酸是人体必需而又不能合成的。
在正规超市都可以买到正宗的茶油
6. 江西油茶协会会长
江西油茶品种主要是赣兴48和赣石84—8和赣石83—4,产量是亩产一750到1000公斤鲜果。出油率是百分之5左右,大概产出50公斤茶油!
7. 江西赣南油茶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由江西省农业厅、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江西省扶贫和移民办公室印发的《江西省“十三五”产业精准扶贫规划》产业扶贫重点任务中写进了十大产业,那么有哪些产业入围?至2018年,这些产业要求达到怎样的规模?扶贫带动目标是什么
1.蔬菜产业
产业布局:积极融入环南昌优势产区、乐平优势产区、上饶优势产区、九江优势产区、萍宜新优势产区、鹰抚优势产区、赣州优势产区、永丰优势产区等八个优势蔬菜产区,以及白莲产区、食用菌产区、山药产区、水生蔬菜产区、西甜瓜产区五个特色蔬菜产区。
产业规模:至2018年,改造蔬菜基地30万亩,新建蔬菜种植50万亩。
建设措施:加强标准菜田和设施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喷滴灌等灌溉设施和排灌沟渠等排水设施,保证道路、供电等通畅,加快完善工厂化育苗、产品检验、采后处理等基本设施,提高抵御灾害的能力。
扶贫带动目标:蔬菜产业覆盖带动20万贫困人口,结对扶贫人数2万,实现年人均纯收入2438元,直接脱贫人数达到12.56万人。
2.柑橘产业
产业布局:重点建设16个脐橙产区、13个蜜桔产区、12个甜柚产区和1个金桔产区。
产业规模:到2018年,发展脐橙、蜜桔、甜柚、金桔等柑橘类果树60万亩,其中新开发20万亩,改造40万亩。
建设措施:对部分集中连片基地,政府实现水、电、路“三通”,改造和完善灌溉和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
扶贫带动目标:柑橘产业覆盖带动20万贫困人口,结对扶贫人数2万,实现年人均纯收入2000元,直接脱贫人数达到12.53万人。
3.茶叶产业
产业布局:重点建设赣东北茶区、赣西北茶区、赣中南茶区三大茶区。
产业规模:到2018年,共发展茶园90万亩,其中改造低产茶园60万亩,新扩茶园30万亩。
建设措施:合理改造茶树间距,增强通风透气能力,改善茶园生态环境,改良茶园土壤。同时对交通不便的山路进行整平疏宽,保证人力及生产物资正常进出。
扶贫带动目标:茶叶产业覆盖带动15万贫困人口,结对扶贫人数2万,实现年人均纯收入4320元,直接脱贫人数达到9.93万人。
4.水稻制种
产业布局:重点发展区域包括赣中春制杂交水稻、赣中北夏制杂交水稻、赣南秋制杂交水稻、环鄱阳湖区优质常规稻等制种区域。
产业规模:到2018年,发展杂交水稻制种10万亩,其中改造7万亩,新增3万亩。
建设措施:按照标准化粮田建设标准实施田间工程,并实施小流域治理工程;全面加强种子生产基地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种子生产能力,最终形成相对集中稳定的标准化、规模化、集体化、机械化的优势种子生产基地。
扶贫带动目标:水稻制种产业覆盖带动2万贫困人口,结对扶贫人数0.2万,实现年人均纯收入2275元,直接脱贫人数达到1.25万人。
5.草食畜产业
产业布局:积极融入吉安、宜春两个肉牛优势产区和南昌、赣州两个优质奶源基地,以及赣西、赣西北肉羊基地发展。
产业规模:至2018年,新增草食畜养殖120万个羊单位。
建设措施:开展草山草坡的天然改良和优质稳产人工饲草地建植,建设和完善养殖基础设施和草产品加工设施设备。构建“农业资源-农业产品-农业废弃物再利用”循环体系,积极推行过腹还田、畜-沼-果(蔬)的种养模式,实现畜禽粪便资源再利用,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
扶贫带动目标:草食畜产业覆盖带动20万贫困人口,结对扶贫人数2万,实现年人均纯收入2925元,直接脱贫人数达到12.52万人。
6.家禽产业
产业布局:肉鸡、蛋鸡主要分布于赣中南地区。水禽产业主要分布于赣江沿线、环鄱阳湖区。
产业规模:至2018年,新增家禽养殖3000万羽。
建设措施:扩建和改造家禽饲养场,实行养殖设备自动化,规范消毒防疫设施和增加禽蛋贮存设施。加强地方家禽品种的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做好地方家禽品种种质资源的保护,提升创新能力,促进品种更新换代。
扶贫带动目标:家禽产业覆盖带动15万贫困人口,结对扶贫人数1.5万,实现年人均纯收入2400元,直接脱贫人数达到9.4万人。
7.水产产业
产业布局:重点建设环鄱阳湖区和赣中湖库聚集区大宗淡水鱼产业等“环鄱阳湖”渔业生产基地。
产业规模:至2018年,改造水产养殖水面50万亩,新建贫困户水产养殖10万亩。
建设措施:大力实施池塘标准化改造和暂养场基地建设,加强水生动物防疫和渔业质量安全体系建立,重点推进规模良繁体系建设。
扶贫带动目标:水产产业覆盖带动10万贫困人口,结对扶贫人数1万,实现年人均纯收入3080元,直接脱贫人数达到6.27万人。
8.休闲农业
产业布局:重点建设赣北现代休闲农业示范区、赣东北景观农业度假区、赣西绿色生态农业养生区、赣中乡村耕读文化探秘区、赣南客家民俗风情体验区五大功能片区。
产业规模:至2018年,新建休闲农业点1500个,提升休闲农业点1500个。
建设措施:续完善配套设施,改善休闲农业发展的硬件设施;打造好特色农业节庆,着力提升从业人员的素质;深度开发休闲农业特色商品,大力发展智慧休闲农业,延长农业产业链。
扶贫带动目标:休闲农业产业覆盖带动10万贫困人口,结对扶贫人数1万,实现年人均纯收入2700元,直接脱贫人数达到6.26万人。
9.油茶产业
产业布局:油茶产业发展建设布局划定为重点发展区和一般发展区,突出打造吉泰盆地、环鄱阳湖地区、赣南原中央苏区为发展重点地域的油茶产业发展重点地域。
产业规模:到2018年,新造精准扶贫油茶面积20万亩,改造精准扶贫低产油茶面积30万亩。
建设措施:退耕还林地开发种植油茶林,扩大种植面积,实现高产高效,逐步实现优良品种替换老品种,并全面推广丰产技术措施,大力提高油茶产量,实现高产高效。
扶贫带动目标:油茶产业覆盖带动18万贫困人口,结对扶贫人数1.8万,实现年人均纯收入1867元,直接脱贫人数达到11.28万人。
10.竹产业
产业布局:根据全省竹类资源分布状况和现有竹产业基础,结合自然环境、交通条件和区位优势,在全省建设赣东北、赣东、赣西、赣西南、赣南五个竹产业重点发展区。
产业规模:到2018年,改造毛竹低产林面积80万亩,新建笋用林或笋竹两用林基地3万亩。
建设措施:以毛竹低产林改造为主,结合笋用林或笋竹两用林基地建设和竹林经营道路建设,加快推进竹林资源培育步伐,提高贫困地区竹林经营者收入。
扶贫带动目标:竹产业覆盖带动20万贫困人口,结对扶贫2万人,实现年人均纯收入1500元,直接脱贫人数达到12万人。